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五章拾穗
【撒上二十五1】「撒母耳死了,以色列眾人聚集,為他哀哭,將他葬在拉瑪,他自己的墳墓裡(“墳墓”原文作“房屋”)。大衛起身下到巴蘭的曠野。」
〔暫編註解〕二十八3再提到撒母耳逝世的事,為掃羅召隱多珥的女巫作引子。此處提到,當因掃羅既已為大衛祝福,承認了他繼承王位(二十四17~20),撒母耳連貫士師與王朝兩個時代的事業已到終點。掃羅已為神所棄,而大衛又在逃亡中,撒母耳在人民心目中仍是一國的精神領袖,可以帶領他們進入偉大的王朝時代。但他死了,舉國為之哀慟。
“巴蘭的曠野”:在以色列國最南端,與西奈半島接壤,遠離猶大地。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作“瑪雲的曠野”,比較合理(看下節及二十三24)。
“巴蘭的曠野”。西乃半島上的曠野地,在巴勒斯坦西南面的遠處。七十士譯本作“瑪雲的曠野”,在希伯崙以南八英里(13公里)的曠野地。
撒母耳卒:撒母耳可謂連接士師神治時代與君主專制時代的偉人,他的死是以色列的一大損失,也使大衛失去一個有力量的支持者。
「巴蘭」:位元於西乃半島的沙漠地區。七十士譯本在此則作「瑪雲」,與上下文配合。
撒母耳死了。撒母耳為青年人組織學校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從而以色列能在偉大的救贖原理中受到培訓。神起初的計畫是利未人應該分散在全地,教導百姓關於神的事情。但是這個支派的人大部分都失業了,所以他們被迫以別的行業謀生,從而百姓很快就變得比他們四圍的外邦人好不了多少了。結果先知學校就設立了。
他自己的房屋裡。“房屋”這個詞不需要理解為是指撒母耳的居所,這裡可能用來指墓室。如果撒母耳照字面被埋葬在“他自己的房屋裡”,那就會永久污穢了(民19:11-22)。傳統認為撒母耳的墓地是一個洞穴,其上已經建造了一座穆斯林的清真寺,在耶路撒冷西北約5英里的Nebī Samwîl,不過這種說法並不確定。
巴蘭曠野。從猶大南部向西奈延伸的一個沙漠(見民10:12)。巴蘭有一次等同於西珥(申33:2),而西珥是以掃的家鄉,在希伯侖下面的內蓋夫(見創32:3及其它)。巴蘭曠野被認為包括位於加低斯巴尼亞和大亞拉巴之間的尋曠野,或死海與亞喀巴海灣之間的平原。因為居住在這個地區的部落本質上是掠奪性的,所以當大衛逃到巴蘭時就會受到冷遇,並且無疑承認了他的錯誤。這種待遇,加之認識到掃羅的敵意在撒母耳死後會更加苦毒,使大衛感到需要來自上面的明確説明。他在極大的焦慮中寫了詩篇第120篇和第121篇。
●「墳墓裡」:原文是「房屋中」、「家中」。猶太人偶爾也會把去世的人埋葬在家中,如約押 王上 2:34 。
●「巴蘭」:位置在西乃半島,距離甚遠。七十士譯本作「瑪雲」,是比較可能的地點。
◎照說掃羅已經執政很久,撒母耳已經淡出政壇,但是他的去世仍然讓百姓為他哀哭,好像他仍然是全國性的領袖一樣。
1-44 大衛與亞比該:大衛與跟隨他的人在瑪雲曠野曾幫助富戶拿八,保護他的群羊免受損失,但拿八卻以惡相報,激起大衛的憤怨,率眾要殺他。幸而拿八的妻子亞比該生性賢慧,獲悉丈夫愚妄的作為後,急忙帶備禮物往見大衛,求他饒恕,及時阻止了流血事件的發生。不久,拿八被神擊打而死,大衛便娶亞比該為妻。
【撒上二十五2】「在瑪雲有一個人,他的產業在迦密,是一個大富戶,有三千綿羊,一千山羊。他正在迦密剪羊毛。」
〔暫編註解〕“迦密”:不是北部加利利海旁的迦密山,而是猶大南部希伯侖以南約11公里的一處地方(書十五55),距瑪雲北一公里半(看十五12注)。
羊為當地人肉食來源,羊毛更是財富來源(王下三4)。剪羊毛的時候有若農村收割季節,牧場歡慶,主人家宴客,慷慨款待工作人員。大衛為了軍需,希望富戶拿八把慶節的食物和羊毛給他一點(8節),他的軍隊也出過力保護他的牛羊財產(16節)。
拿八的業務在迦密(不是加利利附近的迦密山,而是希伯崙以南7英里或11公里的一個地方),但他的家實際上在瑪雲,再向南走一英里(1.6公里)。
「剪羊毛」:指慶祝收成、歡宴親朋、施捨慈惠的日子(36;撒下13:23)。
迦密。瑪雲北部一英里多一點兒的一個城鎮,位於山地的頂部。這個地方東邊的水都流入死海;西邊的水都流入地中海。瑪雲曠野人口稀少,滿布著旱谷,位於迦密的東部和南部。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留在西弗曠野和瑪雲曠野期間(撒上23:24-26),在移到隱基底之前(撒上23:29),就已經與拿八的牧人們熟悉了,並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拿八居住的地方接近沙漠,經常遭受搶劫隊的劫掠。這座城現在以Kermel聞名。
●「瑪雲」:此城是瑪雲曠野最重要的都市,地勢較高。
●「迦密」:此城位於猶大曠野,在希伯崙東南十一公里,瑪雲北方一公里半之處。 15:12 記載掃羅在此城立記念碑。此處屬於猶大支派。
●「大富戶」:「偉大的男人」、「重要的男人」、「影響力大的男人」。
2-3 大富戶拿八:拿八住在希伯侖以南十一公里(七英里)、瑪雲以北一點六公里(一英里)的迦密。他所擁有的羊,數目可觀。拿八為人鹵莽、剛愎,與妻子亞比該的性格恰恰相反。
【撒上二十五3】「那人名叫拿八,是迦勒族的人;他的妻名叫亞比該,是聰明俊美的婦人。拿八為人剛愎兇惡。」
〔暫編註解〕約書亞率以色列人入迦南後,將希伯侖和以南地區撥給迦勒為業(書十四6~15)。拿八屬迦勒族,為迦勒的後人。他的牧場在迦密,家住在瑪雲。“拿八”(讀音與“愚頑人”近似)可能是別人給他的綽號。他的妻子亞比該(意為“父親的快樂”),無論是名字、性格和天稟,都和他迥異。
“拿八”的意思是“愚蠢”,他的行為顯示這個名字與他很相配。“剛愎”。或作:粗野。
拿八。字面意義是“愚蠢的”,“自私”。他妻子亞比該的名字的意思可能是“我父親是喜樂,”或“喜樂之父”。
●「拿八」:字義是「笨蛋」、「愚頑」。可能是別人為他取的綽號,不過當時父母為兒子取負面名字的例子,並非罕見。台灣早期也有「罔市」、「罔腰」一類的名字。
●「迦勒族」:指 民 13:30 的迦勒後代,後來迦勒獲得希伯崙附近的山地為業 書 14:6-15 。「迦勒」的字義是「狗」。此處可能也有影射的意味。
●「亞比該」:字義是「我父是喜樂」。
●「聰明俊美」:「有好的理解能力又外表美麗」。
●「為人」:「行為」、「慣常的做法」。
●「剛愎」凶惡:「冥頑不靈」。
●「兇惡」:「邪惡」。
【撒上二十五4】「大衛在曠野聽見說拿八剪羊毛。」
〔暫編註解〕●「剪羊毛」:這是計算羊群,酬謝牧人的慶典。
4-8 大衛在歡樂的日子派人向拿八索賞賜:大衛手下一大群人不單沒有傷害、掠奪牧人,反而保護當地牧人和他們的財物;到收成時候牧人按習俗以禮回贈答謝,是理所當然的事。
【撒上二十五5】「大衛就打發十個僕人,吩咐他們說:“你們上迦密去見拿八,提我的名問他安。」
〔暫編註解〕「十個僕人」:可能大衛預料拿八會給予甚多賞賜,須動用這麽多僕人去取回。
●「十個僕人」:大衛大概預料拿八會給很多禮物,所以派這麼多人去。
●「平安」:基本和主要的意義是一種「健全的狀態」,亦即全人在一終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其次(次要的意義),平安指人因進入了健全的狀態而享受心中的平安。
【撒上二十五6】「要對那富戶如此說:‘願你平安,願你家平安,願你一切所有的都平安。」
〔暫編註解〕“對那富戶如此說”。更可作:對他說:“願你長壽”。
【撒上二十五7】「現在我聽說有人為你剪羊毛,你的牧人在迦密的時候和我們在一處,我們沒有欺負他們,他們也未曾失落什麼。」
〔暫編註解〕依遊牧民族守望相助的默契,大衛和他的手下有責任保護當地人民,當地人民也有義務供應他們的所需。
●「欺負」:「使羞愧」、「侮辱」。
●「失落」:原文是「錯失」、「缺少」。
【撒上二十五8】「可以問你的僕人,他們必告訴你。所以願我的僕人在你眼前蒙恩,因為是在好日子來的。求你隨手取點賜與僕人和你兒子大衛。’”」
〔暫編註解〕“好日子”。即繁榮的日子和剪羊毛季節的慶典(比較36節)。大衛和他的隨從一直在保護拿八的羊群和財物(二五15
16
21),為了得到食物的供應,支付工資的日子終於來到了。
你兒子大衛。大衛用這種稱號是出於對一位年長者的尊敬。在這個地區的現代旅行者們注意到現在的禮貌和風俗幾乎與大衛那個時代的相同。
雖然就掃羅來看,大衛本人是一個逃犯,但是大衛卻成了保護者,使他的人民免受來自沙漠地區的掠奪性攻擊。他曾無償地保護了拿八的羊群。正常來說,羊群的主人會很高興並回報那些幫助他們免受損失的人。大衛要求供應是合法的並且與他那個時代的風俗和諧一致。
●「好日子」:意思是「歡樂的慶典」。這種時候本來主人就會慷慨請客,更不用說是對今日豐收有幫助的大衛一行人了。
◎ 25:8 的確是有點打秋風、索取保護費的意味,趁著拿八剪羊毛的慶典,幫軍隊弄點食物。不過這也不算太過分,因為大衛的確是保護了拿八的羊群 25:15-16
21 。
◎其實對照 25:15-16 中僕人的見證,大衛在 25:7-8 的說明還算謙遜,來要禮物的時間與態度也還得體。說完就等候拿八的回應,沒有什麼過份的表現。
【撒上二十五9】「大衛的僕人到了,將這話提大衛的名都告訴了拿八,就住了口。」
〔暫編註解〕●「住了口」:「休息」、「停止」。不過七十士譯本和死海古卷都將此字作「跳起來」,而且是指拿八聽完話後「跳起來說話」。
【撒上二十五10】「拿八回答大衛的僕人說:“大衛是誰?耶西的兒子是誰?近來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甚多。」
〔暫編註解〕拿八提到“近來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甚多”,透露了若干掃羅作王時社會的情況,居民對生活環境可能有所不滿。
大衛是誰?。要是大衛還住在瑪雲的話,就幾乎不會有這種侮辱的言論了。拿八提到悖逆奔逃的僕人,可能是指大衛違背掃羅,也可能是指拿八輕率地拒絕了這些年輕人,暗諷他不能斷定他們是不是大衛的人(見11節)。
●「近來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甚多」:拿八的話顯出掃羅治理時,社會狀況並不十分穩定。
10-11 拿八不但拒絕酬謝大衛,且惡言相向,指斥他為私自離開主人的奴隸。
【撒上二十五11】「我豈可將飲食和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給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呢?”」
〔暫編註解〕拿八不但拒絕支付工資,而且還裝作不認識大衛,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協議。
● 15:11 拿八表示他不能把「食物」、「水」、「肉」給大衛。而且原文是「我的餅」、「我的水」(七十士譯本作「我的酒」)、「我的肉」。
●「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原文是「我不認識的人們」,直接侮辱了大衛軍的所有人。
◎拿八如果拒絕,也就算了。問題是他拒絕又侮辱大衛是「背叛逃跑的僕人」,正好擊中大衛的要害(大衛對掃羅忠心,卻又不得不逃跑)。難怪大衛要怒急攻心,直接要去討回公道。
【撒上二十五12】「大衛的僕人就轉身從原路回去,照這話告訴大衛。」
【撒上二十五13】「大衛向跟隨他的人說:“你們各人都要帶上刀。”眾人就都帶上刀,大衛也帶上刀。跟隨大衛上去的約有四百人,留下二百人看守器具。」
〔暫編註解〕大衛此時的軍隊人數不多,六百人當為概數。看守器具的與上陣打仗的平分戰爭所得,成為以色列軍的定例(三十24~25)。“器具”指軍需品,包括糧秣。
“器具”。更可作:行李。
大衛也帶上刀。大衛在他尋求個人報復的草率決定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還不得不學習忍耐的功課。這種有價值的品性是後來養成的。請觀察他此時的態度與後來押沙龍圖謀篡位時他的態度之間的對比。在大衛逃離耶路撒冷時,掃羅家的示每向他扔石頭並咒駡他。當跟隨他的人中有一個想要殺那個冒犯者時,大衛說:“由他咒駡吧……或者耶和華……為我今日被這人咒駡,就施恩與我”(撒下16:11
12)。
◎由此處大衛的反應,可以看出大衛不殺掃羅,其實是經過相當的克制。因為一個有錢人侮辱他,他就打算要殺他全家。
【撒上二十五14】「有拿八的一個僕人告訴拿八的妻亞比該說:“大衛從曠野打發使者來問我主人的安,主人卻辱駡他們。」
〔暫編註解〕“辱罵”。直譯作:大叫或尖叫。
告訴亞比該。不知道形勢怎麼變化的,竟把有這樣一種性情的女子許配給了象拿八這樣鹵莽衝動的人,但經常是具有完全相反的天性的兩個人被帶到一起結成夫妻這種最親密的關係。這可能不是亞比該第一次蒙召去做她丈夫和他所交往之人之間的調解者了。亞比該幾乎沒有認識到在她日常對拿八的服務中,她已經發展了一種清楚的屬靈理解力並加強了她女性的直覺,終有一天會使她能幫助大衛免犯一次嚴重的錯誤(18-28節)。
◎ 25:14 的僕人是個很明白情勢的聰明人,他一定知道大衛會有什麼反應,也知道誰可能可以阻止局勢往壞處發展,所以立即採取行動。我們能有這樣的洞察力與執行力嗎?
●「辱罵」:「叫囂」、「貪婪急進的」。
【撒上二十五15】「但是那些人待我們甚好;我們在田野與他們來往的時候,沒有受他們的欺負,也未曾失落什麼。」
【撒上二十五16】「我們在他們那裡牧羊的時候,他們晝夜作我們的保障。」
〔暫編註解〕「作我們的保障」:在這南部的曠野,牧人居住的地方沒有保障,容易受到擄掠。
●「保障」:原文是「牆」。
【撒上二十五17】「所以你當籌畫,看怎樣行才好。不然,禍患定要臨到我主人和他全家。他性情兇暴,無人敢與他說話。”」
〔暫編註解〕“性情兇暴”。原文作:彼列之子,即不足取的人。
拿八的僕人預料大衛必來報仇(參21-22)。
彼列之子[性情兇暴]。字面意義是“無價值之子,”或“邪惡之子”。當時彼列看來並不是一個固有名稱,雖然它後來被看作一個固有名稱了(見林後6:15)。
●「所以」:原文是「現在」。
◎這個僕人敢跟主母這樣說話,一定是他覺得事情嚴重緊急,所以催促主母趕快有所行動。
17~19 亞比該知道她不可能跟丈夫理論,便按照常理,打發人先把補償的東西送到大衛那裏去。
【撒上二十五18】「亞比該急忙將二百餅,兩皮袋酒,五隻收拾好了的羊,五細亞烘好了的穗子,一百葡萄餅,二百無花果餅,都馱在驢上,」
〔暫編註解〕五量器。字面意義是,“五細亞。”一細亞是6.66幹夸脫(7.33升);5細亞總計約一蒲式耳(36.65升)。
一百串。可能是“塊”(見旁注)。古代的風俗是把葡萄乾壓進餅裡。
◎這些數量的食物,很可能是本來就預備在剪羊毛的宴會上給大家吃的,不然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準備完成。亞比該用的策略跟雅各面對以掃差不多,讓禮物先行消對方的氣 創 32:13-21 。
●「細亞」:一細亞大約7.3公升。
【撒上二十五19】「對僕人說:“你們前頭走,我隨著你們去。”這事她卻沒有告訴丈夫拿八。」
【撒上二十五20】「亞比該騎著驢,正下山坡,見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從對面下來,亞比該就迎接他們。」
〔暫編註解〕◎情勢果然緊急,大衛與拿八家距離不遠,大衛又已經發誓要殺拿八全家了,還好亞比該的執行力很強,來得及處理這個危機。
【撒上二十五21】「大衛曾說:“我在曠野為那人看守所有的,以致他一樣不失落,實在是徒然了,他向我以惡報善。」
〔暫編註解〕「
21-22 與上章所載的情形相反,大衛認為此次動刀劍大有理由。
【撒上二十五22】「凡屬拿八的男丁,我若留一個到明日早晨,願 神重重降罰與我。”」
〔暫編註解〕“男丁”。原文作:向牆撒尿的,即男性。
●「男丁」:原文是「對著牆壁小便者」。
●「神重重降罰與我」:馬所拉經文是「神重重降罰與大衛的仇敵」,七十士譯本作「神重重降罰與大衛」。七十士譯本的譯法可能比較正確。
【撒上二十五23】「亞比該見大衛,便急忙下驢,在大衛面前臉伏於地叩拜,」
〔暫編註解〕●「臉伏於地叩拜」、「婢女」:都是非常謙卑的表現。
23~28 亞比該歸罪在自己身上,向大衛獻上賠償的禮物,要求他饒恕。
23~31從23至31節的話,可知以色列人中預覺大衛日後必作以色列王的已大不乏人。亞比該說大衛的性命如寶器一樣有神保護,有同說作一國之君為神所立,必蒙神恩佑。迦勒人心已歸向大衛至為明顯。
【撒上二十五24】「俯伏在大衛的腳前,說:“我主啊,願這罪歸我!求你容婢女向你進言,更求你聽婢女的話。」
〔暫編註解〕亞比該代丈夫認罪求恕。
我主啊,願這罪歸我。一種高尚的姿態,並且可能已經成了她的一個習慣。無疑,並不告訴拿八,她經常把他的愚蠢變成改進他狀況的機會,盼望他能看到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的美好。這位高尚的婦人表現自己是那愚人所依賴的一位,所以是應該接受懲罰的一位。
【撒上二十五25】「我主不要理這壞人拿八,他的性情與他的名相稱,他名叫拿八(就是“愚頑”的意思),他為人果然愚頑。但我主所打發的僕人,婢女並沒有看見。」
〔暫編註解〕與他的名相稱。見3節的註釋。
沒有看見僕人。拿八作為家庭的首腦和在所有業務安排中的家族代表,並沒有把他的妻子考慮在內。通過信任她,無盡的煩惱可能就會避免了,但是現在她成了撿起斷線並為麻煩事件接受所有責備的一位。
●「理」:「把....放在心上」。
●「壞人」拿八:「不重要的」、「沒用的」、「卑鄙的小人」。
●「但」:也可以翻譯為「且」。
【撒上二十五26】「我主啊,耶和華既然阻止你親手報仇,取流血的罪,所以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說,願你的仇敵和謀害你的人都像拿八一樣。」
〔暫編註解〕亞比該以神的使者自居,阻止大衛犯上流人血的罪(參31)。
阻止你。亞比該沒有把使大衛轉離其草率的意圖歸給她自己的智慧,而是歸給了耶和華。從她口中說出來的這種話只有從具有深刻信仰傾向之人的口中才能說出來。
◎ 25:26 亞比該假設蒙神幫助大衛已經聽他的勸告,又暗示大衛如果不聽,就是犯了「流人血」的罪。的確,大衛正想殺害無辜者報仇(他要殺拿八全家)。不過亞比該可不能直接講出責備大衛的話,所以只好轉幾個彎來說。
【撒上二十五27】「如今求你將婢女送來的禮物給跟隨你的僕人。」
〔暫編註解〕祝福[禮物。]。亞比該把她的禮物說成祝福,暗示她在把對捐贈人的注意力從她轉向神,祂才是供應這些食物回應大衛請求的一位。
【撒上二十五28】「求你饒恕婢女的罪過。耶和華必為我主建立堅固的家,因我主為耶和華爭戰,並且在你平生的日子查不出有什麼過來。」
〔暫編註解〕亞比該所說的話既誠懇又得體,且處處為大衛為王后的人格聲譽著想。本節可為她全篇勸告的中心。大衛對此婦人的見識深深佩服(33節)。
饒恕罪過。見24節。亞比該使她的要求基於兩個重要考慮:(1)大衛在為耶和華爭戰。她提到這個事實對大衛是含蓄的責備,因為大衛現在並沒有從事耶和華的差事,而在從事完全出於他自己選擇的一件事。當大衛在基伊拉與非利士人作戰時,他認真地求問了神對那件事的旨意(撒上23:2)。而現在這件事卻沒有做這樣的請教。對於他現在從事的這件事,大衛並沒有得到上天的贊同。(2)大衛會招致內疚,直到現在他的生命一直相當自由。“你平生的日子查不出有什麼過來”這種說法是來自人的觀點的評論。大衛已犯過嚴重的錯誤(見撒上21:1
2
12
13)。但亞比該顯然是從他將來勝任作以色列王的觀點來評價大衛的品格的。他的缺點還沒到使他不具有擔任這一高位的資格的地步。但是如果他實現了反對拿八的意圖,這件事就會在百姓心中引起嚴重的疑問,懷疑大衛是不是適合作他們將來的王。如果他會繼續其根除他王國中那些膽敢反對他旨意的公民這種意圖,那麼他的統治將會是十分不受歡迎的。
【撒上二十五29】「雖有人起來追逼你,尋索你的性命,你的性命卻在耶和華你的 神那裡蒙保護,如包裹寶器一樣;你仇敵的性命,耶和華必拋去,如用機弦甩石一樣。」
〔暫編註解〕“雖……(卻)……”。更可理解為一個條件句:“若有人起來追逼你,尋索你的靈魂(性命),你的性命便……”。這比喻取自一種習慣的做法,就是把貴重的物品包裹起來,避免受到損害。神照顧屬自己的人,就象人照顧珍寶一樣。
雖然有人。希伯來文似乎是泛指“要是有人。”亞比該顯然想到的是掃羅,但她的語言卻具有外交性。
性命蒙保護。希伯來文是seror hachchayyim
字面意義是“活人的包裹”。這比喻借自把貴重物品包裹紮牢以便於物主帶在身邊這種風俗。這個希伯來詞現今用於猶太人的墓碑,照猶太權威所說,指的是將來的生命。
●「雖有人起來追逼你,尋索你的性命」:指的應該是掃羅的追殺。
【撒上二十五30~31】「我主現在若不親手報仇,流無辜人的血,到了耶和華照所應許你的話賜福與你,立你作以色列的王,那時我主必不至心裡不安,覺得良心有虧。耶和華賜福與我主的時候,求你紀念婢女。”」
〔暫編註解〕亞比該堅稱那無需要的流血行為,這時絕對不是大衛的最大利益。
不安。希伯來文是puqah,字面意義是,“絆倒”。這個詞用來比喻良心的譴責。亞比該懇求大衛要以這樣一種方式行事:當他成為王時,他會感謝神在他因堆積在他身上的忘恩負義而絕望自憐的時候給他一種堅定不移的力量。畢竟,她不得不比大衛更長久地忍受這個獨立自主的、吝嗇並且嫉妒的粗鄙之人。
◎ 25:30-31 亞比該更直接的說如果大衛不做這些事,以後做王時就更心安理得、毫無遺憾。不過看起來亞比該一定覺得嫁給拿八不太幸福,所以暗示大衛要「記得」他。
【撒上二十五32】「大衛對亞比該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今日使你來迎接我。」
〔暫編註解〕大衛承認亞比該是神差來阻止他犯罪的使者。
【撒上二十五33】「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你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
〔暫編註解〕你的見識也當稱讚。溫和地接受指責需要謙卑的心。大衛沒有做任何努力證明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他的心充滿了對這位使他免於一次草率殺人行為之人的感激。
●「見識」:「判斷」、「辨識」。
●「稱讚」:該是「蒙福」、「祝福」。
●「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應該是「你和你的見識當受祝福」。
【撒上二十五34】「我指著阻止我加害於你的耶和華以色列永生的 神起誓,你若不速速地來迎接我,到明日早晨,凡屬拿八的男丁必定不留一個。”」
〔暫編註解〕“我指……耶和華以色列永生的神起誓”。更可作:實在地,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活的。“男丁”。原文作:向牆撒尿的,即男性。
● 25:34 最前面有個「但是」、「不過」。亦即大衛也表示拿八家男人的性命其實差點就不保。
【撒上二十五35】「大衛受了亞比該送來的禮物,就對她說:“我聽了你的話,准了你的情面,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家吧!”」
〔呂振中譯〕「大衛從亞比該手裏接收了她所帶來的東西,就對她說:『你安心上你家去吧;看哪,我聽了你的話,給你面子。』」
〔暫編註解〕“准了你的情面”。允許你的請求。
我聽了你的話。甘心情願接受指責應該受到表揚。大衛已經使自己習慣于目睹天意的神秘運行,並且他看到了在他面前的意外事件中的神聖作為。他感謝神開始這一連串的事件並使它在亞比該恰好適時適地與他會面時達到高潮,並因象亞比該這樣一位有屬靈心意之人的鼓勵而感謝神。
●「准了你的情面」:「高舉你的臉」。
◎大衛認為亞比該的勸告是神的作為,阻止他犯錯。他也準備接受亞比該的勸告與禮物。這種氣度,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撒上二十五36】「亞比該到拿八那裡,見他在家裡設擺筵席,如同王的筵席。拿八快樂大醉。亞比該無論大小事都沒有告訴他,就等到次日早晨。」
〔暫編註解〕●「見」他在家裡設擺筵席:原文是「看阿!」,感嘆詞。
●「如同王的筵席」:顯示拿八對自己很好,而且物質有餘,家中被拿走那麼多食物他還是渾然不知。
【撒上二十五37】「到了早晨,拿八醒了酒,他的妻將這些事都告訴他,他就魂不附體,身僵如石頭一般。」
〔暫編註解〕拿八“身僵如石頭”,可能所患為中風之症,十天后死去。
拿八顯然是中了風,癱瘓了,象“石頭”一樣僵硬,動彈不得。
他就魂不附體。即,他陷入了一種沒有知覺的狀態。
身僵如石頭一般。他變成癱瘓了。
●「魂不附體」:原文是「心死亡」。
●「身僵如石頭一般」:有人認為這是中風(腦溢血)的狀況。
◎看起來拿八並不是真的能夠承擔大事的人,他罵一罵大衛之後造成的局勢,居然把自己嚇死了。
37-38 拿八可能因飲酒過量而中風癱瘓,第二次中風時不治。
【撒上二十五38】「過了十天,耶和華擊打拿八,他就死了。」
〔暫編註解〕耶和華擊打拿八。聖經常常把神描繪成在做祂並沒有阻止的事。拿八曾有他的機會。有一位敬虔的妻子同在對他沒有任何有效的影響。他喪失了進一步蒙神保護他性命的權利。
【撒上二十五39】「大衛聽見拿八死了,就說:“應當稱頌耶和華,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又阻止僕人行惡,也使拿八的惡歸到拿八的頭上。”於是大衛打發人去與亞比該說,要娶她為妻。」
〔暫編註解〕大衛獲悉神為他報仇後,按昔日的風俗(參撒下11:26-27),迎娶新寡的亞比該。
◎拿八可能是作者拿來暗喻掃羅,因為掃羅對大衛以善報惡的狀況,掃羅愚頑不聽勸告的狀況,都與拿八相近。拿八被神擊打死亡,似乎就暗喻了掃羅即將步上相同的命運。
【撒上二十五40】「大衛的僕人到了迦密見亞比該,對她說:“大衛打發我們來見你,想要娶你為妻。”」
【撒上二十五41】「亞比該就起來,俯伏在地,說:“我情願作婢女,洗我主僕人的腳。”」
〔暫編註解〕亞比該謙卑地聲稱她只需作大衛的婢女已心滿意足。
【撒上二十五42】「亞比該立刻起身,騎上驢,帶著五個使女,跟從大衛的使者去了,就作了大衛的妻。」
〔暫編註解〕本章所記故事可與《路得記》後先媲美。後者為士師時代以色列南部民間田園生活的寫照,本章則為猶大地的畜牧生涯的描寫,可略窺掃羅治下人民的生活,貧富懸殊,地方治安不靖。
有的解經家認為作者借此故事中的人物拿八來暗喻掃羅的兇狠、愚頑,不聽忠言(17節;比較二十27~33),其下場也如拿八以悲劇終。
作了他的妻。大衛已經結過婚了(撒上18:27)。多妻制是當時的風俗,並且大衛的行為在他那個時代並不被百姓認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神在這個時期容忍了這種風俗,就象他在初期所容忍的一樣(見申14:26的註釋),人們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鑒察(見徒17:30)。然而,多妻制所帶來的大量悲哀與痛苦,原是人們若樂於接受神起初在伊甸園所賜予的一夫一妻制就會避免的(創2:24;參太19:5)。
●亞比該「立刻」起身:「急速」、「趕快行動」。亞比該似乎是個執行力很高的女人。
◎「五個使女」:顯出拿八和亞比該很有錢。
◎說起來大衛此時還很不得志,但是亞比該卻毫不遲疑,立刻決定要嫁給他,真是慧眼識英雄。
◎拿八死了之後,財富應該是亞比該繼承(不知道拿八是否有兒子),或至少亞比該可以控制拿八的一部分財富。大衛娶了她就與這個富有家族建立關係,可以獲得軍隊的補給。後來大衛在希伯崙被膏立為王,顯然也跟這個事件有相當的關係。
【撒上二十五43】「大衛先娶了耶斯列人亞希暖,她們二人都作了他的妻。」
〔暫編註解〕亞希暖是大衛的元配(看二十七3;三十5),生子暗嫩(撒下三2)。掃羅的女兒米甲在大衛流亡期間留在猶大地,被迫改嫁拉億的兒子帕提。大衛正式登位後,要了她回來(撒下三13~15)。
大衛王朝的預備工作中,除了先知和大祭司外(二十二5注),現在多了一位能幹的婦人亞比該主持中饋。
關於多妻制度,參看第一章2節的腳註。
●「耶斯列」:此處的耶斯列應該不是以色列北方的那一個,而是位於猶大山地的耶斯列 書 15:55-56 ,不過詳細地點不詳。
●「亞希暖」:應該是大衛的第一個妻子 27:3 30:5 ,暗嫩的生母 撒下 2:2 3:2 。字義是「我兄弟令人愉快」。
43-44 大衛在流亡期間的妻子有耶斯列人亞希暖(這耶斯列在猶大)及亞比該。他原先的妻子米甲大概受父王掃羅擺佈,以大衛逃亡在外、遺棄妻子為名,改嫁帕提(即帕鐵,撒下3:15)為妻。米甲日後歸回大衛(見撒下3:13-16)。
【撒上二十五44】「掃羅已將他的女兒米甲,就是大衛的妻,給了迦琳人拉億的兒子帕提為妻。」
〔暫編註解〕帕提又名帕鐵(撒下三15)。
●「迦琳」:字義是「泉」,位於耶路撒冷北方。
●「拉億」:字義是「獅子」。
●「帕提」:字義是「我的拯救」,又名「帕鐵」(字義是「神信實」) 撒下 3:15 。
◎掃羅把米甲另外嫁人的動作,很可能是為了斷絕大衛身為王的女婿所擁有的繼承權。
【思想問題(第25章)】
1 拿八是個大富戶,又有個聰明美麗的妻子,你想,他向來還缺乏些什麽呢?參17
25節。而你,有否缺少了人生一些重要的東西(參路12:16-21;
18:18-23)?
2 拿八說他不知道大衛一干人是從那裡來的(11),所以不能將飲食賜給他們。從大衛侍從的話(7-8)及拿八對大衛的描寫(10)看來,拿八拒絕酬謝大衛的理由是否充分?這顯示他的價值觀是怎樣的?參36節。若你是社會中的上層人士,拿八是否你的寫照?
3 從14-19節看來,亞比該平日跟僕人的關係如何?你有否想過:在危難關頭人會否幫助我們,與我們日常對人的表現甚有關連?
4 因著亞比該明智的處理,制止了一場流血的事件,難怪大衛也稱贊她。試分析她處理危機的手法有什麽是我們可以向她學習的?
5 大衛堅持讓神在掃羅身上為他伸冤,這次卻要親手報仇,甚至把拿八手下的男丁殺盡,為何他有這樣不同的反應?亞比該給他什麽提醒?見28-31節。
6 大衛的長輩及膏他的撒母耳已去世 (1)
如今勸諫他的是仇人之妻,為何大衛終於接受亞比該的勸告?見32-35節。你又能否接受平輩或晚輩的勸告?
7 耶和華為大衛伸冤,擊打拿八,他就死了。這對耶和華的屬性有何提示?
──《串珠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注釋》․《蔡哲民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