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第二十章拾穗
【士二十1】「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
〔暫編註解〕“從但到別是巴”是以色列人泛指全境的說法(好像我們說“從黃海到天山”),自最北端的但到最南端的別是巴。基列地指河東的以色列地。以色列人在士師時代極少能如此“出來如一人”。此事當發生在以色列人受外族欺壓之前。
此處在米斯巴不同於基列地的米斯巴(十17)。這是位於耶路撒冷以北約13公里的小城,距伯特利不遠(二十18)。
“如同一人”。除了一個例外(基列雅比;二一8
9)。“從但到別是巴”。從以色列的北界到南界(從作者的觀點來看;作者在但遷移到北方後才撰寫此書)。“米斯巴”。不是約但河以東的米斯巴(比較一○17),而是在耶路撒冷以北約八英里(13公里)和距離基比亞約有三英里(5公里)的地方。
但在以色列境最北,而別是巴在南端,因此「從但到別是巴」是聖經內的一個地理名詞,指以色列全地。
「米斯巴」:在基比亞以西五公里(三英里)。
都出來。即出來準備戰鬥(見士2:15;等)
如同一人。這是一次自發的集會,他們共同討論問題的嚴重後果。
從但到別是巴。即從希伯來人最北端的居住地但城(見士十八章)到以色列人最南端猶大南部邊緣的居住地別是巴。這種表述在聖經中出現過七次(士20:1;撒上 3:20;撒下 3:10; 17:11; 24:2,15;王上 4:25),並且有一次是說,從別是巴到但(代上 21:2)。
基列地。這種表述似乎包括約旦河東的所有希伯來人(見士5:17;11:5,6;等)。所有的希伯來定居地都派出代表,除了基列·雅比以外(士21:8,10)。
在耶和華面前。此處不能理解,為何他們把約櫃或會幕帶到這裡,也不是說米斯巴就是設置約櫃的示羅。大衛在希伯侖被立為王“在耶和華面前”(撒下 5:3),但那裡卻沒有約櫃。這句話意思可能是,他們集會一起討論採取什麼行動,並祈求神引領他們的商議(見書24:1;也見士 20:27)。
米斯巴。這個定居地常常被認為是耶路撒冷西北五英里處(4.8 公里.)的山地,離基比亞犯罪現場三英里(4.8 公里)。這座山約三千英尺(914米)高,更可能是耶路撒冷北部7.5英里(12 公里)的泰奧拿貝。米斯巴在便雅憫其他時候作為各支派聚集之地(撒上 7:5-17; 10:17)。這是自約書亞時期以來第一次所有希伯來人的大聚集。
1-11除便雅憫支派外,眾支派齊集攻討基比亞。
【士二十1】「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
但在以色列境最北,而別是巴在南端,因此「從但到別是巴」是聖經內的一個地理名詞,指以色列全地。
「米斯巴」在基比亞以西五公里(三英里)。——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2】「以色列民的首領,就是各支派的軍長,都站在 神百姓的會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萬。」
〔暫編註解〕首領。原文字義“角落”或“角石”。這些人是各支派的棟樑,中流砥柱,他們都來到米斯巴。
【士二十3】「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憫人都聽見了。以色列人說:“請你將這件惡事的情由對我們說明。”」
〔暫編註解〕便雅憫人都聽見了。以色列人集結起來要懲罰罪惡,這個消息在第一批人到達米斯巴的時候,甚至是他們到達之前,可能就傳到基比亞的便雅憫人那裡了。也可能是便雅憫如其他支派一樣收到了相同的召喚(見士19:29)。
對我們說明。這是對利未人說的話。當以色列人聚集起來的時候,他們要求利未人直接講述基比亞人犯下的罪行。
【士二十4】「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婦人的丈夫,回答說:“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住宿。」
〔暫編註解〕這個利未人的陳述雖然有點誇大,但是還算中肯,距離事實不遠。他的控訴導致全以色列人的同心聚集,這是以色列進迦南以後第三次聚集,第一次是 書 18:1-28 分地業,第二次是 書 22:10-29 為了約但河東建祭壇的事。
【士二十5】「基比亞人夜間起來,圍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殺我,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
〔暫編註解〕想要殺我。雖然前面一章沒有顯示這種恐嚇,但可能是為了實現記錄在士19:22中的意圖。
【士二十6】「我就把我妾的屍身切成塊子,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得為業的全地,因為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醜惡的事。」
〔暫編註解〕「兇淫」:「亂倫」、「通姦」、「姦淫」。
【士二十7】「你們以色列人都當籌畫商議。”」
【士二十8】「眾民都起來如同一人,說:“我們連一人都不回自己帳棚、自己房屋去。」
〔暫編註解〕眾民都起來。利未人講述了他受辱的經過以後,整個聚集的民眾齊聲抗議,群情激憤,同仇敵愾,他們無人願意回家,直到復仇之後。
對惡事的反感:以色列人是個很不簡單的民族。會為了一個社經地位頂多是中等的利未人,其離家的妾被姦殺的「小」事,而全部聚集起來,如同一人,欲對驍勇善戰的便雅憫支派作戰以除掉惡事。在現代,這種女人(尤其是社經地位平凡的)被輪姦致死的事,其實蠻常見於報章雜誌,可是不會全國都群起激憤,欲要除掉這等惡事。多數人的心態是,只要不發生在我或我的家人身上就好。雖說士師記時代是以色列道德最紊亂的時代,可是我們現代人連那個時候的道德觀,都比不上。
【士二十9】「我們向基比亞人必這樣行,照所掣的簽去攻擊他們。」
〔暫編註解〕去攻擊。他們決定投入戰鬥,去攻擊基比亞的城邑並要求這些行惡者投降。
【士二十10】「我們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萬人挑取千人為民運糧。等大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就照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醜事征伐他們。”」
〔暫編註解〕「為民運糧」:眾支派知道這次征討不易取勝,於是明智地部署供應糧草的方法。
一百人挑取十人。眾多的數量的人安營在一個地方,很難使所有的人得到食物,全部軍兵的十分之一由摯簽選出,被派去為集結的隊伍收集糧食。因而,一個人為前線的九個人提供食物。
【士二十10】「我們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萬人挑取千人為民運糧。等大眾到了便雅憫的基比亞,就照基比亞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醜事征伐他們。”」
「為民運糧」眾支派知道這次征討不易取勝,於是明智地部署供應糧草的方法。——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11】「於是以色列眾人彼此連合如同一人,聚集攻擊那城。」
〔暫編註解〕彼此聯合如同一人。原文字義是“聯合在一起如同一個會社”這是件不同尋常的事,如此全體一致,同仇敵愾的士氣將消除希伯來各支派的利益分歧。
【士二十12】「以色列眾支派打發人去,問便雅憫支派的各家說:“你們中間怎麼作了這樣的惡事呢?」
〔暫編註解〕問便雅憫支派的各家。在訴諸于武力之前,集結的以色列人勸告便雅憫支派,促使其認識到他們所犯的罪行,交出當處死的罪犯。這是一個公平的主張,那些有罪的匪徒應該為他們所犯的罪行受到懲罰。
12-16便雅憫人包庇基比亞匪徒,要與眾支派作戰。
【士二十13】「現在你們要將基比亞的那些匪徒交出來,我們好治死他們,從以色列中除掉這惡。”便雅憫人卻不肯聽從他們弟兄以色列人的話。」
〔暫編註解〕“從以色列中除掉這惡”是遵守《申命記》十七12的原則。以民此時尚遵神的吩咐,不似士師時代後期,任憑己意而行。
他們只要懲治那些在這罪行上直接有罪的人。
除掉這惡。他們所犯的罪如此嚴重,遭致必然處死的懲罰。只有這樣各支派才能從罪疚中得以自由(見申13:5;17:7;19:19-21)。
不肯聽從。便雅憫支派寧願內戰也不交出罪犯,在這種情況下,支派的利益和自尊使他們支持和護衛這些罪大惡極的匪徒。
種族主義的惡:便雅憫支派不論對錯、一味地保護自己人,「種」族主義反倒帶來滅「種」之患。反觀現代,許多人不也是被種族主義所綑綁?就像每年的選舉,就是有三成的人,不管候選人人品好壞、能高低,單純只憑看候選人講台語或國語,他的出生地在哪裡來投票,即使這個候選人包賭包娼、收受賄賂,都沒關係。便雅憫支派的下場,可作為借鏡。
【士二十14】「便雅憫人從他們的各城裡出來,聚集到了基比亞,要與以色列人打仗。」
〔暫編註解〕聚集。便雅憫支派表現出極大的勇氣,但卻是基於邪惡的動機。
【士二十15】「那時便雅憫人,從各城裡點出拿刀的,共有二萬六千。另外還有基比亞人點出七百精兵。」
〔暫編註解〕二萬六千。這個人數少於四十年曠野漂流結束時人口普查的人數(民26:41),只有其三分之一多,同樣的人口減少也表現在其他支派(見士20:17)。
15∼16便雅憫為以色列各支派中果敢善戰的一族;雅各在祝福中說他是個“撕掠的狼”(創四十九27)。士師中的以笏(三15)和第一位君王掃羅(撒上十20∼21)都出自此族。參《代上》八40;十二2。
【二十15∼48】 這事發生在士師時代的初期,即約書亞和他那一代人死後不久,因為當時由非尼哈作大祭司(28節),會幕仍立在伯特利而不在示羅。便雅憫支派只有二萬六千七百士兵對抗其它支派的四十萬大軍(15∼17節)。不過在第一場戰役中,便雅憫殺了二萬二千人(8∼21節)。在第二場戰役中,一萬八千以色列人被擊殺(22∼25節)。以色列陷入這麼艱難的時刻,是因為他們不親近主,即使他們作戰的理由是合理的。在第18、23、26至28節,我們看到全國被迫在主面前謙卑下來,直到最後得到神所應許的成功。
在第三次的交戰中,以色列人利用伏兵的軍事策略。他們引開便雅憫人走出基比亞城外,然後放火燒城,正當便雅憫人逃到曠野時。以色列人便殺滅二萬五千一百便雅憫人。跟著他們燒毀所有便雅憫人的城邑,並殺了那裡的婦嬬(29∼48節)。
在三次戰役中,便雅憫損失了二萬六千一百士兵(比較15,17節)。(我們必須總結,他們在首兩天損失了一千人)第35節和第44至46節提到的殺滅,只指到最後一次戰役的傷亡數字。六百個生還者逃到臨門磐(47節)。若非還有這些殘餘,那支派就被滅絕了。——馬唐納《士師記》
【士二十16】「在眾軍之中有揀選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
〔暫編註解〕“機弦甩石”為古代作戰用的武器,亞述、巴比倫、埃及的軍隊都用過。甩出的石頭有的重達半公斤,射速有的快達每小時150公里。
關於便雅憫人左手便利的問題,參看第三章15節的腳註。約重一磅(0.45千克)的“石”可以時速九十英里(145公里)的速度準確地投向目標。
「有揀選的七百精兵」:可能是指15節的基比亞精兵。
「機弦甩石」:是當時軍隊常用的戰具,亞述、埃及和巴比倫等國家都有使用。
七百。這些使用機弦的熟練射手,可能就是前一節所述的,在便雅憫軍隊中代表基比亞的七百人。
毫髮不差。這個表述只是表示極其準確,便雅憫人後來也因善於用機弦甩石射箭而受到關注(代上12:2)。在現世歷史中據報告說,有些熟練的善射高手其技巧能使彈弓彈出的石頭擊穿盾牌和頭盔。
【士二十16】「在眾軍之中有揀選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
「有揀選的七百精兵」可能是指15節的基比亞精兵。「機弦甩石」是當時軍隊常用的戰具,亞述、埃及和巴比倫等國家都有使用。——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17】「便雅憫人之外,點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萬,都是戰士。」
〔暫編註解〕四十萬。以色列的人口在減少。在出埃及後的頭一年,爭戰的人計算起來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人,包括便雅憫的三萬五千四百人(民1:46,37)。出埃及後的第四十年,據說有六十萬零一千七百三十人,包括四萬五千六百便雅憫人(民26:51,41)。
17-28兩次戰事中,眾支派的軍隊均敗於便雅憫人手中。
雖然這場戰爭神准許 20:18 ,但以色列人還是失敗,大概是因為基比亞附近多山,地形崎嶇,因此便雅憫人佔了地利之便。
【士二十18】「以色列人就起來,到伯特利去求問 神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與便雅憫人爭戰呢?”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去。”」
〔暫編註解〕士師時代,會幕曾一度停放在伯特利(26∼28節)。伯特利距米斯巴(1節)只有8公里。從二十一12“迦南地的示羅”一語看,示羅這時還未建為以民敬拜中心。
「到伯特利去求問神」:當時存放約櫃與祭司供職的地方是在伯特利(見28)。
以色列人進迦南後,會幕先後設於示劍(書8章; 24章)、示羅(書18:1;
22:12)、伯特利、示羅(撒上1章; 3章)。
猶大支派首先進攻,因為他們驍勇善戰(參士1:1-21)。
就起來。最大的可能只是那些領袖到示羅的約櫃前去求問他們部署的計畫。很難想像全部四十萬軍隊都行軍到會幕求問耶和華,而這個地方可能就在附近。
伯特利。也有將該詞譯為“神的殿”。有人認為譯為“神的殿”比使用專有名詞“伯特利”更適宜,因為會幕在示羅,它位於伯特利以北9.5英里(15.2公里),米斯巴以北12.5英里(20公里),軍隊在米斯巴安營。他們就常去示羅到耶和華的殿中求問祂(見士21:2,4,12)。然而,有可能約櫃後來在以利的時候被暫時從示羅移走(撒上4:3,4)。
我們中間誰?。如此龐大的隊伍不容易在基比亞小山周圍展開,他們決定一次只派一個支派去進攻。
猶大。該支派以勇猛著稱,他們從本書一開始就已把守了險要的位置(士1:1,2)。
以色列人來求問神,只是問「誰應該先上去爭戰」,整個場景與問答有如 士 1:1-2 ,只是對象由迦南人變成以色列的一個支派,這樣的對比出現在士師記的開始與最後,好像作者特別安排要凸顯出這個時代的荒謬。而理論上決定開戰前就應該來問神,但是以色列人已經決定開戰了才來問該派誰出去。
【士二十18】「以色列人就起來,到伯特利去求問 神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與便雅憫人爭戰呢?”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去。”」
「到伯特利去求問神」當時存放約櫃與祭司供職的地方是在伯特利(見28)。
以色列人進迦南後,會幕先後設於示劍(書八章; 廿四章)、示羅(書十八1; 廿二12)、伯特利、示羅(撒上一章;三章)。猶大支派首先進攻,因為他們驍勇善戰(參士一1-21)。——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18-28神給以色列人的教訓】一、他們與神的關係。神是他們的“王”。宣戰是神的事,他們不能自己商議決定之後,再讓神去執行—那是利用神的態度。這一點他們在這裡學習了。本來他們是非常堅決要攻打便雅憫。他們來到神面前,只問神誰當首先上去攻打;他們也如此認為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必定取勝的。第一日失敗後,他們在神面前哭號到晚上,懷疑自己是否應該再去攻打便雅憫人。第二日失敗後,他們不但哭號,而且禁食到晚上,又獻燔祭和平安祭,甚至罷兵了。可見他們越來越察覺他們與神之間的問題,要求神赦免,重新建立與神之間的關係了。二、他們與便雅憫之間的關係。他們與便雅憫是兄弟,兩者不能分開,便雅憫的罪和傷害也是他們的罪和傷害。故此,他們攻打便雅憫人,首先受傷的是他們自己。最後,他們是否應該去攻打便雅憫人了。神卻應許他們不單可以去攻打便雅憫人,而且必然得勝。為什麼他們有意罷兵的時候,神卻要他們去攻打呢?原來,神使他們敗在便雅憫人面前,並不等於便雅憫人的罪不需要懲罰。罪是必須對付的,否則惡必隨著來到,但必須按照約法而行。現在,以色列人要思想如何懲罰便雅憫人了。從四十八節看他們似乎又過分了,因為他們將整個便雅憫支派都放在整個聖戰的規條之下,殺了全支派及城裡的人口和牲畜,又燒了所有的城邑。他們自己也為此痛苦了。這不是很荒謬嗎?可見徒有宗教規條而沒有神的帶領是很容易混亂,也是很危險的。——曾祥新《天道聖經注釋,士師記》
【士二十19】「以色列人早晨起來,對著基比亞安營。」
〔暫編註解〕便雅憫人因為占盡地理優勢,又傳統善戰,故兩戰俱勝(19∼28節)。以色列聯軍後用伏兵才取得勝利(29∼48節)。
起來。顯然是從米斯巴起來,那裡是軍隊主力安營的地方。
【士二十20】「以色列人出來,要與便雅憫人打仗,就在基比亞前擺陣。」
【士二十21】「便雅憫人就從基比亞出來,當日殺死以色列人二萬二千。」
〔暫編註解〕便雅憫以二萬六千七百人的軍隊(15
16節)對抗四十萬的以色列人,在第一天便使他們傷亡二萬二千人(21節),第二天再有一萬八千人傷亡(25節)。
出來。整個便雅憫軍隊二萬六千七百精兵強將集結在基比亞周圍。他們勇敢地出了城牆並襲擊佈滿山頭的猶大軍隊。
二萬二千。意思是便雅憫人幾乎是一人殺死一個。但這裡沒有提到便雅憫人的損失,他們肯定會損失一些。
【士二十22】「以色列人彼此奮勇,仍在頭一日擺陣的地方又擺陣。」
〔暫編註解〕彼此奮勇。有人建議說22節應該在23節後面,才與故事內容的順序相符,這是古代的抄錄者不注意時,顛倒了這兩節的順序。然而,按照這樣的順序敘述故事的事件,仍然是能夠被理解的。
【士二十23】「未擺陣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華面前哭號,直到晚上,求問耶和華說:“我們再去與我們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華說:“可以上去攻擊他們。”」
〔暫編註解〕上去。似乎是各支派聯盟派遣另一個代表團,求問耶和華指引方向。
哭號。以色列的失敗使眾民在耶和華面前謙卑下來,並認識到要全然地信靠祂,他們或許需要學到這樣的功課“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8:7)。許多人他們對基比亞人的犯罪行為極其的憤概,但他們或許也犯有同類的罪行。例如,在西奈山和巴力-毗珥,所有以色列人隨同拜偶像的敗壞風俗。
我們兄弟。以色列人對捲入兄弟相互殘殺的戰爭感到心神不安,他們對便雅憫人的憤怒開始化為柔和。然而,耶和華指示他們繼續攻打。便雅憫人也需要謙卑下來,承認自己所犯的罪行。
【士二十24】「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擊便雅憫人。」
【士二十25】「便雅憫人也在這日從基比亞出來,與以色列人接戰,又殺死他們一萬八千,都是拿刀的。」
〔暫編註解〕神也很有意思,一直任憑以色列人失敗,直等到以色列人失敗兩次,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該不問神就開戰,神反而要他們繼續打,並且應許要把便雅憫人交在他們手裡。好像神透過戰敗來教導以色列人要尊重神,但便雅憫人的罪惡也是必須懲罰的,所以第三回合神就讓以色列人打勝仗。
正義之師,甚至帶著神的旨意,也不一定保證過程中的每次出擊都必會獲勝。當然,最後的戰役是一定獲勝。士師記這裡的歷史記載,打破受成功神學影響的舊有觀念。這對人生的道路行走,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我們生命中各樣的遭遇,即使是為了傳福音、為了正義的緣故,也不一定凡事順利,甚至可能還遭遇流血犧牲的苦難,但是不要因此而氣餒,失去信心。要相信最後在神的手裡。
【士二十26】「以色列眾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華面前哭號,當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暫編註解〕經過兩次的挫折,以軍更逼切地求問神。
「獻燔祭和平安祭」:是為要向神認罪,與祂和好。
禁食。這是以色列軍隊第二次在便雅憫的挑釁下遭受災難性的損失。他們不知所措,困惑不解,並哀傷不已。耶和華指示他們去進攻,他們卻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他們試圖找到失敗原因的答案,就禁食並獻燔祭和平安祭。這是聖經中第一處出現“禁食”一詞的地方,儘管我們知道很早就有禁食的習慣。
26∼28 經文提到伯特利的“約櫃”(在它長期放置在示羅之前)和“非尼哈”(參看書二二13),顯示這些事件發生在士師時代的早期。
【士二十26】「以色列眾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華面前哭號,當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經過兩次的挫折,以軍更逼切地求問神。「獻燔祭和平安祭」是為要向神認罪,與他和好。——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27-28】「那時 神的約櫃在哪裡。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侍立在約櫃前。以色列人問耶和華說:“我們當再出去與我們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呢?還是罷兵呢?”耶和華說:“你們當上去,因為明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
〔暫編註解〕“神的約櫃”:本書只在此處提到約櫃。
「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這人早在以色列人未進迦南之前已負盛名(民25:1-15; 31:6), 在十二支派定居之初更扮演重要角色(書22:9-34)
。 這次征討便雅憫人之役,他仍在場,可見整件事是在士師時代的早期發生(另參18注)。
約櫃。這是士師記唯一一次提到約櫃。
在那裡。有些人認為所指的是示羅,有的認為是伯特利。會幕顯然是在示羅,從約書亞時期就設立在那裡(書18:1)。到以利作士師的後期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撒上4:10,11)。會幕在示羅見書22:12;撒上1:3;2:14;3:21;4:3。約櫃可能被轉移到臨時的場所,見士20:18。
非尼哈。根據書22:12,13記載,在約書亞的日子,非尼哈是示羅會幕中的祭司。在這段經文中提及他的名字,所以,與利未人和他的妾相關的事件是在巴勒斯坦的第一代以色列人生活的時期。這種說法支持了稍早闡述的觀點(見士18:29,30;19:1),即士師記最後五章描述的兩個事件發生在本書描述的其他的事件很多年以前。值得注意的有趣之點是,在但人遷移敘述中,摩西的孫子扮演了突出的角色,而在利未人的故事中,又提到了亞倫的孫子(見士18:30)。
明日我必將……交。神沒有讓以色列人贏得勝利,直到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預備以後。遭遇的挫折有效地驅使他們禁食和禱告,並認真地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勝利的延遲是神指出他們自己品格的缺點和糾正他們與別人相似的過失的時機,使他們在這期間能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以色列人過多的想要糾正他們弟兄的過失,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缺點。為了糾正人們這一普遍的毛病,耶穌闡釋了有關梁木和刺的道理(見太7:5)。
27∼28非尼哈是位忠心的祭司,他的事蹟見《民數記》二十五1∼15;《約書亞記》二十二9∼34。摩西、亞倫、約書亞、以利亞撒死後,非尼哈便做了以色列人的宗教領袖。此時非尼哈仍在,證明所記的事發生在士師時代初期。
【士二十27-28】「那時 神的約櫃在哪裡。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侍立在約櫃前。以色列人問耶和華說:“我們當再出去與我們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呢?還是罷兵呢?”耶和華說:“你們當上去,因為明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
「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這人早在以色列人未進迦南之前已負盛名(民廿五1-15;卅一6), 在十二支派定居之初更扮演重要角色(書廿二9-34) 。 這次征討便雅憫人之役,他仍在場, 可見整件事是在士師時代的早期發生(另參18注)。——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亞的四圍設下伏兵。」
〔暫編註解〕設下伏兵。在前兩場戰役中,以色列軍兵過於自負,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基於正義的動機,並且人多勢眾。但這樣的優勢並非不需要精心地準備,勤於禱告,和仔細地謀劃。
29~48本節到35節為戰事的綜述;39至48節則是同一故事的詳細記載。
29-36上與36下-44是對該次戰爭的兩個描述,而以後者更為詳盡。
【士二十30】「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擊便雅憫人,在基比亞前擺陣,與前兩次一樣。」
【士二十31】「便雅憫人也出來迎敵,就被引誘離城。在田間兩條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亞,像前兩次,動手殺死以色列人約有三十個。」
〔暫編註解〕“被引誘離城”。約書亞攻擊艾城的時候也曾使用這種戰略。參看約書亞記八章12節的腳註。
本節下半可重譯如下:「他們像以前一樣殺傷以色列人;約有三十人倒斃在城郊和大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亞。」
引誘。以色列軍隊假裝撤退,從而引誘便雅憫人追趕他們。這樣便雅憫軍隊的後背和側腰就暴露在以色列軍隊的伏兵面前。
兩條路上。以色列軍隊佯裝沿著兩條大路逃跑,一條向北通向伯特利和示羅,另外一條通向名叫基比亞的小鎮。後者,有別於便雅憫人作基地的基比亞,便雅憫的基比亞被稱為“在田野的基比亞”。基比亞是一個很普遍的名字,意思是“山丘”。後者不在山地,而是在平地。
【士二十31】「便雅憫人也出來迎敵,就被引誘離城。在田間兩條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亞,像前兩次,動手殺死以色列人約有三十個。」
本節下半可重譯如下:「他們像以前一樣殺傷以色列人;約有三十人倒斃在城郊和大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亞。」——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32】「便雅憫人說:“他們仍舊敗在我們面前。”但以色列人說:“我們不如逃跑引誘他們離開城到路上來。”」
【士二十33】「以色列眾人都起來,在巴力他瑪擺陣,以色列的伏兵從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沖上前去。」
〔暫編註解〕「巴力他瑪」:地點不詳。
「馬利迦巴」:應作「基比亞之西」或「迦巴的空曠地」。迦巴在基比亞東北五公里(三英里)。
在巴力·他瑪。原文字義“棕樹的巴力”。無人知道其準確位置,但它一定在基比亞附近地區。除了在基比亞設下伏兵外,另一部分以色列軍隊部署在這不知名的地點。當便雅憫人緊跟撤退的以色列軍隊而來時,他們出乎意料地遭到一支勇猛力量的打擊,與此同時在基比亞附近秘密設伏的伏兵也從背後攻擊便雅憫軍隊。以色列軍隊好像分成了三股軍隊。
【士二十33】「以色列眾人都起來,在巴力他瑪擺陣,以色列的伏兵從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沖上前去。」
「馬利迦巴」應作「基比亞之西」或「迦巴的空曠地」。迦巴在基比亞東北五公里(三英里)。——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34】「有以色列人中的一萬精兵,來到基比亞前接戰,勢派甚是兇猛,便雅憫人卻不知道災禍臨近了。」
〔暫編註解〕一萬精兵。這明顯是組成伏兵進攻基比亞基地的那支隊伍。
卻不知道。雖然便雅憫人意識到,他們在戰鬥中陷於困境,各人都忙於單兵作戰,各自為陣,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軍隊已完全陷入包圍,面臨全軍覆沒的厄運。
作者在下一節,中斷了對戰鬥進程細節的描述,轉而講述最後的結果,好像有意識地轉換讀者的注意力。
【士二十35】「耶和華使以色列人殺敗便雅憫人。那日以色列人殺死便雅憫人二萬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士二十36】「於是便雅憫人知道自己敗了。先是以色列人,因為靠著在基比亞前所設的伏兵,就在便雅憫人面前詐敗。」
〔暫編註解〕於是。作者在描述了戰場主要進程後,現在又回來並補充了其它一些細節。三十六節到本章結束,很好的補充了33節相關的戰鬥記敘,但作者插入34節和35節作為附加的解釋說明,顯然是要告訴作者交戰的結果。然後36節又重新開始繼續詳細的描述。
【士二十37】「伏兵急忙闖進基比亞,用刀殺死全城的人。」
〔暫編註解〕殺死全城的人。組成伏兵的一萬人(34節)成功地奪取基比亞,然後放火將其燒毀。這是對同伴發出的信號,表示伏兵已取得成功,現在是佯裝逃跑的部隊回來參加到主力軍中乘勝追擊便雅憫人的時候了。
37∼42 正如約書亞在艾城的策略一樣書八4∼29),以色列人在此設下埋伏。以色列人假裝敗退,基比亞的軍隊在毫無防備下離城追趕,結果基比亞被佔領了。以色列的軍隊看見基比亞城火,便知道他們的伏擊成功了。
【士二十38】「以色列人預先同伏兵約定在城內放火,以煙氣上騰為號。」
【士二十39】「以色列人臨退陣的時候,便雅憫人動手殺死以色列人,約有三十個,就說:“他們仍像前次被我們殺敗了。”」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似乎將39節第一部分與38節最後一部分連起來就更容易明白了,這是描述以色列人達成一致的計畫,這兩個句子可以這樣理解:“他們應使巨大火焰的煙氣從城中升騰而起,然後以色列人就應該投入戰鬥”。本書作者講述了這個計畫後,又繼續講述事情的進展情況,他說:“便雅憫動手殺死”。接著就描述事情如何準確地按照他們的計畫進行(40節,41節)。便雅憫人看到他們背後城中的煙氣升騰,與此同時,逃跑的以色列軍隊突然停止逃跑,並開始強硬地抵抗。於是便雅憫人意識到他們上當了,他們被兩面夾擊的以色列軍隊捕獲,沒有一點可逃跑的機會。
【士二十40】「當煙氣如柱從城中上騰的時候,便雅憫人回頭觀看,見全城的煙氣沖天。」
【士二十41】「以色列人又轉身回來,便雅憫人就甚驚惶,因為看見災禍臨到自己了。」
【士二十42】「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轉身往曠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後面追殺。那從各城裡出來的,也都夾攻殺滅他們。」
〔暫編註解〕本節可重譯如下:「於是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轉身往曠野方面逃去;可是仍擺脫不了戰鬥。那從各城裡出來的把他們夾在中間殲滅。」
「曠野」:指東邊的山區。
曠野。就是“伯·亞文的曠野”(書18:12),在基比亞東面,從約旦河穀高地下來的坡地。這個地區在書16:1描述為“從耶利哥上去,通過山地的曠野,到伯特利”。
那從各城裡出來的。一些舊的譯本此處是“他們從城中出來[就是奪取基比亞的人]在他們中間消滅了他們”。意思就是,那一萬以色列人,放火燒毀了基比亞以後,攔截了試圖逃向曠野的便雅憫人。
【士二十42】「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轉身往曠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後面追殺。那從各城裡出來的,也都夾攻殺滅他們。」
本節可重譯如下:「於是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轉身往曠野方面逃去;可是仍擺脫不了戰鬥。那從各城裡出來的把他們夾在中間殲滅。」
「曠野」指東邊的山區。——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43】「以色列人圍繞便雅憫人,追趕他們,在他們歇腳之處,對著日出之地的基比亞踐踏他們。」
〔暫編註解〕「日出之地」:即東面。
歇腳之處。原文單詞的意思是“歇息”。七十士譯本將該詞譯為“從盧阿”這好像是一個專有名詞,希伯來文該詞是指便雅憫人尋求庇護的地方,以色列人找到他們,並把他們殺掉。
【士二十43】「以色列人圍繞便雅憫人,追趕他們,在他們歇腳之處,對著日出之地的基比亞踐踏他們。」
「日出之地」即東面。——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44】「便雅憫人死了的有一萬八千,都是勇士。」
〔暫編註解〕一萬八千。這個人數是指在最初交戰中被殺的人數。其餘的二萬五千一百人(35節)是在向曠野逃跑的追趕途中被殺的(45節)。
【士二十45】「其餘的人轉身向曠野逃跑,往臨門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殺了他們五千人,如拾取遺穗一樣,追到基頓又殺了他們二千人。」
〔暫編註解〕「臨門磐」:為石灰地質之圓錐型山丘,位於伯特利以東六公里(四英里)。
「基頓」:地點不詳。
「追到基頓」:又可譯作「直到把他們斬除」。
臨門盤。被認為是在峻峭的石灰山上,這個山從各個方向都可以看到,它位於伯特利以東約3.5英里(5.6公里)和基比亞東北8.5英里(13.6公里)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個叫臨門的村莊,今天為世人所知。
基頓。無人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
【士二十45】「其餘的人轉身向曠野逃跑,往臨門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殺了他們五千人,如拾取遺穗一樣,追到基頓又殺了他們二千人。」
「臨門磐」為石灰地質之圓錐型山丘,位於伯特利以東六公里(四英里)。
「追到基頓」又可譯作「直到把他們斬除」。——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46】「那日便雅憫死了的,共有二萬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暫編註解〕「二萬五千人」:為約數(參35)。這數目顯然未包括前兩次與以軍交戰的死亡人數。
【士二十46】「那日便雅憫死了的,共有二萬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二萬五千人」為約數(參35)。這數目顯然未包括前兩次與以軍交戰的死亡人數。——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47】「只剩下六百人,轉身向曠野逃跑,到了臨門磐,就在那裡住了四個月。
〔暫編註解〕這六百人若未逃脫,便雅憫族早遭滅族之禍。
逃亡而躲藏了四個月,直至雙方成立和平條約(二一13
14)的“六百人”,是整個便雅憫支派惟一生還的人。
臨門盤。全部便雅憫軍隊的士兵只有六百人逃掉,他們隱藏在臨門山的石灰岩洞穴裡。
【士二十48】「以色列人又轉到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並一切所遇見的,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大概惱恨便雅憫人的惡行和頑抗,以致有滅城之舉。
「各城的人」:應作「男丁」。
一切所遇見的。這種不加區分的對平民百姓的肆意屠殺,不管他們是不是潰散逃跑的軍兵,這種作法全然沒有道理。基比亞人的罪需要被懲罰,因為他們罪大惡極。然而,當便雅憫人有效地抵抗被消滅以後,以色列人的義務就盡完了。個別肆意作惡者可以將之繩之以法。他們的城基比亞已經成了廢墟,這就足夠了。沒有任何理由要把整個支派無情地滅絕,也不應該將他們所有的城邑都燒毀。然而,似乎戰爭鼓動人喪失理智的狂熱尚未熄滅,縱使他們肆意妄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常常不由自主,聽不到理性和良知的聲音。特別是在他們沒有傑出領袖引領的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領袖要為軍隊尋求方向並鍛煉他們的控制能力。以色列軍隊受傷的自尊心,在被遠遠弱小於他們的敵人兩次擊敗以後,更是刺痛難耐,這也招致他們犯更大的罪,這罪無論在程度和範圍上,都比他們試圖要懲罰的人更嚴重。
【士二十48】「以色列人又轉到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並一切所遇見的,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
以色列人大概惱恨便雅憫人的惡行和頑抗,以致有滅城之舉。
「各城的人」應作「男丁」。——無名《士師記簡介》
【士二十章 利未人的醜陋】利未人正是醜陋人性的寫照。這一點從他向以色列“會眾”的報告中可以看到:a 第四節中故事的敘述者稱她的妾是被害之婦人,更清楚的翻譯是“被謀殺之婦人”。我們在十九章二十九節說,利未人的妾是被他自己殺害的。那麼,這裡的敘述者是在暗示,利未人就是兇手。這一點利未人隱藏了,卻將責任推給了基比亞人。b 他將矛頭指向基比亞的領袖們,將全城的人都牽扯在內。他也許害怕,若不這樣說,以色列的“會眾”不會為他報仇。c 他改變了基比亞人圍房子的動機。基比亞匪徒的目的是要與他交合,他卻說是要殺他。他又隱藏了自私地將妾拉出房外的作為,卻暗示基比亞人謀殺了他的妾。
利未人誤導了“會眾”,暴露了自己的醜陋。他稱基比亞的人行了“凶淫醜陋的事”其中“醜陋”的基本意思是愚蠢和不敬畏神。他的指責也指向了自己的行為。他呼籲以色列全“會眾”遵照以色列的約法處理這件事,其實是“利用”神聖的約法去成就他“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比從開始即放棄約法而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的人更加顯得醜陋。——曾祥新《天道聖經注釋,士師記》
【思想問題(第20章)】
1 以色列人處理基比亞人的暴行時持什麽態度?參19:30; 20:1
8-9。和士師時代通常各自為政的局面有什麽差異呢?
2 你認為以色列支派出兵攻打基比亞人是魯莽之舉嗎?參9-10
18節。當你處理重要事務時,會否因為環境急逼而無暇先求問神的心意呢?
3 你認為眾支派所提出的要求(13)是否合理呢?為何便雅憫支派不肯把原凶交出?是基於自義、面子還是不想受制於外在道德規範呢?
4 你會否因為「黨派觀念」而袒護別人,不肯認錯呢?保羅對教會內分黨的現象提出了那些教訓呢?參林前1:10-17。你是否重視在基督裡的合一,甘願放下你自己在事奉崗位、經驗及人際關係上所建立的「領導地位」呢?
5 以色列支派的軍隊連敗兩天,但是仍沒有灰心,反而緊緊求問神。你有沒有這種精神和信心呢?
6 以色列民在伯特利獻燔祭和平安祭,和戰爭的成敗有何關連呢?
7 以色列軍隊第一次敗陣除了不熟悉地勢之外,還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嗎?
──《串珠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蔡哲民等《士師記查經資料》․《SDA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