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第二十四章拾穗
【民二十四1】「巴蘭見耶和華喜歡賜福與以色列,就不象前兩次去求法術,卻面向曠野。」
〔暫編註解〕耶和華喜歡。巴蘭已完全明白耶和華所喜悅的是什麼(民23:20)。
去求法術。巴蘭曾兩次隱退,去尋求與會見神(見民23:3
15)。
面向曠野。就是面向摩押平原以色列人的營地(民22:1)。他沒有離開毗珥山上的祭壇。當他注視以色列人的營地時,他的心已準備好領受耶和華的信息。他知道自己只能允許神的靈臨到他身上。他既自稱是神的先知,就必須傳達神的信息。
1-9
第三次的祝福:巴蘭第三次的祝福比上兩次較為獨特,這次在 珥山頂他可以更全面看到以色列人(前兩次他只看到選民營地的一部分)。這一次他放棄了用法術
(1), 所以神的靈直接臨到他身上,不像前兩次只把話傳給他(23:5
16)。
巴蘭這次的祝福語是最詳盡的(3-9),之後更有連串的預言(12-25)。
【民二十四1∼2 巴蘭之方法與神聖靈角色的分別】巴蘭是個美索不達米亞的先知,他召喚神的慣常步驟應該包括某種
* 占卜。一旦知道耶和華的意思是要祝福以色列人,巴蘭就放棄了機械式的方法,容許自己直接受神啟示。他轉向以色列人時,就得著了神聖靈的能力,宣講神的祝福;宣講時大概是魂遊象外。他甘願在摩押王面前自我敞開,就證明了信息的真實,並且也是超脫式預言的例證(見:撒上十5∼6、10∼11)。──《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巴蘭舉目,看見以色列人照著支派居住。神的靈就臨到他身上,」
〔暫編註解〕“神的靈臨到他身上”使他能見到預象,他的眼開了,聽見神的言語(4 15∼16節)。
看見以色列人。按照神的指示安營(見民2)。
神的靈就臨到他身上。前兩次耶和華曾把話放在巴蘭的口中(民23:5
16)。掃羅的使者(撒上19:20)和掃羅本人(撒上19:23)也曾有這樣的經歷。神在必要的時候會用一個惡人來傳達真實的信息。神可以直接對人說話。也可以在夢中(民22:9
20)或通過一個使者(第32節)說話。巴蘭這樣的經歷,可參賽48:16;61:1;彌3:8。
【民二十四3】「他便題起詩歌說:比珥的兒子巴蘭說,眼目閉住(或作:睜開)的人說,」
〔暫編註解〕巴蘭說。聖經的預言書通常用這種語氣引出神的信息(民14:28)。只有三四處例外。
人。希伯來詞語有好幾個詞譯為:”人。最常見的是`ada,出現450多次,是泛指的。另一個是`ish,用來表示相對于女人的男人,相對于妻子的丈夫,相對于僕人的主人,相對于卑賤者的高貴者。該詞強調個性。第三個詞是`enosh。強調卑微,源於動詞“生病”,“不可救藥”。該詞從未用於彌賽亞。最後一個是geber。巴蘭在這裡指自己。該詞源於一個表示“強大”的詞根。有些注釋家認為巴蘭用這個詞是他傲慢的表現。
眼目閉住。注釋家對此有不同的理解。許多人譯為“眼目閉住”,就是肉眼不起作用,什麼也看不見,精神恍惚。該詞原文在《舊約》其他地方沒有出現。不論譯為“睜開”還是“閉住”,都強調巴蘭肉眼的視力被屬靈的視力所取代。肉眼是睜開的,但看不見。
3-4
描寫巴蘭的光景:以下翻譯較為清楚:「他便題起詩歌說:『這是比珥的兒子巴蘭的言詞:他的眼睛蒙開啟,耳朵得聽神的言語,見到全能者的異象,俯伏在地,眼睛卻睜開。』」
3~9巴蘭第三首詩歌(3∼9節),祝以色列民多子多孫,土地肥沃,得勝仇敵。巴蘭站的地方可以看見以色列的全營(2節)。他沒有用異教的法術去迎見神,而是藉觀看得預兆,好祝福這民。
【民二十四3】巴蘭第三首詩歌(3∼9節),祝以色列民多子多孫,土地肥沃,得勝仇敵。巴蘭站的地方可以看見以色列的全營(2節)。他沒有用異教的法術去迎見神,而是藉觀看得預兆,好祝福這民。
“神的靈臨到他身上”使他能見到預象,他的眼開了,聽見神的言語(4
15∼16節)。──《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4】「得聽神的言語,得見全能者的異象,眼目睜開而仆倒的人說:」
〔暫編註解〕“ 全能者” (希伯來文是shaddai)。參看創世記十七章1節的腳註。這次巴蘭是“眼目睜開”(即看見毫不雜亂的屬靈異象)而俯伏(“僕倒”,不是進入迷糊狀態)的時候得到從神而來的異象。
聖靈臨到巴蘭的身上,使他的眼睛開啟;上兩次他差點盲目地要咒詛以色列,這一次他卻真正明白神在以色列身上的旨意,就像他突然明白為何驢三次反抗他(22:31)。神開他的眼目,使他豁然貫通。
全能者。譯自Shaddai。其準確的含義曾有過很多的討論。人們普遍接受傳統的譯法“全能者”。它可能源于耶柔米在拉丁譯本中所採用的Omnipotens。一些希伯來學者認為,該詞源於一個表示“豐富”的詞根。如果是這樣的話,用該詞來稱呼神,是表明祂豐盛的恩典。該詞也指出神是慷慨供給我們一切需要的主。
眼目睜開而僕倒。似乎指面朝地僕倒,眼睛仍然睜開。這種現象暗示著聖靈的控制。參掃羅(撒上19:23
24),以西結(結1:28),但以理(但8:17
18;10:8-19)和約翰(啟1:17)的經歷。有人認為亞當(創2:21)和亞伯拉罕(創15:12)也有類似的經歷。巴蘭就象睡著了一樣。而這種狀態中神跟他說話。不論他的姿勢臥倒還是站立的,他的自然感官已停止起作用了。他的感知受到神聖靈的控制。
【民二十四5】「雅各啊,你的帳棚何等華美!以色列啊,你的帳幕何其華麗!」
〔暫編註解〕營地的有序安排令先知驚歎不已。
5-9描寫神怎樣祝福以色列民,使他們一方面享受物質的豐富和繁榮,另一方面建立強盛的國家。
【民二十四5∼7 隱喻】巴蘭的
* 神諭之中,包括了以色列豐盛富足的應許。他俯望他們的陣營,將他們比喻為沉香和香柏的樹林。沉香樹的原產地並非迦南,這隱喻可能是指移民至此的以色列,被神「種植」在應許之地。香柏樹通常並不生於水邊,所指的可能是任何一種針葉樹。水源和種子的豐足回應迦南地的肥美,和多子多孫的立
* 約應許。作者提到國王,又描述這國將來要戰勝敵方亞瑪力人。亞瑪力王亞甲後來被掃羅王所殺(撒上十五7∼8)。──《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6】「如接連的山谷,如河旁的園子,如耶和華所栽的沉香樹,如水邊的香柏木。」
〔暫編註解〕“沉香樹”和“香柏樹”都是樹身高大的樹木。
“沉香”。十分珍貴的樹木,高一百至一百二十英尺(30∼36.5米),其樹脂質的木可用作香劑(詩四五8)。巴蘭預言以色列的繁榮。
接連。直譯為“自己伸出”。可能是指間隔寬鬆的成排帳篷。“河”的原文還被譯為“小溪”(利23:40,英文KJV版),“谷”(民21:14
15),“江”(出7:19)和“大河”(書24:3)。
如河旁的園子。參賽58:11“象澆灌的園子”和賽1:30“無水的園子”。巴蘭想到的可能是幼發拉底河。這河對他來說是大河(見賽7:20;又見詩1:3;耶17:8)。
沉香樹。在巴勒斯坦是沒有的。它產於東南亞,從那裡出口的。在聖經其他地方該詞指一種香料(詩45:8;箴7:17)。有些注釋家認為該詞是指“棕櫚樹”或“楊樹”,而不是指“沉香樹”。
耶和華所栽的。參賽60:21;61:3;詩80:8。在《舊約》中,常常用樹象徵神的子民。
水邊的。東方的香柏木通常不生長在水邊。但聖經裡經常說該樹是神所栽種的(詩104:16)。有些注釋家認為“耶和華所栽的”和“水邊的”是意外調換了位置。不管怎樣,巴蘭在聖靈的引導下用這些比喻表達神計畫讓祂的子民在將來大享繁榮(見詩65:9)。
【民二十四6】“沉香樹”和“香柏樹”都是樹身高大的樹木。──《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7】「水要從他的桶裡流出;種子要撒在多水之處。他的王必超過亞甲;他的國必要振興。」
〔暫編註解〕“亞甲”可能指亞瑪力。(參撒上十五7∼9)。
“亞甲”是撒母耳所殺的王(撒上一五32
33)。巴蘭在此預言以色列在政治上的優勢。
「亞甲」:亞瑪力王,後被掃羅王擊敗(撒上15:8),這是預言二百多年後所發生的事了。
水……流出。這裡描繪一個人帶著水桶充份地澆灌園子,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以色列人將來就是這樣。
種子。指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的繁榮(見申8:7;11:11)。在那裡,他們要象栽在水邊的樹,多結果實(見賽32:20;44:4;65:22
23)。
亞甲。可能是亞瑪力王的通稱,如埃及的法老和非利士人的亞比米勒(見創20:2注釋)。巴蘭借著聖靈很可能想到掃羅對亞甲的征服,作為以色列將來在列邦中強大的實例,只要她堅持忠於神(見創17:6;35:11;撒上15)。
振興。這句語最充分地實現在大衛和所羅門的日子,並預示著彌賽亞的來臨。
【民二十四7】“亞甲”可能指亞瑪力。(參撒上十五7∼9)。──《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廿四7「他的王必超過亞甲、他的國必要振興。」】
{命題26}為何這首詩歌會提到亞甲(Agag),他是往後歷史,掃羅時代的人物?
〔難題〕巴蘭的詩歌(oracle)提到以色列王的崇高,高過亞甲(Agag )。然而,亞甲是在主前十一世紀以色列王掃羅同時代亞瑪力人的王,幾乎是四百年後的事。何以這首詩歌中竟然提到亞甲,他是以後掃羅王時代的人物?
【解答】
(1)亞甲這個名稱可能是亞碼力人以它作為皇室的稱號,就如埃及人所稱呼的法老,在往後,掃羅所征服的亞碼力人也用這個稱號。
(2)如果亞甲是確實的名號,則民數記所記載的這個名稱就不應該被認為是時代的錯誤(anachronistic)所致。歷史上一些王的名稱常是沿用先前同樣王的名號,這不是不常有的。即使在以色列國就有兩個王稱為耶羅波安(Jeroboam)。這種國王的同名常見於腓尼基、敘利亞和埃及。在埃及王朝(第 十二王朝)曾有四個法老王名叫亞門諾菲斯(Amenemhet)。
(3)因為巴蘭的詩歌是神的靈所啟示而作的。
可能這是對以色列人剛出埃及時將遭到強權的侵擊的先知預言。總之,這首詩歌不是由於時代的錯誤所造成的。
(4)另外有一些類似的所謂「過早的敘述」 (premature mention)的例子。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解釋。譬如:早期對亞瑪力人的歷史預期(創十四 7 ),雖然他們在後來才旺盛興榮起來(民十三29,十 四25 ; 士六3)。同樣的,「希伯來人之地」(創四十 15)是早先神所預期的應許(創十二 1-3,十五4-7), 到後來才實現的,或是由於亞伯拉罕和其後裔歷代在那地居住所造成的事實。希伯倫(創十三18)早先就是如此稱呼,後來曾改稱為基列亞巴(kirJath-Arba),
最後又稱為希伯倫(書十四15)。或者,舊約的作者可能將地名更改以切合現況。如此當代的人才能瞭解所指的地方是為何。譬如:一位作者若出生于密西根州的Baseline,而非當時所稱呼的地名Warren。一旦他被人詢問出生時,他理當回答他是出生於Warren即使當時他出生時並非是這個地名。另外,譬如:「利未人的地」(利廿五32-34 ;民卅五2-8 )可能也是早先預期的。又如:「產業的山上」就是指「神的聖所」 (出十五13-17)也是預期以色列人將來要進入的應許之地。
──
賈斯樂郝威《聖經難解經文詮釋手冊》
【民二十四7 亞甲】亞甲是掃羅王年間亞瑪力人的勇武君王(撒上十五7∼8)。亞瑪力人雖被掃羅擊敗,卻不斷作為以色列的肉中刺(撒上二十七8,三十1;撒下一1)。亞甲一名在以斯帖記重現,作為仇敵亞甲人哈曼的族名。有人認為亞甲是個稱號(如埃及王皆稱「法老」),但並無證據。──《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7;撒上十五8依照撒母耳記上十五章八節的記載,亞甲與掃羅王是同時代的人,存活於主前十一世紀。但民數記二十四章七節卻提及亞甲,這是否在年代的記載上有錯誤呢?】
若視「亞甲」為一個人的名字,是有問題的。「亞甲」可能是亞瑪力王朝的名號,類似埃及的「法老」及羅馬的「凱撒」(雖然在初時「凱撒」乃專指凱撒大帝[Gains Julius Caesar])。掃羅曾在曠野南部地區擊殺米甸人,但在相距甚遠,時間差異亦大的腓尼基刻文(參Coapus Inscriptionum Semititarum I 3196)上,卻可發現這個名字(或名銜)。不過,縱然這是一個米甸王族的名稱,于米甸族在腓尼基的分支出現,也比不上耶羅波安這名字包含有更豐富的意義。耶羅波安於主前一九三一年開創了北國,但主前七九三年至七五三年統治以色列國的王亦稱為耶羅波安。腓尼基王族中亦有重複名字的情況,有兩個王名叫希蘭(Hiram)或亞希蘭(AHiram);敘利亞最少有兩個便哈達;非利士的基拉耳最少有兩個亞比米勒。在埃及的第十二王朝中,就有四個法老名為辛和斯域(Senwosret),亦有四個名為亞曼念紇;到了第十八王朝,稱為杜得西模士的法老有四個,稱為亞曼念紇的亦有四個。雖然沒有關於米甸人文化的記錄流傳下來,但根據上述例證,而假設民數記及撒母耳記上的「亞甲」乃是當時人喜愛的名字,有幾位帝王都沿用這稱銜,這也相去不遠。──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民二十四8】「神領他出埃及;他似乎有野牛之力。他要吞吃敵國,折斷他們的骨頭,用箭射透他們。」
〔暫編註解〕神領他。到了拯救的時候,埃及帝國所有勢力的無情展示都不能使以色列人繼續為奴(出13:9;14:8)。
力。該詞在伯22:25中譯為“寶(銀)”;在詩95:4中譯為“高峰”(又見民23:22)。有些譯者認為譯成“角”比“力”更好,所以譯為“似乎有野牛之角”。
國。主要指迦南七國的毀滅。
【民二十四9】「他蹲如公獅,臥如母獅,誰敢惹他?凡給你祝福的,願他蒙福;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
〔呂振中譯〕「他屈身躺着像公獅、像母獅;誰敢惹他呢?凡給你祝福的、願他蒙祝福,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
〔暫編註解〕神祝福以色列的最高峰,就是表明「祝福以色列的必蒙祝福,咒詛以色列的必受咒詛」。
蹲。是第8節“他要吞吃敵國”的自然延續(見民23:24;創49:9)。
惹他。森林的巨獸不願在獸穴中受到騷擾。一旦發生這樣的事,它們馬上就會發怒。
蒙福。參耶和華賜給先祖亞伯拉罕的福氣(創12:3),以及以撒向他兒子雅各宣告的福氣(創27:29)。
【民二十四10】「巴勒向巴蘭生氣,就拍起手來,對巴蘭說:“我召你來為我咒詛仇敵,不料,你這三次竟為他們祝福。」
〔暫編註解〕「拍起手」:這裡有藐視的含意(哀2:15)。
巴勒……生氣。他現在無疑地看透了巴蘭到他這裡來所懷的詭計。
拍起手來。表示蔑視和生氣(見伯27:23;哀2:15;結21:17)。他可能認為巴蘭和以色列人是一夥的,特意來戲弄他的。
三次。巴勒想到三次造壇和獻祭所付出的力氣和代價,以及每次所引起的虛假盼望。
10-25
預言:巴勒徒勞無功,惟有打發巴蘭回鄉,連一點賞賜也不給他(11)。巴蘭要回本族去了,但神的靈繼續在他身上工作,藉他預言要來的君王及列國的命運。
【民二十四11】「如今你快回本地去吧!我想使你得大尊榮,耶和華卻阻止你不得尊榮。”」
〔暫編註解〕你快回……去吧。國王命令他回去,不想再看見他。
耶和華。這個異教的國王認識到耶和華比術士所能招來的任何屬世勢力都要強大。
【民二十四12】「巴蘭對巴勒說:“我豈不是對你所差遣到我那裡的使者說:」
【民二十四13】「‘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也不得越過耶和華的命,憑自己的心意行好行歹。耶和華說什麼,我就要說什麼’?”」
〔暫編註解〕這句話表現了先知的偽善。他本是懷著頑梗和貪戀的心去見巴勒的,明知他的到來會在國王的心中引起不現實的盼望。
【民二十四14】「“現在我要回本族去。你來,我告訴你這民日後要怎樣待你的民。”」
〔暫編註解〕“告訴”即通知。
告訴。見得4:4;賽41:28;44:26。
日後。直譯為“到了末期”,在《舊約》中常用來指遙遠的將來,特別是彌賽亞及其國度的日子。
【民二十四15】「他就題起詩歌說:比珥的兒子巴蘭說:眼目閉住(或作:睜開)的人說,」
〔暫編註解〕15-16 與上文3-4節相同,請參上文注。這兩節表明巴蘭是在神的靈仍然充滿他時宣講以下的話。
15∼25 巴蘭回去之前作了四個預報:(1)以色列中有一位彌賽亞君王要降臨(17節)——“星”和“杖”指那將要降臨的彌賽亞(啟二二16),而“擾亂之子”指普遍的騷亂;(2)得勝摩押、以東、亞瑪力和基尼人(17∼21節);(3)以色列人被亞述俘虜(22節);(4)亞述和“希伯”(希伯來人)受到從地中海地帶(“基提”,24節)而來之人的苦害。
【民二十四15】巴蘭第四首詩歌預言以色列將戰勝摩押和以東,並預告以色列將有“星”出現,有“杖”興起(17節)。“星”和“杖”在古代近東民族是君王的象徵。三百年後,大衛王朝建立。傳統的解釋認為這個預言後來更實現在彌賽亞(救世主)也就是主基督身上。──《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16】「得聽神的言語,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見全能者的異象,眼目睜開而仆倒的人說:」
〔暫編註解〕神的言語。承認信息來自神,而不是借著法術(見摩3:7;耶23:18
22)。
至高者。在創14:18-22麥基洗德的故事中,首次用來指神。摩西在提到各國領土的劃分時也使用了這個稱呼(申32:8;見徒17:26)。這個希伯來詞語有時也在《詩篇》中出現(詩18:13;78:35;89:27)。不限於指神。在創40:17中是“極上的”;在王上9:8;代下7:21;耶20:2中是“高”;在尼3:25;王下18:17;耶36:10中是“上”。
【民二十四17】「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
〔暫編註解〕巴蘭第四首詩歌預言以色列將戰勝摩押和以東,並預告以色列將有“星”出現,有“杖”興起。“星”和“杖”在古代近東民族是君王的象徵。三百年後,大衛王朝建立。傳統的解釋認為這個預言後來更實現在彌賽亞(救世主)也就是主基督身上。
「星」:有用來比喻君王(參賽14:12; 啟22:16);「杖」:代表君王的權柄(創49:10)。
這裡清楚預言,在以色列國中將興起的是一位君王(19),他要打敗摩押、降伏以東。三百多年後大衛王果然作成了這件事(撒下8:2
14)。
我看他。這是關於彌賽亞的預言。以色列大軍都在巴蘭的眼前。從他所站的高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知指的是他用心眼而不是用肉眼能見到那位將要來到的主。
星。通常象徵偉人(伯38:7;賽14:12;但8:10;啟1:20;2:28;22:16)。
杖。參雅各的預言(創49:10)。“杖”象徵“統治”,源於詞根“擊打”。這是一種打人的工具(出21:20節,希伯來語),用來懲罰國家(賽10:24;30:31)或個人(伯9:34;21:9)。也是牧人的竿(詩23:4;彌7:14)。
打破。征服以色列的仇敵象徵惡人的最終毀滅和基督永恆國度的建立(詩2:9;149:6-9;啟2:27;12:5;19:15)。
【民二十四17 星和杖的隱喻】星在古代近東雖然經常代表君王,這隱喻在聖經中卻甚少用到(賽十四12;結三十二7)。但它在此與代表王權(詩四十五6:「你國權的杖是正直的杖」)的權杖同現,卻確定了這個詮釋。換言之,巴蘭的
* 神諭在此預言以色列王國的興起,國勢(如權杖之揮動)延伸到外約但地區。埃及杜得模西士三世(主前約1504∼1450年)的碑文,亦證明了權杖可以像狼牙棒一樣,用來打碎敵國的頭。──《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18】「他必得以東為基業,又得仇敵之地西珥為產業;以色列必行事勇敢。」
〔暫編註解〕「西珥」:以東境內的一座山(申2:1
18),也可指以東的首都。
他必得以東為基業。參詩60:8節。應驗在大衛的時代(撒下8:14),但最終的應驗要等到基督國度的建立(賽63:1-4)。
西珥。以東的古名(見創36:6
20注釋)。西珥也指以東的山,因此可能暗示各要塞擋不住進攻(見代上18:13)。
18~19 “西珥”是以東的另一個名字。“城”可能指西拉,後來稱為彼得拉。
【民二十四19】「有一位出於雅各的,必掌大權;他要除滅城中的餘民。」
〔呂振中譯〕「有一位出於雅各的必掌大權,出於京城的必殺滅〔或譯:從西珥除滅〕殘存的人。』」
〔暫編註解〕必掌大權。雖然很快實現在大衛身上,但最終只能實現在耶穌基督身上(詩72:8)。
城。沒有提到名字。許多猶太注釋家認為是指羅馬。他們用以東指羅馬帝國;用以“城”指帝國的首都羅馬。
【民二十四20】「巴蘭觀看亞瑪力,就題起詩歌說: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但他終必沉淪。」
〔暫編註解〕巴蘭接上題了三首短詩,預言其他民族的前途,完成了圓滿的“七”的數目。第一首關於亞瑪力人。亞瑪力人居住在西奈半島,歷代與以色列人為仇(出十七8∼16;民十四43∼45;士六3 33),為最早攻擊以色列的民族;到大衛王和希西家王時代,終被殲滅(撒上三十章;代上四43)。
「亞瑪力」:居住在南地的民族。他們與以色列人的爭戰歷來互有勝敗(12:13; 出17:8; 撒上14:48),但終被滅絕。(撒上15:3
8)
巴蘭觀看亞瑪力。他大概不是借著肉眼,而是依據預言來觀察,因為他站在毗珥山上(民23:28;參創36:12;出17:8;民14:25
43)。
亞瑪力。許多人用亞瑪力來泛指以色列人的仇敵。亞瑪力只是一個表號。
諸國之首。以掃的兒子以利法是亞瑪力人的祖先(創36:12)。“首”可能指亞瑪力人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第一個攻擊他們的民族(出17:8)。該詞既能指等級,也能指時間。
終必沉淪。當亞瑪力人襲擊以色列人時,消滅亞瑪力人的命令就已發佈了(出17:14 16)。掃羅王后來奉命去執行這個判決(撒上15:3 15);大衛王給他們以了沉重的打擊(撒上30)。他們顯然是在希西家的時代被滅絕的(代上4:42 43;又見創36:12注釋)。
20-25 論及列國的命運:摩押人和米甸人就像迦南各民族一樣,憎恨以色列人,害怕以色列人會把他們趕盡殺絕。故巴蘭預言中提到列國的結局是恰當的。
【民二十四20】巴蘭接上題了三首短詩,預言其他民族的前途,完成了圓滿的“七”的數目。
第一首關於亞瑪力人。亞瑪力人居住在西奈半島,歷代與以色列人為仇(出十七8∼16;民十四43∼45;士六3
33),為最早攻擊以色列的民族;到大衛王和希西家王時代,終被殲滅(撒上三十章;代上四43)。──《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20 亞瑪力人】亞瑪力人是個部落聯盟,主要在迦南東南方的乾草原地帶居住(出十七;士六∼七)。撒瑪利亞以西的山地,可能也有一些亞瑪力人的部族。聖經一貫將他們描繪為與以色列競爭土地的對手。「諸國之首」可能是亞瑪力人的自稱,又可能是表示他們是首先與以色列人對敵的民族(出十七8∼15)。──《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1】「巴蘭觀看基尼人,就題起詩歌說:你的住處本是堅固;你的窩巢做在岩穴中。」
〔暫編註解〕巴蘭的第二首短詩講基尼人。基尼人住地乾燥且多丘陵,與亞瑪力人接壤,位於死海西南。(撒上十五6;二十七10;三十29),世代與以色列人友好。摩西的內兄何巴即為基尼人(士一16;四11)。巴蘭預言基尼必遭亞述毀滅(22節)。和以色列民友好的民族何以反有此命運,亞述毀了基尼何以卻不及以色列與猶大國?一般有如下的解釋:1.基尼人與米甸同族(參出二16),米甸人與摩押聯手對抗過以色列人(參二十二4∼7),詩中所指當為米甸人;2,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於主前722年攻打以色列國時,也消滅了基尼人(王下十五29;代上五26);3,亞述原文作Asshur,並非米所波大米北部的那個亞述帝國,而是住在西奈半島北部的小部落亞塞爾,後來為腓尼基人所滅(24節)。諸說中以第一說較圓滿。
「基尼人」:米甸的一族,在沙漠的岩洞居住,和以色列人有良好友誼,住在猶大支派中(士1:16)。
基尼人。他們是葉忒羅的親屬,與米甸人有關係(士1:16;民10:29)。與猶大的關係也很密切(士1:16;5:24;撒上27:10)。
你的窩巢(ken)。這是雙關語,既指“窩巢”,又指“基尼人”。這句話還象徵依靠人的能力和幫助(俄3)。
【民二十四21】巴蘭的第二首短詩講基尼人。基尼人住地乾燥且多丘陵,與亞瑪力人接壤,位於死海西南。(撒上十五6;二十七10;三十29),世代與以色列人友好。摩西的內兄何巴即為基尼人(士一16;四11)。巴蘭預言基尼必遭亞述毀滅(22節)。和以色列民友好的民族何以反有此命運,亞述毀了基尼何以卻不及以色列與猶大國?一般有如下的解釋:1.基尼人與米甸同族(參出二16),米甸人與摩押聯手對抗過以色列人(參二十二4∼7),詩中所指當為米甸人;2,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於主前722年攻打以色列國時,也消滅了基尼人(王下十五29;代上五26);3,亞述原文作Asshur,並非米所波大米北部的那個亞述帝國,而是住在西奈半島北部的小部落亞塞爾,後來為腓尼基人所滅(24節)。諸說中以第一說較圓滿。──《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21∼22 基尼人】基尼人在這
* 神諭以先雖被視為友邦(出二16∼22,摩西之岳父),在本段與亞瑪力人同列於被譴責的範圍內。他們是居住在西乃半島北部加低斯一帶的遊牧民族,並可能以流動銅匠(西乃多有銅礦)和牧人身分在加利利地區出沒。巴蘭譏諷他們在山區的住處,說他們至終必亡於亞述。──《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2】「然而基尼必至衰微,直到亞述把你擄去。」
〔暫編註解〕「亞述」:或作亞書利 (創25:3; 撒下2:9),是迦南的一族,而不是把以色列擄去外邦的大國。
衰微。基尼人要漸漸衰弱,儘管他們有安全的居所。
把你擄去。可能指亞述人對基尼的部族所採取的行動(王下16:9)。
【民二十四22∼24 亞述】這名所指的不太可能是主前第七、八世紀時,雄霸全古代近東的新亞述帝國。因為這樣一來,這
* 神諭的焦點(甚或其寫作日期)就變得太後期了。但另一方面,亞伯拉罕和基土拉所生的亞書利族(創二十五3),卻似乎不會大到能夠擊敗基尼的地步。主前十四世紀時的 * 亞述,在軍事上已經強盛到有分促成 * 胡利人的美坦尼(Mitanni)王國覆亡,但卻沒有他們軍力再往西進的證據。本節所指的,最有可能是創世記二十五18中,與以實瑪利族有關的亞述。──《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3】「巴蘭又題起詩歌說:哀哉!神行這事,誰能得活?」
〔暫編註解〕第三首詩略長,提及基提。基提為今賽普勒斯島的古稱。詩中所指海島上民族極可能為腓尼基人,他們從沿岸一帶攻掠迦南,打敗亞塞爾(亞述)與領邦希伯,後來自己也覆亡(24節)。打敗腓尼基人的是大衛王。
參珥2:11;瑪3:2。當神用一個國家懲罰另一個國家時,所實行的是神的旨意,不管相關的國家是否認識祂(賽10:5-15;但4:30;5:1-4)。
【民二十四24】「必有人乘船從基提界而來,苦害亞述,苦害希伯;他也必至沉淪。」
〔暫編註解〕「基提」:賽普勒斯島上的一座城,此處所提及的民族是非利士人,他們在西元前一千二百年佔據埃及和迦南地沿岸的地土,苦害亞書利人和希伯來人,後來也敗在大衛王的手中。
基提。Kittim,源于古希臘語Kition(拉丁語Citium),曾是塞普路斯的首都(見創10:4注釋;又見《馬加比一書》1:1)。該詞還出現在但11:30中(又見耶2:10;結27:6)。
亞述。一般認為亞述和希伯代表東方的大國。但希伯的確切含義不明,有人因為是指希伯來人。關於用亞述來指波斯帝國,見《馬加比一書》1:1。那裡提到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戰。波斯後來征服了亞述的領土。
【民二十四24】第三首略長,提及基提。基提為今賽普勒斯島的古稱。詩中所指海島上民族極可能為腓尼基人,他們從沿岸一帶攻掠迦南,打敗亞塞爾(亞述)與領邦希伯,後來自己也覆亡(24節)。打敗腓尼基人的是大衛王。──《啟導本聖經註釋》
【民二十四24 基提】這是塞浦路斯島的古稱(創十4),以基提翁(Kition)城為名。在後期文獻(昆蘭〔Qumran〕等)中,基提一名泛指航海諸國(但十一30)或羅馬人。至於本節,則有人提出是指「海上民族」──即主前一二○○年左右入侵近東的混合民族(包括非利士人)。──《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4 希伯】按照創世記十21和十一14,希伯是希伯來人的祖先。但在這個
* 神諭中,這理解是不合上文下理的,因為這樣一來,以色列就遭受咒詛了。可能的解釋包括了它是描述基提攻打「希伯」,它是指基尼的一族,或以色列的亞設支派。然而關於這名字,至今仍未有令人滿意的解釋。──《舊約聖經背景註釋》
【民二十四25】「於是巴蘭起來,回他本地去;巴勒也回去了。」
〔暫編註解〕回他本地去。見第11節。他回家以後,想出了一個挫敗以色列人的辦法(見民31:16),就馬上回到摩押,把他的陰謀告訴國王。他死於不久以後的戰爭(民31:8)。
巴勒也回去了。可能是回基列胡瑣,如民22:39。
【思想問題(第23章下至24章)】
1 巴蘭為什麽要築七座壇,並獻七牛七羊作祭牲(23:1)呢?你認為巴蘭仿效以色列宗教儀式的功夫是否十全十美呢?你的信仰生活是否只有禮儀的外在表現而沒有內在的敬虔?
2 試比較巴蘭首兩個預言的異同。有學者認為巴蘭第一個預言強調神對以色列民的應許,第二個預言強調神對以色列民的救贖。從這兩預言中,你對神的屬性有何瞭解呢?
3 有學者認為巴蘭最後一次的預言(24:17-24)有其歷史與神學層面的應驗。首先,巴蘭論及大衛的王權,亦論及他國的歷史,這是歷史層面。但大衛家的王權包括了彌賽亞的國度
(參啟22:16) , 這便是神學的層面。你同意這看法嗎?這預言出自巴蘭之口有什麽含義呢?巴蘭這預言對耶和華的屬性又有何啟示呢?
──《串珠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