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三章拾穗

 

【撒上二十三1「有人告诉大卫说:“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

   〔暂编注解〕基伊拉为犹大城邑,在非利士地边界上,距亚杜兰南不远。

         “基伊拉”,在亚杜兰以南约三英里(5公里)外的一个犹大城市,与非利士人的边境接壤。非利士人在以色列人完成收割和打榖的艰苦工作后,便来偷袭他们的禾场。

         非利士人控制犹大的山区,一到收割季节便上来掠夺犹大的谷物。

         「基伊拉」:距亚杜兰的南面约五公里(三英里),接近非利士边界。

         基伊拉。亚杜兰南部约21/2英里(4公里)的一个城镇,位于Wadi es-Sur的多石面,出现在山区,并进入以拉平原。基伊拉距希伯仑城约9英里(14.4公里)。现在以Khibet Qîlā闻名。

         禾场。正是快到夏初季节的时候,因为谷物已被收割并已扬场,金黄的麦堆堆积在禾场上等候分发。这种工作大多是集体工程。选择这些禾场有三个因素要考虑:(1)需要一个平面,岩面更好;(2)这块地的高度必须足够让风吹走糠秕;(3)可能位于小区中心比较方便(见代上21:18-26)。

         「基伊拉」:位于西伯仑北方约13公里的基拉废墟,邻近非利士边界,海拔450公尺。比犹大山地低,高于非利士平原。此处位于亚杜兰南面约5公里。

         「禾场」:通常位于城外空旷处,没有防御设备。如果遇到谷物收成期间,收成堆在该处,的确是相当好的抢掠目标。

         1-13  基伊拉人欲出卖大卫:基伊拉人虽得大卫的救助,免受非利士人的掠夺,但却在扫罗围攻的危急关头打算出卖大卫,幸而大卫得神谕示及时逃离此城。

 

【撒上二十三2「所以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华对大卫说:“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

   〔暂编注解〕大卫一方面关心自己同胞的利益,另一方面不放过与神为敌的非利士人。大卫身边的祭司亚比亚他备有以弗得(6), 可求问神谕(参14:3)。

         大卫求问。有些人认为这是亚比亚他现在与大卫同在的证据,而且是通过乌陵与土明求问的(见9节的注释),尽管这节经文并没有提到求问的方式。但是6节似乎暗示亚比亚他并没有到大卫那里,直到大卫在基伊拉的时候。然而,在此之前,先知迦得与大卫在一起(撒上22:5)。在那时,先知是人们通常藉以求问神的人(撒上9:9)。所以大卫很容易通过迦得寻求神的指导。

 

【撒上二十三3「跟随大卫的人对他说:“我们在犹大地这里尚且惧怕,何况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旅呢?”」

   〔暂编注解〕跟随大卫的人认为他在犹大本土已须面对扫罗的追捕,何必再招惹非利士人,加增敌人呢?

         在犹大地这里尚且惧怕。要是跟从大卫的人在那个时候显示自己,他们就会处于立即被发现的危险中。扫罗一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就会派部队来捉拿他们。在他们自己的支派中尚且感到惧怕,所以就更犹豫去面对外国强敌了。他们会很高兴帮助保护以色列反对他们仇敌的无缘无故的攻击,但是这些所谓的逃犯对一个被认为是忠于王权的城镇能做什么好事呢?而且料想这个城镇还会帮助国王拘捕反对势力。尽管扫罗软弱,但是百姓大部分还是顺从王权的。大卫和他的谋士确实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感到唯一明智的方针就是把他们的难题呈到耶和华面前。

         「军旅」:原文是「战斗数组」,意思应该是受过训的正规军。七十士译本作「抢掠者」。

         ◎犹大地比基伊拉更远离非利士人,大卫的部下意思是他们身在犹大地都还会怕非利士人,怎么可能主动去攻击非利士人。大卫透过求问神,克服了他们的恐惧,打胜了战争。

 

【撒上二十三4「大卫又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回答说:“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

   〔暂编注解〕起身下到。神喜悦祂的儿女请教祂的旨意。他们越始终如一地这样做,就越对祂摆脱困境的办法有信心。神正在加强以色列去镇压非利士人的掠夺。如果大卫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积极的立场,那么他就会赢得百姓的喜爱了,他们就会知道他的方针是要巩固国家而不是要煽动对它的革命。

 

【撒上二十三5「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往基伊拉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杀败他们,又夺获他们的牲畜。这样,大卫救了基伊拉的居民。」

   〔暂编注解〕往基伊拉去。人们同意随从神圣的指示,表明在这些结交的月份中,大卫已经使那些跟随他的人确信首先需要确定神的旨意,然后才无畏地前进,信靠天意眷顾敞开的门路。同样认真地求问神关于每一行动与态度的旨意应该是现今基督徒路线的标志。

         基伊拉是一座有围墙的城镇(7节),但是没有准备的居民毫无反抗有经验的非利士军兵的能力。扫罗远在许多英里之外,但是大卫和跟从他的人离的却很近。行动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吃惊的非利士人被杀败了。

         夺获他们的牲畜。要么是被打败的非利士人被远远驱逐到他们自己的领土,从而大卫可以为他们造成的损害收集赔偿,要么是这些牲畜原是非利士人带来驮运五谷的。大卫给基伊拉的战胜品是多少,留给跟从他的人多少,并没有告诉我们。几百人会需要大量的粮食储存。

 

【撒上二十三6「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逃到基伊拉见大卫的时候,手里拿着以弗得。」

   〔暂编注解〕“以弗得”参二十一9注。

         关于“以弗得”,参看第二章18节的脚注。

         亚比亚他逃到大卫那里以后,一直跟随他到处逃亡。

         亚比亚他。挪伯的监督人似乎是带着大屠杀的消息到基伊拉大卫那里的(撒上22:20 21)。虽然有人理解“到基伊拉”伴随着其后的动词“下来”,但是这句话一般还是被认为意思是亚比亚他在伊基拉初次见到大卫。

         「手里拿着以弗得」:原文是「手拿着以弗得下来」。因为挪伯在犹大山地,所以亚比亚他是由高处下来。

 

【撒上二十三7「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到了基伊拉。”扫罗说:“他进了有门有闩的城,困闭在里头,这是 神将他交在我手里了。”」

   〔暂编注解〕困闭在里头。大卫显然在伊基拉停留了足够长的时间,以致扫罗感到终于可以捕获他了。

         「困闭在里头」:原文只是「被禁闭」。

 

【撒上二十三8「于是扫罗招聚众民,要下去攻打基伊拉城,围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

   〔暂编注解〕围困大卫。在其反对大卫的努力中,扫罗可能深信神在引导着他。一个人可以思想邪恶那么久以致邪恶终于在他眼中变成良善了,而且他会尽责的执行他心中的思念和主意。例如,可拉感到确信神曾指定他领导反对摩西的叛乱;米利暗批评摩西的妻子时曾确信是正确的;约雅敬拒绝接受耶利米关于以色列被巴比伦掳去的预言并焚烧预言的书卷时,显然没有任何良心不安(耶36:22-30)。

         正相反,大卫心中的愿望却是在邻邦部落面前维护他本国百姓的正义与尊严,也帮助任何一个在以色列可能遭受艰难困苦的人。他并没有通过自己支派的人逢迎自己来使扫罗厌恶。他作战也不象非利士人一样,为的是通过劫掠邻近地区的城镇获得战利品。

 

【撒上二十三9「大卫知道扫罗设谋害他,就对祭司亚比亚他说:“将以弗得拿过来。”」

   〔暂编注解〕以弗得。通过自己恶毒地反对祭司的行为,扫罗已经剥夺了自己来自乌陵和土明的益处,即使自从他被弃后,耶和华确实曾以这种方式与他交通过(见撒上28:6)。不再接受神圣的交通了,他就通过在每一通路中看神对他的启示与他败坏之心中的热望是和谐一致的来安抚他问罪的良心。通过神圣的天意安排,并且无疑是因为大卫献身于不惜任何代价遵行神的旨意,所以扫罗丧失的以弗得,大卫却得到了。

         圣经并没有透露乌陵与土明给出求问之回答的确切方式。这一沉默在拉比中引起了许多猜测。巴比伦的《塔木德》说神谕被称为乌陵是因为它发出的解释性的亮光;它被称为土明是因为它的声明总是完成的。传统认为这些宝石是其上刻有以色列12支派名字的那些宝石,并且教导说需要拼出答复的那些字母是凸起的,就象硬币上的字母一样。构成12支派名字的那些字母并不是希伯来字母表上的所有字母,但是传统给这些加上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耶书仑的支派”的名字(Treatise Yoma 73 a b)。

         约瑟夫说:“通过大祭司戴在胸前的嵌在胸牌里的那十二块宝石,神预先宣布,何时他们会在战争中获胜;因为在部队开始行军前有这么伟大的光辉从它们照射出来,所以百姓们都感到神临格为了帮助他们”(《古代史》卷三 8. 9)。然而,乌陵和土明并不是胸牌上的那12块宝石,而是两块更光辉显赫的宝石,在胸牌的两侧一侧一个。通过光明环绕在右侧的宝石上表明赞成,而将阴影笼罩在左侧的宝石上表明不赞成。归于乌陵和土明的回答并不总是等同于是或否(见士1:220:18;撒上23:11 12),而是在回答一系列的求问中,祭司可能会以句子的形式给出回答。

 

【撒上二十三10「大卫祷告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你仆人听真了扫罗要往基伊拉来,为我的缘故灭城。」

   〔暂编注解〕灭城。无疑基伊拉的居民十分感激大卫的帮助,并且暂时可能没有想到将来涉及的问题。没有继续留在哈列的树林,大卫反而发现这个城市对他和跟从他的人开放了,并且这城的人无疑尽其所能提供给这么一大群人的需要。但是消息传的很快,扫罗不久就得知了遭遇非利士人的细节,形势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基伊拉人认识到他们会被迫作出决定,在一方面,忠于扫罗,就可以保留他们在以色列中的地位,而另一方面,他们待逃犯大卫如朋友所暗含地对扫罗的拒绝,后果就是他们的城市被毁灭。

         大卫在预料到这种情况中表现出了他的远见,但是即使他有这么长的经验,他还是不知道该走哪一步。他曾在神圣的指示之下到了哈列,恰好在需要的时间拯救了基伊拉。然而他知道如果继续留在城墙里,他就会与耶和华的受膏者作战并且启动一场内部革命,那是他的心灵所反抗的。

         「听真了」:连续两个「听见、听见」,强调用。

         23:2 5 大卫的目的是拯救基伊拉,但是扫罗的目的是毁灭基伊拉,如果大卫继续留在基伊拉,就与他的初衷不合了。此处也可以看出两个领导者的动机差异。

 

【撒上二十三11「基伊拉人将我交在扫罗手里不交?扫罗照着你仆人所听的话下来不下来?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求你指示仆人。”耶和华说:“扫罗必下来。”」

   〔暂编注解〕七十士译本 23:11 没有「基伊拉人将我交在扫罗手里不交?」。

 

【撒上二十三12「大卫又说:“基伊拉人将我和跟随我的人交在扫罗手里不交?”耶和华说:“必交出来。”」

   〔暂编注解〕基伊拉人不敢冒犯扫罗,宁愿出卖大卫,免得像挪伯城那样惨遭屠杀。

         他们必交出来。神并没有指示大卫离开基伊拉,象祂不久前曾指示他去作战一样。在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之后,祂留给大卫去使用自己的判断力。在考虑全体的安危过于自己的安危中,大卫表现了良好的将才。

         在扫罗早期的生涯中,神也曾给他提供过同样的神圣指导。扫罗拒绝按照神的忠告而行;而大卫却从中受益并且胜了又胜。大卫静悄悄地从基伊拉撤退了,他的人毫不犹豫地跟从了他。日复一日,新的经验鼓励了他自己的心,并鼓舞了跟从他的人对他们所爱之领袖的信心。

         ◎基伊拉人的决定乃是人之常情,与自己的性命相比,自己恩人的性命自然比较次要,大卫一行人只好离开这座城。扫罗既然无法掌握大卫的行踪,就无法有进一步的行动了。

 

【撒上二十三13「大卫和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就起身出了基伊拉,往他们所能往的地方去。有人告诉扫罗,大卫离开基伊拉逃走,于是扫罗不出来了。」

   〔暂编注解〕“扫罗不出来了”。他放弃追捕。

 

【撒上二十三14「大卫住在旷野的山寨里,常在西弗旷野的山地。扫罗天天寻索大卫, 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

   〔暂编注解〕“旷野”指“犹大的旷野”,位于犹大山地与死海之间,荒凉渺无人迹。“西弗旷野”指希伯仑以南西弗附近(二十三24)的一片荒旷高原,为犹大旷野的一部分。

         犹大的“旷野”是荒凉不毛之地,位于山地和死海之间。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利用这地的许多峡谷和洞穴来躲避扫罗的追捕。“西弗旷野”。距离希伯仑四英里(6.4公里)的贫瘠高地。

         「西弗旷野的山地」:在犹大的东南部,靠近死海。这一带地方为畜牧之地,另有树林(参15)。

         西弗。希伯仑东南约33/4英里(6公里)在高原上的一座城镇。希伯仑位于两座海拔3 000英尺(915米)的山的西面。有一个很深的旱谷位于这两座山之间。在东面的山坡上面向死海就是西弗旷野,它向东延展数英里。这片区域是贫瘠不毛的焦干沙漠,布满了深深的干谷,成了极好的藏身之处。“要塞”或堡垒是居高临下的瞭望台,俯瞰大部分地区,并且相隔的足够近,以致于任何一个人想要横越这个地域而不被发现都是不可能的。可能大卫在不同的战略阵地都布置了他的人,每天都接到关于扫罗军队所在位置的报告。水和食物几乎是无法得到的。

         「山寨」:原文是复数型态,显示大卫一行人有不少「堡垒」。

         「西弗」:位于西伯仑东南8公里的山上,属于犹大的领域。此处位于基伊拉东南大约21公里。此处已经是中央山地的东边,不同于以往大卫活动的地点主要在中央山地西边。

         14-28  非利士人犯境使大卫得以脱险:扫罗的追捕并没有松懈,加上大卫匿居之处的居民西弗人向扫罗告密,大卫的生命危在旦夕。在紧急的关头,神藉非利士人的入侵使扫罗忙于应付外敌,无暇追捕大卫,以致大卫终能脱险。

 

【撒上二十三15「大卫知道扫罗出来寻索他的命。那时他住在西弗旷野的树林里。」

   〔暂编注解〕“树林”亦作“何利沙”,为一地方名。

         “树林”。更可作:何利。在西弗地之内。

         树林。希伯来文是chorshah,可能应该被译为一个地点的名称“何来什”。有人把这个地点定位于西弗镇正南13/4英里(2.8公里)处,在从希伯仑到隐基底的主干道上。可能大卫到那儿去找食物或饮用水。

         「树林」:比较可能是作为一个专有地名「何烈斯」。

 

【撒上二十三16「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起身,往那树林里去见大卫,使他倚靠 神得以坚固,」

   〔暂编注解〕虽然扫罗找不到大卫,约拿单却按照他们最后一次会面的地点找到他。

         去见大卫。约拿单找到了某种可以安排与大卫见一次面的方法。也许有些被派出去的搜寻队士兵把这信息给了约拿单却没有给扫罗。假如是这样的话,大卫就可以确信许多人都同情他了。

         他需要这样一次访问所能给予的鼓励。虽然诗篇第11篇的标题并没有给出写作的时间,但它信心的笔调使有些人感到是在约拿单的来访后写的,大卫在诗句中表达了他对耶和华天佑门路的信靠(见诗11)。

         16-17   约拿单来见大卫,声明支持他,并重申所立之约(18:3; 20:8)带给他安慰和鼓励。

         1618这是大卫和约拿单有生之日的最后一次晤面。袂别后,二人信守盟誓,恩及后人(撒下9章)。

 

【撒上二十三17「对他说:“不要惧怕,我父扫罗的手必不加害于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这事我父扫罗知道了。”」

   〔暂编注解〕约拿单再一次确认大卫的王权(参看二○14 15的脚注),愿意退居第二位,并且再次确认他们两人之间的誓约。约拿单凭他在军事上的英勇,可说是大卫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

         「加害」:「发现」、「找到」。

 

【撒上二十三18「于是二人在耶和华面前立约。大卫仍住在树林里,约拿单回家去了。」

   〔暂编注解〕◎此处是大卫与约拿单最后一次会面。「不要惧怕」可能约拿单觉得大卫正在害怕。约拿单这种朋友,帮忙帮到这种地步,还跑到朋友逃难的地点来安慰他、强调自己的王位要给他,真的是令人无话可说了。

 

【撒上二十三19「西弗人上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我们那里的树林里山寨中,旷野南边的哈基拉山藏着吗?」

   〔暂编注解〕“哈基拉”的意思是“沙漠”或“荒地”,指希伯仑南边的旷野(二十六1 3)。

         “旷野”(Jeshimon)指希伯仑东南面的旷野(二三24;二六1 3)。

         西弗人。希伯来原文此处并没有使用定冠词;因此这个短语可能译为“有些西弗人”更好。这暗示并不是所有的西弗人都企图出卖大卫。当大卫得知他已被出卖时,就写了诗篇第54篇。

         哈基拉山。这座山的确切位置不知。有人认为它有一个长长的白垩质的石灰石山脊,从西弗旷野一直延伸到死海。

         耶什门[旷野。]字面意义是,“旷野”(见申32:10;诗68:7),或“沙漠”(见诗78:40106:14;赛43:19 20)。这里出现的“耶什门”是不是一个固有名称是可置疑的。

         「树林里山寨」:「何烈斯的堡垒」。

         「旷野」南边:应作「约斯门」,指犹大旷野东边与死海接壤的带状地区,气候干旱、地势崎岖,相当容易躲藏。

         「哈基拉山」:字义是「黑暗」,位于约斯门区域中。

         ◎这些西弗人应该是为了效忠正统王室而密报大卫行踪。有时候我们也会盲目效忠「正统」,不管那个「正统」是不适合乎神的心意。我们如果处于「正统」的地位,也要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如扫罗一般,失去了该地位应该有的素质。我们如果效忠某个正统,有时也要反省一下自己这样无保留的效忠,是不是反而敌对了神。

 

【撒上二十三20「王啊,请你随你的心愿下来,我们必亲自将他交在王的手里。”」

   〔暂编注解〕「下来」:原文也是「下来、下来」,希望扫罗一定要「下来」。

 

【撒上二十三21「扫罗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因你们顾恤我。」

   〔暂编注解〕「顾恤」:「顾惜」、「怜悯」。

 

【撒上二十三22「请你们回去,再确实查明他的住处和行踪,是谁看见他在那里,因为我听见人说他甚狡猾。」

   〔暂编注解〕「狡猾」:原文也是「狡猾、狡猾」,强调用。

         ◎比起大卫在 23:6 9-13 的状况中,有祭司帮忙求问神,扫罗只能询问人 23:22-23 其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一个可以逃离危险,一个却无功而返。

 

【撒上二十三23「所以要看准他藏匿的地方,回来据实地告诉我,我就与你们同去。他若在犹大的境内,我必从千门万户中搜出他来。”」

   〔暂编注解〕回来「据实地」告诉:很可能是一个专有地名「拿孔」, 26:4 似乎也是指同一个地名。亦即扫罗到该地等消息。

         「千门万户」:原文是「千」,也是部队的单位。

 

【撒上二十三24「西弗人就起身,在扫罗以先往西弗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却在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

   〔暂编注解〕西弗在希伯仑东南约6公里。玛云在西弗以南约8公里。亚拉巴的意思为“荒野”,一般指死海附近的荒野,此处指犹大旷野。

         “玛云旷野”。邻近玛云城的旷野,在西弗以南五英里(8公里)。“亚拉巴”指一片荒地,是死海南北向的裂谷,但这里解释为犹大旷野的一个地方。

         「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玛云在西弗之南,而亚拉巴则位于约但裂谷的南端,连接红海与死海。

         玛云。西弗南方约8英里(12.8公里)的一个城镇。玛云旷野在这座城的东边,向死海延伸。这地点现在以Tell Ma`în闻名。

         「玛云」:字义是「部落」。应该就是现今的马因废墟。位于西弗南方7公里。

         「亚拉巴」:字义是「荒野」。指犹大旷野和死海连接的地带。

 

【撒上二十三25「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去寻找大卫。有人告诉大卫,他就下到盘石,住在玛云的旷野。扫罗听见,便在玛云的旷野追赶大卫。」

 

【撒上二十三26「扫罗在山这边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山那边走。大卫急忙躲避扫罗,因为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四面围住大卫和跟随他的人,要拿获他们。」

 

【撒上二十三27「忽有使者来报告扫罗说:“非利士人犯境抢掠,请王快快回去。”」

   〔暂编注解〕◎扫罗的军事才华不错,所以在容易躲藏的约斯门地带仍然有效的包围大卫一行,可惜神要保护,人再有能力也没办法捕捉。宿敌非利士人反倒成为大卫的救星。

 

【撒上二十三28「于是扫罗不追赶大卫,回去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名叫西拉哈玛希罗结。」

   〔暂编注解〕“西拉哈玛希罗结”是“隔离的盘石”之意,纪念扫罗在此虽与大卫近在咫尺,始终未能追上。

         “西拉哈玛希罗结”。即避难的盘石。

         「西拉哈玛希罗结」:意思是「分开(将扫罗与大卫分开)的岩石」。

         西拉哈玛希罗结。字面意义是“分开的绝壁”。根据康德尔所说:“在El Kôlah(古山哈基拉)的山脊和玛云的邻域之间,有一个大峡谷,叫作1/2岩谷,是一个窄而深的裂口,除了绕路而行许多英里之外,无路可通,所以可能扫罗眼看着大卫却无法上前抓住他的仇敌;这个1/2分开的绝壁现代的名字是Malâky,与希伯来词Mahlekoth很接近。邻近区域有很多急流的河底痕迹,但是靠近玛云再没有别的地点有sela`这个词所指的绝壁可以发现了。所以,对我来说,似乎把这个峡谷看作大卫奇妙逃脱的现场相当可靠,由于非利士人的突然入侵,就结束了大卫在南部地区九死一生的逃亡史。

         「攻打」:「遭遇」、「面对」、「迎战」。

         「西拉哈玛希罗结」:字义是「逃亡之崖」或「区隔之崖」。

 

【撒上二十三29「大卫从那里上去,住在隐基底的山寨里。」

   〔暂编注解〕“隐基底”的意思是“山羊泉”,在死海西边,为犹大旷野中最大的一块沃土。沙漠绿洲,旧约诗歌常有提及(歌一14)。

         “隐基底”。即小山羊的泉源,希伯仑以东一个绿洲,在死海的海岸之上;这地以其青葱繁茂的葡萄园而知名(歌一14)。

         「隐基底」:死海西岸干旱地带中的绿洲,以盛产葡萄闻名(参歌1:14)。──《串珠圣经注释》

         「隐基底」:字义是「小羊的泉源」,是死海边的一个绿洲。

         23:29-24:22  大卫在隐基底放过扫罗:扫罗在追杀大卫时,独自撞进大卫躲藏的洞穴,给大卫下手杀他的好机会,但大卫怜惜神的受膏者,未加以伤害。扫罗得悉此事,暂时良心发现,承认过错,并恳求大卫将来登基后放过他的子孙。

 

【撒上二十三29 隐基底】隐基底绿洲位于死海中部,耶路撒冷东南约三十五哩之处。源源不绝的泉水,使它在这荒芜地区,洒上了一抹生命和色彩。在其悠久历史中,这地曾经用作祭仪场所、军事岗哨、商业中心。大卫选择这个地区的理由,大概是基于这一带洞穴的数量和水源的供应。考古学家在这附近发现了好几个分裂王国时代(主前八至七世纪)的堡垒。一个建于水泉,另一个则建于峭壁顶部,可以俯瞰方圆数哩内的游人。──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23章)】

 1 本章记载了大卫与耶和华之间「有问有答」的关系,表明了大卫对神的尊敬,也看见神指示大卫当行的道路。你是否羡慕大卫与神的关系?你是否学大卫一样,凡事尊神为大、求问祂旨意?

 2 大卫在决定应否出击非利士人时,要考虑那些正面和负面的因素?整个过程可否供我们借镜?

 3 面对扫罗兵临基伊拉城的危险,大卫的祷告如何重复地称呼神和他自己?这显示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4 约拿单冒险到树林去见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大卫得此良友,「夫复何求」!但约拿单这样做对他父亲与他本人有何影响?你愿否付上代价,使你的好友「倚靠神得以坚固」?

 5 西弗人和基伊拉人面对扫罗寻索大卫的命一事,反应有何异同?你认为他们的做法可取吗?

 6 在玛云旷野,扫罗差点捕获大卫(26),到最后才藉非利士人的犯境转移扫罗的注意力(27-28)。你认为大卫从这次经历学到什么功课?参诗18:31

 7 扫罗一点也不罢休地寻索大卫的命,但神却保护他,约拿单也安慰鼓励他,使他在黑暗中仍见曙光。你曾否有过大卫这样的经历?这经历对你的信仰生活有何帮助?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