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書亞記第三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書三1信心】過約但河非有信心不可。約書亞有完全的信心,故能在得報之後,毫不推辭,不止約書亞有信心,祭司也有信心,蓋必須他們把腳站在約但河水裏,然後那約但河的水,才斷絕立起成壘,那末,非有信心怎肯先下水?也不止祭司們有信心,全以色列人也有信心,希伯來十一29-30約書亞的信,在心表出,祭司的信,在腳表出,官長的信,在口表出,百姓的信,在耳表出(耳即聽從之意)四方而合作,然後能成此大工。

  從前我很反對獻身的事,後有一主裏的弟兄用一句話挽回了我的心,他說:只要你能相信便得,不止獻身如此,就是成聖之道,也要我們先信耶穌做根基,後靠他而行事,先信後行,不是先行後信,這個次序,不容我們倒亂。

  成聖之道,魔鬼屢誘人說不可能,但聖靈則說人可以能,我們相信麼?『相信凡事都可以能,』你們以為然乎?── 黃原素《約書亞記的要訓》

 

【書三4過約但河】「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以色列人踏上應許之地的時候到了。那是新的土地。在踏上那土地之前,必須先渡過約但河。
  那是初春時節,雨水正多,約但河的水漲過兩岸。
  作統帥的約書亞,並沒有下令準備渡河的舟楫,也沒有積聚材料搭造橋梁。他只吩咐以色列人拔營,在河邊集結,等候過河。他在想作甚麼?
  約書亞並沒有自己裝模作樣,扮演英明偉大的領袖。他叫官長吩咐百姓,要跟隨約櫃,順從神的引導,“使你們知道當行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三:3-4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驗是寶貴的;不過我們要小心,不要用歷史的經驗埋葬自己。摩西的經驗,只是帶他到尼波山。約書亞雖然到過以實各谷的經驗,但那不能代替所有的人民。不論領袖或會眾,每人的腳印,都必須自己踏在應許之地上。那是沒有走過的。我們沒有人探尋過明天。約櫃代表神的同在。雖然前面有敵人盤踞,可能有戰爭的危險,跟隨主,順從祂的引導,把腳步踏向未來。
  約書亞吩咐百姓:“明天你們要自潔,因為明天耶和華必在你們中間行奇事。”(書三:5)神是全能的神,祂也是聖潔的神,祂不能容忍罪惡污穢。所以神的百姓,必須自潔,除去一切的污穢不義,才可以走神的道路。
  “等到抬普天下主耶和華約櫃的祭司,把腳站在約但河水裏,約但河的水,就是從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斷絕立起成壘。”(書三:13)水是流動的,不會止住立起,顯然是神的大能,使河水停流。這是沒有人經驗過的事,必須使用信心;而且是沒有經驗過的信心。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法老的軍隊追近,摩西吩咐百姓只管站住,看耶和華為你們行奇事,叫紅海的水分開(出一四:13-29)。現在人不能說,摩西是叫我們站住,讓海水分開了,我們才下去走乾地。過約但河的時候,雖然看來水仍然在流,卻不能站在那裏等候;抬約櫃的祭司,要領導百姓,用更進步的信心,把腳踏出去。腳一入水,水流就止住了;奇妙的是水回流了,在極遠之地停止,使神的百姓安然過去。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是沒有走過的約但河底的乾地,是信心的新道路。── 于中旻《聖經研究》

 

【書三10~17這一段聖經告訴我們,約櫃怎樣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最先下水的是約櫃,最後上岸的也是約櫃。這給我們看見,有一個比死亡更大的能力率領著以色列人渡過約但河而平安到達彼岸。照樣,我們與主同死同復活,也如同以色列人渡過約但河的時候,乃是因著有約櫃的率領一樣。

 

【書三13        等到垾普天下主耶和華約櫃的祭司把腳站在約旦河水裏,約旦河的水,就是從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斷絕,立起成壘。」

         等到...祭司把腳站在...水裏......必然斷絕。」百姓必須憑信向前進,並不能在營中坐待外面的路開通了之後纔起行。他們必須拔營開步,整裝束荷,排齊隊伍,直達河邊,雖然河水還沒有起變化。

         到了河邊,若是他們想停在那裏,等河水分開了,然後伸足下水,那他們必定空等,必定到今天還在河東。他們在水斷絕之前,必須先舉足涉水。

         讓我們也學習怎樣用信心抓住神的話前進,不看前面的道路能否通行。我們常受攔阻和難處的挫折,都是因為我們想等神先替我們開路,挪去了一切的攔阻和難處,然後再試著前行。這是何等的錯誤。若是神要我們向前衝,我們就憑著信心抓住祂的話語向前衝,好像一無攔阻一般,路自然會為我們一步步敞開。─《荒漠甘泉‧晚思》

 

【書三13「祭司把腳站在約旦河水裡。」】

約旦河水正漲溢得很高,生活的試探與憂苦有時也同樣湧至岸堤。罪的洪流,有時連死亡的水流也洶湧而來。河水漲溢也許是收穫的時候,約旦河流域的金黃色麥田需要多量的水分。但我們聽見激流的沖聲,難免感到心悸。那種響聲實在越來越大!

祭司的腳蹤——當祭司的腳觸摸那水,水就退去。耶穌是大祭司,祂走在洪水之。在客西馬尼園,洪流更再祂四面湧起。在各各他,水更湧過祂的頭。在墳墓中,祂似乎暫時被淹沒了。然而祂永不被吞沒。在歷代裡,祂始終屹立著,背負著約櫃,抵禦洶湧的洪濤。激流只能適合而止,無法進一步侵犯。

涉渡的經歷——罪人仰望祭司,得以拯救,因為水只能流到那裡就被止住了。信徒在試煉中深知洪濤不能越過主而淹沒他們。神的應許是:「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越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二節)當死亡臨近你,你會發現耶穌站在中間,隔斷了死亡的權勢,為你開路,你可踏著乾地而過。

──邁爾《珍貴的片刻》

 

【書三15服主安排】我們遭遇一切意外的艱難,當知是為主旨的安排,既然有主旨安排,我們惟有順服神的安排而已。有某西牧初不願意來中國傳道,後順服要來,然而家中的供給,須靠他與弟弟維持,不料正當他決志之後,他的弟弟即患重病,不能作工,供給幾乎斷絕,他問上帝為何使他受此艱難?無他,這是他的約但河水正在漲過兩岸的時候,然而他還是要過。

  我們每人都有一個約但河水漲過兩岸的時候,難道徘徊河濱,貔超不前麼?不,當一面靠主,一方憑信心,服從主的安排,不看環境,大踏步地進前去!── 黃原素《約書亞記的要訓》

 

【書三17「垾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在約旦河中的乾地上站定,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旦河。」

   我們必須在信心裏,看見神一切的子民,終有一天被帶進所應得的產業裏去。這是神的目的,神也必定達到祂的目的。但為著要實現這一個目的,神需要一班人,甘心樂意站在死地;不只這樣,如果有需要的話,還要堅定不移的站在那裏,『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因這小隊抬著耶和華約櫃的祭司,不怕死亡的威脅,在約但河中的乾地站定,以色列全國的人民才能安然無恙的從乾地上走過去,沒有留下一個人被遺棄在後面――請切切記得,不是祭司們憑著自己的本事完成這艱鉅的任務,乃是耶和華的約櫃,為他們開路,帶領他們進入應許美地。但我們也不可忽略,是祭司們把約櫃帶到那裏,也是他們抬著約櫃站在那裏。在死亡威脅下堅強地與主一同站住,他們這信心的舉動,結果就叫別人獲得更豐盛的生命。弟兄姊妹,你和我是否已經準備好這樣作呢?――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第三章要點:過約但河】

    信心最重要的危機就在過約但河這個行動上。四十年前,同樣的危機臨到上一代的身上,但他們失敗了;對新的一代又有什麼免疫的力量呢?出埃及是一回事,過約但河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一旦過去,也就等於是完全委身了,他們沒有後退的可能,也等於說他們就得面對強大的迦南七族,使列國聞風喪膽的鐵戰車,所向披摩的巨人族,他們一旦過了約但河,就等於要接受四十年前那十個探子回報的敵軍,對一個沒有信心的人看來,那簡直是找死,絕沒有倖免,因為沒有退路,至終必要全軍覆沒,人財盡失。──巴斯德《約書亞記研究之三》

 

【書三章】神把祭司放在死地裏,好叫以色列人有一條路,到生命之地。祭司是首先下水去,末後從水裏上來的。他們是神的得勝者。神今日找一班像當日的祭司的人,叫他們先下水,先進入死,先受十字架的對付,站在死裏,好叫教會有一條生命的路。神的得勝者,就是神的開道者。

   教會所以不能過到美地去得勝,就是因為缺少祭司站在約但河底。站在約但河底的人,都會在別人身上創造出追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