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书亚记第九章拾穗

 

【书九1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

   〔暂编注解〕“诸王”是约但河西迦南人各族的领袖。迦南全境甚多独立小城,有王统治。

         诸王。这些王听到消息以后无疑既生气又害怕,所以就召集了紧急会议。他们不但听说了耶利哥和艾城的沦陷,无疑也听说了以巴路山的大会。在那里以色列人宣布耶和华的律法是迦南全地的律法。以巴路山的大会表明以色列人将成为这里唯一的主人。迦南人的怒气可能盖过了他们的恐惧。他们决心联合抵抗,希望阻止对其领土的入侵。

         约旦河西。原文是“约旦河那边”。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在约旦河东写的,也可能他刚过河。如果他已经在巴勒斯坦安家,就不大可能这样写。这证明至少《约书亚记》的这一部分是很早写的。如果作者不是在河东,或者自认为在河东,“约旦河那边”就是指河东了(见士5:17)。

         山地。指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区,后来成为犹大和以法莲的领土。“高原”指现在的谢费拉地区,或西部丘陵。“沿大海一带”包括非利士和沙伦的沿海地带。

         1-2为以下几章的引言,这与诸王的战争始记于10章。

         1-6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以色列人也轻敌了──以色列人得胜的消息传遍远近时,有两种反击出现:一种是直接的敌对(当地的众王开始合力来夹攻);另一种是间接的(基遍人设计欺骗)。我们顺从神的命令,也会遇到同样的敌对。想防止这些压力,就必须倚靠神,每日与祂相交;祂会赐我们力量,能承受直接的压力,也会给我们智慧,识透别人的诡计。

         9:1-11:23  会战诸王:以色列人赢取耶利哥和艾城后,继续向西推进,巴勒斯坦沿海一带的诸王于是起而攻之。

 

【书九2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

   〔暂编注解〕同心合意。直译是“异口同声”。“口”常用来指“命令”。本节可能是这个意思。六个民族合兵统一指挥以应付危机。虽然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利益,无疑也常常彼此不和,但他们要联合起来抵抗神的子民。对义人的仇恨是他们联合的基础。恶人往往都是这样的。例如对基督的敌意曾把彼拉多和希律联合起来。到了末日,这种敌意也会把一切宗教和政治势力都联合起来反对神的真正余民,就是那“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2:17)。

 

【书九3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

   〔暂编注解〕“基遍”有“山城”的意思,位于艾城西南,在耶路撒冷西北约12公里,面积大过耶利哥和艾城(十2)。城中居民为希未人,属当灭的民族(九2 1119;申七1)。基遍既近耶利哥与艾城,在以军的攻势中首当其冲;若告以实情,和约决无可能;所以诓称来自远方,慕名前来立约讲和,以逃厄运。依规定,以色列人可以和迦南地以外民族立和约(参申二十1115)。约书亚信以为真,与之立约,以色列会众的首领且为此起誓。

         自此以后,基遍人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虽属次等公民,但受到保护(23节)。分地时,基遍城划归便雅悯支派(十八25),后来成为利未人城邑(二十一17),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王上三45;代上十六39;代下一3)。

         基遍在耶路撒冷西北约十公里(六英里)。

         基遍。直译是“山丘”。 基遍位于丘陵地带,里面有一个水池。耶利米称之为“大水池”(耶41:12)。它在耶路撒冷西北约9公里处通往约帕的路上。其中所住的希未人(书9:7;见创10:17注释)包括在本章1 2节的联盟中。基遍人听到耶利哥和艾城毁灭的消息以后,意识到抵抗以色列人是徒然的,就精心策划了一个计谋来讨好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

         有些学者认为希未人(见创10:17注释)就是何利人(见创36:20注释)。七十士译本为称希未人为何利人(Chorrhaion)。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来自亚美尼亚凡湖西南的何利人在赫人来到以前就定居在基遍一带。

         基遍人的政体多少有些民主,因为基遍的使者说是他们的长老和那地的一切居民派他们来的(第11节)。如果他们有国王统治的话,他一定会骄傲自大,不肯向以色列人低头,于是基遍人就可能与迦南诸王结盟了。基遍人大概向以巴路山派出了探子,听到了律法的宣读,以及神给以色列人(见申7:1-3)不可怜悯迦南人,在战争中不可宽恕他们,也不可与他们立约(见出23:32)的命令。基遍人决定不抵抗,至少表达了他们对以色列人神之大能一定的信心。他们愿意与以色列人立约,包括保证放弃偶像崇拜并接受对耶和华的崇拜。

         327 以色列人可以跟远方的城市和平相处,但他们却必须把迦南地的城全然毁灭(申七1 2;二○1115)。由于“基遍”距离艾城西南面只有六英里半(10.5公里),所以它的特使必须装作从远方来,才可以逃过正在入侵的以色列人。

         3-27基遍人恐怕以色列人灭绝他们,故设诡计冒充长途跋涉由远地而来的使者,欺哄以色列人和他们立约,结果虽然逃过厄运,但却受咒诅,世世代代为人奴隶。

         本章为以色列人取得迦南大部分土地记录的第一部分——中部战役。此役将迦南分切为二,以中部高原为根据地,开始南征北讨。1011章各为南部及北部战役的记录。

 

【书九4 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

   〔暂编注解〕设诡计。如果约书亚求问神,基遍人的诡计马上就会戳穿。但就像在艾城一样,他又一次忽略了这样做。

         假充使者。该词在圣经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原意是“旋转”。只出现在阿拉伯语中。如果用d 替换r (这两个字母在在希伯来文中很容易混淆),该词就译成“准备行装”,与第12节中“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意思就一样了。这种译法与许多手稿和古代译本相吻合,如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译本。可以理解为他们要装扮成使者。“准备行装”似乎更符合上下文。

 

【书九45诡计一词的意思,与「智慧、了解」接近。若用于正面,如箴言一4和八512,可以指「谨慎」。若用于负面,如出埃及记二十一14,便意味「背叛或阴谋」。约书亚记九4有负面之意,不过并不像出埃及记二十一章一样,到谋杀的地步。就基遍人而言,这是谨慎的一步,是他们惟一自保的方式。这字与12节有一个动词的字根,NIV: packed),在形式上相仿;MT 4节也用到这字根的形式(s]yr Hithpael,反身形式),可以译为他们以使者的身分出去──《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5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

 

【书九6 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回到了耶利哥吉甲(靠近耶利哥)原来的营地,而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是靠近示剑的新吉甲(见王下2:1)。书9:17说以色列人从吉甲的营地起程,第三天到达基遍。但示剑离基遍很近,根本用不了三天。书10:7所说“约书亚上去”更证明了以色列人的营地是在约旦河谷。

 

【书九7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

   〔暂编注解〕“希未人”明显是相等于何利人(比较创三六2 20),而何利人就是在约书亚等人定居巴勒斯坦之前已经住在那里的胡利人。

         以色列人。原文是单数,但后面的动词是复数,说明这里指的是“以色列”的个人。七十士译本为 “以色列的孩子”。叙利亚译本为“以色列家”。显然谈判是由首领来实施的。

         希未人。见第三节注释。

         立约。以色列人可以与远方的城邑缔结和约,但不可以与附近的七个迦南民族讲和(申7:1 220:10-15)。必须把他们全部消灭(申20:17),免得以色列人受他们虚假宗教和败坏品行的污染。故一再指示以色列人不可与他们立约(见出3234:12;申:220:16-18)。基遍人似乎知道这条命令,因所以设法冒充来自远方的人。

 

【书九7最值得留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希未人、长老,和约但河以东以色列人征服之地的细节。以色列人不知道基遍人就住在附近,这里说,他们是和希未人说话。由此或许可以推论,希未人是好几族人的泛称,而基遍人乃是其中之一。但是为什么此处要提到这个细节?这个词与约书亚记九1相连,那里提到希未人是要与以色列人争战的迦南诸族之一。这些迦南人并不承认以色列之神是至高的神。这个词或许也暗示,这族人的起源是在安纳多利亚(Anatolia;参:书三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0 Name=iii. 過河的吩咐,第二部分(三613})。若是如此,便可以解释11节的长老──《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8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

   〔暂编注解〕这样说可能是出于礼貌,而不是心悦诚服(见创32:4 1850:18;王下10:516:7),只是为了让以色列人动心。基遍人无疑想作出一些如纳贡之类让步,但希望条约尽可能对他们有利。然而他们精心编织的答复并不能使约书亚满意。这可以从他对他们所提的问题中看出来。他在疑惑不定的时候应该求问神。他可能像现今的很多基督徒那样,感到自己不需要麻烦神就能处理好事情。但神吩咐我们把一切问题都带到祂面前来。不要觉得会麻烦祂,增加祂的负担。如果我们把一切问题都带到主的面前,不依靠自己的聪明,就能避开许多的陷阱(箴3:5-7)。

 

【书九9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 神的名声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

   〔暂编注解〕因耶和华的名。这句话表明基遍人已在一定的程度上追求神了。他们只有一点认识,就实行自己有限的亮光。他们的手段固然不对,但他们开始侍奉真神,这总是对的。他们虽然不了解整个事情的缘由,但他们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要远超过任何所谓的神为其百姓所做的。他们据此开始权衡那些“神”的价值。神尊重他们有限的信心,不允许以色列人取消对他们的保证。神按照人的现状接纳他们,并设法引导他们进入更完美的侍奉。有些人开始侍奉神时动机完全是错误的,但神接纳他们的降服,并帮助产生更良好的动机。基遍人就是这样。就属灵的特权而言,他们拥有立约的全部福气。

         祂所行的一切事。基遍人故意只列举发生在埃及和约旦河东的事。如果他们提到耶利哥和艾城,谎言就会被戳穿。因为远道而来之人,一般是来不及知道最近发生之事的。

 

【书九10并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

   〔暂编注解〕基遍人很聪明,他们不提以色列人近期的胜利——若他们真的从远方而来,就不可能知道那些事情。

         这些基遍的使者只提及以色列人在约但河东的战绩,佯装从远方而来,不知道他们最近的胜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以及他们对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待遇,在迦南地居民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事。参2:9-11注。

 

【书九10 亚斯他录本节称亚斯他录为巴珊的首都。在同时代的埃及文献、亚马拿书函(提到它的统治者名叫艾亚布〔Ayyab〕),和后期亚述文献中,这城都十分有名。部分学者相信乌加列某文献提到神祇伊勒统治的所在,也是这个地方。它今日称为亚斯他拉遗址,位于雅穆克河畔,加利利海东面二十五哩左右之处。——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九11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

   〔暂编注解〕我们的长老。由此可见基遍及其各城是没有国王统治的(见第3节注释)。

 

【书九12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

   〔暂编注解〕长了霉。该词的原文在《旧约》中只出现过三次。两次在本章(5 12节)。一次在王上14:3,译为“薄饼”,不可能译为“长了霉”。本节为什么这样译呢?有人认为这里应和《列王记》翻得一样。况且在《约书亚记》中,该词前面的动词都是完成时态。所以直译是“看哪,现在都干了,成薄饼了。但大多数翻译者和评论者都认为是“长了霉了”。

 

【书九1215基遍人的故事取得了以色列人的信任。他们就像在艾城失败的那次一样,没有去求问神的旨意。不过,此处明明指出他们未能作到。以色列人又与面对艾城时一样,倚靠自己的看法,不寻求神的引导,因而受到欺骗。上一次,他们错估了艾城军事的实力;这一次,则错估了来求和之人的出处。第14节责备以色列人没有求问耶和华。这句话没有特别怪罪约书亚,指责他没有求问。当时约书亚在哪里,在作什么,此处并没有交代,但是前面说,他参与了质询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免责。352以色列的属灵领袖中,没有一位想到求问神的重要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13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

 

【书九14「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的罪是在这事上没有求问耶和华。

         受了他们这些食物。可能比另一种译法更好一些:“以色列人因他们的食物而接纳了他们”。许多注释家接受后一种译法,尽管原文不一定有这样的意思。他们认为这样更符合上下文。希伯来领袖们亲自品尝,抚摩和测试了他们的食物,以便作出判断。他们这样做以后,就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这次的考验与他们第一次试图攻取艾城时不一样,否则他们会识破试探者的新伪装。魔鬼有很多诡计。他要为受害者挑选最合适的。单靠人的智慧,我们在任何事上都是不安全的。

         没有求问耶和华。神已经安排借着祭司以利亚撒,用乌陵和土明来显示祂的旨意(民27:18-23)。约书亚在作出决定的重要时刻应该这样寻求神的引导。我们不知道神在这件事上会如何答复。很可能祂仍然会饶恕基遍人。神的怜悯欢迎任何寻求祂拯救的人。神固然不允许祂的子民和迦南人立约,但这只是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效法当地居民的堕落行为。这些异教民族中的任何人,如果能像喇合那样,转离可憎之事而寻求神的怜悯,祂就会接纳他们,就像后来祂接纳尼尼微人那样(拿3:10)。但所有问题的最后决定权在于神。惟有祂能真正鉴察人心。祂不会把这种决定权交给人。虽然祂下令消灭所有的迦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祂不能在特殊情况下作出变动。神没有授权以色列人哪怕与一个城市立约,否则迦南人可能会假装悔改。这种欺骗将迅速蔓延。当地的许多居民都会假装悔改,心里依然在拜偶像。

         现今神的工人仍要十分小心,来确认一个人有没有信心的凭据,再接纳他立下信心之约。他不可自作主张,而要谦卑真诚地寻求神的引导(诗2:8)。

         14-17  以色列的首领这样轻易地受骗,说明了甚么?会众的首领只看见这些人所带的粮食又干又霉,皮酒袋也破裂了,衣服和鞋都穿旧了,但是他们没有看出那些人的诡诈。他们答应立约之后才明白真相──首领受骗了。神曾经明确地吩咐他们,不可与迦南地的人立约(参出23:3234:12;民33:55;申7:220:17-18)。约书亚既是战略家,就深深知道在领全民作战以前,要与神交谈,但是他在与基遍人立和约的事上,却显得极其无知,可见他与以色列的这一班首领,是凭自己意思作决定的。他们没有寻求神的引导,就冒冒失失地实行自己的计划,所以必须要向忿怒的百姓解释,并要处理这种令人尴尬的盟约。

 

【书九15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

   〔暂编注解〕会众的首领。直译是“受推举的人”,即各支派的领袖。

 

【书九15约书亚与基遍人讲和(希伯来:s%a{lo^m),立约的目的是容他们活着353容许存活所用的动词,「活着」(希伯来:h]yh),与约书亚记二1314,和六25相同,那里是描写在耶利哥城毁灭时,喇合一家得保存。这里所立的约,也是让基遍人同样得保存。这个合约反映出的理念,与其他古代近东各国之约相仿。尤其当时的埃及,这种「存活」具有神学和经济上的含义。

会众的首领(希伯来:n#s*~e{ ha{`e{d[a^)一词,在出埃及记、民数记和约书亚记中,共出现八次。他们与摩西、约书亚,和大祭司一同负治理之责,作出报告,并决定全国大事。──《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16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

 

【书九17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

   〔暂编注解〕这四座结成基遍联盟的城,现在以色列人和平占领。以色列会众发怨言,或为害怕未毁灭迦南人招来神的刑罚,也可能因为失去了取得掠物的机会。

         「基非拉」:在基遍以西约八公里(五英里)。

         「基列耶琳」:在耶路撒冷以西约十四公里(九英里)。

         第三天。即他们起程前往基遍的第三天。所以他们走了两天的路程。这证明他们不是像一些人所想的,是从新吉甲出发的。因为从新吉甲到基遍只要几个时间。和约签定、使者离开以后三天,以色列人发现基遍人的城就在附近。他们受骗了。也许是一些叛逃者告诉他们的,也许是以色列的探子发现了真情。约书亚命令下以色列军队马上进发前去调查。也许约书亚想修改因基遍人的欺骗而立的约,并看看可以如何利用他们的城邑。

         他们的城邑。“基遍“,意为“山丘”。“基非拉“意为“少壮的狮子”。“比录”意为“水井”,后来都划归便雅悯支派(书18:25 26)。基列耶琳归犹大(书15:60)。约柜曾安放在基列耶琳,直到它被大卫运往耶路撒冷(撒上6:217:1 2;撒下6:2)。基遍现在叫伊吉布(ej-Jîb),基非拉叫凯夫里丘(Tell Kefîreh),基列耶琳叫阿萨尔丘(Tell el-Azhar)。

 

【书九17他们起行到基遍人的城,而证实了这件事。17节以色列人所走访的基遍人城镇,包括基遍、基非拉(Khirbet il~Kefireh,基遍西南西方5哩)、基列耶琳(Tell el~Azhar,约在耶路撒冷西北8哩),和比录(el~Bireh,在 Khirbet Raddana?)。这些遗址都在便雅悯境内。──《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18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

   〔暂编注解〕虽在基遍人的欺诈之下订立( 1 5节),但该和平条约仍然是不可违背的。“发怨言”,大概由于百姓不能占领基遍人的城市和货物。

         虽然百姓埋怨他们的首领。首领签订这样的协议也确实错了,以色列人仍觉得有义务遵守诺言。承诺一旦作出,只要它不勉强人去做坏事,就应该视为神圣(见箴12:22;诗24:415:4)。以色列的领袖由于自己的错误而给全会众带来了麻烦。为了自己的信誉,他们觉得仍要遵守诺言。身负重任的人需要非常小心,以免依靠自己的判断而给全会众带来麻烦。

 

【书九18 誓言的约束力在一个视神明为活跃、有能、可惧的文化中,起誓是很认真的事。愿可以废除(利二十七;民三十),但立誓的人却受神明复仇威胁的约束。誓言若遭违背,奉其名起誓的神祇就会被视为无用无能。主前十四世纪的赫人君王穆希利相信战乱和瘟疫是立誓缔结之条约被人违背的结果。撒母耳记下二十一章描述违背本段所起之誓所导致的恶果,明证约书亚视之为圣是正确的作法。——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九19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

   〔暂编注解〕19-20  知道错了也不能反悔,只缘──约书亚与他的谋士犯了错误,但是他们已经起誓要保护基遍人,就不能食言。他们不能因为基遍人的诡计而废除所起的誓。神吩咐人起了誓就必须遵守(参利5:427:128),违背诺言是严重的罪。这件事教导我们,不要随随便便地作出承诺。

 

【书九20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

   〔暂编注解〕如果需要通过犯罪来实现诺言,那它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因为我们没有义务犯罪(见士11:29-40)。虽然首领们贸然犯了错,仍不应违背自己的诺言,哪怕自己要受到伤害(诗15:4)。神显然赞成他们这样做。后来扫罗违背了诺言,祂就很不喜欢(撒下21:1-3)。

         2021神的子民不可背约(民三十2),即令吃亏,也不可失约于人。以色列人与基遍所立之约获神承认;后来扫罗王毁约而杀死基遍人,为神追究责任(撒下二十一12)。“作劈柴挑水的人”即为服劳役之意。

         20~21 由于所起的“誓”,基遍人可以活(比较民三○2),但他们要在会幕作劈柴挑水的人。参看以斯拉记二章43节的脚注。基遍人以为自己的诡计能让他们得自由,但实际上却令他们成为奴仆;然而,他们在会幕服务,也使他们有机会敬拜独一的真神。

 

【书九20 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

         首领想要避免的忿怒(希伯来:qes]ep[),在约书亚记另外只出现过一次,即二十二20。那里乃是追忆因着亚干的罪,神将忿怒临到以色列人,意思应当是指军事上的失败。以色列的首领希望不再重蹈第七章的覆辙。所以他们必须恪守约定,无论代价如何的大。显然以色列首领在起誓与基遍人立约时,并没有附带条件,即基遍人必须要诚实。所以,尽管他们的谎言被识破,誓言依然有效。这样一来,约书亚就不得不担负起拯救基遍人的角色,这也是百姓的怨言之一。他们得到拯救,不单是因为双方曾立约,更是因为约书亚也在约中有份。──《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21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

   〔暂编注解〕根据2327节,这种杂役是为会众和神的殿服务的。这些工人在百姓中的地位是最低的(申29:10 11)。这种劳役都是由他们中的外人来做的,作为对基遍人的惩罚。如果基遍人与以色列人以诚相待,他们的性命仍会保全,但就不用做这些杂役了。但咒诅也可以转化为福气。他们确实是仆人,但他们是在为神的殿效劳。借着在神的殿里服役,他们很容易认识真神。因此,他们所受的影响防止了他们回到祖先的偶像崇拜中去。他们虽然是以色列人的仆役,但他们是属于耶和华的自由民。因为在侍奉神中,最低的职位也是自由的。祂的工作本身就是报酬。有人认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的“尼提宁”就是基遍人(拉2:708:20;尼7:60),因为尼提宁是圣殿的仆役。希伯来文nethinim 意思是“奉献的人”,所以有可能是基遍人。根据撒下21:1-9,基遍人显然一直生活到大卫的时代。但扫罗的错误热心差一点灭绝了他们。后来大卫给了他们新的职任。他们就成了尼希米时代的“尼提宁”人。

 

【书九21要基遍人作为圣所劈柴挑水的人,这个意见显示,凡住在该地的外邦人就必须作这些事(申二十九11;希伯来圣经10)。虽然劈柴的斧头可以当作武器使用(耶四十六22),不过这里的描述意思是作和平的用途。挑水是为了生存而每天必须作的事,这对基遍的居民尤其适用,因为在当地找到山地最大的井之一。既然圣经提到挑水(撒下二12\cs1617;耶四十一12),这井很可能是附近一带的重要水源。在联合王国时期,有一个以色列的圣所相当出名,地点或在基遍,或在它附近(也是在邻近的 Nebi Samwil),这或许是基遍人所保存下来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22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

 

【书九23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 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

   〔暂编注解〕“被咒诅的”指当年挪亚所说迦南当受咒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话(创九2427)。“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是21节所说的为“全会众”服劳役的具体说明。会幕献祭需要大量柴和水,这种劳动工作落在基遍人身上。

         从扫罗时代开始,中心圣所一直在基遍(代上二十一29;代下一3),直到所罗门王建殿。犹太人被掳之后,所罗巴伯回国的行列中,有“尼提宁”(殿役),可能就是基遍人的后裔(拉二43注)。在迦南诸族中,只有耶利哥城的喇合全家和基遍人没有被毁灭。

 

【书九24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耶和华你的 神曾吩咐他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

 

【书九25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作吧!”

 

【书九26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

 

【书九27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

   〔暂编注解〕基遍人在以色列民中和祭坛处作劈柴,挑水的奴仆。

 

【书九章  基遍人用诡计与以色列人立约,为何以色列人需遵守这条约呢?】

     约书亚记第九章记载基遍的使者运用诡诈的欺骗手段,来到以色列人的营房中,与他们立下同盟与和平条约(45节)。基遍人撒谎,说「从极远之地而来」(9节),因为他们敬重以色列人的神,他以奇妙的方法使自己的子民壮大强盛。基遍使者自称来自极远的地方,他们出发时,面包是新鲜的,但到达吉甲时面包都长了霉。事实上,基遍人所居住的地方离开吉甲不足一天路程。毫无疑问,基遍人是有罪的,因为他们有意地将消息歪曲,用欺诈的手段骗了以色列人和他们立约。由此看来,在正常情况下,以色列人毋须遵守与基遍人所立的约,任何法庭都会裁定以色列人没有义务遵行协议,因为是基遍人故意欺骗以色列人。    然而,这个条约并非一般的协议,而是以色列人因着他们的神的名字而作出的庄严誓言。以色列人与敬拜别神的基遍人立约,事前没有为此事而求问神,因此,必须受制于这个奉神的名而立的约(15节)。以色列人以为自己能靠着良好的判断力,亦有干硬发霉的面包作为证据,于是便忽略了祷告求问神(15节)。因此,以色列人永远受制于这约。后来,扫罗杀了一些基遍人,破坏了基遍人之约,这是以色列人的其中一样罪行,使神惩罚他们(参撒下二十一1-14)。──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思想问题(第9章)】

 1 约书亚为何会受基遍人欺哄呢?他所犯的错误,今日信徒也可能犯么?参14节。

 2 「以色列人从攻打耶利哥城至受基遍人欺骗期间,常在得胜与失败中打转。」你同意这看法么。试找出他们得胜的秘诀及失败的因由。

 3 约书亚与众首领发现犯了错误后怎么办?他们宁愿吃亏也履行誓言是否愚昧的表现?参诗15:4下。从这方面你学到什么功课?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