講道材料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创世记第十四章拾穗

 

【创十四14 东方四王】 学者多次考证这四王,企图把他们与已知的历史人物连结,但一直没有成功。然而地名的考证,则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其他经文指出示拿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平原,最古时称为 * 苏美,后来属 * 巴比伦。以拉撒与 * 亚述一个古名(a.la5.sar)对应。* 以拦是当时美索不达米亚东面,从里海到波斯湾整个地区(即今日的伊朗)通用的名字。戈印最不容易鉴定,一般认为与 * 赫人(位于今日土耳其东部)有关的原因,是戈印王提达的名字,与赫人常见的王族名字图达利亚斯(Tudhaliyas)相似。所指的若是一组人,戈印最可能是形容一个「野蛮人」的联盟(* 亚喀得人的对应名称,是乌曼曼达Umman Manda〕)。在 * 马里文学中,这名是指哈纳特人(Haneans)。主前第二千年纪的上半,虽然有好几段以拦和美索不达米亚权势有亲密关系的时期,赫人却不太可能和他们牵上关系。我们知道赫人地区有 * 亚述商旅的贸易站,但却完全没有军事合作的证据。我们对赫人早期历史所知极少,没有什么资料告诉我们赫人从哪里来,并且何时在安那托利亚(Anatolia)定居。东方四王的名字都很地道,但没有一个能与在这段时期执政的君王连上关系。譬如主前十八世纪马里有一位王子,也是名叫亚略。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巴勒斯坦有一部分,如第4节所说是受以拦操纵;但我们同时亦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时期史实的知识,有很多空白之处。迦南五王没有一人在圣经以外的文献出现过。尽管偶尔有人提出某个典籍可能述及所多玛,这些城市没有一个有确实的考证。──《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310西订谷在何处?状况如何?】

答:西订谷--就是盐海,意思是说,那谷以后成为盐海之一部。盐海又名死海,因其海水平均有百分之廿五是盐分,不能生长动植物,没有生命,故希腊人在主后百余年间称它为死海。此海又名亚拉巴海(书三16,申三17,四49),是干燥的意思,因靠近死海山谷地的旷野甚为干燥之故。现在死海靠南端的三分之一,那时是一个平原。死海又称为东海(结四七18,珥二20,亚十四8),或称为罗得海,这是今时阿拉伯人对死海的通称,因为罗得曾寄居靠近死海的所多玛(创十四12,十九124)。死海为迦南地东南的一个大湖,长约一百四十里,最宽的地方约三十里,面积约三千二百四十方里,是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水面低于地中海约一千三百尺,每日有约但河及其他溪水流入其中。水只有进路,没有出路,只靠太阳蒸发。据估计每日有六百万吨的水量自然蒸化,因此不见海水有上涨之势。――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57 东方四王的路程和战绩】 四王行军路程的编排,是依照时序文献的一贯格式。他们顺着所谓的王道──即位于约但河谷东缘,外约但主要之南北大道──自北至南行进。亚特律在后来称为加宁之首都的近邻,它本身是加利利海东缘,利乏音人居住之地区的首都。我们对这些人以及苏西人、以米人几乎一无所知,只知约书亚征服迦南时,他们全都被形容为当地的巨人(参:申二)。基列北部的哈麦,是他们的下一站。沙微又称基列亭,十二支派分地后属于流便,接近摩押地区。何利人所住的,是南面下一个区域,后来称为以东。侵略者到达亚喀巴湾(Gulf of Aqabah;伊勒巴兰=以拉他?)之后,转往西北进击加低斯巴尼亚(当时名叫安密巴)的亚玛力人,和山地南部的 * 亚摩利人。这条路接着把他们引到死海以东和以南的平原地区。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地点,至今未有确定的考证,然而部分学者相信二城的遗址是在死海海底(参:创十九注释)。西订谷一役之后,四王沿约但河西岸直走到迦南最北的但,才被亚伯拉罕和他的壮丁追上。──《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0 石漆坑】 这个地区沥青盛产到从地底下冒上来,甚至浮在死海海面的地步,石漆坑十分普遍。原文译作「坑」的字眼与旧约其他形容水井的字相同,一般是指掘出来的地点。换言之,西订谷有很多开采沥青的矿坑,作为五王避难之处(他们是「自己吊下去」,不是「掉进坑里去」)。──《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3 「希伯来人」】 亚伯兰被形容为「希伯来人亚伯兰」。「希伯来人」的称号,初时只是指外来的人。除了本节以外,这话亦曾用作形容在埃及的约瑟(如三十九1417),以色列奴隶之于埃及主人(出二11),约拿之于海员(拿一9),以色列之于非利士人(撒上四6)等类似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用法中的「希伯来人」不是指一个民族,而是指不少古代文献中称为「哈比鲁」(Habiru),主要是流离失所的社会阶层。──《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 13希伯来人因何而得名?】

    答:希伯来Hebrew─— 这一词即过来之人的意思。乃是外邦人当时称呼选民犹太人所用的名号,指明他们的先祖信心之父亚伯兰(即亚伯拉罕,创十七3 4,来十一17)。当初本是从米所波大米那边,渡过伯拉河而到这边来的,(创十一31),因此取意而得名。他们是属于希伯来民族,但在另一方面的考证,有人以为希伯来人,是因其先祖闪的后裔希伯Heber(意外边渡口,创十一10 14)之名字而起的,如亚伯兰被称为希伯来人(创十四13)。──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1416 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 我们在此发现亚伯兰家势之大(318名新丁或雇佣)。形容这些人的字眼,旧约其他地方没有再用过,但却出现在主前十五世纪一封 * 亚喀得函件之内。不论亚伯兰是活在当地居民主要是牧人和村民的 * 中铜器时代初期,还是有比较多设防城邑的 * 中铜器时代后期,他的家军都足以和当地任何一个武装部队匹敌。即使到了 * 亚马拿(El Amarna)时代,任何城邦的军队都不会比他们大多少。──《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5 战术】 亚伯兰在地处当地北界的但,追上东方列王的军队。他采取的夜间突袭战略,早至士师时代的埃及文献和 * 赫人典籍,已经找得着例证。──《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720 麦基洗德】 麦基洗德称为撒冷王,由于他接受部分掠物为礼,更被描绘为该地区首要的君主。一般认为撒冷就是耶路撒冷。但早期基督教证据和马底巴地图(Madeba map,现存最古的巴勒斯坦地图,是主后六世纪一座教堂地上的马赛克镶画),都以它位于示剑。往往都有一些城邦,成为当地各城的领导者;在约书亚记中,耶路撒冷和夏琐各在迦南南北组织联盟就是例证。麦基洗德究竟是迦南人、* 亚摩利人,还是耶布斯人却不容易确定。他祝福亚伯兰时所用的圣名「伊勒以罗安」(El Elyon,和合本:「至高的神」),是迦南文学中对主神 * 伊勒(El)的普遍称呼。──《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7~20暗拉非和麦基洗德二王究竟是谁?】

答:1.暗拉非--一意即看守假神的,系古时巴比伦南部示拿城的一个王。一九○一年,有法国博士在书珊城(尼一1,斯一25,但八2,参108题)寻见一块黑阶石的古碑,高达六尺,上面所刻的就是这王所定的律法,共有二百八十五条,大半是很文明的规则。可是在巴比伦列王中,没有称为暗拉非这个王的名字,因此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暗拉非就是哈慕拉比Hammurabi,他曾为巴比伦制定一部著名的法典,后人发现了这部法典后,便称之为哈慕拉比法典,他的名字就为人所熟知了。但是认为暗拉非王就是哈慕拉比的说法,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

    2.麦基洗德--意即仁义的王,系撒冷王,就是耶路撒冷的祭司王。在亚伯拉罕进迦南之前,他已在那里。当亚伯拉罕杀败了巴比伦境内,属基大老玛和他的同盟诸王回来的时候,这位至高神的祭司,便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表示感激之心,给跟从亚伯拉罕的疲乏者,加添心力(参申廿三34,撒上十七17,尼十三2上),并为亚伯拉罕祝福。亚伯拉罕也把所得的十分之一拿给他。据希伯来人的传说,麦基洗德就是洪水以后硕果仅存的人物--挪亚之子闪,他是闪族某部落的王。他们在耶布斯人占据耶路撒冷之前,仍然据有该地(参书十五8,士十九1011)。他是那时世上年纪最大的人,到了晚年,就作了全人类的祭司,并且是祭司又兼君王的双重职分。另外有人以为这麦基洗德是一位天使;有人以为他是道成了肉身的神;又有人以为他是弥赛亚;但不管他究竟是谁,他在预表基督为君王与祭司这件事上,是没有疑问的(诗一一○4,来五610,六20,七132028)。――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1819 亚伯兰与麦基洗德会面】 二人在沙微谷相会。王谷之名显示它就是耶路撒冷南边的山谷,最有可能是汲沦溪谷和欣嫩子谷接连之处。后来押沙龙在这谷立了一个纪念碑(撒下十八18)。亚伯兰和麦基洗德同享的筵宴,通常表示两者之间立了和平协议。* 赫人条约提及打仗时供应盟友食物。麦基洗德急切要和这个有战绩可夸的军事势力建立和好关系,亚伯兰则藉送上十分之一表示降服,间接承认了麦基洗德的地位。──《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8~20「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

{命题34}谁是麦基洗德(Melchizedek

〔难题〕对麦基洗德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他是个历史人物?一个超人?或是神话中的人物?

【解答】

根据希伯来书第七章,有人将麦基洗德看为是一个天使,或甚至是基督的样式(an appearance of Christ)。这是不太可能,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以麦基洗德为基督的意表。在创世记麦基洗德以一个平凡普通的历史人物出现。他以一般平凡的举止态度与亚伯拉罕说话应对。由考古证据或其它数据显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质疑麦基洗德他在历史上的特质。──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十四 20信徒要遵行十分之一奉献吗?】

    答:十分之一奉献Tithe 系起于神的应许时代,如亚伯拉罕会曾经实行110的奉献(创十四20,来七110)。及至律法时代,以色列人照例将一切所得的出产,十输其一奉献给神(利六20,廿七30,民十八21 24 26,申十四22 23,玛三10)。现今恩典时代的信徒,乃是要求甘心乐意尽力奉献,甚至完全奉献,(林后九6 7,罗十五25 26,十二1,徒四34 37,太六1921,廿六613,可十二4144),比起110奉献的标准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110仅是信徒学习完全奉献生活之起点而已,所以需要鼓励信徒尽量实行。况且在主耶稣时代,祂曾对法利赛人也论到过110奉献的事 (太廿三23),我们作信徒的人,岂能忽略而不更当注重么?──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2124 亚伯兰与所多玛王的协议】 所多玛王承认亚伯兰有权占有掠物,只是请求归还人丁。亚伯兰对掠物拒而不受,理由是他已向「* 伊勒以罗安」(他同时指出这就是 * 耶和华)起誓,不从这个军事行动得利。这协议可能还包括使条款正式化的书面合同。这文献的编排很有可能和本章相仿,甚至可能是本章的素材。──《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章:四王与五王的争战,亚伯兰救回罗得。】

{命题33}亚伯兰在米所不达米亚战败四王的记载是否有历史的根据?

〔难题〕创世记以事实来描述这个争战。但是根据对圣经的批评——底本假说(文献假说;(Documentary Hypothesis)认为这些故事是事后才添加入创世记的,而且纯为虚构。

【解答】

除了圣经的记录外,我们没有多少其它的数据源。结果是我们没有直接的考古学证据来证实它,但也没有很好的理由来质疑这个事迹。对这个历史事迹的质疑都是出自那些排斥圣经的人他们偏见的理论。

此外,仍是有一些间接的证据证实这些叙述的真确性。著名的考古学家W.F.Albright的观察发现: 「尽管我们不能证实第14章所叙述的历史事迹,我们可以确定它们是发生在很远古的时期。有一些词句和表达方式在圣经其它的章节都没有如此相同的用法,现在我们知道那些都属于主前二千年左右,在外约旦(Transjordan)的一些城市都是属于远古时代的名称」(Alleman and Fack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1954 )。从这个观点看,没有一个够好的理由来怀疑亚伯拉罕与米所不达米亚的战争其真实性。【译者加注:底本假说(文献假说)一认为摩西五经是出自不同年代不同的文献来源组合成的,不是出于作者。根据摩西五经内容文体的风格分析出五个来源:耶和华文献(J典)、伊罗欣文献(E典)、申命记文献(D典)、祭司文献(P典)、妥拉编辑者(Torah redactors)。此假说首由德国圣经学者威尔豪森(Julius Wellhausen)提出。】──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