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书亚记第十四章拾穗

 

【书十四1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产业,就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长所分给他们的,都记在下面,

   〔暂编注解〕“祭司以利亚撒……所分给他们的”。参看民数记三十四章1629节的脚注。

         产业。本章是九个半支派分配土地的序言。以色列人现在应该分散开来接管新征服的地区。如果不在定居下来,迦南就白白征服了。自从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应许他的后裔承受迦南地为业,几百年时间已经过去了。神的应许有时因接受者的不忠心而长期耽延。我们有权利催促祂应许的实现。

         以利亚撒。直译是 “神帮助”。以利亚撒是亚伦的第三个儿子和大祭司的继承人(出6:23 25;民3:2 420:25-28;申10:6)。本节先提以利亚撒,再提约书亚。这符合摩西的律法和他下令在以色列建立的政体。神借着祂的祭司得到尊荣。约书亚要站在以利亚撒的面前(民27:21)。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根据凭乌陵的判断为他求问。约书亚和会众都要按照以利亚撒的吩咐出入(见申17:9)。在摩西为以色列所创立的政体中,祭司在神的指导下拥有立法的权威;行政权利则由士师来执行。这就是神权政体。只要祭司完全依靠神,这样的安排就非常理想。反之,一个腐败的祭司阶层也能控制和威胁整个国家。当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被弃绝时,神权政体就终止了,再也没有恢复。

         族长。他们的名字记在民34:19-28中。这里没有流便和迦得支派族长的名字,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了约旦河东的土地。

         1-5说明分地的执行者和解释计算九支派半没有包括利未支派的原因。

 

【书十四1迦南地,是对约但河以西之地的称谓。493祭司以利亚撒头一次出现在约书亚记。他是亚伦的儿子和继承人,494也是利未人的领袖。495在约书亚的任命上,他曾参与,并有责任要用乌陵和土明来判断神的旨意,以引导约书亚(民二十七1922)。──《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2是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把产业拈阄分给九个半支派。

   〔暂编注解〕拈阄()。直译是 “鹅卵石”。显然源于古代用鹅卵石掣签的方法。拉比学者推测是用两个瓮。一个里面放的鹅卵石(或石子)写各支派的名字。另一个里面放着同样的石子,上面写着地名。约书亚,以利亚撒或各支派的代表可能轮流同时从两个瓮里摇出一颗来。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可能只有一个瓮装着写有地名的石子,由各支派的首领摇出来。具体的操作过程我们无从得知。这样似乎只能对土地作大致的分配,具体的边界还得由各支派的首领们来确定。大支派多分一些,小支派少分一些。这是耶和华所规定的原则(民26:51-5633:54)。整个分配的过程显然受天意的掌管,以符合雅各和摩西在圣灵感动之下所发有关各支派土地的分配的预言(创49章和申33章)。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布满葡萄园和牧场;分给西布伦支派的是海口;分给以萨迦支派的是山间富饶的平原;分给亚设支派的土地盛产粮油矿物。其他支派也各有自己的产业。

 

【书十四2在约书亚记,这里是头一次提到(希伯来文 go^ra{l)。虽然这个东西究竟是如何使用的,经文从未仔细说明过,但是显然它并不是一种平常用来寻求神旨意的工具,而是在指定情况中才用到的。如,赎罪日那天的替罪山羊,是由拈阄来决定的(利十六810)。土地要用拈阄来分配,这命令重复了好几次。497虽然在原来的吩咐中,按支派的大小略有选择性(民二十三54),不过,阄是用来决定神的旨意,看各支派与宗族的地业为何。──《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3原来摩西在约旦河东,已经把产业分给那两个半支派,只是在他们中间没有把产业分给利未人,

 

【书十四4因为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就是玛拿西和以法莲,所以没有把地分给利未人。但给他们城邑居住,并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牲畜,安置他们的财物。

   〔暂编注解〕“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雅各因长子流便犯过罪,立了约瑟为长子(参创四十八5注;代上五1)。约瑟所得产业比其他支派多一分(创四十八22);此权利依规定应传给约瑟的长子玛拿西,但雅各在世时曾将约瑟的二子玛拿西和以法莲的地位提高,与其他十一子同列,等于过继孙儿为子,约瑟一系遂分为两个支派,利未支派曾分别出来专门侍奉神,不可以有产业(民三12;十八20),因此在迦南分配土地时,未给利未支派,只给了若干城邑和郊野(十四4),分土地的支派仍是十二。参《民数记》三十五2注。

         长子得双分产业的权利赐给了约瑟的两个儿子。参看创世记四十八章5节的脚注。利未人分得一些“城邑”和“城邑的郊野”。参看民数记三十五章245节的脚注。

         「约瑟的子孙,是两个支派」:起源见创48:5-6。利未人没有分得地业一事,参创49:5-7; 3:45; 35:1-8; 18:1-2

         两个支派。利未人没有列在土地分配的名单中。他们住在各支派中间。约瑟的一个儿子取代利未成为十二支派的一员。因此有两种计算以色列支派的方法,结果都是十二。有人说这两种方法在《出埃及记》28章的记录中就已有所区别。该章提到大祭司要根据出生的次序把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挂在肩上。约瑟和利未都有提到,而不提玛拿西和以法莲。他的胸牌上刻着十二个支派的名字,玛拿西和以法莲代替了约瑟和利未。

         郊野。直译是“牧场”。希伯来词的词根意为“驱赶”。所以是指放牧牛羊的地方。民35:1-5记录了这些牧场的面积。

 

【书十四5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照样行,把地分了。

   〔暂编注解〕遵行神的旨意,差不多就行了。行吗?以色列人完全依照神在多年以前吩咐摩西的话,给各支派分配迦南的土地。约书亚没有做丝毫的更改,他毫厘不差地遵照神的命令去行。我们常常以为做到差不多就不错了,还把这种看法带到属灵的生活里。例如,我们愿照着圣经的教诲去做,但遇上严格的律例时,则不愿完全遵守。实际上,神喜欢彻底贯彻祂命令的人。

 

【书十四6那时犹大人来到吉甲见约书亚,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在加低斯巴尼亚指着我与你对神人摩西所说的话,你都知道了。

   〔暂编注解〕吉甲。以色列的会幕和大营驻扎的地方,因为约书亚还没有移动军营。分配土地在吉甲开始,后来在士罗结束(书18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测量,以利于合理的分配。

         迦勒。关于迦勒的出生和世系很有意思。一般都说他是耶孚尼的儿子,所以要与《历代志上》第2章的其他迦勒区别开来。迦勒的弟弟俄陀聂被称为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可能是迦勒继父的儿子。或更有可能迦勒和基纳斯是兄弟,因为原文可以这样理解。这就是说,俄陀聂是迦勒的侄子而不是他的弟弟。耶孚尼的世系已无从考证。但有人认为迦勒是以扫的孙子基纳斯的后裔(创36:11),而且迦勒像摩西的亲戚基尼人一样(士1:16;创15:19;见撒上15:2注释),是加入以色列众多人群中的一员。

         有人认为,迦勒的忠实,和他“专心跟从耶和华”(民32:12),使他被选为代表犹大支派的代表,得以住在“犹大人中”(书15:13)。

         耶和华说。《圣经》没有直接说迦勒和他的后人要以希伯仑为业。但神应许说:“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民14:24);“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申1:36)。以下所说的,可能是这个应许的背景。为了避免被发现,十二个探子可能不是一同出发的,而是两个两个出去的。迦勒和他的伙伴可能侦察了希伯仑周围亚衲族居住的地。他的同伴被当地居民魁梧的身材和坚固的城堡吓坏了,不相信以色列人能攻取这些城邑。故“他所去过的那地”(民14:24)和“他所踏过的地”(申1:36)很可能指希伯仑。虽然没有特别提希伯仑的名字,约书亚和迦勒肯定知道这是指希伯仑。

         6-9详情见民13:1-14:38

         6-12  迦勒等了四十五年,仍然没有气馁,可是我才等了多久……迦勒从起初就对神忠心。他是摩西最初打发去窥探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参民13:30-33),他看到那里的大城和巨人,但相信神必帮助以色列人攻占那地。因为他的信心,神应许他得一块土地作他的产业(参民14:24;申1:34-36)。这一段经文记载,四十五年以后,约书亚把这地分给了迦勒。迦勒的信心没有动摇,他所承受的地上虽仍有巨人,他却深信耶和华必助他得胜。我们应当像迦勒一样对神忠心,不仅在起步时与祂同行,乃要整个一生始终如一;我们切不可躺在过去的成就或名誉上。

         615 迦勒与约书亚在加低斯巴尼亚作少数派报告,要求并获得希伯仑城作为他特殊的产业(比较一五13)。迦勒虽然年届八十五,但仍然精壮, 协助赶出“ 亚衲族人” 一四12),而且后来自愿把希伯仑给了利未人,自己住在郊野地带(二一12)。

         6-15迦勒得希伯仑附近的地方为业,但城和城郊则归利未人(21:13)。

 

【书十四7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我窥探这地,那时我正四十岁,我按着心意回报他。

   〔暂编注解〕迦勒奉命侦探迦南地的事见《民数记》13章,那时他正四十岁。以色列人因不信神的话,在旷野流浪逾38年。迦勒进迦南时已78岁,现在分地时他有85岁(10节)。从他的年纪可知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征战应有六、七年之久。

         四十岁。见书11:18注释。

         按着心意。说明非常真诚。迦勒毫无畏惧,也不讨好人,看到什么就如实报告,说自己相信神的大能会胜过这些巨人。现在他已经八十五岁了,仍愿意去进攻这些可怕的居民。后来他真的取得了胜利(书15:14)。

 

【书十四8然而同我上去的众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 神。

   〔暂编注解〕就像一个旅行者,愿意追随他的向导,步步紧跟,不敢懈怠。一个人品格的价值是在他人跌倒时仍能坚持原则上表现出来的。迦勒就有这样的品格。

 

【书十四8迦勒重提他的经历,这是约书亚已经知道的。他追忆其他的探子怎样带回令人沮丧的消息,他们使百姓的心消化。这句话曾用来形容神的敌人,当他们听见神为以色列人所作的大事,他们的心就消化如水。503但是,迦勒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跟随耶和华」一词,曾用在迦勒和约书亚身上(民三十二12;申一36),与不肯跟随耶和华的以色列人形成对比(民十四43)。在别处,这个词是指单单事奉与以色列立约之神,而不追随其他的神明。504──《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9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 神。’

   〔暂编注解〕摩西起誓。见民14:20-24和申1:34-36,说这些誓言是耶和华所发的。这并不矛盾。摩西是神的代言人,很可能他重复了神的话,用自己的口予以确认。今天当我们用同样的语气引用以赛亚的话语。这些话实际上是从神那里来的。

         你脚所踏之地。可能特指希伯仑(见第6节注释)。

 

【书十四912迦勒提到摩西的应许,和神的信实,这四十五年一直保守他。505提到时间,就将过去的应许,和现在的应验连在一起了。约书亚既是摩西的接班人,便顺理成章地应当来实现这应许。迦勒提到自己的强壮和力量: (1) 他仍然与领受应许的时候一样没变; (2) 他的体力足以去征服应许给他的地业。事实上,当迦勒承认是神容许他存活(10节),意思就是,他对自己英勇的自信,是有神为保证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10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

   〔暂编注解〕「这四十五年」:包括在旷野飘流及攻取迦南时间。

         使我存活。在一般情况下迦勒也许已经死了。他的同时代的人,除了约书亚以外,都早已过世。迦勒知道他的长寿是他顺从的结果。他完全跟从神。他的生活就是信心的见证。他在凡事上接受神的安排而不固执己见。神能为完全顺从祂的人施行大事。但那些只顺从自己所喜欢的命令,而忽略自己所不喜悦的命令的人,必得不到天国的福气。

         四十五年。见书11:18注释。

 

【书十四11「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暂编注解〕根据自然的规律,正直而节制的人生,能获得强壮、健康和受人尊敬的长寿。对神的忠诚,使迦勒摆脱了他以色列同胞放荡的罪。他没有像他们那样放纵食欲,也没有通夜不眠,挣扎于良心的自责之中。他节制的生活在今生就得到了报酬。现在他精力充沛地站在约书亚面前,而在这样的年龄时大多数人都已过世了。

 

【书十四12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

   〔暂编注解〕“这山地”指迦南地南方的希伯仑,是他40年前作探子见过的地方(民十三22)。希伯仑旧名“基列亚巴”(十四15;创二十三2),又名“亚巴”(十四15;二十一11;创三十五27),亚伯拉罕和撒拉都葬在此(创二十三19;二十五10)。迦勒虽届八五高龄,老将请缨,亲自去攻打防守坚固的希伯仑城。后来,此城划归犹大支派,成为利未人城邑(二十一11),又成为六座逃城之一(二十7)。迦勒自己住在属城的郊区(二十一12)。

         「亚衲族」:见民13:22注。

         这山地。他所要求的不单是先前被约书亚攻占的希伯仑,还有周边地区,包括亚衲人所退守的山洞和要塞。我们可以推猜迦勒要求得到其他探子都认为难以攻取的希伯仑一带,是为了证明他对完全胜利的信心。

         你也曾听见了。与迦勒同去的希伯仑的,可能不是约书亚,而是另一个探子(见第6节注释)。但后来约书亚从迦勒的口中听到了他所表达的信念。

         或者。原文既能表示希望,也能表示恐惧,但不必理解为疑惑。这句话只是表达了他不依靠自己的能力。他认识到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传9:11)。希伯仑被希伯仑攻克以后,也有可能被原来的居民重新占领了。另外,迦勒的要求无疑主要是指亚衲人仍然占据的希伯仑周围的山间要塞。迦勒完全信靠神的榜样,教导我们在凡事上要相信确保有神的同在。我们也许没有最好的装备,没受过良好的训练,但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抵挡我们呢(罗8:31)?

 

【书十四13于是约书亚为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祝福,将希伯仑给他为业。

 

【书十四1315因此,再没有理由可以拒绝。约书亚既是耶和华的忠仆,就必须实现这个应许。亚衲族人代表最恐怖的敌人,民数记十三章中,以色列人就是因为这族人而不愿意进迦南地。亚衲族人的背景,参:约书亚记十一212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2 Name=iii. 征服的王(十一17b 22}(亦参十五13?4{\LinkToBook:TopicID=214 Name=iii. 迦勒的地業,第二部分(十五1319}),那里预告亚衲族人将被征服,并作了总结,算为征服南方联盟的一部分。迦勒的故事,是要详述十一章之战役的进行,这两则记录的关系,可以从皆用同一词作结语看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因此,这故事属于征服南方之役的一部分。──《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十四14「所以希伯仑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产业,直到今日,因为他专心跟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暂编注解〕专心跟从。见第8节注释。

 

【书十四15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亚巴是亚衲族中最尊大的人。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暂编注解〕亚衲族是……亚衲人是巨人的一族,在约书亚占领迦南以前住在那里。

         基列亚巴。基列的意思是“城邑”;亚巴是亚衲人的始祖(书15:13)。这个地方第一次在《圣经》中出现称为希伯仑(创13:18),后来被亚衲人兴建或重建,并取名叫基列-亚巴。

         迦勒重新占领这里以后仍叫希伯仑。“希伯仑”意为“联盟”,源于希伯来动词chabar ,意思是“结盟,”“联合”。

         国中太平。这个词组还出现在书11:23,十分自然地作为约书亚征战的结尾。它用于本节有些难解,可能是指迦勒从亚衲人手中所夺取的土地,也可能是重述约书亚完成了征战。此后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争,只剩下零散的战斗。敌人已经瓦解。以色列人进驻接收不会遭遇太大的抵抗了。神应许要行在祂百姓前面,征服其余的土地。如果以色列人能凭着信心和顺从前进,国中就会完全享受太平。

 

【思想问题(14章)】

 1 以法莲及玛拿西是约瑟的儿子,他们的后人竟与约瑟兄弟的子孙同得地业,这是什么缘故?参创48:5。他们得到的祝福与约瑟有何关系?参创49:22-26

 2 当别人都因环境恶劣或困难重重而失却信心时,如果有一个人仍坚定不移,专心仰望神,你认为这人如何?你从迦勒这心的表现(7-8)学到什么功课?

 3 从神应许赐迦勒地业那一天起(申1:36),至今迦勒已翘首等待了四十五年,现在他要求得亚衲族人(参民13:28)所住的希伯仑,可见他的信心有何特质?11节下迦勒的话对你有何提醒?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