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六章拾穗
【书六1】「耶利哥的城门因以色列人就关得严紧,无人出入。」
〔暂编注解〕作者在耶和华军队的元帅说话前,对耶利哥城的情形作了描写:防卫森严。以此城的防御工事之坚固,只长于游牧的以色列人是难攻破的。
“严紧”即坚固。
耶利哥城的历史有多久了?耶利哥城建于约书亚出生前几千年,是世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墙有些地方有8.6公尺高,6公尺厚,甚是坚固。兵士站在其上守卫,能极目远眺。这城表明强大的军事力量,迦南人认为它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以色列人首先要攻取这城,它一旦陷落,会令所有的迦南人都惧怕。迦南人因为神将约旦河的水截住,认为祂是掌管自然的神,又因为祂帮助以色列人打败西宏与噩,遂把祂当作争战的神。但是他们并未想到神更可以攻取坚城──夺取深沟高垒的城邑。耶利哥的失守,不仅显明以色列的神胜过迦南人的“神”,也证明祂是无敌的神。
关得严禁。该词原文是强调的,即不仅关上了,而且用闩锁紧。七十士译本为“紧闭且被围住”。如前所述(见书5:15注释),本节是插入的。描写了以色列人兵临城下时耶利哥的状况。
【书六2】「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看哪,我已经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并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
〔暂编注解〕神的预言肯定会实现,所以把它说成是已经发生的事。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预言完成时”,强调其实现的确定性。耶利哥已经在劫难逃了了。城里的居民曾有过许多机会来寻求以色列之神的拯救。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都可以像喇合及其全家一样得救。神“愿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2∼5节是耶和华指示约书亚致胜之法。
2∼5 这段记载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告诉约书亚的一些重要资料,那就是关乎怎样攻取耶利哥城的资料。神吩咐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七日的计划,目的是试验以色列人的信心,同时令已经惶恐的耶利哥城居民更加恐惧(二9)。该城只有八英亩半(3.4公顷),因此最后一天要围绕“七次”也不太困难。
2-5耶和华晓谕约书亚,命令百姓绕城十三次,到第十三次城垣才下塌。整件事是百姓信心的行动和神作为的配合。
2-5 我们的敌人早就被打败了!──你相信吗?神告诉约书亚,祂已经将耶利哥交在他手中──仇敌已经被打败了!约书亚出征作战已有何等的把握!基督徒也是跟已经被打败的仇敌争战。我们的仇敌撒但,已经被主基督打败了(参罗8:37-39;来2:14,15;约壹3:8)。我们现在每天虽仍然作战,并且罪恶在这个世界蔓延,但是我们已有获胜的确据;不必因那些被打败的仇敌惊得丧魂失魄;因为我们能借着主基督的大能而得胜。
【书六3】「你们的一切兵丁要围绕这城,一日围绕一次,六日都要这样行。」
〔暂编注解〕绕城而行的人都是战士,但不一定是全军,而只是从各支派的代表。其中显然没有平民,否则庞大的队伍将使行动极为不便。尽管耶利哥被说成是“大”城,但那只是与当时的城堡相对而言,不是与我们现代的城市相比。对耶利哥遗址的挖掘表明它只有3.23公顷。围城队伍的规模一定与这个面积是相称的。走在最前面是所挑选的勇士,接着是七个拿羊角的祭司,后面是其他祭司抬着的约柜,最后是以色列军队组成的“后队”。
3-5 神的约柜、七个祭司、七只羊角、绕城七日──神为甚么给约书亚作战的复杂指示?可能有下列几个原因:(1)祂叫人清清楚楚地看出,这一场争战完全在于祂,并不在于以色列人的武器与经验,因此祂吩咐祭司抬约柜领百姓前行,不用军队开路。(2)神占领耶利哥的方法,使这城里的人对以色列人的恐惧更为加剧(2:9)。(3)这次奇异的军事行动,是对以色列人信心的考验,也是他们是否愿意完全顺服神的考验。祭司吹角有特别的意义,神吩咐他们在宗教节期也吹角。吹这战争之角,使他们想起胜利是由耶和华而来,不是靠自己的军事才能(参民10:9)。
【书六4】「七个祭司要拿七个羊角走在约柜前。到第七日,你们要绕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
〔暂编注解〕「吹角」:可能表示神的同在(参出19:16
19),另有作战胜利和喜庆的含意(参民10:1-10)。
七个羊角。不是民10:2中的银号,而可能是挖空的羊角,也可能是金属制作的号,样子像羊角。直译是“禧年的号”。 “禧年”一词即源于此。据利25:9,“大发角声”是宣布禧年的来到。
【书六5】「他们吹的角声拖长,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
〔暂编注解〕“各人都要往前直上”。城墙会马上倒塌(20节),因此各人要在同一时间离开。
【书六6】「嫩的儿子约书亚召了祭司来,吩咐他们说:“你们抬起约柜来,要有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走在耶和华的约柜前。”」
【书六7】「又对百姓说:“你们前去绕城,带兵器的要走在耶和华的约柜前。”」
〔暂编注解〕各人。不是指所有的以色列人,而是指3
4中所挑选的人。围城饶行的命令是对指定的队伍发出的。
绕城。他们每日绕城一圈。这种庄严沉默的行军使注定遭劫之城里的观望者大为恐惧。他们想起了神曾为祂的子民施行奇事,在红海给他们开路。最近他们又走过了约旦河。耶利哥人想探索这支奇怪队伍的秘密。但这里的教训是给以色列人。神在摧毁耶利哥以前先下令连续七天举行这神圣的仪式。祂希望培养以色列人的信心。“因着信,耶利哥城就倒塌了。”(来11:30)百姓需要充分明白,这场战争不是他们的,而是属于神的。如果他们与祂合作,祂就会为他们施行大事。信心就是接受神的计划并完全与祂合作。这样的信心能为我们成就大事,就像古时一样。
【书六8】「约书亚对百姓说完了话,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走在耶和华面前吹角,耶和华的约柜在他们后面跟随。」
〔暂编注解〕「在耶和华面前」:即在约柜前,因约柜象征神的同在。(参民10:35-36; 撒下6:14)
8-14整个队伍的排列以约柜为中心,前有持兵器者和吹角的祭司,后有部队和百姓。
8∼15从土中掘出的古耶利哥城,面积只有三公顷,一天之内绕城七次毫不困难(15节)。以色列人绕城而行的次序很可能是:1,带兵器的仪仗队走在最前(9节);2,吹角的祭司;3,神的约柜;4,后队——军队的主力。神的约柜象过约但河时一样,走在队伍前列,因这是耶和华神亲率祂百姓作的战争。以色列人不损失一兵一卒,只须用信心绕城而行,只吹角,不呼喊,直到第七日。这日绕城七次,吹长号,大声呼喊,城便不攻自陷。这使我们想到《利未记》所记第七个安息年的禧年,号角长鸣,宣告自由,土地赎回,各归本家(利二十五8∼10)。
【书六9】「带兵器的走在吹角的祭司前面,后队随着约柜行。祭司一面走一面吹。」
〔暂编注解〕跟在穿着特殊服装,抬着约柜的祭司后面的,是由各支派的代表所组成的以色列军队。
【书六10】「约书亚吩咐百姓说:“你们不可呼喊,不可出声,连一句话也不可出你们的口;等到我吩咐你们呼喊的日子,那时才可以呼喊。”」
〔暂编注解〕行军的庄严肃穆,为围城者提供了默想和思考的机会。神设法使他们学到信心的伟大功课。这样的功课并不容易学。如果神总是马上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没有机会运用和培养信心了。推迟是为了使我们认识到需要依赖神,从而学到信靠祂的教训。但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等待时安静地默想,并完全顺服神的计划。有多少福气因我们不肯在神面前静默,等待祂为我们工作而失去。“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诗46:10)我们只能慢慢地学习这门功课。“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赛28:16)。就围城而言,没有什么比以色列人现在所做的更加奇怪的了。但神在这个过程有祂的旨意。祂要让以色列人学会无条件地相信,并耐心依赖祂的大能和帮助。以色列人知道,只有全能的耶和华才能将这座城交在他们手中。
【书六11】「这样,他使耶和华的约柜绕城,把城绕了一次;众人回到营里,就在营里住宿。」
【书六12】「约书亚清早起来,祭司又抬起耶和华的约柜。」
【书六13】「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时常行走吹角,带兵器的在他们前面走,后队随着耶和华的约柜行。祭司一面走一面吹。」
〔暂编注解〕“后队”即后卫部队。
【书六14】「第二日,众人把城绕了一次,就回营里去;六日都是这样行。」
【书六15】「第七日清早,黎明的时候,他们起来,照样绕城七次;惟独这日把城绕了七次。」
〔暂编注解〕有人认为“第七日”是指安息日。原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我们不知道行动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由于以色列人绕城花了七天,其中有一天一定是安息日。但问题是,绕城之举是否符合真正安息日崇拜的精神呢?安息日是奉献给神的。祂认为合适而下令做的事情,肯定符合遵守安息日的精神。根据神的命令,安息日是“不随自己的私意,不办自己的私事”(赛58:13)。但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个神圣的时间做神吩咐我们的事(见太12:5)。
15-21 城垣倒塌:这里没有提及耶利哥王的下场,但从8:2
29; 10:1可以晓得他们被杀后给挂在树上,公开示众。
【书六15~17 耶利哥城之陷落有何确据?】
答:耶利哥城Jericho(意芬芳),为约旦河流域之要城,近死海,亦称为棕树城。(申卅四1 3,士一16)。此城之塌陷,是神施展大能奇妙的计划和方法。祂晓谕约书亚吩咐一切兵丁,要一日围绕这城一次。如此经过六日,并由七个祭司吹角行在约柜前。到了第七日,他们绕城七次,号角齐鸣,百姓一声呼喊,城墙塌陷了。这使以色列人攻占顽强之敌人,增加了必胜的信念。且「当时约书亚叫众人起誓说,有兴起重修这耶利哥城的人,当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他立根基的时候,必丧长子,安门的时候,必丧幼子」。(书六26)。这种令人惊奇的预言,约于主前550年后亚哈王时代已经应验了。(王上十六34)。耶利哥城靠近约旦河大约六哩,离死海北约十八哩,是距耶路撒冷东北六十哩的一座城。全面积约七英亩,城坦极其坚固。原是迦南一座王城,土地肥沃,人民丰富。据不列颠考古学院院长,暨巴勒斯坦政府古物部部长约翰加斯唐博士John Carstang于1929—1936年间,挖掘此城旧址,其中被检视的陶器最少有十万多个,现有若干器皿贮藏于格按斯哥(Glasgow为苏格兰商业中心地)大学的博物馆内。另外从坟墓中发现古埃及人之圣甲虫Scarab形状的宝石,约有八十颗,上面刻有当时在位法老之表号。以上证明城之被毁年代约在主前1400年的晚铜器时代,而与约书亚时期遂相符合。同时掘出其他甚多烧焦之遗物,如大小麦,扁豆,洋葱,海枣,和面粉等之炭焦,绳索,茅草,大头的残余废物。由此看来,城墙塌陷之后,复被约书亚用火焚毁的事迹,足以证明圣经记载真实,确鉴无疑矣。──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书六16】「到了第七次,祭司吹角的时候,约书亚吩咐百姓说:“呼喊吧,因为耶和华已经把城交给你们了!」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完全服从约书亚的命令,在第七天安静地绕城六次。直至接到命令,他们才呼喊起来。他们无条件的顺从表明了他们惊人的信心(见来11:30)。在这重要时刻,以色列人万众一心。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样,他们后来的历史会多么不同啊!他们将实现神的旨意。他们的见证也会传遍全世界。耶路撒冷将会成为伟大属灵国度永远的中心。
【书六17】「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毁灭;只有妓女喇合与她家中所有的可以存活,因为她隐藏了我们所打发的使者。」
〔暂编注解〕“毁灭“的希伯来原文为herem(18节的“当灭”和21节的“杀尽”都属同一字),含有将一物完全归神的意思。物既归神,人不可拥有,故须完全毁灭。耶利哥城大小人口、牲畜要一齐灭尽,无一存留,因此城罪恶极深,无可饶恕。这是神公义的审判和刑罚(参申七2及书前﹤参考资料﹥“为何灭绝迦南人”条)。后来亚干私取应归神之物,所以犯下极大之罪,原因在此。初期教会中,神严厉刑罚亚拿尼亚夫妇,原因与此相似。
在以后的迦南战役中,神只禁止以色列人保存城中人口(八26∼27;申七1∼ 3);牲畜和财物可当作战利品,取为己有。
“毁灭”。跟第21节译作“杀尽”的字相同,希伯来文是herem。那是指“取缔、消灭、奉献”,有归属于一位神的意思,或正如这里,要奉献归属于独一的真神。耶利哥城完全奉献给神作为迦南地初熟的果子,百姓不能从其中拿去任何战利品(18
19节)。参看利未记二十七章28、29节。
「毁灭」:原文这字在民18:14译作「永献的」。耶利哥城和其中所有的均属神,而神要毁灭之(参申9:4-5)。任何以色列人若偷了属神的东西回营,全营便受咒诅(18)。
当灭的物(cherem )。该词也指用来毁灭或奉献于神的人或物,故不可作为一般的用途(利27:28
29)。cherem 源于动词charam ,意为“隔开”,“保存”。关于耶利哥的禁令是:城里所有的财产都不可据为私有。一切生物要完全消灭。金属要归耶和华为圣,入耶和华的库。耶利哥是征服迦南的初熟果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要奉献给耶和华。
【书六18】「至于你们,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恐怕你们取了那当灭的物,就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
〔暂编注解〕使全营受咒诅(`akar)。意为连累。是亚干`Akan(Achan)一词的词根。亚干后来连累了以色列人(书7:25)。为防止这样的连累,约书亚严厉禁止百姓取 “当灭的物”。
【书六19】「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要归耶和华为圣,必入耶和华的库中。”」
〔暂编注解〕金子、银子。无疑已发出特别的指令,焚烧所有雕刻的偶像,因为这些是耶和华所憎恶的(申7:25)。
归耶和华为圣。根据民31:21-23的吩咐,要先使这些东西经火。
【书六20】「于是百姓呼喊,祭司也吹角。百姓听见角声,便大声呼喊,城墙就塌陷,百姓便上去进城,各人往前直上,将城夺取。」
〔暂编注解〕“城墙就塌陷”。城墙原来有三十英尺高。喇合房子所在的城墙并没有倒塌。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次毁坏是由地震引起。若是这样,地震所发生的时间就充满奇迹和局限性,因为吉甲的营地(只在一英里多以外)和喇合的房子都丝毫没有损毁。
20∼23耶利哥城墙高约9公尺,城墙应声倒塌,但建在城墙上喇合的房子无恙,全家和“一切的亲眷”都获救。
二十世纪考古学家发掘耶利哥城废墟,发现主前1400年代的耶利哥,城墙倾毁,瓦砾下仍有完整家庭用品,可见为“塌陷”的结果,城墙既塌,门户洞开,骁勇以军一举攻入。
【书六21】「又将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
〔暂编注解〕耶利哥城的平民百姓也在被杀之列,是不是太冤枉了?神为甚么规定以色列人要杀灭耶利哥全城的人,毁灭所有的物呢?祂要严厉地刑罚迦南人的邪恶。这种审判,或者说是禁令,通常规定要将攻占之地所有的对象毁灭(参申12:2-3;13:12-18)。因为他们的邪风恶俗,对偶像的加倍膜拜,迦南人成为悖逆神的顽固分子。神吩咐百姓“当过敬畏祂的生活”,但迦南人的恶习成为威胁,所以必须将它除去。不然的话,它就会像传染的病毒一样,影响所有的以色列人(士师记就讲到这种悲惨的事件)。在耶利哥城有少数人与财物得以保留,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喇合因为信靠神,又帮助过探子,因此她和她的家人皆得拯救。城中的金银铜铁等器皿被保留,不是要使百姓多得财富,而是用来美化会幕和其中的事奉。
神所有规定的目的,都是要保持百姓的信仰和宗教不被污染,不容这些战利品使以色列人联想起迦南人的习俗。
神也要我们圣洁。我们从祂得到新生命,祂就要我们洁净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可因个人的贪欲而对属灵的事工分心。凡是会引诱我们过悖逆神生活的事物,都当弃绝(以色列人处理战利品的详细情形,请参看民31:25-30的注释)。
表面上看,这一举措似乎野蛮又残忍。但如果仔细全面地研究圣经所显示神的行事方式和作为,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务要记住,以色列人严格地执行了神的命令(申20:16
17)。任何对神命令的指责,都是对神裁判公正性的指责,迦南人已经恶贯满盈,宽容的时期已经结束。神曾赐给了迦南人充足的悔改机会,就像祂赐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样(约1:9;彼后3:9)。到了最后,再也无法用慈爱来干预神的公义了。这时,神必须按照自己的公义和慈爱的品格采取行动。神消灭这些人往往是出于爱心,免得他们的邪恶的榜样败坏其他的人。如果耶利哥人真想得救的话,他们都能与喇合及其全家一同得救。
【书六21 耶利哥城的平民百姓也在被杀之列,是不是太冤枉了?】
神为甚么规定以色列人要杀灭耶利哥全城的人,毁灭所有的物呢?祂要严厉地刑罚迦南人的邪恶。这种审判,或者说是禁令,通常规定要将攻占之地所有的对象毁灭(参申十二2~3;十三12~18)。因为他们的邪风恶俗,对偶像的加倍膜拜,迦南人成为悖逆神的顽固分子。神吩咐百姓“当过敬畏祂的生活”,但迦南人的恶习成为威胁,所以必须将它除去。不然的话,它就会像传染的病毒一样,影响所有的以色列人(士师记就讲到这种悲惨的事件)。在耶利哥城有少数人与财物得以保留,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喇合因为信靠神,又帮助过探子,因此她和她的家人皆得拯救。城中的金银铜铁等器皿被保留,不是要使百姓多得财富,而是用来美化会幕和其中的事奉。
神所有规定的目的,都是要保持百姓的信仰和宗教不被污染,不容这些战利品使以色列人联想起迦南人的习俗。
神也要我们圣洁。我们从祂得到新生命,祂就要我们洁净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可因个人的贪欲而对属灵的事工分心。凡是会引诱我们过悖逆神生活的事物,都当弃绝(以色列人处理战利品的详细情形,请参看民卅一25~30的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书六21 刀口】「刀」原文作「刀口」。圣经描述「刀口」和「刀锋」的用语,反映这时代的刀剑不是直而两刃的。刀身接近刀柄的部分是直的,但锋利之处却是在前面镰刀形部分的外边。这种弯刀是用来砍,不是用来刺的武器。——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六21约书亚将耶利哥城的居民杀尽,他这样做合理吗?】
约书亚记六21记载:「又将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二十三及二十三节继续记载妓女喇合的遭遇,她曾冒性命危险来拯救那两个前来查勘耶利哥城形势的探子;正如两个探子对喇合所作的承诺——她和她的家人都得保性命。然而,耶利哥城内可燃的物品都付诸一炬,其他金器、银器、铁器和铜器,都收入会幕的府库中。
表面看来,将全城的人畜尽毁,似乎无此必要,亦过份残酷;因为婴儿也被杀尽,他们实在太年幼了,不会是罪大恶极的,虽然较大的孩子及成年人可能全都陷入滔天大罪中。究竟我们将这些屠杀看为残酷成性的游牧民族于旷野流浪中所作出的好战表现,抑或应视为神所下令的惩罚性行动呢?
回答人道主义者的反对意见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圣经的记载,经文显出约书亚在这件事情上只是依神的命令而行。换言之,记载此次屠杀事件的经文,本身亦是关于神命令约书亚进行此事的记述。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到,不应将矛头指向约书亚或以色列人;我们的批评意见乃落在神身上,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只是遵他的旨意行。(否则的话,我们必须展示出特别的权能,就是我们有权依照自已的意见来修改圣经的记载,指出神可能会或不会这样做。)假如我们是批评神的作为,那么,便不应停留于耶利哥事件。根据创世记十九24、25的记载,所多玛、蛾摩拉及其同盟被神完全灭绝;若与上述事件相比,耶利哥的屠杀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此外,在挪亚洪水事件中,全人类都丧命,就只有挪亚一家人存活;与此相比,火山爆发又何足道!
若回溯创世记十五章16,可见如下记载:「到了第四代(即移居到埃及四百年后,因为亚伯拉罕生以撒时是一百岁),他们(以色列人)必回到此地(迦南),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经文中最后一句的含意是:待迦南居民的罪孽加添到一定数量,神便会将他们从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应许之地除掉。
在灭绝耶利哥的居民时,必定丧掉一些无辜的生命,这是值得婉惜的;但我们必须谨记,只有彻底的手术才可将毒性肿瘤病者的生命挽回。大洪水之前的人类被灭绝,乃因为他们极其堕落,正如病入膏肓的肿瘤病者一样;假如他们的其中一部分被容许保存生命,而仍然背叛神,就必会对挪亚一家人有影响。所多玛城居民遭灭绝,道理也是一样,在亚伯拉罕及罗得时代,他们的表现极其可恶,深陷于同性恋及奸淫的罪孽中。至于较后期间,基比亚境内的便雅悯人更邪恶,必须被杀尽(士十九22-30,二十43-48)。耶利哥及艾城的情况也一样(书八18-26);玛基大(书十28)、拉吉(32节)、伊矶仑(35节)、底壁(39节),还有南地及洗法拉(40节)其他城市的居民也遭同一命运。在北部战役中,夏琐、玛顿、押煞及伸仑的居民也被杀尽(书十一11-14)。
在上述所有情况中,都是在以色列人定居下来以前,将该地腐败堕落而拜偶像的居民除掉,使以色列人平安地生活,并得以设立敬拜独一真神而受律法管辖的联邦,从而为真神作见证。当我们为那些城市被毁而丧掉的人命感到遗憾时,必须醒觉到若他们得保性命而居于以色列人中间,就一定会对以色列整个民族做成更大的危害。迦南文化极其堕落,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且严重地威胁亚伯拉罕后裔的属灵生命。以色列人未将应许地的异教偶像彻底消除,没实施尽行毁灭的政策,导致士师时代十二支派的道德及宗教走向堕落之途(参士二1-3,十-十五,十九-二十三)。直至数百年后大卫统治期间,以色列人才能完全占领神应许给予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的地土(参创十五18-21)。以色列人之所以成功地占领应许地的全境,只因为他们在大卫王的领导下,有着空前的宗教热诚及保持信仰纯正。大卫王是「合神心意的人」(参撒上十三14;徒十三22)。
现在,我们这些真正相信基督救赎的信徒,却与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不同;我们得若从神而来的能力,抗拒来自堕落的世界的诱惑。我们是基督的精兵,要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六19),并且有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有能力(林前六19)。因此,我们能够在邪恶而堕落的非基督教文化中生活(包括古时的罗马帝国,还有现代欧洲及美洲的世俗化的生活方式),而仍然劾忠于神。我们的主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得着复活的胜利,这便是我们信徒的榜样了。当我们承担着那伟大的使命时,无论在那里,基督都常与我们同在。
新约时代的信徒,并非靠着肉体为神打仗,却是持着属灵的兵器:「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十4、5)这些兵器比约书亚所拥有的更加有能力,能够为神俘掳人的心。若要凭借刀剑来保护我们的信仰及地土(以色列人被迫这样做,为要保持劾忠于神),那么,我们便没有机会作基督的大使了。与此相反,我们负有使命作为拯救人类的渔夫,在未得救未悔改的人那里撒网。我们必须谨记,我们所处的情况较以色列人当时为优胜,对于胜过世界的前境亦光明灿烂;为此,我们要感谢神。然而,约书亚时代的以色列人还未知道基督钉十字架这回事,他们的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情况中。因此,我们必不可定他们的罪,而应谨记他们只是顺服信靠神,实行神对迦南人所发的命令罢了。──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书六22】「约书亚吩咐窥探地的两个人说:“你们进那妓女的家,照着你们向她所起的誓,将那女人和她所有的都从那里带出来。”」
〔暂编注解〕喇合的房子虽在城墙上,但由于神的保守,显然并没有像城墙其他部分那样倒塌下来。
22-25 喇合一家获救:因她曾隐藏两个以色列探子,而探子曾许下诺言要救她一家。
【书六22∼23】惟一的例外是喇合和她的全家。255理由乃是她恩待探子,把他们藏起来,救了他们的命。这是喇合当初与探子的协议,而约书亚和以色列人承认了他们的责任。这是否意指,灭绝令并非绝对呢?不然,这乃是意味,凡不再当迦南人,而「效忠」以色列之神的人,已经算是「归于」神了,所以,他们可以免受灭绝令的毁灭。──《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六22~24 妓女喇合何以能得救?】
答:喇合Rahab意系宽大。她虽是耶利哥城内一个妓女,但不一定如我们所想象坏到如同妓女那样淫秽不堪的光景,因此她本来是生活在没有道德观念的民族中。据说迦南地的女祭司,实际上都是公娼,庸妓。喇合在当时的地位,可能还是一个较有体面的人物,非同我们今日所想,轻看她是一个无耻的女人,照圣经所记,她听到以色列人各种神迹,乃确认耶和华是真神,而冒着生命之危险归向以色列人。她因凭着信心和应许,曾经和平接待约书亚所打发的两个探子,隐藏他们,要求与她起誓立约,以至耶利哥城被攻取时,她的全家蒙了拯救。(书二1—24,六17 25,来十一31)。后来喇合嫁与以色列人撒们,因此就成为波阿斯、大卫与基督先祖之谱系了。(太一5,得四21)。──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书六23】「当探子的两个少年人就进去,将喇合与她的父母、弟兄和她所有的,并她一切的亲眷,都带出来,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
〔暂编注解〕「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因他们在宗教礼仪上是不洁净的(利13:46; 申23:3),须先得到洁净(参民31:19)才能进营。
喇合留在营外一段时间,无疑是预备自己被接受为改变了信仰的人。被接纳到以色列的会中。她和她的家人可能要受到有关耶和华宗教的教育,清除异了教的习俗和信仰,然后被接纳到以色列的会中。她可能后来成了犹大的子孙撒门的妻子,和波阿斯的母亲,因而也成了救主肉身的祖先之一(见太1:5)。那些凭着信心与神的子民联合的人,将有多么蒙福的特权等待着他们啊!耶稣基督的福音竟能穿透最不利的遗传和环境!人不论肤色,种族,或生活地位,“凡愿意的,”都可以分享做儿子的光荣特权!
【书六24】「众人就用火将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烧了。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放在耶和华殿的库中。」
〔暂编注解〕「耶和华殿」:从诗27:4
6看来,这可能是对会幕的另一称呼。日后存放会幕的建筑物也称为殿(见撒上1:7)。
【书六24】「 众人就用火将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烧了。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放在耶和华殿的库中。」
所有东西都要灭绝,这道命令重复了数次。第19、24节重复列出要纳入圣所的财物。这个表十分正式,彷佛是验收单,看哪些东西是属于圣所的,而不是他们从耶利哥实际所得之物的清单。因此,经文中并没有说明,征服之后他们得到了哪些东西;只是指出,倘若得到某些东西,便要归给圣所。这样看来,21节要杀的人是否也属这种性质?经文是否其实并未告诉读者耶利哥有哪些人,只是提到那里的王、军人和喇合的家?──《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六25】「约书亚却把妓女喇合与她父家,并她所有的,都救活了;因为她隐藏了约书亚所打发窥探耶利哥的使者,她就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
〔暂编注解〕「她就住 ...... 今日」:表明喇合在以色列人中定居下来。主耶稣先祖撒门之妻喇合(太1:5),可能就是这妓女喇合。
【书六25】「约书亚却把妓女喇合与她父家,并她所有的,都救活了;因为她隐藏了约书亚所打发窥探耶利哥的使者,她就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
在喇合的故事中,动词「隐藏」(希伯来:h]b~)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喇合告诉探子,他们离开耶利哥之后,应当躲进山中(二16)。然而,这里却用这个字描述她保护探子,误导王的使者一事。经文强调喇合拒绝她过去与迦南人的关系,转而效忠以色列人。由此可见,以色列人是会善待他人的。258
对基督徒而言,喇合的故事彷佛牧羊人在寻找一只失落的羊(太十八12∼14;路十五4∼7)。耶稣非常关心世界所唾弃的人(太十五21∼28;约八1∼11)。基督教呼召人作门徒,乃是要改变人的价值观。世界所轻视的,乃是神所宝贵的(林前一18∼31;雅二5)。──《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六26】「当时约书亚叫众人起誓说:“有兴起重修这耶利哥城的人,当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他立根基的时候,必丧长子;安门的时候,必丧幼子。”」
〔暂编注解〕“兴起重修”应指将耶利哥城墙重建,成为军事设防城而说,非指修建供平民居住;因在旧约或新约耶稣时代,耶利哥都有人居住,毁而建,建而毁者不知多少次(撒下十5;太二十29)。600年后本节所说的咒诅应验在伯特利人希伊勒身上(王上十六34)。
咒诅所指的是把耶利哥重建为一个坚固城,而不是让人居住在其中;这咒诅在主前870年左右应验在希伊勒身上(王上一六34)。
「重修」:指立根基兴建城墙、安设城门。这咒诅的应验,见王上16:34。
这咒诅后来有没有应验?列王纪上16章34节记载,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的时候,丧了长子及幼子,遂应验了约书亚在这一节的咒诅(参王上16:34)。这很可能是他在立根基的时候杀他的长子献祭,安门的时候又杀他的幼子献祭,用以辟除凶恶。
叫众人起誓。约书亚无疑吩咐长老和各支派的首领庄严地宣誓,好使这个誓言代代相传。
受咒诅。有关耶利哥的诅咒,无疑是为了让以后的世代永远记住这个城市的毁灭。这个城市的废墟将长期作出无声的见证。在旧址上兴建新城势必抹去这种记忆。咒诅是按神的命令宣布的(王上16:34)。
必丧长子。据王上16:34记载,伯特利人希伊勒应验了这个预言。《约书亚记》中没有这个记录,进一步证明了它的写作早于《列王记》。咒诅发出五个世纪以后,希伊勒效法恶王亚哈违抗神的话语,重建耶利哥城。希伊勒可能认为时间已过去很久,这个咒诅肯定失效了,抑或这个咒诅根本不是出于神。或许他认为这个奇怪的命令没有什么道理。但人的推理不足以成为违命和不信的借口。
【书六26 重建和丧子之间的关系】请参看:列王纪上十六34。以往的理论以当代的惯例,是房屋奉献之时杀死家中一个孩童为祭,来解释儿童骸骨埋在房屋门坎的现象。这诠释已经被大部分学者所摒弃,部分专家相信这咒诅可能与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或裂体吸虫病〔bilharzia〕)有关。这种疾病是由一种耶利哥附近十分普遍之蜗牛传播的血蛭所引起,受感染的是泌尿系统,能使成人不育、儿童夭折。——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六27】「耶和华与约书亚同在,约书亚的声名传扬遍地。」
【约书亚记第六章以色列人攻溃耶利哥的记载,是否已被现代在特勒耳苏顿(Telles-Sultan)的考古发掘所推翻了(一般学者都认为特勒耳苏顿即古时耶利哥城所在)?】
刚刚相反,特勒耳苏顿第五城的公墓,已可确定是主前一四OO年的建筑物,这与从出埃及记经文而推算得的一四四六年完全吻合。经过多年在特勒耳苏顿作全面性的考古发掘,靳约翰(JohnGarstang)在公墓的墓穴中发现很多蜣琅刻(scarabs,埃及人用作护身符,其上刻有圣甲虫);所有蜣琅刻的年代都比亚门诺斐斯三世(AInenhote III)统治埃及的期间为早(主前1412-1376年)。现代圣经学者都认为耶利哥第四城于主前十三世纪中叶被毁,果真如此,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何在此层的耶利哥废墟中,找不着有后于亚诺斐斯一世的蜣琅刻。亚门诺斐斯三世至兰塞二世之间,有很多法老,若照上述现代圣经学者的理论谓耶利哥城迟至十三世纪中叶才被毁,我们便不能解释为何在此层的耶利哥废墟找不着关于这些法老的蜣琅刻。
还有进一步的证据:在这个公墓所发现的十五万件碎瓦片中,没有迈锡尼商品风格的瓦片。迈锡尼商品自主前第十四世纪才开始输入巴勒斯坦,由此看来,除非这个公墓于十四世纪左右已荒废破坏了,再无人埋葬于此,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何在耶利哥第五城的古墓中找不着迈锡尼风格商品的碎片。
甘仁(Kathleen Kenyon)后来发掘特勒耳苏顿,使她对靳约翰(John Garstang)所题出的意见起了疑问(靳氏认为耶利哥城墙与第四城是同时被毁的),因为从前那被沙土埋藏着的城墙中找到一些瓦片,其年代是十四世纪之前的数百年。无论如何,甘仁女士的推论是否合理,却颇成疑问!假如西班牙的亚维拉墙(Avila)及法国的迦基逊尼墙(Carcasonne)现在因地震而倒塌了,我们也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在破坏的城墙中找着一些数百年前的对象。原因是什么呢?只因为这两堵墙都是数百年前建成的。若依照甘仁女士的预设,必得出一个结论——这两堵墙于数百年前倒塌,因为没有内证显示它们于二十世纪建成。然而,甘仁、云逊(Vincent)或其他考古学者,他们发掘特勒耳苏顿时都抱着一个预设——以色列人于主前一二五O年占领迦南。他们都不能摇动靳约翰(John Garstang)及其考古队以客观态度得到的发掘结果,就是在耶利哥第四城公墓掘出的瓦片及蜣琅刻。
读者若有兴趣详细了解圣经所记载关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即主前一四四六年)已准确地反映当时的事实,可参看作者的另一本着作:A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中译本:《旧约概论》,香港种籽,页二六七至二七七)。此外,亦可研读一位年青而能干的英国学者白约翰的作品(John Bimson,Redating the
Exodus and the Conauest[Sheffield:University of
Sheffield,1978])。白约翰的作品陈述,一些卓越的考古学资料解释者似乎很有系统地处理了耶利哥古城的考古学证据,但这些学者所用的,却是循环论证的方法。他记载了地层学及古物学上的客观证据,从而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将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日子指向主前十五世纪。白约翰的讨论极具说服力,因为他本身不如福音派的学者持守圣经无误的观念,他只是根据考古学的资料而照事实记录。(亦参看列王纪上六1关于出埃及日期的文章。)──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思想问题(第 6章)】
1 百姓绕耶利哥城七日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或危险?他们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给我们什么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