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撒母耳记上第十二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撒上十二2024债台高筑】

有位基督徒想出一个妙计,他决心制作一个收支平衡表,来记录他经历上帝恩典中的种种。在表的一端他记下他为上帝所做的一切事;在另一端他记下上帝施予他的一切恩典。从这里来了解他和上帝之间的收支情形。但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放弃这项「簿记」工作,理由是:「不得了,我再继续记下去就要宣告破产了,因为这项收支总是不能平衡,当我发现上帝的施恩太多时,有一种债台高筑的感觉」。

但在许多时候,上帝的恩典不一定尽如人意。例如,伊利斯说过:「我深爱上帝的火、锤炼和磨琢的恩典,上帝不断的管教对我来说,是最丰盛的赐福」。伊利斯弟兄没有忽略上帝鞭打的益处。

我们每天若能记下一件救主恩手的作为,相信对我们必有极重大的发现。在恩主极多的恩宠之下,我们究竟为祂做了些什么呢,在相形之下,我们岂非债台高筑么?

至少我们办得到的,是不断「赞美」恩主一切的慈爱。——P.R.V.——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撒上十二22「耶和华心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我们的救恩是依据在神的性格。几年前,摩西曾求神不毁灭与舍弃以色列,免得埃及人以及其他的外邦人有理由说神不能实现祂的计划,祂是出尔反尔的。但是神必因祂的大名行大事。撒母耳的说法就在这里。我们也可由此得蒙安慰。

神知道我们的光景,我们在蒙恩之前多么软弱与无定。祂拯救我们,把我们带到他面前,我们以人的说法,真感到他计算了代价,祂已经看清究竟有无足够的力量使我们胜敌,不致跌倒。我们也在祂荣耀之前将自己欢欢喜喜交托给祂。祂知道我们需要怜悯、安慰、温和。祂要我们成为祂的子民。祂不要回复我们本来的光景,因为这样未免使祂失望,祂决不愿意我们失去原有的希望。祂是预知的,无所不知,所以祂早有安排。祂也是无所不能的,祂必成就一切的事。

有人问:我们得救的人会不会再沉沦呢?这问题不在我们,而在于神。得救的仍会沉沦,是神的能力不足。神对约书亚的应许可以使疑惑者得到答案:「我必不离开你,也不丢弃你。」祂对需要者说:我以色列的神决不丢弃他们。

──迈尔《珍贵的片刻》


撒上十二23好心没好报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
撒母耳时代的历史背景并不是波澜壮阔的,然而撒母耳却是一个像珠穆琅玛峰一般的人物矗立在这段历史上。作为神的预言者,他审判人民。由于以色列实施神权政体,撒母耳等于是王,他尽忠尽职,为神和人民而奉献。
但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周围列国一样,有一位真正的国王(撒上85)。所以他们要求撒母耳下台,这伤了撒母耳的心,他了解到人民是多么的不服从他(撒上1217~19)。
撒母耳可以对新国王和叛逆的人民置之不理,但他反而说: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23节),撒母耳为什么这样说?他知道他虽然遭受拒绝,另一道门却仍然为他而开――代祷的门,他的反应显示了他对神的虔诚,他仍敬爱神,仍关心神的子民。当我们想服务别人,却受到拒绝时,我们千万不能以牙还牙,以免得罪耶和华。我们反而要靠着神的恩典,真诚地为那些不珍惜我们付出的人代祷。
为爱付出却遭蔑视,对你伤害有多深?
不要绝望――
这时你须用圣灵充满的眼光去看他们,
以祷告去爱冒犯你的人。
要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生命语》

 

【撒上十二23未卸下的担子】「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

  年老的撒母耳,应该可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岁月了。虽然没有人给他一笔丰厚的退休金,但总该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可以笑傲林泉之下,颐养天年了。
  撒母耳一生,忠心传神的话;神这样的仆人,对人民也必然公义廉正,他没有“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中受过贿赂因而眼瞎”,他心清手洁,没有人能够在他手中找着甚么。(撒上一二:2-5)这样的领袖多么难得!哪知,有一天,人民公意竟不再接受他的领导,请他把一切交代清楚,离职不必再事奉。情何以堪!
  被弃绝的领袖,是否就隐迹山林,不问世事了呢?撒母耳不能免于被厌弃的感觉,因此神安慰他,告诉他说:被厌弃不要紧,错不在你,“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八:7)神不会错,也没有错,跟神一同被厌弃是好事,证明错在他们。
  撒母耳不是恋于名位不退的人,人家不再需要他,他只好退位。不过,他虽然离开了公开的事奉,但决不离开祷告的事奉;可以从士师的位上退休,但决不从祭司中保的位上退休。他在告别宣言中说:“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上一二:23
  人民不要撒母耳,撒母耳不能不要人民。全民倾向于列国的文化,偏离正道,是得罪神的事;如果撒母耳为了自己心灵受伤害,而离开守望的职分,也是得罪神的事。所以属灵领袖不能自怜自爱,要不顾自己的伤痕;你们怎样对待我,是你们的事;我必须作守望者,不止息的,作民族良心的声音。
  别的领袖是一离开政坛,其影响力也随之消失;有的甚至不死不退,但人亡则政息。也有的像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退而不休,要权威不要责任,终于造成国家的悲剧。
  撒母耳离开政坛,但不离开祭坛;他为耶和华所筑的坛,就在他家乡拉玛。那年迈的士师,在风烛残年的岁月,每个清晨,每个黄昏,举起他苍老的双手,为年轻的新王扫罗,为以色列这新生的王国,在神面前献上祷告;他的腮颊上,常是挂着两行泪痕,为背道离神的国人哀伤。
  我们这背道的世代,需要忠心的守望者,祷告人。── 于中《撒母耳记上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