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创世记第十八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创十八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

   幔利的橡树是在希伯仑(创十三18),希伯仑是交通的意思。所以这里是说,亚伯拉罕是在交通的地位上得着神的显现。――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八14帮助神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
人们常有一种倾向,就是当自己认为神没有很快应验他的应许时,就要出手帮忙。
耶和华曾经应允亚伯拉罕的后裔将如天上的星星那么多,而且要从他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他的后裔(创151~5)。亚伯拉罕相信耶和华,但撒拉却忍耐不住要亚伯拉罕同她的使女同房,为的是可以因她得子,于是就生了以实玛利,但他却不是神所应许的儿子(创1718~21),十几年后,亚伯拉罕与撒拉都已经很老,这时神才实现他的应允,使撒拉怀了孕,生了那应许之子——以撒。
有一位虔诚的妇人分享她的见证说:有一次,我的先生不在,我忽然遇到一件非常危急的事,我必须立即处理它,可是当时,我根本没有应付的办法。我只有祷告说:主啊!我是毫无办法了,我要完全仰望信靠你,甚至我也不能帮主的忙!’”她的见证是,当她把她的完全无助的处境交托给主之后,主就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了。
当我们倚靠自己的时候,人们是看我们能作什么,而我们的见证是:我作得很好!但当我们倚靠神的时候,人们是看神能作什么,而我们的见证是:神作得很好!”现在,你要作哪一种见证?
每当我们被悲伤困扰,恐惧靠近的时候,
神不会放弃我们,他的眼目注视着我们向前走。
每当我们软弱无力,就要跌倒的刹那,
他会赐我们力量,使我们奋发前进,得胜有余。
每次面对万不可能的情况,
就会给我们一个完全信靠神的机会。
──《生命语》

 

【创十八16~17「三人就从那里起行...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亚伯拉罕与神交通并同行,就是作神的朋友,而神也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亚伯拉罕,使他知道了人所不能知道的旨意。神的旨意只给与神同行的人知道。所以,与神同行的宝贵,就是能认识神。也就是说,与神交通的结果,就产生了认识神的知识。――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八1819一是因为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换句话说亚伯拉罕要成为信心的祖先、福的根源。二是因为神选择他教神的话语。神眷顾亚伯拉罕,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神的道,秉公行义。神要与亚伯拉罕同工,成全与亚伯拉罕所定的救赎万民的工作。——无名氏《创世记十五讲》

 

【创十八20~33当神把祂的秘密透露给亚伯拉罕之后,亚伯拉罕就立刻作代祷的工作。代祷是受交通支配的,代祷也是受知识支配的。有了交通就产生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代祷的负担。――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亚伯拉罕在这里的祷告,乃是认识神,与神表同情的祷告。亚伯拉罕的祷告是站在神一边的,是完全为神的公义着想的。换句话说,亚伯拉罕的代祷,并不是为着感动神的心,而是为着表明神的心。所以,认识神的心的祷告,并不是要改变神的旨意,而是要显明神的旨意。――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创十八23「亚伯拉罕近前来。」】

这位族长的态度值得注意:一、坐(一节),二、俯伏(二节),三、跑(七节),四、站在旁边(八节),五、与他们同行(十六节),六、站在耶和华面前(二十二节),七、近前来(二十三节)。

虔恭地进前来——「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二十七节)他觉得所站之地是圣地,必须有迫切的心肠,他没有忘记,亲近神必须有敬畏的心。神是烈火!

坚信地近前来——他以信心展望救主的日子。主看见一种完全与充足的献祭,可使罪人被引至父神面前。凡有充足信心的确据,就会毫无惧怕地进到至圣所,有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是耶稣为我们开放的。

为代求近前来——为人代求,是我们最亲近神的机会。我们进到至圣的内室,向祂有紧急的呼求,是我们不敢这样为自己祈求的态度。迦南妇人为她女儿代求,就跪在耶稣的跟前,你愿知道内室的经验吗?那么为别人代劳吧!

迫切地近前来——当哈曼求王后饶命,他不愿一切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我们却不必惧怕,如果神没有立即应允,却使我们迫切,更深切,一直到我们发觉自己单独在神的面前。

──迈尔《珍贵的片刻》

 

【创十八32「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有十个呢?」

   亚伯拉罕所关切的,乃是神的荣耀。因为在他看来,当神审判恶人的时候,如果义人也遭受其害,那么神的义就受到了破坏。基于这个关切,他与神理论,从五十个义人一直减到十个义人,神每一次都答应了。亚伯拉罕停止在十个义人,神却实行不使义人和恶人一灭亡的原则,而搭救了罗得。这里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教训:如果我们关心祂的荣耀,祂愿意照着我们信心的程度引领我们,并且以祂的信实为保证,使我们得着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摩根《话中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