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九章拾穗
【撒上九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或作“大财主”)。」
〔暂编注解〕扫罗离开家乡基比亚(十26)向北行,寻找失落的驴,走过许多地方,最后听仆人的话来到拉玛,要见撒母耳。
身世:扫罗是便雅悯人基士的儿子。
「亚斐亚」、「比歌拉」、「洗罗」和「亚别」:乃族中祖先而非直系亲属。
「大能的勇士」:大概是指基士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这个字原文又可解作「大财主」(参得2:1; 王下15:20)。
有关扫罗更详的家谱可参创46:21; 撒上14:51; 代上7:6-8; 8:29-33 ; 9:35-39。
基士。根据格塞纽所说,被译为基士的这个词来自qosh,“铺陷阱”,或“设网罗”(见赛29:21)。一个相关的阿拉伯词的意思是“被弯作一张弓”。如果基士的意思是“弓”的话,那么基示(代上6:44)的意思就会是“我的弓”(另见鸿1:1中的名称伊勒歌斯,来自'elkoshi,“神是我的弓”)。这个名字有时与神性复合为古沙雅,“神之弓”(代上15:17)。基士的父是亚别,“神是我父,”他祖父的名字是洗罗,意思是“绑在一起。”相同词根的词被用在撒上25:29-31,那里亚比该恳求大卫饶恕拿八对他的冒犯。洗罗的父是比歌拉,来自bekor,“头生的”,他祖父的名字是亚斐亚,意思不确定。因而扫罗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
亚别的儿子。见撒上14:50的注释。
○扫罗的家谱: 代上 8:29-33
9:36-39 撒上 14:50-51 。
●「大能的勇士」:指「具备大能力」或「大财富」,因此翻成「大能的勇士」或「大财主」。
◎9:1-10:16扫罗和大卫受膏都有三个阶段:一是私下被膏抹,二是公开被选,三是战场的印证。
9:1-11:15
扫罗当选作以色列首任君王:以色列人既然要求立一个像外邦君主的王,神就先选出又勇猛又能干的扫罗作王,可是从他日后的行为看来,他实在是一个重利轻义、残忍好杀的小人。神让这样的人作王是准备以色列人的心去迎接一个忠心于神的王大卫。
【撒上九1 基士的身分】传统译本把基士形容为「大能的勇士」,但新国际本之「有地位的人」可能是比较正确的译法。战功固然可以带来地位(见:士十一1的耶弗他),但很多圣经用这句话来形容的人,都没有战士的名声。故此这句话可能有较广义的用法(见:士六12的注释)。──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暂编注解〕外貌:扫罗具备了好些堪当军事领袖的条件:1 年青有为;2 面貌英俊;3 体格高大;4 身手敏捷(参撒下1:23)。
扫罗。希伯来文是sha'ul,来自动词sha'al,“请求,”“要求。”以东的一个君主也叫扫罗这个名字(创36:37
38)。如果基士被认为是“神的弓”(见撒上9:1的注释),为要把以色列从四围列国的手中拯救出来,那么祂的箭袋中就必须有箭。撒加利亚说到犹大是神的弓,以法莲是箭;锡安“如勇士的刀”(亚9:13)。
远远高过他的同伴,扫罗具有的一种帝王般的举止使他赢得了群众的喜爱。神给那些愿意像四围列国一样的人的教训,有什么比照着人判断的标准给他们选择一个王更好呢?耶稣的门徒们就是这样把犹大看作一个领导的,完全不知道笼罩着他心灵的黑暗。现在岂不是神的子民应该祈求天上的眼药能使他们清楚地分辨真领导的资格的时候吗?
●「健壮」:「青年人」、「年轻男人」的意思。
●「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原文是「他的肩膀以上高过众百姓」。
◎这里描述扫罗的家世不凡,身材、体魄、容貌都很不错。
【撒上九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
〔暂编注解〕几头驴。各个种族与民族的命运常常依赖于显然多么不合逻辑的事件呀!扫罗启程去找丢失的驴(希伯来文是“母驴”),完全没有梦想到竟然到了他要承担一个王国的责任的时候!将来的事件证明他为神召他从事的任务准备的很差。很少有人准备好担任这样的领导。甚至当摩西在燃烧的荆棘中遇见神时,他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担任领导。但是呼召领袖的一个令人鼓舞的方面就是神照祂找到他们时的本来样子接纳他们,以在他们工作时训练他们为目的。神对任何一个人所有的期望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他的神“同行”(弥6:8);字面意义是,“谦卑你自己与神同行。”彼得这样做了;犹大没有这样做。大卫这样做了;扫罗拒绝了。并不是神不能训练人,而是人不愿在神面前谦卑自己的心,以便神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使他升高(彼前5:6)。
●「驴」:当时常见的骑乘、载货用的牲口。「几头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不过对于财主基士而言,应该还不是什么致命的损失。
3-14 扫罗往访撒母耳:神借着扫罗寻找失驴小事把他带到撒母耳那里,好印证他是神所要膏立的人。
【撒上九4】「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
〔暂编注解〕寻找驴子的事把扫罗从基比亚家乡(一○26)带往北部,经过“沙利沙地”和“沙琳地”(位置未能确定),再穿过便雅悯地返回拉玛——撒母耳的家乡(七17;九18)。扫罗私下接受撒母耳膏立之后,便经过神的山(Gibeathhaelohim;一○5
10)返家去。
「沙利沙地」:又称巴力沙利沙(王下4:42)。
「沙琳地」:大概是介乎亚雅仑与拉玛之间的以法莲山地。
以法莲山地。或者途经约旦河流域或者途经西部起伏的小山,前面的以法莲山地就朦胧可见了,它的中央山脉从伯特利市郊向北一直延伸到示剑东边几英里远的撒冷。这些山脉形成了一个约高于海平面2
500-3
000英尺的分水岭,从那里溪流向东流向约旦河,向西流向地中海。
沙利沙地。关于“沙利沙地”的位置毫无所知。有些人提出它是在西部的山麓丘陵,在伯特利西北;有些人认为它可能在约旦河流域,耶利哥西北。
沙琳。或书亚(撒上13:17),来自shu`al,“狐狸,”或“豺,”或者来自sho`al,“手心。”沙琳地区可能被认为是豺狼之地。巴勒斯坦中部群山的斜坡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崎岖的、荒凉的,主要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旅行了所提到的地区之后,在寻找的第三天扫罗和他的仆人来到了拉玛,位于基比亚北边约6英里处(20节;见撒上1:1的注释)。那几只驴已经丢失整整两天了(撒上9:20;见第136页),原不会迷路离家超过几英里远。在寻找丢失的驴时,扫罗可能已经找遍了所有丘陵、山谷和峡谷,并且到处停下来询问那几只驴的下落。因而两到三天的路程所走遍的区域显然范围有限。所以可能扫罗和他的仆人绝不会远离基比亚和伯特利,在便雅悯北以法莲南。根据撒上13:17,“书亚地”邻近俄弗拉,约在伯特利东北5英里处。他并没有找遍提名的所有区域,却只找遍了驴可能迷路的那些区域。在他离开家的这两天或更多的时间里,他可能比较容易地旅行了30或40英里才到了遇见撒母耳的时间,包括上到山顶和下到山谷溪谷附带的时间。
●「法莲山地」:包括了「沙利沙地」、「沙琳地」和「便雅悯地」。
●「便雅悯地」:可能是「雅悯地」,因为扫罗自己就住在「便雅悯地」。
【撒上九5】「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
〔暂编注解〕苏弗地是撒母耳居住的地区(一1注)。
“苏弗”。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地区(比较一1)。
「苏弗地」:撒母耳的故乡(参1:1)。
苏弗地。见撒上1:1的注释。
●「苏弗地」:参考 撒上 1:1 撒母耳的父母住的「拉玛」就在此地。
5-10 仆人提议请教先知:扫罗可能山身于小城,故此对撒母耳的事情知道不多。
【撒上九6】「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暂编注解〕“这城”指撒母耳居住的拉玛 (一1;七17)。扫罗是个很大意的人,似乎从未听过撒母耳的名字。
「神人」 : 与9节的「先见」同为先知的别称。
这城。即,拉玛,撒母耳的家乡(见撒上1:1的注释)。
◎ 9:6 中可看出扫罗对撒母耳似乎一无所知,反倒是仆人居然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解决问题,似乎表示他对撒母耳有相当的认识与信心,可能扫罗跟他的感情也不错。
【撒上九7】「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
〔吕振中译〕「扫罗对僮仆说:『且慢,我们去,有甚么可以带给那人没有?我们口袋中的食物都用尽了,也没有见面礼可以带给那神人呀!我们还有甚么没有?』」
〔暂编注解〕●没有「礼物」: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有学者认为这是「见面礼」的专用名词。
【撒上九8】「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暂编注解〕“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十分之一安士(3克)。
「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古时未有铸造钱币之前是以重量计算价值。他们剩下的银子很少,只有三克(十分一盎司)重。
●「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一舍客勒约等于11.4公克,此处大约只有三公克重(现值约台币40元),仅是很少量的银子。
【撒上九9】「(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 神,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
〔暂编注解〕先知是神的代言人,有神特别赐的异象、异梦,将神的旨意传达给人(民十二6)。“先见”是先知较古的一个称呼。
这句话给后来的读者清楚解释,“先见”(源自“看见”)后来被称为“先知”。两者可能曾经有区分,但到了本书写作时已经没有两样(比较11节)。
【撒上九10】「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
【撒上九11】「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暂编注解〕上坡。丢失的驴自然不会在城里。扫罗和他的仆人会在田野里寻找它们,那里有人们的田园,或者在空旷的乡下地方寻找它们。
●「打水」:通常是年轻女子的责任,打水时间通常是黄昏时刻。
11-14 撒母耳往邱坛献祭:邱坛本为迦南人拜神的地方,后来以色列人在未有圣殿前也在邱坛敬拜耶和华。撒母耳主持的大概是该城居民为庆祝初收而献的平安祭;按照规矩,仪式完毕后,参加献祭的人会一同欢宴。
【撒上九12】「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
〔暂编注解〕“邱坛”是山丘上献祭的地方。示罗被毁后,撒母耳在拉玛设邱坛,成为以色列的一个宗教中心(七17)。所罗门王时代,以色列人仍有在邱坛献祭的事(王上三2)。圣殿建成,才照律法规定,集中在一处敬拜神(申十二2∼5)。
“丘坛”。一个膜拜和献祭的高地,位于山上或人造的平台上。这种膜拜的观念主要来自迦南人(比较申一二2∼5),但以色列人在圣殿建成之前,也使用这种设备。参看列王纪上三章2节的脚注。
●「正到城里」:「进入城中的日子」,此城应该是撒母耳居住的拉玛城,不过 7:16 提到撒母耳平常巡行几座城审判以色列人,因此也不总是在此城中。
●「邱坛」:原文是「高处」、「高地」、「山脊」。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后,仿效当地的习惯,在山冈的高处建立祭坛敬拜神。后来甚至连邪淫的宗教仪式都仿效起来了。此时应该是因为示罗被毁,约柜、会幕不在一个可公开敬拜的地方,所以权宜之计就是用「私设的祭坛」来敬拜神。不过撒母耳已经统治这么久,没有建立集中敬拜地方,导致邱坛成为以后的问题,也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撒上九12 邱坛】邱坛(希伯来语作 bamah)是有祭坛运作的崇拜场所。通常不是露天,而是室内的设施,有分别为圣的陈设,场地大得足以供祭司服务(但我们不能假设它们全部建于山丘之上)。米沙碑文证明这些神庙也是摩押崇拜的一环。米吉多和纳哈里亚(Nahariya)等遗址都找到了可能是邱坛的例子。──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12 在邱坛献祭】圣经虽没说明这城的名字,大部分学者都相信这是撒母耳的家乡拉玛(拉玛琐非,见一1的注释)。他在示罗陷落之后于拉玛筑坛(七17),当时约柜流亡,这城大概就是以色列的中央圣所。献祭通常与筵宴有关,在此亦不例外。本节大概是月朔祭礼,是个庆典(见二十5的注释)。另一个可能是登基祭礼,是预知扫罗来访之撒母耳特别召开的。──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13】「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
【撒上九14】「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
〔暂编注解〕正迎着他们来。或,“向着他们走出来”;也许“出来招呼他们。”按照希伯来原文和上下文,这些翻译每种都是可能的。
【撒上九15】「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
〔暂编注解〕●「已经指示撒母耳」:原文是「已经打开撒母耳的耳朵」。
【撒上九16】「“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
〔暂编注解〕“膏他”:用油膏一个人为君是将此人分别出来侍奉神,作祂特别差遣的工作。看十1注。扫罗被膏,要他作以色列人的领袖,领导他们作战(比较士十三5)。故说“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膏立就是一种奉献,或为了事奉而把某人分别出来。这是一种宗教的行为,使神与王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让君王充当神的代表,治理百姓。
我必使。这就给出了14节的背景。仔细研究前面的经文,就会发现扫罗不确定如果不带着礼物去见先见是否妥当,而且在他同意进城之前,仆人花了一些时间说服他。这例证了圣灵的指导,在困惑混乱中的人们借此被带入与那些能给予他们帮助之人的接触。以同样的方式,路得被天意引导到波阿斯的田里(得2:3),腓利被指导到那位从耶路撒冷到埃塞俄比亚途中的太监那里(徒8:26-29)。如此完全地顺服于圣灵的控制是一个神圣的特权,从而使祂能指导我们到那些需要我们说明的灵魂那里,正如祂指导了撒母耳一样。
●必「使」:「差遣」。亦即保罗遭遇失驴的事情,其实是神介入的结果。
●「我民」以色列的君:「百姓」、「国民」加上第一人称单数词尾。表明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不是君王的子民,君王只是「管理者」。
◎ 9:16 很清楚的说明任命君王的目的是为了「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而非作威作福、横征暴敛。我们今天带领基督徒,是否也认清他们是「神的民」而我们只是「管理者」、「带领者」。
【撒上九17】「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
〔暂编注解〕●「治理」:「使限制」、「停止」,有「组织」的意思。
【撒上九18】「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
〔暂编注解〕神把扫罗带到撒母耳那里,意思是十分明显的。神掌管一切。
在城门里。已经蒙了耶和华的指示,并且记得这信息临到他的时日,撒母耳可能出来寻找耶和华曾说过的这个年青人。他们二人“在城门口”相遇,那里是长老们就座并给出忠告或帮助陌生人认路的地方。撒母耳可以在这里指望获得关于任何可能进城的陌生人的消息。时间恰好。在扫罗说话前,撒母耳就知道了他就是耶和华前一天曾告诉过他的那个人(17节)。认识到正在被神带领着,这一定使撒母耳多么激动啊!他已经忠心地侍奉祂这么多年了。如果人象撒母耳所做的一样完全地顺服神,现今有什么理由使他不能有这同样的经验呢?18
19节可能是14节的详细解释。
●「寓所」:「房子」、「房屋」。
18-21 扫罗刚遇撒母耳:先知就立即告诉他三件事:1 他是今次祭事的贵宾;2 失去的驴已经找到了;3 他就是全国期待的救星。
【撒上九19】「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暂编注解〕先知请扫罗在自己前面登上邱坛表示对他的尊重。
「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解释有二:1 撒母耳应许扫罗有问必答来证明自己确是先知;2 扫罗年纪还轻,内心充满烦恼,需要有长者辅导(参25)。
◎「你心里的事」:此处我们看不出来扫罗心里想什么事,他应该不会想到要作王,因此可能是想到非利士人的压迫一类的。正好「君王制度」是这些事情的解答。
【撒上九20】「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
〔暂编注解〕“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这里把失去的驴子与一切宝贵的或众人所渴望的东西(即君王身分)作对比。
已经找着了。撒母耳说驴已经丢了三天,字面意义是,“今天,三天。”在告诉扫罗他崇高的恩召之前,撒母耳先使他在他来访的实际目上安心。基督总是既照顾听祂之人身体的需要,又照顾他们灵性上的渴望。当祂照顾他们属灵的需要时,祂对他们身体的福利感兴趣这个事实使他们很乐意听从。因而驴已经找着的这个消息也使扫罗很确信撒母耳关于王国信息的神圣来源。
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尽管撒母耳本人就是一位先知和士师,他还是接受了耶和华的忠告,许可以色列众人心中的愿望。在与这个将要接管把以色列从非利士人手中救出来之责任的年轻人会面时,他没有表示任何遗憾或嫉妒的感觉(16节)。相反,他给予了扫罗显著的尊荣和敬重(见20-24节)。撒母耳此时表现了无私的真精神。象摩西一样,他渴望耶和华的灵临到众人身上(民11:29)。基督并不以自己与父神同等为强夺的,反而表明了无私的真原则,为的是使得胜者可以与祂一起坐在祂的宝座上(启3:21)。同样地,撒母耳不但表明他乐意把这责任给扫罗,而且他愿意尽其所能预备这位将来的王承担他的责任。
●「仰慕」:「渴望」。
【撒上九21】「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暂编注解〕扫罗谦卑地以自己家系低微来婉拒撒母耳的暗示。
●「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本来就是以色列最小的儿子,在士 20:46 中便雅悯支派还因为惩罚性的战争几乎全部灭亡。
【撒上九22】「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暂编注解〕客堂。意思是这房间附属于吃祭肉的高地。扫罗和他的仆人被引导到客堂里的尊位,约有30位长老在场。扫罗曾在找他父亲的那几只驴的工作中坚持不懈,或许当长老们看到他并听到他的故事时,会感到这个人会同样坚持不懈地寻找一个把以色列从非利士人的敌意中拯救出来的办法。
22-24 撒母耳待扫罗如上宾:礼待这未来的王:1 让他坐筵席的首位;2 飨以祭牲的腿。
【撒上九22 筵宴的客堂】分给祭司和崇拜者的分,有时规定必须当场吃用(如:利七6)。由于筵宴是献祭崇拜重要的一环,神殿往往设有专供此用的房间。本节用来形容这房间的字眼,在其他地方则用来描述庙宇范围之内,接连于神殿的各种房间。考古学家经常挖掘到与主殿相连的副室,但往往无法断定每个房间的用途。──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23】「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份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撒上九23 上等的肉】大腿(和合本:「腿」,24节)被视为最上等的肉,通常保留给主持的祭司食用(利七32∼34)。撒母耳在此把它让给上宾。──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24】「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
〔暂编注解〕平安祭的祭肉原为给祭司的(利七32∼33)。撒母耳把祭肉留给扫罗,以示尊敬,也表示他就要成为神的受膏者。
把祭牲的腿给予扫罗( 比较利七32
33),意思是尊崇他为上宾,地位高于所有其它的宾客。
「收存的腿」:古代祭祀规矩以前腿为最重要的部分,一般以左前腿给最尊贵的宾客。
前腿。扫罗受邀参加的宴席显然是拉玛的长老们参加的平安祭的宴席(见利3:1的注释)。当以色列人认可圣约时,他们曾做过这种献祭(出24:4-8)。在这种献祭中,祭牲的胸和右“肩”(或大腿)属于祭司(利7:33
34)。祭肉必须在祭牲被杀的当天吃;一点不可留到早晨(利7:16)。呈给扫罗的“腿”是平信徒可以吃的左腿,还是属于祭司的右腿,并没有提及。但它却是为扫罗保留的部分,当他是尊贵的客人。
撒母耳说。虽然在希伯来原文中没有“撒母耳”这个词,但显然就是他说的。对扫罗来说,他的到来曾被预见并认真地计划了,他必定已经确信了神邀请他承担领导责任。
●「收存的腿」:原文是「收存的腿和那上头的东西」,意义不太清楚,许多学者根据其他文献修改为「收存的腿和肥尾巴」。这应该是归给祭司的份。 出 29:27
● 9:24 有许多经文意义不是很清楚,可能有抄写的错误。
◎撒母耳其实对扫罗很好,也让扫罗分享原专属于祭司的特权。即使后来扫罗是要由撒母耳手中取走统治权,撒母耳还是无私的爱护扫罗。这一点真是值得我们敬佩。
【撒上九25】「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
〔暂编注解〕和扫罗说话。那天扫罗蒙告知了他崇高的恩召。显然撒母耳花了一些时间给他的客人解释已经运行了数百年的神权政治的伟大原则,以及长老们所强烈要求的改变的含意。但是那天的意外事件显然在扫罗的心中并没有很重的分量,因为他睡到第二天早晨,直到被先知叫醒。
●「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七十士译本作「他们在房顶上给扫罗铺床」。当地的建筑,屋顶比较凉爽是招待贵宾睡觉的好地方。
【撒上九25∼26 宿于房顶】虽然梯级和支柱等证据证明不少房屋楼高两层(甚至三层),考古学家却只能在文化层的瓦砾中发现楼房的平面设计。二楼(房顶)的房间较宜居住和睡眠,因为空气比较流通。──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九26】「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撒上九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 神的话传与你听。”」
〔暂编注解〕●「城角」:「城的边缘」、「城的尽头」、「城的末端」。撒母耳私下膏抹扫罗,可能是有些政治考虑,为了避免造成无谓的王位争夺战。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