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士师记第二十章拾穗

 

【士二十1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暂编注解〕“从但到别是巴”是以色列人泛指全境的说法(好像我们说“从黄海到天山”),自最北端的但到最南端的别是巴。基列地指河东的以色列地。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极少能如此“出来如一人”。此事当发生在以色列人受外族欺压之前。

         此处在米斯巴不同于基列地的米斯巴(十17)。这是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约13公里的小城,距伯特利不远(二十18)。

         “如同一人”。除了一个例外(基列雅比;二一8 9)。“从但到别是巴”。从以色列的北界到南界(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作者在但迁移到北方后才撰写此书)。“米斯巴”。不是约但河以东的米斯巴(比较一○17),而是在耶路撒冷以北约八英里(13公里)和距离基比亚约有三英里(5公里)的地方。

         但在以色列境最北,而别是巴在南端,因此「从但到别是巴」是圣经内的一个地理名词,指以色列全地。

         「米斯巴」:在基比亚以西五公里(三英里)。

         都出来。即出来准备战斗(见士2:15;等)

         如同一人。这是一次自发的集会,他们共同讨论问题的严重后果。

         从但到别是巴。即从希伯来人最北端的居住地但城(见士十八章)到以色列人最南端犹大南部边缘的居住地别是巴。这种表述在圣经中出现过七次(士20:1;撒上 3:20;撒下 3:10 17:11 24:215;王上 4:25),并且有一次是说,从别是巴到但(代上 21:2)

         基列地。这种表述似乎包括约旦河东的所有希伯来人(见士5:1711:56;等)。所有的希伯来定居地都派出代表,除了基列·雅比以外(士21:810)。

         在耶和华面前。此处不能理解,为何他们把约柜或会幕带到这里,也不是说米斯巴就是设置约柜的示罗。大卫在希伯仑被立为王在耶和华面前(撒下 5:3),但那里却没有约柜。这句话意思可能是,他们集会一起讨论采取什么行动,并祈求神引领他们的商议(见书24:1;也见士 20:27)。

         米斯巴。这个定居地常常被认为是耶路撒冷西北五英里处(4.8 公里.)的山地,离基比亚犯罪现场三英里(4.8 公里)。这座山约三千英尺(914米)高,更可能是耶路撒冷北部7.5英里(12 公里)的泰奥拿贝。米斯巴在便雅悯其他时候作为各支派聚集之地(撒上 7:5-17 10:17)。这是自约书亚时期以来第一次所有希伯来人的大聚集。

         1-11除便雅悯支派外,众支派齐集攻讨基比亚。

 

【士二十1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但在以色列境最北,而别是巴在南端,因此「从但到别是巴」是圣经内的一个地理名词,指以色列全地。

    「米斯巴」在基比亚以西五公里(三英里)。——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2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 神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

   〔暂编注解〕首领。原文字义角落角石。这些人是各支派的栋梁,中流砥柱,他们都来到米斯巴。

 

【士二十3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

   〔暂编注解〕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集结起来要惩罚罪恶,这个消息在第一批人到达米斯巴的时候,甚至是他们到达之前,可能就传到基比亚的便雅悯人那里了。也可能是便雅悯如其他支派一样收到了相同的召唤(见士19:29)。

         对我们说明。这是对利未人说的话。当以色列人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要求利未人直接讲述基比亚人犯下的罪行。

 

【士二十4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

   〔暂编注解〕这个利未人的陈述虽然有点夸大,但是还算中肯,距离事实不远。他的控诉导致全以色列人的同心聚集,这是以色列进迦南以后第三次聚集,第一次是 18:1-28 分地业,第二次是 22:10-29 为了约但河东建祭坛的事。

 

【士二十5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

   〔暂编注解〕想要杀我。虽然前面一章没有显示这种恐吓,但可能是为了实现记录在士19:22中的意图。

 

【士二十6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

   〔暂编注解〕「凶淫」:「乱伦」、「通奸」、「奸淫」。

 

【士二十7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

 

【士二十8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

   〔暂编注解〕众民都起来。利未人讲述了他受辱的经过以后,整个聚集的民众齐声抗议,群情激愤,同仇敌忾,他们无人愿意回家,直到复仇之后。

         对恶事的反感:以色列人是个很不简单的民族。会为了一个社经地位顶多是中等的利未人,其离家的妾被奸杀的「小」事,而全部聚集起来,如同一人,欲对骁勇善战的便雅悯支派作战以除掉恶事。在现代,这种女人(尤其是社经地位平凡的)被轮奸致死的事,其实蛮常见于报章杂志,可是不会全国都群起激愤,欲要除掉这等恶事。多数人的心态是,只要不发生在我或我的家人身上就好。虽说士师记时代是以色列道德最紊乱的时代,可是我们现代人连那个时候的道德观,都比不上。

 

【士二十9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

   〔暂编注解〕去攻击。他们决定投入战斗,去攻击基比亚的城邑并要求这些行恶者投降。

 

【士二十10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暂编注解〕「为民运粮」:众支派知道这次征讨不易取胜,于是明智地部署供应粮草的方法。

         一百人挑取十人。众多的数量的人安营在一个地方,很难使所有的人得到食物,全部军兵的十分之一由挚签选出,被派去为集结的队伍收集粮食。因而,一个人为前线的九个人提供食物。

 

【士二十10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为民运粮」众支派知道这次征讨不易取胜,于是明智地部署供应粮草的方法。——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11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

   〔暂编注解〕彼此联合如同一人。原文字义是联合在一起如同一个会社这是件不同寻常的事,如此全体一致,同仇敌忾的士气将消除希伯来各支派的利益分歧。

 

【士二十12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作了这样的恶事呢?

   〔暂编注解〕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在诉诸于武力之前,集结的以色列人劝告便雅悯支派,促使其认识到他们所犯的罪行,交出当处死的罪犯。这是一个公平的主张,那些有罪的匪徒应该为他们所犯的罪行受到惩罚。

         12-16便雅悯人包庇基比亚匪徒,要与众支派作战。

 

【士二十13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

   〔暂编注解〕“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是遵守《申命记》十七12的原则。以民此时尚遵神的吩咐,不似士师时代后期,任凭己意而行。

         他们只要惩治那些在这罪行上直接有罪的人。

         除掉这恶。他们所犯的罪如此严重,遭致必然处死的惩罚。只有这样各支派才能从罪疚中得以自由(见申13:517:719:19-21)。

         不肯听从。便雅悯支派宁愿内战也不交出罪犯,在这种情况下,支派的利益和自尊使他们支持和护卫这些罪大恶极的匪徒。

         种族主义的恶:便雅悯支派不论对错、一味地保护自己人,「种」族主义反倒带来灭「种」之患。反观现代,许多人不也是被种族主义所捆绑?就像每年的选举,就是有三成的人,不管候选人人品好坏、能高低,单纯只凭看候选人讲台语或国语,他的出生地在哪里来投票,即使这个候选人包赌包娼、收受贿赂,都没关系。便雅悯支派的下场,可作为借镜。

 

【士二十14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暂编注解〕聚集。便雅悯支派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但却是基于邪恶的动机。

 

【士二十15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

   〔暂编注解〕二万六千。这个人数少于四十年旷野漂流结束时人口普查的人数(民26:41),只有其三分之一多,同样的人口减少也表现在其他支派(见士20:17)。

         1516便雅悯为以色列各支派中果敢善战的一族;雅各在祝福中说他是个“撕掠的狼”(创四十九27)。士师中的以笏(三15)和第一位君王扫罗(撒上十2021)都出自此族。参《代上》八40;十二2

 

【二十1548 这事发生在士师时代的初期,即约书亚和他那一代人死后不久,因为当时由非尼哈作大祭司(28节),会幕仍立在伯特利而不在示罗。便雅悯支派只有二万六千七百士兵对抗其它支派的四十万大军(1517节)。不过在第一场战役中,便雅悯杀了二万二千人(821节)。在第二场战役中,一万八千以色列人被击杀(2225节)。以色列陷入这么艰难的时刻,是因为他们不亲近主,即使他们作战的理由是合理的。在第18232628节,我们看到全国被迫在主面前谦卑下来,直到最后得到神所应许的成功。

在第三次的交战中,以色列人利用伏兵的军事策略。他们引开便雅悯人走出基比亚城外,然后放火烧城,正当便雅悯人逃到旷野时。以色列人便杀灭二万五千一百便雅悯人。跟着他们烧毁所有便雅悯人的城邑,并杀了那里的妇嬬(2948节)。
  在三次战役中,便雅悯损失了二万六千一百士兵(比较1517节)。(我们必须总结,他们在首两天损失了一千人)第35节和第4446节提到的杀灭,只指到最后一次战役的伤亡数字。六百个生还者逃到临门盘(47节)。若非还有这些残余,那支派就被灭绝了。——马唐纳《士师记》

 

【士二十16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暂编注解〕“机弦甩石”为古代作战用的武器,亚述、巴比伦、埃及的军队都用过。甩出的石头有的重达半公斤,射速有的快达每小时150公里。

         关于便雅悯人左手便利的问题,参看第三章15节的脚注。约重一磅(0.45千克)的“石”可以时速九十英里(145公里)的速度准确地投向目标。

         「有拣选的七百精兵」:可能是指15节的基比亚精兵。

         「机弦甩石」:是当时军队常用的战具,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家都有使用。

         七百。这些使用机弦的熟练射手,可能就是前一节所述的,在便雅悯军队中代表基比亚的七百人。

         毫发不差。这个表述只是表示极其准确,便雅悯人后来也因善于用机弦甩石射箭而受到关注(代上12:2)。在现世历史中据报告说,有些熟练的善射高手其技巧能使弹弓弹出的石头击穿盾牌和头盔。

 

【士二十16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有拣选的七百精兵」可能是指15节的基比亚精兵。「机弦甩石」是当时军队常用的战具,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家都有使用。——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17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

   〔暂编注解〕四十万。以色列的人口在减少。在出埃及后的头一年,争战的人计算起来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包括便雅悯的三万五千四百人(民1:4637)。出埃及后的第四十年,据说有六十万零一千七百三十人,包括四万五千六百便雅悯人(民26:5141)。

         17-28两次战事中,众支派的军队均败于便雅悯人手中。

         虽然这场战争神准许 20:18 ,但以色列人还是失败,大概是因为基比亚附近多山,地形崎岖,因此便雅悯人占了地利之便。

 

【士二十18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 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暂编注解〕士师时代,会幕曾一度停放在伯特利(2628节)。伯特利距米斯巴(1节)只有8公里。从二十一12“迦南地的示罗”一语看,示罗这时还未建为以民敬拜中心。

         「到伯特利去求问神」:当时存放约柜与祭司供职的地方是在伯特利(见28)。

         以色列人进迦南后,会幕先后设于示剑(书8; 24章)、示罗(书18:1; 22:12)、伯特利、示罗(撒上1; 3章)。

         犹大支派首先进攻,因为他们骁勇善战(参士1:1-21)。

         就起来。最大的可能只是那些领袖到示罗的约柜前去求问他们部署的计划。很难想象全部四十万军队都行军到会幕求问耶和华,而这个地方可能就在附近。

         伯特利。也有将该词译为神的殿。有人认为译为神的殿比使用专有名词伯特利更适宜,因为会幕在示罗,它位于伯特利以北9.5英里(15.2公里),米斯巴以北12.5英里(20公里),军队在米斯巴安营。他们就常去示罗到耶和华的殿中求问祂(见士21:2412)。然而,有可能约柜后来在以利的时候被暂时从示罗移走(撒上4:34)。

         我们中间谁?。如此庞大的队伍不容易在基比亚小山周围展开,他们决定一次只派一个支派去进攻。

         犹大。该支派以勇猛著称,他们从本书一开始就已把守了险要的位置(士1:12)。

         以色列人来求问神,只是问「谁应该先上去争战」,整个场景与问答有如 1:1-2 ,只是对象由迦南人变成以色列的一个支派,这样的对比出现在士师记的开始与最后,好像作者特别安排要凸显出这个时代的荒谬。而理论上决定开战前就应该来问神,但是以色列人已经决定开战了才来问该派谁出去。

 

【士二十18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 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到伯特利去求问神」当时存放约柜与祭司供职的地方是在伯特利(见28)。          以色列人进迦南后,会幕先后设于示剑(书八章; 廿四章)、示罗(书十八1; 廿二12)、伯特利、示罗(撒上一章;三章)。犹大支派首先进攻,因为他们骁勇善战(参士一1-21)。——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18-28神给以色列人的教训】一、他们与神的关系。神是他们的“王”。宣战是神的事,他们不能自己商议决定之后,再让神去执行—那是利用神的态度。这一点他们在这里学习了。本来他们是非常坚决要攻打便雅悯。他们来到神面前,只问神谁当首先上去攻打;他们也如此认为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必定取胜的。第一日失败后,他们在神面前哭号到晚上,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再去攻打便雅悯人。第二日失败后,他们不但哭号,而且禁食到晚上,又献燔祭和平安祭,甚至罢兵了。可见他们越来越察觉他们与神之间的问题,要求神赦免,重新建立与神之间的关系了。二、他们与便雅悯之间的关系。他们与便雅悯是兄弟,两者不能分开,便雅悯的罪和伤害也是他们的罪和伤害。故此,他们攻打便雅悯人,首先受伤的是他们自己。最后,他们是否应该去攻打便雅悯人了。神却应许他们不单可以去攻打便雅悯人,而且必然得胜。为什么他们有意罢兵的时候,神却要他们去攻打呢?原来,神使他们败在便雅悯人面前,并不等于便雅悯人的罪不需要惩罚。罪是必须对付的,否则恶必随着来到,但必须按照约法而行。现在,以色列人要思想如何惩罚便雅悯人了。从四十八节看他们似乎又过分了,因为他们将整个便雅悯支派都放在整个圣战的规条之下,杀了全支派及城里的人口和牲畜,又烧了所有的城邑。他们自己也为此痛苦了。这不是很荒谬吗?可见徒有宗教规条而没有神的带领是很容易混乱,也是很危险的。——曾祥新《天道圣经注释,士师记》

 

【士二十19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

   〔暂编注解〕便雅悯人因为占尽地理优势,又传统善战,故两战俱胜(1928节)。以色列联军后用伏兵才取得胜利(2948节)。

         起来。显然是从米斯巴起来,那里是军队主力安营的地方。

 

【士二十20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士二十21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暂编注解〕便雅悯以二万六千七百人的军队(15 16节)对抗四十万的以色列人,在第一天便使他们伤亡二万二千人(21节),第二天再有一万八千人伤亡(25节)。

         出来。整个便雅悯军队二万六千七百精兵强将集结在基比亚周围。他们勇敢地出了城墙并袭击布满山头的犹大军队。

         二万二千。意思是便雅悯人几乎是一人杀死一个。但这里没有提到便雅悯人的损失,他们肯定会损失一些。

 

【士二十22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暂编注解〕彼此奋勇。有人建议说22节应该在23节后面,才与故事内容的顺序相符,这是古代的抄录者不注意时,颠倒了这两节的顺序。然而,按照这样的顺序叙述故事的事件,仍然是能够被理解的。

 

【士二十23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暂编注解〕上去。似乎是各支派联盟派遣另一个代表团,求问耶和华指引方向。

         哭号。以色列的失败使众民在耶和华面前谦卑下来,并认识到要全然地信靠祂,他们或许需要学到这样的功课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许多人他们对基比亚人的犯罪行为极其的愤概,但他们或许也犯有同类的罪行。例如,在西奈山和巴力-毗珥,所有以色列人随同拜偶像的败坏风俗。

         我们兄弟。以色列人对卷入兄弟相互残杀的战争感到心神不安,他们对便雅悯人的愤怒开始化为柔和。然而,耶和华指示他们继续攻打。便雅悯人也需要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士二十24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

 

【士二十25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暂编注解〕神也很有意思,一直任凭以色列人失败,直等到以色列人失败两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不问神就开战,神反而要他们继续打,并且应许要把便雅悯人交在他们手里。好像神透过战败来教导以色列人要尊重神,但便雅悯人的罪恶也是必须惩罚的,所以第三回合神就让以色列人打胜仗。

         正义之师,甚至带着神的旨意,也不一定保证过程中的每次出击都必会获胜。当然,最后的战役是一定获胜。士师记这里的历史记载,打破受成功神学影响的旧有观念。这对人生的道路行走,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生命中各样的遭遇,即使是为了传福音、为了正义的缘故,也不一定凡事顺利,甚至可能还遭遇流血牺牲的苦难,但是不要因此而气馁,失去信心。要相信最后在神的手里。

 

【士二十26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暂编注解〕经过两次的挫折,以军更逼切地求问神。

         「献燔祭和平安祭」:是为要向神认罪,与祂和好。

         禁食。这是以色列军队第二次在便雅悯的挑衅下遭受灾难性的损失。他们不知所措,困惑不解,并哀伤不已。耶和华指示他们去进攻,他们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他们试图找到失败原因的答案,就禁食并献燔祭和平安祭。这是圣经中第一处出现禁食一词的地方,尽管我们知道很早就有禁食的习惯。

         2628 经文提到伯特利的“约柜”(在它长期放置在示罗之前)和“非尼哈”(参看书二二13),显示这些事件发生在士师时代的早期。

 

【士二十26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经过两次的挫折,以军更逼切地求问神。「献燔祭和平安祭」是为要向神认罪,与他和好。——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27-28那时 神的约柜在哪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暂编注解〕“神的约柜”:本书只在此处提到约柜。

         「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这人早在以色列人未进迦南之前已负盛名(民25:1-15; 31:6), 在十二支派定居之初更扮演重要角色(书22:9-34 这次征讨便雅悯人之役,他仍在场,可见整件事是在士师时代的早期发生(另参18注)。

         约柜。这是士师记唯一一次提到约柜。

         在那里。有些人认为所指的是示罗,有的认为是伯特利。会幕显然是在示罗,从约书亚时期就设立在那里(书18:1)。到以利作士师的后期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撒上4:1011)。会幕在示罗见书22:12;撒上1:32:143:214:3。约柜可能被转移到临时的场所,见士20:18

         非尼哈。根据书22:1213记载,在约书亚的日子,非尼哈是示罗会幕中的祭司。在这段经文中提及他的名字,所以,与利未人和他的妾相关的事件是在巴勒斯坦的第一代以色列人生活的时期。这种说法支持了稍早阐述的观点(见士18:293019:1),即士师记最后五章描述的两个事件发生在本书描述的其他的事件很多年以前。值得注意的有趣之点是,在但人迁移叙述中,摩西的孙子扮演了突出的角色,而在利未人的故事中,又提到了亚伦的孙子(见士18:30)。

         明日我必将……交。神没有让以色列人赢得胜利,直到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预备以后。遭遇的挫折有效地驱使他们禁食和祷告,并认真地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胜利的延迟是神指出他们自己品格的缺点和纠正他们与别人相似的过失的时机,使他们在这期间能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色列人过多的想要纠正他们弟兄的过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缺点。为了纠正人们这一普遍的毛病,耶稣阐释了有关梁木和刺的道理(见太7:5)。

         2728非尼哈是位忠心的祭司,他的事迹见《民数记》二十五115;《约书亚记》二十二934。摩西、亚伦、约书亚、以利亚撒死后,非尼哈便做了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此时非尼哈仍在,证明所记的事发生在士师时代初期。

 

【士二十27-28那时 神的约柜在哪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这人早在以色列人未进迦南之前已负盛名(民廿五1-15;卅一6), 在十二支派定居之初更扮演重要角色(书廿二9-34 这次征讨便雅悯人之役,他仍在场, 可见整件事是在士师时代的早期发生(另参18注)。——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暂编注解〕设下伏兵。在前两场战役中,以色列军兵过于自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基于正义的动机,并且人多势众。但这样的优势并非不需要精心地准备,勤于祷告,和仔细地谋划。

         29~48本节到35节为战事的综述;3948节则是同一故事的详细记载。

         29-36上与36-44是对该次战争的两个描述,而以后者更为详尽。

 

【士二十30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

 

【士二十31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暂编注解〕“被引诱离城”。约书亚攻击艾城的时候也曾使用这种战略。参看约书亚记八章12节的脚注。

         本节下半可重译如下:「他们像以前一样杀伤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人倒毙在城郊和大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

         引诱。以色列军队假装撤退,从而引诱便雅悯人追赶他们。这样便雅悯军队的后背和侧腰就暴露在以色列军队的伏兵面前。

         两条路上。以色列军队佯装沿着两条大路逃跑,一条向北通向伯特利和示罗,另外一条通向名叫基比亚的小镇。后者,有别于便雅悯人作基地的基比亚,便雅悯的基比亚被称为在田野的基比亚。基比亚是一个很普遍的名字,意思是山丘。后者不在山地,而是在平地。

 

【士二十31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本节下半可重译如下:「他们像以前一样杀伤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人倒毙在城郊和大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32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

 

【士二十33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里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暂编注解〕「巴力他玛」:地点不详。

         「马里迦巴」:应作「基比亚之西」或「迦巴的空旷地」。迦巴在基比亚东北五公里(三英里)。

         在巴力·他玛。原文字义棕树的巴力。无人知道其准确位置,但它一定在基比亚附近地区。除了在基比亚设下伏兵外,另一部分以色列军队部署在这不知名的地点。当便雅悯人紧跟撤退的以色列军队而来时,他们出乎意料地遭到一支勇猛力量的打击,与此同时在基比亚附近秘密设伏的伏兵也从背后攻击便雅悯军队。以色列军队好像分成了三股军队。

 

【士二十33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里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马里迦巴」应作「基比亚之西」或「迦巴的空旷地」。迦巴在基比亚东北五公里(三英里)。——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34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

   〔暂编注解〕一万精兵。这明显是组成伏兵进攻基比亚基地的那支队伍。

         却不知道。虽然便雅悯人意识到,他们在战斗中陷于困境,各人都忙于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军队已完全陷入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厄运。

         作者在下一节,中断了对战斗进程细节的描述,转而讲述最后的结果,好像有意识地转换读者的注意力。

 

【士二十35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士二十36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

   〔暂编注解〕于是。作者在描述了战场主要进程后,现在又回来并补充了其它一些细节。三十六节到本章结束,很好的补充了33节相关的战斗记叙,但作者插入34节和35节作为附加的解释说明,显然是要告诉作者交战的结果。然后36节又重新开始继续详细的描述。

 

【士二十37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暂编注解〕杀死全城的人。组成伏兵的一万人(34节)成功地夺取基比亚,然后放火将其烧毁。这是对同伴发出的信号,表示伏兵已取得成功,现在是佯装逃跑的部队回来参加到主力军中乘胜追击便雅悯人的时候了。

         3742 正如约书亚在艾城的策略一样书八429),以色列人在此设下埋伏。以色列人假装败退,基比亚的军队在毫无防备下离城追赶,结果基比亚被占领了。以色列的军队看见基比亚城火,便知道他们的伏击成功了。

 

【士二十38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

 

【士二十39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似乎将39节第一部分与38节最后一部分连起来就更容易明白了,这是描述以色列人达成一致的计划,这两个句子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应使巨大火焰的烟气从城中升腾而起,然后以色列人就应该投入战斗。本书作者讲述了这个计划后,又继续讲述事情的进展情况,他说:便雅悯动手杀死。接着就描述事情如何准确地按照他们的计划进行(40节,41节)。便雅悯人看到他们背后城中的烟气升腾,与此同时,逃跑的以色列军队突然停止逃跑,并开始强硬地抵抗。于是便雅悯人意识到他们上当了,他们被两面夹击的以色列军队捕获,没有一点可逃跑的机会。

 

【士二十40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

 

【士二十41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

 

【士二十42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暂编注解〕本节可重译如下:「于是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方面逃去;可是仍摆脱不了战斗。那从各城里出来的把他们夹在中间歼灭。」

         「旷野」:指东边的山区。

         旷野。就是·亚文的旷野(书18:12),在基比亚东面,从约旦河谷高地下来的坡地。这个地区在书16:1描述为从耶利哥上去,通过山地的旷野,到伯特利

         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一些旧的译本此处是他们从城中出来[就是夺取基比亚的人]在他们中间消灭了他们。意思就是,那一万以色列人,放火烧毁了基比亚以后,拦截了试图逃向旷野的便雅悯人。

 

【士二十42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本节可重译如下:「于是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方面逃去;可是仍摆脱不了战斗。那从各城里出来的把他们夹在中间歼灭。」

   「旷野」指东边的山区。——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43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暂编注解〕「日出之地」:即东面。

         歇脚之处。原文单词的意思是歇息。七十士译本将该词译为从卢阿这好像是一个专有名词,希伯来文该词是指便雅悯人寻求庇护的地方,以色列人找到他们,并把他们杀掉。

 

【士二十43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日出之地」即东面。——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44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

   〔暂编注解〕一万八千。这个人数是指在最初交战中被杀的人数。其余的二万五千一百人(35节)是在向旷野逃跑的追赶途中被杀的(45节)。

 

【士二十45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盘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暂编注解〕「临门盘」:为石灰地质之圆锥型山丘,位于伯特利以东六公里(四英里)。

         「基顿」:地点不详。

         「追到基顿」:又可译作「直到把他们斩除」。

         临门盘。被认为是在峻峭的石灰山上,这个山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它位于伯特利以东约3.5英里(5.6公里)和基比亚东北8.5英里(13.6公里)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叫临门的村庄,今天为世人所知。

         基顿。无人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

 

【士二十45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盘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临门盘」为石灰地质之圆锥型山丘,位于伯特利以东六公里(四英里)。

「追到基顿」又可译作「直到把他们斩除」。——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46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暂编注解〕「二万五千人」:为约数(参35)。这数目显然未包括前两次与以军交战的死亡人数。

 

【士二十46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二万五千人」为约数(参35)。这数目显然未包括前两次与以军交战的死亡人数。——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47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盘,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暂编注解〕这六百人若未逃脱,便雅悯族早遭灭族之祸。

         逃亡而躲藏了四个月,直至双方成立和平条约(二一13 14)的“六百人”,是整个便雅悯支派惟一生还的人。

         临门盘。全部便雅悯军队的士兵只有六百人逃掉,他们隐藏在临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

 

【士二十48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大概恼恨便雅悯人的恶行和顽抗,以致有灭城之举。

         「各城的人」:应作「男丁」。

         一切所遇见的。这种不加区分的对平民百姓的肆意屠杀,不管他们是不是溃散逃跑的军兵,这种作法全然没有道理。基比亚人的罪需要被惩罚,因为他们罪大恶极。然而,当便雅悯人有效地抵抗被消灭以后,以色列人的义务就尽完了。个别肆意作恶者可以将之绳之以法。他们的城基比亚已经成了废墟,这就足够了。没有任何理由要把整个支派无情地灭绝,也不应该将他们所有的城邑都烧毁。然而,似乎战争鼓动人丧失理智的狂热尚未熄灭,纵使他们肆意妄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常常不由自主,听不到理性和良知的声音。特别是在他们没有杰出领袖引领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领袖要为军队寻求方向并锻炼他们的控制能力。以色列军队受伤的自尊心,在被远远弱小于他们的敌人两次击败以后,更是刺痛难耐,这也招致他们犯更大的罪,这罪无论在程度和范围上,都比他们试图要惩罚的人更严重。

 

【士二十48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以色列人大概恼恨便雅悯人的恶行和顽抗,以致有灭城之举。 

「各城的人」应作「男丁」。——无名《士师记简介》

 

【士二十章  利未人的丑陋】利未人正是丑陋人性的写照。这一点从他向以色列“会众”的报告中可以看到:a 第四节中故事的叙述者称她的妾是被害之妇人,更清楚的翻译是“被谋杀之妇人”。我们在十九章二十九节说,利未人的妾是被他自己杀害的。那么,这里的叙述者是在暗示,利未人就是凶手。这一点利未人隐藏了,却将责任推给了基比亚人。b 他将矛头指向基比亚的领袖们,将全城的人都牵扯在内。他也许害怕,若不这样说,以色列的“会众”不会为他报仇。c 他改变了基比亚人围房子的动机。基比亚匪徒的目的是要与他交合,他却说是要杀他。他又隐藏了自私地将妾拉出房外的作为,却暗示基比亚人谋杀了他的妾。

利未人误导了“会众”,暴露了自己的丑陋。他称基比亚的人行了“凶淫丑陋的事”其中“丑陋”的基本意思是愚蠢和不敬畏神。他的指责也指向了自己的行为。他呼吁以色列全“会众”遵照以色列的约法处理这件事,其实是“利用”神圣的约法去成就他“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 ,比从开始即放弃约法而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的人更加显得丑陋。——曾祥新《天道圣经注释,士师记》

 

【思想问题(第20章)】

 1 以色列人处理基比亚人的暴行时持什么态度?参19:30; 20:1 8-9。和士师时代通常各自为政的局面有什么差异呢?

 2 你认为以色列支派出兵攻打基比亚人是鲁莽之举吗?参9-10 18节。当你处理重要事务时,会否因为环境急逼而无暇先求问神的心意呢?

 3 你认为众支派所提出的要求(13)是否合理呢?为何便雅悯支派不肯把原凶交出?是基于自义、面子还是不想受制于外在道德规范呢?

 4 你会否因为「党派观念」而袒护别人,不肯认错呢?保罗对教会内分党的现象提出了那些教训呢?参林前1:10-17。你是否重视在基督里的合一,甘愿放下你自己在事奉岗位、经验及人际关系上所建立的「领导地位」呢?

 5 以色列支派的军队连败两天,但是仍没有灰心,反而紧紧求问神。你有没有这种精神和信心呢?

 6 以色列民在伯特利献燔祭和平安祭,和战争的成败有何关连呢?

 7 以色列军队第一次败阵除了不熟悉地势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吗?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蔡哲民等《士师记查经资料》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