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十八章拾穗
【士十八1】「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
〔暂编注解〕非利士人不断扩张势力范围,亚摩利人又顽强难驯,住在靠近海旁地带的但族人,无法在所分得的地上立足,只得北迁觅地定居(参一34)。看《约书亚记》十九41∼46。
亚摩利人把“但支派的人”赶到他们所得领地的山区那里去(一34)。
「还没有 ...... 得地为业」:由于亚摩利人的顽抗(1:34-35)和日后非利士人的压迫(13:1-23注),但支派始终未能完全攻取他们的领地。
以色列中没有王。作者可能希望说明后面但人的不法行为发生在不守律法和秩序的君王统治的时期。
到那日子。但人分配的地在海与山地间的低地,可是但人不能从当地居民那里夺得此地。他们被迦南人逼退到山地(士1:34)。
【士十八1】「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
「还没有 ...... 得地为业」由于亚摩利人的顽抗(一34-35)和日后非利士人的压迫(十三1-23注),但支派始终未能完全攻取他们的领地。——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2】「但人从琐拉和以实陶打发本族中的五个勇士,去仔细窥探那地。吩咐他们说:“你们去窥探那地。”他们来到以法莲山地,进了米迦的住宅,就在那里住宿。」
〔暂编注解〕本族中。即他们的宗族或支派中。
从琐拉。见士13:2,25。
窥探。他们看到没有希望攻克所分派的地;因此就打发本族的一些人出去寻找一个较容易定居的地方,他们就到犹大的地业中与神最初计划赐给的地业相反的地方寻找。信靠神会使他们得着能力把当地的居民赶出去,向北迁移是公然承认他们不愿遵从神的计划。
住宿。夜晚到达那里,就住宿在那里了。
【士十八3】「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
〔暂编注解〕「利未人的口音」:可能这少年人操南方人口音。
听出……口音来。意思可能是他们来米迦家之前就熟悉这个利未人,所以能辨认他的声音,或者是他们通过这个人讲话,在米迦的神堂中侍奉的言谈举止,认出他是一个利未人,如果这个利未人就是摩西的孙子(见30节),那他肯定是妇孺皆知的人。
【士十八3】「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
「利未人的口音」可能这少年人操南方人口音。——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4】「他回答说:“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请我作祭司。”」
〔暂编注解〕「请」我作祭司:「雇用」的意思。
【士十八4~6 米迦在家中设立“私人祭司”有何不妥?】
祭司和协助他们的人,皆是利未支派的人(参民三5~13)。他们要服事百姓,教导他们敬拜神之道,并且在示罗会幕以及在境内指派的城市举行敬拜的礼仪。而这个不顺命的祭司显出对神的不尊敬,因为(1)他在家庭中举行礼仪。祭司的职分应单单在会幕里,或神指定的城邑里履行。这种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人改变神的律法。(2)他带去偶像(十八20)。(3)他声称为神发言,其实神并没有借着他说话(十八6)。──《灵修版圣经注释》
【士十八5】「他们对他说:“请你求问 神,使我们知道所行的道路,通达不通达。”」
〔暂编注解〕求问。但人的探子了解到利未人拒绝求问神灵、以弗得和神像,就请他求问耶和华,他们所行的探险路程是否顺利通达。
5∼6以色列各支派应居何地,神的旨意早在约书亚分地时已清楚显示(书十四∼二十章)。这五个勇士求问神的目的,想明白此行吉凶。这位祭司的信息一味取悦,还假耶和华之名来证明他所说不假,为二十一25“各人任意而行”的一个好注脚。
5~6 但支派的人不能拥有所分得的土地(1节),便求神祝福他们能找到其它的土地。祭司约拿单把他们喜欢听的话告诉他们。但支派的人虽然表面上是成功了,但由于他们遗弃神所启示的旨意,所以后来但支派竟然成为一个偶像膜拜的主要中心(一八30
31;王上一二28∼30)。
【士十八6】「祭司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
〔暂编注解〕在耶和华面前的。即你们的行程是蒙神看顾和保守的。这里“耶和华”一词是用“亚卫”,这个利未人是严守摩西律法要求的敬拜形式,敬拜真神神的。
18:6 中没有纪录祭司求问耶和华的过程,可能祭司只是有如一般神棍一样,随便托神的名给予求问者爱听的答案。
【士十八7】「五人就走了,来到拉亿,见那里的民安居无虑,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在那地没有人掌权扰乱他们,他们离西顿人也远,与别人没有来往。」
〔暂编注解〕拉亿就是以色列北部的利善。,但人夺得此城,改名为但。参十八22∼27及《约书亚记》十九47。其地距琐拉和以实陶约160公里,为以色列最北端的城邑(二十1;撒上三20)。考古学家发现此地与有以色列人居住为主前十二世纪。
“拉亿”。约书亚记十九章47节的利善,是以色列北部的一个城镇,后来称为但。那里没有自己的政府,又与其它支派隔绝。
拉亿四围有天然屏障:黑门山和利巴嫩山脉将拉亿居民与亚兰人和西顿人隔离;而且这里的水泉和溪流为约但河源头之一,水源充足。
拉亿。在约书亚记19:47 中叫作利善,但人夺取该城后,将它的名改成“但”(士18:29)。旧约中经常以此名提及该地,如“从但到别是巴”的表述,它是以色列最北端的定居地(士20:1;撒上3:20;撒下3:10等)。它在黑门山脚附近临近约旦河的源头,位于泰尔东偏南26.7英里(42.7公里)和大马士革西南42英里(67.2公里)的地方。
安居无虑。拉亿居民远离扰乱他们的外族人,他们既没有修建城墙,也没有设置卫兵护卫他们的城。
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西顿人不好战,而善于经商。
离……远。实际距离不是很远,但有一座山脉隔在他们中间。
没有来往。他们满足于与世隔绝的独立生活。
【士十八7】「五人就走了,来到拉亿,见那里的民安居无虑,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在那地没有人掌权扰乱他们,他们离西顿人也远,与别人没有来往。」
拉亿四围有天然屏障:黑门山和利巴嫩山脉将拉亿居民与亚兰人和西顿人隔离;而且这里的水泉和溪流为约但河源头之一,水源充足。——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8】「五人回到琐拉和以实陶,见他们的弟兄。弟兄问他们说:“你们有什么话?”」
【士十八9】「他们回答说:“起来,我们上去攻击他们吧!我们已经窥探那地,见那地甚好。你们为何静坐不动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为业,不可迟延。」
〔暂编注解〕甚好。比较民14:7;书2:23,24。探子们对迁移到拉亿的意见一致,并催促立即行动。
【士十八10】「你们到了那里,必看见安居无虑的民,地也宽阔。 神已将那地交在你们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无所缺。”」
【士十八11】「于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带兵器,从琐拉和以实陶前往。」
〔暂编注解〕「六百人」:连同妻子、儿女(21)只得数千人左右。但支派历来受敌欺压,可能人数已大大削减(参19),又或者这次往北迁移的只属少数。
六百人。并非整个族群未都迁移,而只是那些有胆量而没有相应的土地的人,因为六百人带着他们的家眷一起迁移(21节),所以整个迁移队伍可能人数有一千五百到两千人。
11∼12基列耶琳离开但人启程地点大约13公里。“玛哈尼但”意为“但的营”,但不同于十三25所记参孙活动的地方。这六百人当为但人移往北方的数目。
【士十八11】「于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带兵器,从琐拉和以实陶前往。」
「六百人」连同妻子、儿女(21)只得数千人左右。但支派历来受敌欺压,可能人数已大大削减(参19),又或者这次往北迁移的只属少数。——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12】「上到犹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后边安营。因此那地方名叫玛哈尼但,直到今日。」
〔暂编注解〕「基列耶琳」:位于犹大支派与便雅悯支派接壤处,在耶路撒冷以西十一公里(八英里),原为基遍人的城邑(参书9:17)。
「玛哈尼但」:意即但的军营。
基列·耶琳。意思是“森林之城”。从尤西比乌时期(四世纪)这个地方就被确认为是特奥阿扎尔,即现在的喀亚特附近,大约距耶路撒冷至迦法8英里(12.8公里)的道路上。基列·耶琳最初是基便人的城邑之一(书9:17),撒母耳时期主要是来自犹大支派的人居住在此地。
玛哈尼·但。即“但的营”(见士13:25)。
【士十八12】「上到犹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后边安营。因此那地方名叫玛哈尼但,直到今日。」
「基列耶琳」位于犹大支派与便雅悯支派接壤处,在耶路撒冷以西十一公里(八英里),原为基遍人的城邑(参书九17)。
「玛哈尼但」意即但的军营。——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13】「他们从那里往以法莲山地去,来到米迦的住宅。」
〔暂编注解〕米迦的住宅。米迦住宅和神堂周围形成的居住区,这个村就是被大家熟知的贝斯-米迦。但人迁移安营在临近的往北的道路上。
【士十八14】「从前窥探拉亿地的五个人对他们的弟兄说:“这宅子里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与铸成的像,你们知道吗?现在你们要想一想当怎样行。”」
〔暂编注解〕这宅子里。这句话就是指“这个村子”。
想一想。即想一想如何才能使以弗得,神像和雕刻的像归但人所有。从接下来发生的事显示了他们所作的决定,一队人与那个利未人交谈,同时其他人急忙进入神堂,把这些圣物拿走。
【士十八15】「五人就进入米迦的住宅,到了那少年利未人的房内问他好。」
〔暂编注解〕问他好。相似的句子结构出现在撒下11:7 中大卫问争战的事怎样。
【士十八16】「那六百但人各带兵器,站在门口。」
〔暂编注解〕门口。显然,有护卫的墙环绕这个小村庄,至少在米迦的住宅和神堂有围绕的墙。多数但人都在门口与利未人谈话(见17节)。
【士十八17】「窥探地的五个人走进去,将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带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门口。」
〔暂编注解〕五个人。同时,窥探地的五个人已进入屋内,不知不觉地从米迦神堂里把所有宗教圣物一卷而空。
【士十八18】「那五个人进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祭司就问他们说:“你们作什么呢?”」
〔暂编注解〕你们做什么呢?。当五个人拿着礼拜物回到门口时,祭司惊奇的大叫道“你们做什么呢?”
【士十八19】「他们回答说:“不要作声,用手捂口,跟我们去吧!我们必以你为父、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
〔暂编注解〕但支派的人有意把约拿单从家庭的祭司提升为支派的祭司!
用手捂口。用手指捂住嘴唇是最常见的习惯动作(见伯21:5;29:9;箴30:32)。
【士十八20】「祭司心里喜悦,便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
〔暂编注解〕这利未少年乃投机分子,唯利是图,忘恩负义(参17:11),反映当时道德低落的程度。
喜悦。祭司的不忠是值得注意的,他首先背叛了摩西律法规定的纯正的敬拜,为了生计在米迦的偶像面前供职侍奉,现在他又背弃待他如子的恩人(士17:11),并满怀喜悦地与偷拿别人财物的人为伍。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段故事中没有一个人的品格是值得我们效学的,米迦自己是个小偷,这个利未人也是唯利是图,但人都是不守法的海盗。
他们中间。显然是为了隐藏自己,并得到保护。
利未人因为有机会变成一整个支派的祭司,就高兴的背叛对他有恩的米迦,表现出完全唯利是图的样子,一点也不像「神的仆人」。
【士十八20】「祭司心里喜悦,便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
这利未少年乃投机分子,唯利是图,忘恩负义(参十七11),反映当时道德低落的程度。——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21】「他们就转身离开那里,妻子、儿女、牲畜、财物,都在前头。」
〔暂编注解〕儿女。这是一次井然有序的迁移,妇女儿童偕同一起。
财物。即行李,家庭用品等。
在前头。妇女和儿童在武装人员前面行走,因为很明显但人料想到他们要被追赶。
【士十八22】「离米迦的住宅已远,米迦的近邻都聚集来,追赶但人。」
〔暂编注解〕米迦的近邻。神像的失窃被看作全村人的损失,而不仅仅是米迦的损失。
聚集。原文字义是“召出来”即召集武装起来。
22∼26 米迦与几个朋友追赶但支派的人,希望取回敬拜的物品和他的祭司。然而,当但支派的人扬言他们的性命受到威胁,于是他们也只好回家了。留意米迦已经崩溃的属灵状况。他抱怨但支派的人取去他的神像时,说但支派的人把他的所有都带走了(24节)。
【士十八23】「呼叫但人。但人回头问米迦说:“你聚集这许多人来作什么呢?”」
〔暂编注解〕回头。可能回头时甚至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士十八24】「米迦说:“你们将我所作的神像和祭司都带了去,我还有所剩的吗?怎么还问我说,作什么呢?”」
〔暂编注解〕我所做的神像。尽管米迦宣称是一个敬拜耶和华的人(见士17:2,3)
但他心中却存有外邦神灵的观念。这种表述令人吃惊的出自一个以色列人的口。
怎么还问我。米迦对他们的反问以及试图脱开干系感到愤怒,显然但人的力量大大强于米迦的力量,所以就对米迦不屑一顾(见26节)。
【士十八25】「但人对米迦说:“你不要使我们听见你的声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击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尽都丧命。”」
〔吕振中译〕「但人对米迦说:『再别作声给我们听啦,恐怕有性暴的人会袭击你,以致你的命和你全家的命都被收拾掉。』」
〔暂编注解〕但人窃取他人财物,更以暴力恫吓人,可见以色列民极需设立有力的中央政府以维持和平,秉公行义。
性暴的人。即性情暴烈,脾气暴躁的人。但人其实是说:“不要抱怨我们,免得激怒我们当中脾气暴躁的人来攻击你”。见撒下17:8 大卫和跟随他的勇士的脾气,比作如同田野丢崽子的母熊。
但人完全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事,但是他们依仗自己的武力,硬是抢夺了米迦的东西,不顾道德与正义。
【士十八25】「但人对米迦说:“你不要使我们听见你的声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击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尽都丧命。”」
但人窃取他人财物,更以暴力恫吓人,可见以色列民极需设立有力的中央政府以维持和平,秉公行义。——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26】「但人还是走他们的路。米迦见他们的势力比自己强盛,就转身回家去了。」
【士十八27】「但人将米迦所作的神像和他的祭司都带到拉亿,见安居无虑的民,就用刀杀了那民,又放火烧了那城。」
〔暂编注解〕安居无虑。探子的报告是准确无误的。无情的但人使毫无防备的拉亿百姓惊恐不已。拉亿城被夺去并化为一片焦土。
【士十八27 拉亿城也属于应灭之城吗?】
但支派的人有没有权利屠杀拉亿城的人呢?绝对没有。神吩咐以色列人要肃清、毁灭某些城市,是因为那里敬拜偶像与邪恶,但拉亿并不列在其中。它并不在分给但支派的地业内,那地的百姓也是安居平和之民,和好战的迦南人有天壤之别。但是但支派的人罔顾神的律法。神的律法只吩咐他们毁灭拜偶像的城市(参申十三12~15)。但支派的人本身就犯了这种罪。这件事说明这支派已偏离神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灵修版圣经注释》
【士十八27 但支派攻下拉亿城是得了神的默许吗?】
我们不能只看但支派的人顺利地攻占了拉亿,就认为他们的行动是合理的。他们敬拜偶像的事表明,神并没有与他们同行。现在有许多人以表面的成功,证明他们错误的行动是合理的。他们以为财富、声誉、或者不遭患难,皆是神赐福的表征。但是圣经中有许多故事说明,行恶也会得到属世的顺利(参王下十四23~29)。成功并不表明神的悦纳。不要以个人的成功,作为你是否讨神喜悦的标准。──《灵修版圣经注释》
【士十八28】「并无人搭救,因为离西顿远,他们又与别人没有来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
〔暂编注解〕「平原」:应作山谷,在黑门山与利巴嫩山脉之间。
「伯利合」:地点不详。
离西顿远。遭遇不幸的领地离西顿很远,西顿可能是拉亿的宗主城市,由于拉亿居民没有与任何亚兰邻国的支派或城邑结盟,就没有友邦的军队来援救他们。
平原。该平原是约旦河从源头流向黎巴嫩山脚的低处往北流入胡勒湖的冲击平原。
伯·利合。意思是“街道的房屋”根据撒下10:6,8是讲亚兰语人的一个小国。
修城。但人在这化作焦土的拉亿废墟上修建了一座新城,古时的习惯是城市建在水源旁,修在最高处便于防守,因此,就选择在同一地址上建新城。
【士十八28】「并无人搭救,因为离西顿远,他们又与别人没有来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
「平原」应作山谷,在黑门山与利巴嫩山脉之间。——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29】「照着他们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给那城起名叫但;原先那城名叫拉亿。」
〔暂编注解〕但。但人给拉亿城重新命名叫做但,“但”是拉结的使女辟拉给雅各生的儿子。但在北方的地记载在底波拉的歌中(士5:17)这清楚地表明,十七、十八章描写的迁移发生在士师时代的早期。迁移可能出现在随从约书亚的长老时期,俄陀聂作士师以前。士师记的作者在描述中总是将移民迁移与偶像崇拜联系起来,以此作为那个时代背信弃义和违背律法的例证,这最终招致外敌不断的入侵和压迫。
【士十八30】「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暂编注解〕“那地遭掳掠的日子”可能指主前733和722年亚述人掳掠以色列地(王下十五29;十七6);也可能指约柜在示罗的被掳(撒上四11),约在主前1050年。
“摩西的孙子”。但支派的祭司把自己的家系连到摩西那里。“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这或指主前733至732年,亚述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把他们放逐(王下一五29),或指主前十一世纪,约柜从示罗被掳去的时候(撒上四11)。第31节支持第二个看法。
「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有三种解释 ──1 大多数学者认为「那地」是指北国以色列,「遭掳掠的日子」指以色列国于公元前七三三年受亚述侵略、至七二一年亡国这一段时间;当时位于北国但的祭坛亦遭毁灭。2 有学者认为解释此句必须考虑下文31节的提示。换句话说,「那地」是指示罗,示罗什么时候没有了会幕(可能寄存于简单的建筑物──神的殿──之内),但的神堂就什么时候没有了。按历史记载,当士师以利执政的末期,约柜被非利士人抢去(参撒上4:1-11); 示罗的会幕可能于同时被毁或者从此失去重要性,结果在挪伯重建(参撒上22:11) 。 如此,「遭掳掠的日子」就是指约柜被掳的时候。3 又有学者认为「那地」就是指但,「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是指扫罗死后,大卫还未统一全国之时,非利士人控制但一带地方(参撒下2:8-11), 那时米迦所雕刻的像不在了。
约拿单。这是作者首次讲出这个利未人的名字,他先为米迦供职后又为但支派供职。
摩西。七十士译本原稿和武加大译本此处是“摩西”,而其他一些译本为“玛拿西”。革顺的确是摩西的儿子,而不是玛拿西的儿子(出2:22;18:3)。在希伯来原文中(不计算元音数),摩西和玛拿西这两个单词之间的唯一区别是,摩西一词没有字母n ,这是一个有趣的观察,在希伯来文原稿中,圣经是由马所拉学者所编辑,字母n被插入这个名字中“悬浮”在字行上面的,这就非常明显的表明是后来添加的。希伯来文圣经也有其他“悬浮”字母的例子(诗80:14;伯38:13,15)。古代希伯来人的拉比和学士,以及现代的学者,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都声称这个字母是被拉比和文士插入摩西这个名字中而变成了玛拿西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他的孙子是背道的祭司这个事实,从而避免伤害摩西的声誉。犹太法典塔木德说,约拿单是摩西的孙子,但因为他行了后来犹大王玛拿西所行的事,经文就把他划归到玛拿西的家庭。顺便提及,如果约拿单是摩西的孙子,第十八章记叙的事件就证实这个事实,这个在米迦家里侍奉的利未人与摩西相隔仅一代人。
遭掳掠。这里可能是指北部支派遭遇的一次来自外来势力的抢掠,如临近叙利亚的亚兰国的掳掠。这次事件没有被记录下来,这次北部支派遭掳掠不太可能是指亚述在泰格拉斯皮勒斯尔时期的掳掠,因为后面的一节描述同一时期时说,这个时期“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见撒上1:24)。
原来这个唯利是图的祭司是摩西的孙子,真是令人叹息。这个事件应该发生在士师记早期。
【士十八30】「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有三种解释 ── 第一,大多数学者认为「那地」是指北国以色列,「遭掳掠的日子」指以色列国于公元前七三三年受亚述侵略、至七二一年亡国这一段时间;当时位于北国但的祭坛亦遭毁灭。第二,有学者认为解释此句必须考虑下文31节的提示。换句话说,「那地」是指示罗,示罗什么时候没有了会幕(可能寄存于简单的建筑物──神的殿──之内),但的神堂就什么时候没有了。按历史记载,当士师以利执政的末期,约柜被非利士人抢去(参撒上四1-11); 示罗的幕可能于同时被毁或者从此失去重要性,结果在挪伯重建(参撒上廿二11)。如此,「遭掳掠的日子」就是指约柜被掳的时候。第三,又有学者认为「那地」就是指但,「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是指扫罗死后,大卫还未统一全国之时,非利士人控制但一带地方(参撒下二8-11), 那时米迦所雕刻的像不在了。——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31】「 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暂编注解〕以色列国分裂后,北国的耶罗波安在但地,也在南方的伯特利设立偶像,要以色列人敬拜(王上十二26∼30)。
「示罗」:在伯特利以北十四公里(九英里)。
耶罗波安一世所铸造的金牛犊,很可能是根据米迦铸造的像而制造的。耶罗波安败坏了祭司制度,其订定的的偶像崇拜中心在但及伯特利,故这两个地方成了犹大祭司最憎恶之地。
【士十八31】「 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示罗」在伯特利以北十四公里(九英里)。——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十八章─—以色列问题的所在】但人所得的偶像和祭司不是神给与的,而是他们用武力“抢夺”回来的。我们上面提到了,第十六至十七节中“带兵器的六百人站在门口”这样的句子出现了两次。这句子两次出现的中间是“窥探地的五个人进去,将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都拿了去。”“神”是可以被抢夺的吗?这里反映了但支派的人对宗教的态度也是“利用”式的。他们抢夺“偶像”,因为他们以为那是“唯利是图”的东西。他们“偶像”代替了神之爱西奈山颁布给以色列的“约”,难怪他们对待无辜的拉亿人和向他们讨回公道的米迦是如此暴利了。——曾祥新《天道圣经注释,士师记》
【思想问题(第 18章)】
1 但人出征攻取拉亿古城,总共用了多少兵力呢?为什么拉亿城这么容易被但人攻占呢?你有否因为环境安舒而松懈、终为试探所胜?
2 为什么米迦不继续追赶但人呢?你认为这种行径在法治社会之下会发生吗?从米迦的遭遇看来,你认为耶和华会赞同以色列采取无政府主权的体制吗?
3 但人去进攻拉亿城前没有向其他支派求助,这显出了但人那一种性格呢?这地后来发生什么事?参王上12:30-31。
4 以色列民在旷野拜金牛犊时,耶和华神大为不悦(参出32:33-35),现在米迦和但人供奉雕像,为什么神却表现出容忍的态度呢?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蔡哲民等《士师记查经资料》․《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