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第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書一1~7神並沒有死】
約書亞和以色列民面臨著一項嚴重的危機!因為他們的領袖摩西死了,這個選民的國度失去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領袖之一,頓時彷徨無措。申命記卅四章十節說:「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以色列民怎樣辦呢?誰將出來領導他們呢?誰能繼承摩西那樣傑出的領導者呢?他們命中註定要在曠野滅亡麼?當然不會!雖然摩西已死,但上帝卻沒有死!我們不妨把第一章第二節再讀一遍。耶和華並沒有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句點)!耶和華在提醒約書亞摩西去世的事實之同時,他曉諭約書亞說:「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但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在第五節,耶和華向約書亞保證:「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你當剛強壯膽……」是的,摩西死了,但上帝是活的,他對以色列民的計畫要繼續一步一步實現出來。
上帝是活的!這對我們是何等的安慰啊,即使危機四伏,偉大的領袖倒下,我們所愛的人死了,一切人力支援都斷絕了,然而上帝並沒有死,祂仍然走在我們前面。聖經說:「我們是永生上帝的聖殿,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要跟我的子民同住,在他們當中往來,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六16)弟兄們,你當卸下一切的孤單、灰心和絕望,去「倚靠那把萬物豐豐富富地賜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提前六17)。請你憑信心去支取神的應許吧。——R.W.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書一2何者為重“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
現代社會強調效率和方便,卻減低了人與人接觸的機會。例如,一個人打電話時可能只聽到錄音信息:“要戶頭資料請按1字”,“在‘嘀’聲後請留言”、“要查詢班機資料請按2字”。
我們或許會想,如果不必去處理令人厭煩又費時的人際關係,我們的日子會過得簡單些。但神叫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處理人際關係:我們作為耶穌的門徒,應保持與人交往。
當約書亞繼承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時,神命令他,“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書1:2)。若是我,我可能會質問神,“這群人素有不良的紀錄,若是能不理會那些抱怨者和猜疑的人,事情不是更容易處理嗎?我的工作不只是要征服這地嗎?”但主說:“你和眾百姓。”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神做事的方式,人不是達到目標的手段,而是目標本身。常常會有低效率或造成不方便的人,但不會有不重要和多餘的人。
我們是把生命中遇到的人看為不便,還是視他們為我們需要去愛的個體?
如果你要行神的旨意,
就必須與人接觸;
這任務也許很艱巨,
但你必須去完成。
每個人都是神的心肝寶貝。
──《生命雋語》
【書一2】「我賜給以色列人的地...」(直譯)。
這裏神所說的「賜給」是現在式。並不是神將要作的事,乃是神就在此刻要作的。信心求神現在,神就現在賜給。神今天就要工作。許多時候我們在神面前等候一件東西,盼望一件東西,尋求一件東西,卻沒有相信。這不過是我們的盼望,不過是我們的需要,這並不是我們的信心。我們有沒有現在式的信心呢?─《荒漠甘泉》宣信
如果人會有不能勝任的感覺,約書亞此時應該有這樣的心情。只有智慧人才會知道自己;約書亞是智慧人。度德量力,他怎麼會披上了摩西留下的外衣?怎麼配穿摩西踏過的鞋?
摩西長大在法老的王宮,“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他卻是出身奴隸,最多不過是一名辛勤能幹的奴隸;當摩西叱吒風雲,稱雄一世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他約書亞這個人。但現在耶和華曉諭他說:
“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但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書一:2-3)
不過,摩西是神為以色列人所預備的領袖,約書亞也照樣是神所預備的領袖。在曠野路上這四十年,他一直是摩西忠實的助手,在摩西身邊,學習如何事奉。但現在要他獨當一面,實在有他畏怯的理由。神知道他的心情,也告訴他應付之道: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8-9)
神告訴他,雖然摩西不在了,但有神的律法書,要口常誦讀,記在心中,晝夜默想,讓神的話充滿你的思想,就可以遵行神的話,行動自然以神的話為依據,不至違背神的旨意。
神更告訴他,當遵行神的話,神就與他同在。雖然摩西離開了,但摩西的神繼續引導他前行。
那也正是以色列人需要領袖的時候。雖然他們不是容易帶領的百姓,但也向約書亞保證聽命效忠(書一:16-18)。在約但河東分得地業的兩個半支派,志願隨同過河爭戰,顯然對其餘的弟兄起鼓勵作用。但神的話給他方向,神同在給他力量。
這是一個人心空虛的世代。面對著約但河水,瞻顧前途,躊躇莫決,沒有把握該如何舉步。從何處尋求幫助?我們有時會像約書亞一樣,遇到新的局面,新的道路,新的任務,好像要把我們壓扁了,傍徨不知如何應付。神也告訴你不要驚惶,信靠神的話,仰望神的同在,在一切事上就可得勝有餘。──
于中旻《聖經研究》
【書一3「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
神將所有的地都賜給他們,但是他們卻要在每寸的地土上去承受。以色列人必須有腳掌去踏那些地業,無論是曠野或利巴嫩,平原或山地,都要說:「這是神賜給我的,所以為我所有。」這樣產權就生效。這原是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所賜給的地業,現在以色列人卻須爭戰,才可得著。沒有人可以現成來承受。
基督的基業——在美國西部早期的拓荒者,要向政府賣第,可自定界限。我們在基督裡的產業也是如此。在復活的的救主裡面,一切屬靈的恩賜都是我們的。地上的沃野與河流都使神的城歡喜,伸張至玻璃海,那裡永無日落,可在我們產業的界限之內。我們腳掌所踏之地都是我們的,在基督裡得著所有屬天的福分。祂也賜給我們一切有關生命與敬虔的事。
生命的實質——我們新生命的體驗也是如此。你要看復活的一邊。不要只注意試探或困難,而有穩健的信心,看見我們的需要。你有沒有求神賜你勇氣?答案就在這裡,要默想神的話,晝夜不輟。也不偏左右。在神的話語中得著生命的力量。我們就看見地業的遼闊,而加上力量上去承受。
──邁爾《珍貴的片刻》
【書一7~8神的話語是教會建立的基礎和根基】神的話是教會的根基,是教會興旺和復興的動力,教會必須盡力傳講神的話。十六世紀羅馬天主教會時代,神的話失去地位,教會路線偏離真理,神便興起一群人,其中有一位修道士馬丁路德,在研究聖經和教授聖經時,重新領悟「因信稱義」的真理,他相信教會應持守此真理,引發起宗教改革的運動──回到聖經中;當時教庭非常憤怒,並且在一五二一年審判路德。他在答辯時見證說:「我的良心受制於神的話,我必按照聖經的真理行事為人,任何的權勢也不能改變我。」這是他堅信神的話所產生的勇氣,膽量及能力,以致他能貫徹改教的運動。兄弟在洛杉磯事奉時,發現其中兩間最大的教會,都是注重解經講道。一間是全美最大的播道會Chunk
Swindoll Frlleston Evangelical Free Church是由Rev.
Chaps. Widal主理,由於他忠心傳講神的話語,所以教會非常興旺;另一間是Rev.
John Mac Arthur主理的Grace
Community Church,亦同樣忠心用神的話造就信徒,供應他們的需要。這些教會興旺的主要因素,是不斷宣講和教導神的話,使信徒長大成人。
有一次兄弟去侯斯頓一間華人教會,發覺該教會非常興旺,與那裏的信徒交通時,他們分享他們興旺的原因,在於牧師和信徒都看重神的話;他們的主日學很蓬勃,並且樂於研讀神的話。我以前事奉的教會,曾經有一位教會增長的專家在那裏分析研究;發覺由傳道人教導的主日學班,影響信徒的靈命成長最大;他們得到教導和造就,就樂於不斷追求和事奉。所以不論在不同的觀察和自己的事奉經歷中,都發覺神的話語是教會建立的基礎,更是教會復興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盼望在座的同工長執,能盡力傳講教導神的話,這是在一切教會增長方法的最優先。── 劉承業《屬靈的戰爭》
【書一8遵行神話的人必然得福】今日我們也許聽了神的道,卻沒有實行,結果是未有經歷神的賜福,神的道亦沒有在我們生命中發揮大的影響,我們亦失去很多寶貴的屬靈福氣。我記得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八日,弟兄還在建道唸書時期,我靈修時讀經,剛好讀到(瑪三10):「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於你們,甚至無處可容』。」那天看到這節聖經,內心非常受感動,自己雖然是神學生,仍未遵守甚一奉獻,心裏感到極之虧欠!雖然當時我很窮,但亦決心獻上甚一奉獻;這並不是說甚一奉獻是足夠,這是最基本,其實我們的一切,都是屬神的。當時我的靈性就是在不斷建立的光景中,經過這次經歷,我便將甚一奉獻的真理寫在聖經的內頁中,以便提醒自己遵行神的話,學習最少要納甚一奉獻;在這三十年的光景中,神沒有讓我們有任何缺乏。
今次回香港亦有神供給的經歷。兩年多前培靈會的邀請,加上對香港存有特別的感情,便決意全家回來,探望主內的肢體和親人,並且主領今年的講道會。多年前我要在現在的新工場事奉,教會正進行建堂。我們一家便決定響應,並且把預備回港的旅費亦獻上,已打算不帶家人同行回港,直至最近,看到神的預備,有一筆奉獻是指定給他們回港之旅費,感謝神!豐富的供應,出乎意料之外,我們便一同回來了。神應許遵行祂的話時,我們必然得福,甚至無處可容!今天我們在香港仍然有自由讀聖經時,就應該好好遵行祂的話。
以前我覺得在主日返教會崇拜後,其他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但當我思想摩西五經有關守安息日的真理時,我發覺守住主日應該不單是崇拜的時間,而是將其他的時間分別出來,思想和親近神,這樣行對我們的靈性實在有很大的幫助,這種真正的休息對自己的健康也有益處。這是十誡中第四誡的精義。這種福氣是無法數算:我記憶中有一位從事西藥零售的弟兄,他曾見證:「他認識守安息日的真理後,他深覺在主日不應做生意,此後他不計較主日休息給生意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憑信心在主日休,假後來他發覺生意仍然很好,工人亦有假期,他們工作充滿喜樂;僱主和僱員都雙方面得益。至於顧客們,卻在一週一至六光顧,所以對營業額無影響。」當我們越遵守神的道,就越得到神的話;當我們讀經或靈修沒有亮光時,可能是我們沒有遵行神的話。── 劉承業《屬靈的戰爭》
【書一11掌管自然界的神】神是掌管宇宙萬物的主宰,祂不是限制於教會內,卻是滿有威榮。祂掌管自然界的一切,又掌管人類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祂更掌管人類的命運。試問你所相信的神是否某一個時代的神或是地方的神呢?這並不是聖經所啟示的神。我以前唸神學時一位宣教師的老師,曾經講述她父母早期來華從事宣教工作的見證。當時華人信主十分困難,因要冒生命危險的代價;而那對宣教士夫婦工作的地區,又有很多土匪出沒。有一回他們收到土匪的恐嚇信,迫令他們在短期離開那裏,不准他們傳福音;否則在某時某日來放火,燒毀他們的住宅。他們只好禱告交托給神,求神保守他們的家庭和生命,他們並沒有被嚇倒。到了指定的時間,他們安然無恙;可是他們卻接到一封更嚴厲的信,又要在某時某日連禮拜堂一拼燒去。他們只好與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禱告,求神為他們解決困難,顯出祂的榮耀來!到了指定的時間,沒有任何事發生,只是收到第三封信,更揚言要連其他信徒的房屋也一同燒毀。他們都勇敢用信心面對危難,大家同心繼續禱告,求神保守。就在土匪要來的那天晚上,突然颳起狂風雷暴和大雨,結果土匪們沒有前來燒屋,事後也沒有來擾亂,也許是神大能的彰顯,將土匪們嚇走。因為我們的神是掌管上天下地的神,事情的成敗在乎我們對神的認識和信心。我們的神觀是怎樣?我們應效法喇合,堅定的信靠祂。── 劉承業《屬靈的戰爭》
【書一16凡事順服主】所謂順服,不止是名詞上的好聽,乃要實際上的行動,也不是單指極大的事情,連日常生活瑣事都包括在內。「我們從前在一切事上怎樣聽從摩西,現在也必照樣聽從你。惟願耶和華你的上帝與你同在,像與摩西同在一樣。」
我們當天天祈禱說:主阿,求你使我能凡事順服你,天天這樣祈禱,天天求主引導和幫助。講述一點經驗,在我家裏有一年青工人,他本不好,常偷東西,曾用各種方法勸導他,亦不生效力。一直到我得到重生後,回家講耶穌給他聽,他才自然而然地改變過來。然有時軟弱亦會偷喫雞蛋,但心裏立刻有聲音對他說:你不能這樣做,同時亦來一個聲音,對他說:你餓,不能不喫。於是心中起了戰爭,幾乎要順服魔鬼,其後他毅然決定說:我當順服上帝,必不喫牠。他得勝了,心中喜樂非非常。有時我回家,他怕我叫他作工,常藉故躲住別處去。叫他詐聽不見。他怕作工,想偷懶。但上帝在他心裏責備他,他說:上帝阿,我順服你。以後他真能順服上帝,做什麼工作,都很願意,且做得很好。順服之路像一石階,一級一級的升高,我們當一步一步的順服主,在生活上極細微的事情也當順服至終得進迦南。
我十幾歲時到福州赴奮興會,我坐在最末了的一位,心裏有大盼望,巴不得神藉此聚會復興我成為好的信徒。一天一天的過去,而我仍未改變,依然如故。我非常不滿意,也不明白。但聖靈對我說:你當把一件一件的罪認清楚,神方能在你心裏動工。我不肯順服,故這次赴會,乃屬徒然。其後神一直催迫我,直至一九二三年我纔順服聖靈,承認我的罪,聖靈乃在我心裏大大動工,引導我進入他的得勝與屬靈的生活。
信靠和順服,乃我們進屬靈迦南的二要件,準備了,便可馬上進入迦南。我們當常想我是個王,當出去與敵人打仗,不當媾和。在打仗之前,須先準備這二武器——信靠和順服。──
何守瑛《信徒靈程》
【第一章要點:勉約書亞】約書亞的領導權是直接從神而來的,是神委任他領導以色列人走前面的路,看第九章就明白了。再者,進入迦南也是出於神的命令(2~5),這是一切信心的起點——「神說……」真正的信心並不是盲目,但也不盲從於人理性的推論,當一清楚是神說的,就不再多問,不再多疑,因為沒有比「神說……」更具權威,也沒有比順服更為化算!因此,第一章就是信心的基礎——神的話語。──巴斯德《約書亞記研究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