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拾穗

 

【撒下十五1「此后,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

   〔暂编注解〕押沙龙图版之心渐露,既取得大卫宽恕,第二步则为争取民心。他外出有车马,有随从开道,以建立王者气派(参撒上八11);经常来到城门口为民断案,暗中赢取民心(6节)。

         车马。押沙龙在秘密计划获得王位。为了给百姓留下深刻印象,他装出了一种自认为是适合于确定的王位继承人的姿态。请比较亚多尼雅,当他以登基为目的“自尊”时,也遵循了同样的行动路线(王上1:5;另见撒上8:11)。

         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这位王子的护卫队。通过这种措施,押沙龙似乎在发出其要继承王位的要求。这相当于向公众宣布他认为自己就是将成为下一任国王的人。

         ●「车马....五十人」:显示君王或继承人的地位。当时的车是用两匹马拖拉。载客的小平台安装在后轴之上,护栏高及大腿中间。此处所指的,是一种礼仪用车。这是当代最豪华的交通工具,通常包了金子,又镶满各种宝石。后来亚多尼雅也用类似的排场显示自己是王位继承人 王上 1:5 。耶路撒冷不大大卫不可能没有注意到押沙龙的举动,但是他放任押沙龙这样的排场,恐怕是导致后来叛变的原因之一。

         15:1 是描述押沙龙自己以王位继承人的排场出入, 15:2-6 则是描述押沙龙利用大卫施政的弱点,并假装亲民来取得民心。

         1-6押沙龙深谋远虑,在兴兵之前先争取民心:1 以车马及个人的侍卫表现自己的身分与地位(1);2 表现关心民情,暗讽父王对百姓疏于照顾(2-4);3 表现屈尊降卑,与民亲善(5)。

         123 在与大卫分开的两年里,押沙龙心里产生苦毒。他最终爆发叛变。押沙龙篡夺王位的时候,大卫被迫逃离耶路撒冷。

         1-37  押沙龙夺位与大卫逃亡:自从暗嫩死后,押沙龙本已成为王位的继承人,但他仍急不及待要夺取王位,可能他不相信大卫会传位予他,又可能他要显示自己政治的才华。

         15:1-18:33  押沙龙叛变:本章至18章记载押沙龙叛变及大卫逃避儿子追杀的经过,最后押沙龙被杀,大卫复得王位。

 

【撒下十五1「此后,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

车马」车马和五十名扈从可能是官方语言,代表君王或其继位者的地位。车以双马负轭拖拉,旁边另有一至二只套了挽具的马。载客的小平台安装在后轴之上,两个车轮木制有辐。乘车者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则配有弓箭枪矛。二人站于车上,护栏只高及大腿中部。本节字眼所指的,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皆有使用之礼仪用车。这是当代最豪奢的交通工具,通常包了金子,又镶满了天青石等各种宝石。

「五十人奔走」这些在车前奔走的人,负责宣告君王和王子的来临,以及作他的护卫。赫人文献描述神明跑在君王车前,领他战胜。跑在君王车前之人担任徒步传令兵之职。五十人是正规军的单位。押沙龙的扈从有如此数目,也显示他有尉级的军阶。他无论身往何处,这五十个引人注目的士兵,都显然是他自居为太子的凭据。──《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2「押沙龙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问他说: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

   〔暂编注解〕「城门」:古时裁讼的地方。

         城门。城门口是进行公共交易的地方,也是士师官长们进行司法管理的地方(见创19:1的注释)。

         去求王。百姓习惯于去求王判断,但是审判却迟钝缓慢。大卫对自己所惹麻烦的先入之见,他在责备错误时要采取坚决立场的犹豫不决,显然表现在他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然而,押沙龙却博得了大众的好感,亲自站在百姓去求问的路上,将自己的时间与服务都置于他们的支配之下。

         哪一城的人?。这位王子是一个灵巧的政客。通过询问问题表示他真的关心百姓的利益,并且给人留下他是一个私人朋友的印象。

         某支派的人。我们会说“某某支派。”当然,被问到的人每次都会提到具体的支派。

         ●「城门」:当地古时候裁断诉讼的地方。

 

【撒下十五2 <syncBible ref=撒下15:2>押沙龙为甚么选择常常出现在城门的道旁?】

    城门的道旁就像市政厅兼购物中心之地。耶路撒冷是首都,地方官员与中央政府的首领每天在那里相遇,处理业务与政务。城门口也是办事的好地方,因为政治和经济等事务需要有见证人才能合法,而出入这城的人皆要从城门经过,人流不断。商人在城门附近支搭帐棚经营生意,也是为此。押沙龙站在那里,暗中赢得以色列首领和百姓的心。──《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下十五2~6押沙龙博取民心】有意取代父王之位的王子,都必然会公开批评政府中的贪污和渎职行为,试图损害王者的威信。例如乌加列王凯雷特的儿子,就谴责说他不听寡妇、穷人、受欺压者的案件。押沙龙所采取的也是同样的计策。趁着大卫领导能力不及(未能任命审判官),和北方支派日益动荡,乘虚而入。除了向他们描述自己会怎样秉公行义以外,押沙龙又以平民百姓自居,不容求助者向他叩拜,反以亲嘴相待,视之为平辈或朋友。──《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3「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伸诉。

   〔暂编注解〕有情有理。每个人都被一个讨人喜欢的判决奉承了,因而受影响在遍地歌颂赞美押沙龙。

         没有委人。这是暗讽王对审判之事的疏忽与漠不关心。当然,其目的是要通过指责王在他的公职上疏忽怠慢而激起百姓的冤屈不平感,并且暗示假如让押沙龙作王就能补救这种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你的「事」:「事情」、「事件」。

         ●「有情有理」:「有益的、正直的」。

         ◎押沙龙取得民心的这一招很厉害,大家都乐意听好听的话,但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分辨甜言蜜语背后的动机呢?选举将到,每个候选人选前都说「选民至上」,但事实上选后怎样?我们应该都心知肚明。有智的人总要尽力去分辨甜言蜜语背后的用心。

         3~4 为了讨好百姓,押沙龙不经任何调查便袒护他们;跟声称自己能够解除民怨,是最理想的士师。

 

【撒下十五4「押沙龙又说:恨不得我作国中的士师,凡有争讼求审判的,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

   〔暂编注解〕作士师。押沙龙对国务的可悲状况装出了一种慈悲义愤的样子。只要他作士师,百姓就不会被剥夺他们的权利,因为他会迅速补救这种局面。每一令人不满的案件都被他转变成有利于自己而反对王的事。他利用每一机会表达他的同情和对行政管理没有效率的遗憾,以及他对使事情进入正轨的热切愿望。

         ●「士师」:「法官或官长」。

 

【撒下十五5「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与他亲嘴。」

   〔暂编注解〕与他亲嘴。押沙龙使用了他可以藉以赢得民心的每一种诡计。通过他的和蔼殷勤与极端谦恭礼貌,并且通过一种装出来的友爱样子,他使百姓认为他是真的关心他们的福利,并且要是他作了王,就会给他们一种会保证每个人都完全享受其所有权利的行政管理。

         ●「亲嘴」:是「平辈互相接纳的礼仪」,叩拜则是下对上的礼仪。

 

【撒下十五6「以色列人中,凡去见王求判断的,押沙龙都是如此待他们。这样,押沙龙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暂编注解〕「暗中得了 ...... 的心」:或作押沙龙骗了百姓,参创31:20 26

         如此。押沙龙成功地造成了对大卫政府行政部门的普遍不满。无常易变的平民没有看穿他的阴谋。

         暗中得了人心。所使用的方法是不诚实不公平的。押沙龙故意欺骗了百姓,引起了对王的猜疑,不满和憎恶。各处的人们都赞美押沙龙并且批评王。百姓希望大卫会退位,以便押沙龙可以登基。

         ●「暗中得了」:原文是「偷窃」。

 

【撒下十五7「满了四十年(有作四年的),押沙龙对王说:求你准我往希伯仑去,还我向耶和华所许的愿。」

   〔暂编注解〕“四十年”可能是“四年”之误。这四年可自押沙龙从基述回国后(十四23)算起,亦即得到大卫完全宽恕后两年。也有解释说这“四十年”指押沙龙四十岁之时,或大卫作王满了四十年。

         “四十年”。大概是抄写上的错误,应作“四年”,如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和约瑟夫的著作(犹太古史7.9.1)。这时期大概从押沙龙返回基述的时候开始(一四32 33)。

         「四十年」:七十士译本,拉丁译本均作「四年」,大概从押沙龙回国算起或从大卫完全原谅算起(14:33)。

         「往希伯仑 ...... 许的愿」:希伯仑虽不再是首都,但由于它是大卫登基的地方,仍不失其重要性,故押沙龙暂选择此城作其造反基地。

         四十年。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路西安修订版和亚兰文版此处都是“4年。”这也是约瑟夫给出的年数(《古代史》卷七 9. 1)。不清楚这四年是从哪一点开始计算的,但是可能是从押沙龙回到耶路撒冷开始计算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奉承预备道路、阴谋篡位就有两年了(见撒下14:28)。

         去还我的愿。这样一种请求会对大卫特别具有吸引力。但它却是隐藏押沙龙叛变企图的一件宗教虔诚的外衣。

         往希伯仑。这个愿并不是在希伯仑许的,而是在基述许的(8节),但是要在希伯仑还愿。这个地方是押沙龙叛变的精选之地。希伯仑是他的出生地(撒下3:2 3),并且是大卫最初的首都。那里的许多居民可能并不甘心接受将京城迁到耶路撒冷。希伯仑既是押沙龙的出生地,就为他假借还愿在那里举行大型的献祭宴会提供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借口。

         ●「四十年」:大部分的圣经学者将此处修订为「四年」,指押沙龙回耶路撒冷四年以后。其他诸如押沙龙约四十岁、大卫作王四十年等,都有时间上的问题。

         ●「希伯仑」:位于耶路撒冷东南30公里,此地是列祖坟墓麦比拉洞的所在地,也是大卫作犹大王之时的京城。而且此处与耶路撒冷有相当的距离,使他能够对大卫的军事行动有时间反应,也能集结部队进军耶路撒冷。此处也是押沙龙的出生地。

         15:7-8 押沙龙离开耶路撒冷的理由是为了还六年前许的愿,这是符合旧约律法的行为 27:1-13  30:2  23:21-23

 

【撒下十五7押沙龙结民谋叛究竟是在满了四十年抑四年?】

答:本章是记载大卫之子押沙龙巴结众民叛王谋位的事,在本节提到说是「满了四十年」,下有小字「有作四年的」,因此发生了问题。究竟是四十年抑四年?按照英文圣经的注释,是以多数的希伯来原文抄本为四十年,这样的算法,乃是始自大卫被先知撒母耳膏立的日子,    「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撒上十六13)。至于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四十年(代上廿九2627),前说到满了四十年,这必不是在大卫为王的最后一年。按照年历表计算,押沙龙造反是在主前一○二三年,大卫之终是在主前一○一五年,乃是在押沙龙事件后八年。我们须注意小字中之「有」字,意思是指有些古抄本,例如叙利亚、亚拉伯文,以及犹太史家约瑟弗的记述是四年,这四年乃自押沙龙被大卫王恩准他返居耶路撒冷,在头两年他没有见王(撒下十四28);至被王接见后,他就叛变造反了。由上观之,这里所说的四十年或四年,都是没有错误。当初译经家,为要忠于各种抄本,所以加上小字附注,以勋读者用心研究而已。――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撒下十五7~10希伯仑】押沙龙在希伯仑(耶路撒冷东南19哩)登基在政治上十分高明。此地除了是列祖坟墓麦比拉洞的所在地以外,尚是大卫作犹大王之时的京城。押沙龙在此显示他与盟约和大卫原本之权力中心的关系。此地与耶路撒冷有相当的距离,使他能够避免干预,以及集结部队进军首都。──《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7~10「四十年」七十士译本,拉丁译本均作「四年」,大概从押沙龙回国算起或从大卫完全原谅算起(十四33)。

「往希伯仑 ...... 许的愿」希伯仑虽不再是首都,但由于它是大卫登基的地方,仍不失其重要性,故押沙龙暂选择此城作其造反基地。——《串珠圣经注释》

 

【撒下十五8「因为仆人住在亚兰的基述,曾许愿说:耶和华若使我再回耶路撒冷,我必侍奉他。

   〔暂编注解〕押沙龙以敬拜为名掩护叛变。“侍奉他”指向耶和华献祭(12节)。

         耶和华若。押沙龙假装要使他返回耶路撒冷看来是神的天意安排,当他还在基述是一个被放逐者时,就因一个严肃的许愿准予他回来。

 

【撒下十五8~9还愿】古代近东大部分文化,都有关乎许愿的资料。这些文化包括了赫人、乌加列、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后者资料最少)。愿是主动与神明建立的协议,通常是有条件的,并同时向神明作出祈求。许愿是崇拜者召请神明同作协议的宗教行动,故此不得违背,免得惹起神明不悦。这可能是大卫应允押沙龙请求的理由,虽然这时离他许愿,已经相隔六年之久。──《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9「王说: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押沙龙就起身,往希伯仑去了。」

   〔暂编注解〕平平安安地去吧。大卫到那时为止还没有看穿押沙龙的阴谋,却给了他支持和祝福。其间押沙龙的欺骗诡计却成功了。他已经诱骗百姓认为他是他们的朋友和恩人,并且欺骗了大卫使他相信他是一个忠实本分的儿子。到现在为止他所没有预见的就是他自己最后的失败与死亡。

 

【撒下十五10「押沙龙打发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说:你们一听见角声就说:押沙龙在希伯仑作王了。

   〔吕振中译〕押沙龙却打发密使、在以色列各族派中说:『你们一听见号角的声音、就要说:押沙龙在希伯仑作王了!

   〔暂编注解〕希伯仑是大卫受膏为王的地方(二4),也是押沙龙的出生地,现在成了押沙龙的总部。这次叛乱发动于南方,后来示巴(20章)和耶罗波安(王上十一26)的叛变,都发动于北方。

         显然事前已作了一番周密的安排,以致探子的报信能唤起百姓的支持。

         打发探子。特务们被派到遍地的战略地点,传达他们所喜爱的共谋背叛的消息。为这次谋反所做的精心准备虽没有详细说明,但是显然这阴谋是认真地通盘考虑过的。在发出给定的信号之后,遍地的探子们就会宣布押沙龙的加冕礼已是既成事实了。

         ●「探子」:「四处探勘」、「刺探」。意思应该是「密使」。

 

【撒下十五10「押沙龙打发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说:你们一听见角声就说:押沙龙在希伯仑作王了。

角声」号筒和羊角可以在战时用作传信号的工具,也可以在庆典之中,预备作出重要公布,或君王登基之时吹奏。羊角能够吹奏好几个不同的音调,但却不能奏出旋律。因此,它的主要用途是传信号。这乐器独特的外形,是把羊角在热水中浸软,把它扭曲压扁造成的。有证据证实在晚铜器时代(这个时代),埃及在军事和宗教上,都使用号筒发信号。他们据信是吹奏长短号声作为预定的密码。

   在希伯仑作王」大卫在迁都耶路撒冷之前,曾经在希伯仑作王七年。押沙龙依照这个王朝传统,在希伯仑自立为王。叛乱因此可以有更大的正当性,可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得到犹大和北方支派双方的支持。希伯仑位于犹大山地的中央,是当地最重要的城镇之一。它大约在耶路撒冷南面二十哩。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二章1节的注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11「押沙龙在耶路撒冷请了二百人与他同去,都是诚诚实实去的,并不知道其中的真情。」

   〔暂编注解〕“诚诚实实”。直译作:正直;即无知地。

         「二百人」:这些人大概是显赫家族的成员,深具影响力。

         他们以为只是应邀赴献祭的筵席,谁知被押沙龙利用作为宣传;他们若变节,就更助押沙龙一臂之了。

         诚诚实实去的。陪伴押沙龙的那200个无辜的人可能是身居要职的显要人物。一到希伯仑,押沙龙就希望使他们归顺,从而他们就能发生对他有利的强大影响。否则,要是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也能防止他们进行任何反对他的努力。

         ●「诚诚实实」去的:「单纯地」、「纯真地」。

         ◎「二百人与他同去」:这两百人显然变成押沙龙的人质。

 

【撒下十五12「押沙龙献祭的时候,打发人去将大卫的谋士基罗人亚希多弗,从他本城请了来。于是叛逆的势派甚大,因为随从押沙龙的人民,日渐增多。」

   〔暂编注解〕亚希多弗以足智多谋著称(31节;十六2023;十七1 14 23),是拔示巴的祖父(十一3;二十三34)。他介入押沙龙的叛乱,为之策划,当令大卫十分伤心(参诗四十一9;五十五1213)。大卫祈求神使此人的计划不能实现(31节)。后来神听了他的祷告。押沙龙事败被杀(十八9),亚希多弗见计不从,也回家乡自缢而亡(十七23)。

         “亚希多弗”不再作大卫的谋士,可能由于大卫苦待他的孙女儿拔示巴(一一3;二三34)。

         「基罗人亚希多弗」:拔示巴的外祖父(参23:34)。基罗位于犹大山地,离希伯仑八公里(五英里)。

         作为大卫的谋士,亚希多弗应在京城,但竟从本城出来加入押沙龙的叛变行列,可见他早有预谋。有学者认为他之所以变节是因不满大卫为他外孙女之缘故犯了奸淫与杀人大罪,使他家族蒙上污点。

         亚希多弗。他因大卫错待他的孙女拔示巴的个人恩怨而与大卫疏远了。他的儿子以连(撒下23:34)是拔示巴的父亲(撒下11:3)。亚希多弗无疑是叛乱阴谋的同党。他在煽动希伯仑的叛乱中足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确保为押沙龙的加冕礼所做的各种事项都准备就绪。

         基罗。希伯仑西北偏北61/2英里(10.4公里)的一个城镇(书15:51),现在是Khirbet Jâlā

         势派甚大。在举办宴会的时候,必要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亚希多弗加入叛乱的同盟会吸引许多有势力的人支持,并且会使押沙龙的事业看上去必定成功。有些人相信诗41:9暗指的就是亚希多弗。

         ●「献祭」:可能一面是还愿,一面是登基作王的宣示。

         ●「谋士」:「咨询顾问」。 16:23  17:1-4

         ●「基罗」:位于希伯仑以南。

         ●「亚希多弗」:字义是「我兄弟是笨蛋」。这对谋士而言,是个很讽刺的名字。他应该是拔示巴的祖父 23:34  11:3

         ●「势派甚大」:「强壮的」、「强大的」。

         ◎显然亚希多弗是一开始就参加叛乱,很可能押沙龙的计划都是亚希多弗帮忙拟定的。至于亚希多弗为何要协助押沙龙?有人猜测可能跟乌利亚事件有关,不过我们无法确定这是否是真。

 

【撒下十五12「押沙龙献祭的时候,打发人去将大卫的谋士基罗人亚希多弗,从他本城请了来。于是叛逆的势派甚大,因为随从押沙龙的人民,日渐增多。」

献祭」这些祭和撒母耳记上十8一样,很可能也是最通用的祭之二:燔祭和平安祭。前者经常与祈求有关,后者则在节日喜庆时,提供在主面前进行团体性筵席的机会。献祭的宗旨应当是王权的创立,甚或针对大卫的军事行动。一方面祈求神的祝福,另一方面则是预备押沙龙与出席者设立联盟的筵席。

「亚希多弗」大卫的首席顾问之一亚希多弗,在此初次出现。十一章3节的注译提到过他可能是拔示巴的祖父。在王权若非承袭就是在战场赢取的王国中,顾问对于提供老练、明智、得体的策略和见解,有莫大的帮助。这些人经常被冠以大臣、首相、王室管家等职衔,负起王国行政的很多重责。这时代的以色列君王还未设立这些职位,亚希多弗亦从无出现于他大臣的名单中,然而他身为王的参谋,必曾参与这些事务。

「基罗」虽然有些学者将亚希多弗的家乡,考证为希伯仑西北五哩的贾拉废墟(Khirbet Jala),它可能是在西南面一点,接近底璧的位置。这城是犹大支派的属地(书十五51)。──《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13「有人报告大卫说:以色列人的心都归向押沙龙了。

   〔暂编注解〕●「以色列人的心」:此处应该是泛指包含以后南北国的整个以色列。

         13-16  大卫闻变而遁:对大卫来说,坚守耶京不是上策,因京城内可能会有叛臣,会把他交在押沙龙手中,故急须逃离京城,以策安全。他的计划得到臣仆的支持。

 

【撒下十五14「大卫就对耶路撒冷跟随他的臣仆说:我们要起来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龙了。要速速地去,恐怕他忽然来到,加害于我们,用刀杀尽合城的人。

   〔暂编注解〕大卫为避免战争流血,决定暂逃以避其锋,但在京城留下妃嫔十人照料王宫,还有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2429节)、户筛等亲信(3037节)。这些妃嫔后来为押沙龙公开亲近,应验了拿单的话(十二11;十六22)。

         大卫为了保存性命而逃亡,同时也恐怕留在耶路撒冷会导致全城受到攻击。他希望可以避免内战和流血的冲突。不过,他既然留下十名妃嫔来看守王宫(16节;一六21 22),显然仍预期要返回耶路撒冷。

         我们要逃走。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因为大卫此刻对这场危机毫无准备。在他所面临的极大危险中,大卫摆脱了压在他身上的无精打采和优柔寡断,似乎重新恢复了他早期的果敢迅速的行动。结局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亚希多弗(撒下17:1 2)和户筛(撒下17:7-13)都承认延迟就会致命,而且押沙龙获得成功最大的希望就是采取直接的步骤对付大卫。通过这次逃亡大卫给了自己准备好防御的时间,也给了百姓时间思考他们的路线。一场长久内战的惨事就这样避免了。

         杀尽合城的人。大卫担心他在此刻不能成功地守住耶路撒冷。城内的不满,或许甚至他自己家中的不满都可能改变局面使事态急转直下。城中不会有象受到外敌进攻那样可以预料到的团结精神。要来进行袭击的是他亲生的儿子,并且无疑城内有他儿子的许多支持者。

         ●「跟随他的臣仆」:应该是大卫的官员们。

         15:14 大卫判断自己没有能力与押沙龙抗衡,而且他也怕押沙龙会残忍的杀光耶路撒冷城的百姓。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卫心目中的押沙龙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个人。

 

【撒下十五15「王的臣仆对王说:我主我王所定的,仆人都愿遵行。

   〔暂编注解〕●「所定的」:「选择」。

 

【撒下十五16「于是王带着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个妃嫔看守宫殿。」

   〔暂编注解〕看守宫殿。表明大卫希望能回来。

         ●「带着」全家的人:「跟在他脚后」。

         ◎看不出为何大卫留下十个妃嫔看守宫殿,不过后来却导致 12:11-12的预言实现。

 

【撒下十五16「于是王带着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个妃嫔看守宫殿。」

妃嫔看守宫殿」君王的婚姻往往是他权力的反映,也是政治或经济联盟的代表。由于这些婚姻是以国家名义建立,王位易手之时,新王有责任接管旧王禁宫。如此条约的履行才不会有中断的现象。大卫所留下的妃嫔可能来自耶布斯人(见五13)或希伯仑支持押沙龙的家族。──《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17「王出去,众民都跟随他,到伯墨哈,就住下了。」

   〔暂编注解〕“伯墨哈”。直译作:最远的房子。

         「到伯墨哈,就住下了」:可译作:在稍远的地方就停下来了。这地大概在耶京东面边缘,靠近汲沦溪(参23)。

         大卫在此稍作停留,以点阅跟随者。

         到了最远的房屋[伯墨哈]字面意义是“远方的房屋”,可能是在穿越汲沦溪前的最后屋舍之一。有人认为指的是一个固有名称,所以将这一子句译为“伯墨哈”。这无疑是一段足够远的距离,既可以保证王的安全,又提供一个休息并召集可用军队的机会。

         ●「伯墨哈」:字义是「远方的房子」。详细地点不明,很可能是耶路撒冷城最外围的房子。

         ●「就住下了」:「停留」、「停在」。

         1718“伯墨哈”在耶京郊外不远处。有的译本作“在离城不远的某处”,或“在最后一座房子”,无“伯墨哈”字样。这些从大卫面前走过去的都是他的功臣老将(参八18),大卫显然在集结仍忠于他的力量,作平乱的准备。

 

【撒下十五18「王的臣仆都在他面前过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从迦特跟随王来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过去。」

   〔暂编注解〕基利提人。这些人和比利提人都属于大卫最信任的部队并且组成了他的特别卫队(撒下8:1820:7 23;王上1:38 44;代上18:17)。他们可能是克里特岛人和非利士人的雇佣兵(见第34页;另见撒上30:14的注释;参结25:16;番2:5)。有人基于拉斯珊拉泥砖认为基利提人是迦南人。这些与大卫在一起的人已经接受了以色列的信仰,并且是最忠于大卫的人。

         迦特人。600人是非利士城迦特的本地人,他们已经使自己与大卫联合并且接受了希伯来人的信仰。他们显然是受以太指挥的(19节)。

         ◎这里显示大卫一出城就先停留,检视、安排跟随他的人。

         ●「过去」:应该是指渡过汲沦溪。

         ●「基利提人」:来自克里特岛的移民,与非利士人有密切关系。比利提人也与基利提人有关。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从迦特跟随王来的六百人」:这些人是以家臣身分服务大卫的雇佣兵。跟随王来的迦特人可能是大卫作迦特王亚吉属下时的军队 撒上 27:1-12 ,也有可能是大卫特别组成的侍卫队。这些人似乎全部都是非利士人或克里特人。大卫撤出耶路撒冷时,所能召集的只有这些特殊佣兵部队。

         18-37  忠心于大卫的人:有大卫的近身侍卫,并由以太率领来自迦特的六百军士(以上都是非利士人),和众臣仆,祭司亚比亚他与撒督、他们的儿子,利未人,亚基人户筛,都拥护大卫。

 

【撒下十五18「王的臣仆都在他面前过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从迦特跟随王来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过去。」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迦特人」这些人不是正规军人,而是以家臣身分服务大卫的雇佣兵。基利提人按考证是来自克里特岛的移民。非利士人据信也是来自爱琴海这个区域,与他们有密切关系。比利提人只在这一类经文中出现,与基利提人有关。跟随王来的迦特人可能是大卫作迦特王亚吉属下时的军旅(撒上二十七1-12),但也有可能不过是他登基后所组成的侍卫队。这些军人似乎全部都是非利士人或克里特人。至于大卫撤出耶路撒冷时,所能召集的军队只有这些特种雇佣部队(见:撒下八18),还是他们不过是军团的一部分,经文并没有交代清楚。──《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19「王对迦特人以太说:你是外邦逃来的人,为什么与我们同去呢?你可以回去,与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

   〔暂编注解〕虽然大卫不承认押沙龙是王,但鼓励以太留下来,与神所委任的任何一个王同在(比较一五25 26)。

         以太既是雇佣兵,毋须效忠于大卫。

         十五19至十六14记述一些支持和反对大卫的人与他的个别接触。板荡识忠臣,在国势阽危之际,忠奸易辨。有忠贞如以太的,愿生死与共(1923节);有洗巴的乘人之危(十六14);也有示每,表现十分亲押沙龙的感情(十六58)。

         为什么同去呢?。大卫真的关心这些来自非利士的外国人;他也在试验他们的忠诚。现在是关键时刻,他只能留那些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与他同在。迄今为止这些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真诚。但是现在大卫要从事一场内战,他可能不确定他们会不会继续保持忠诚。

         ●「迦特人」:迦特是非利士五大城之一,所以以太是非利士人。

         ●「以太」:字义是「和我在一起」。 18:2 中此人中此人被立为统帅与约押等人并肩率军作战。

         ●「外邦逃来的人」:「外国人,也是离开你本地的人」。

         ●「本地的人」:「全地」。

 

【撒下十五20「你来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与我们一同飘流、没有一定的住处呢?你不如带你的弟兄回去吧!愿耶和华用慈爱诚实待你。

   〔暂编注解〕你回去吧。大卫对这些外国兵的关心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他仁慈地待这些人,就发现他们愿意完全与他共命运。

 

【撒下十五21「以太对王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无论生死,王在哪里,仆人也必在那里。

   〔暂编注解〕无论生死。以太本人虽是新来的,却宣誓绝对忠诚。大卫不能再要求什么了。他知道这些人如有必要会与他同死。以太的忠诚与路得的相似(得1:16 17)。

         ◎押沙龙是亲生儿子,却要背叛大卫,以太是刚来投奔的家臣,却誓死忠心。大卫应该感慨良深吧!不过大卫其实也是个好长官,他也考虑以太可能的包袱,甚至鼓励他效忠新国王(那是他的敌人呢!)。这样的特质也很吸引人为他效忠。

 

【撒下十五22「大卫对以太说:你前去过河吧!于是迦特人以太带着跟随他的人,和所有的妇人孩子,就都过去了。」

 

【撒下十五23「本地的人都放声大哭,众民尽都过去。王也过了汲沦溪;众民往旷野去了。」

   〔暂编注解〕汲沦溪为绕流耶京东面的小河,大半年干涸,去橄榄山要先经过汲沦谷(30节)。“旷野”指犹大旷野。

         “旷野”。在犹大,位于耶路撒冷和约但河之间。

         城中百姓对大卫的离去依依不舍。

         「众民」:跟随大卫的人。

         「过了汲沦溪。众民往旷野去了」:他们走的路是过汲沦溪翻过橄榄山(见30)下耶利哥及约但河谷。

         ●「汲沦溪」:字义是「黑暗」,是耶路撒冷东边的一条小溪流。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干的。

 

【撒下十五23地理概况】大卫朝东出离耶路撒冷,横越汲沦溪谷前往隔着山谷与耶路撒冷遥遥相对的橄榄山。他接而沿着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大道,朝东北方向巴户琳前进,穿越经文称为旷野的地区,直达约但河谷。他最后会在耶利哥的渡口横渡约但河,北上玛哈念。──《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24「撒督和抬 神约柜的利未人也一同来了,将 神的约柜放下。亚比亚他上来,等着众民从城里出来过去。」

   〔暂编注解〕利未人将神的约柜从城中抬出。大卫一定记得撒母耳时代以色列人抬着约柜上前线打仗,强求胜利,以致约柜被掳的事(撒上四3)。他明白神有祂的旨意(26节),世事发展都在祂的掌握中,不可强求(25节)。所以叫祭司撒督把约柜抬回城中。

         关于“撒督”的祭司职任,参看第八章17节的脚注。

         撒督也。撒督和亚比亚他是祭司长。当大卫逃亡时,祭司们计划带着神的约柜与他一同逃亡。百姓看到约柜很高兴,因为他们认为这神圣象征陪伴着他们会确保神的临格与祝福,从而会保证最终的胜利。他们受到了信心与勇气的鼓舞,而跟从押沙龙的人认识到这神圣的象征不再与他们同在,就会受到惧怕与恐怖的打击。

         亚比亚他。这位祭司后来在大卫年老的时候与亚多尼雅共命运,帮助他努力登基为王(王上1:7)。

         ●「撒督」:字义是「公义」,是属于亚伦的儿以利雅撒家族 亚伦的第十代子孙。

         ●「亚比亚他」:字义是「我父真伟大」,是属于「以利」的后裔。

         24-29通常大卫军队出征必有约柜同往,这次大卫弃城而逃,约柜自然也跟随着他。但对大卫来说,约柜是否在身边不是得胜关键,至要紧是神的旨意。另一方面,约柜留在京城有实际的功用,侍候的祭司可作内应,俟机通风报信。

         24~29这一段看出大卫的两种心情,一面他把自己交给神,一面又积极的布置人马,要掌握整个叛乱的局势。或者这样的心态才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最好的心态,不完全靠自己,也不是都不努力。

 

【撒下十五24~25约柜的角色】携同约柜是合理的一步,约柜代表耶和华的临在,因此被视为具有极大法力之物(有关约柜在战争中意义的讨论,见:撒上四3-7的注释)。然而大卫却能看出自己若是被神离弃,约柜不但对他毫无帮助,可能更会构成危险。此外,将约柜留在耶路撒冷对他可能还有利益,因为它能掩护撒督、亚比亚他,和众祭司的间谍活动(撒下十五\cs1635-36,十七15-16)。──《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24-29通常大卫军队出征必有约柜同往,这次大卫弃城而逃,约柜自然也跟随着他。但对大卫来说,约柜是否在身边不是得胜关键,至要紧是神的旨意。另一方面,约柜留在京城有实际的功用,侍候的祭司可作内应,俟机通风报信。——《串珠圣经注释》

 

【撒下十五25「王对撒督说:你将 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

   〔暂编注解〕将约柜带回去。大卫明白只有约柜并不能保证胜利。在以利的日子约柜曾被带到战场与非利士人作战,但是却被掳了,以色列人也失败了(撒上4:3-11)。大卫知道除非他的心和百姓的心是正的,否则约柜带来的不会是胜利反而是灾难。约柜应该在耶路撒冷而不是与他一起逃亡。

         我若蒙恩。成功与获胜的秘决并不在于有约柜同在而是在于顺从和神的恩眷。

         ◎带约柜一同出亡是合理的,因为约柜代表耶和华的临在,因此被视为具有极大法力。但大卫却看出自己若是被神丢弃,带着约柜也没有帮助。我们自己会在意是不是有「圣物」相随吗?

 

【撒下十五25~26试验神的恩宠】以色列人相信从人生际遇的顺逆,就能看出他是否蒙神恩宠。因此大卫王被逐出耶路撒冷,几乎可以被形容为神明的裁判。他的话显示他宁可将事情交托给神。大卫没有忘记十二章10-12节中拿单的判语,也不能肯定这些事件是否对他罪行的审判。大卫所靠的是撒督先见之能,从耶和华处得悉他至终的命运(参较扫罗所用的,则是隐多珥的交鬼妇人;撒上二十八3-8)。马里一个先知文献警告将有叛乱,并且说明君侧必须多有可靠的臣仆。大卫希望听到的,可能是这一类的信息。──《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26「倘若他说,我不喜悦你,看哪,我在这里,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

   〔暂编注解〕愿他凭。大卫承认他曾犯了罪严重得罪了神,而且临到他的这场动乱部分是他犯罪的结果。他愿意接受耶和华对他的任何惩戒,完全顺从神的旨意。

 

【撒下十五27「王又对祭司撒督说:你不是先见吗?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儿子亚希玛斯和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都可以与你同去。」

   〔暂编注解〕先见。先见是由神指定来教导百姓的(见创20:7的注释;参撒上9:9)。

         回城。作为大卫的朋友,撒督在那里会对他有极大的帮助。

         亚希玛斯。祭司们的这两个儿子在传达关于耶路撒冷城的事务的消息上会有无法估价的帮助(见35 36节)。

         ●「你不是先见吗」:原文是一个疑问词前缀再加上「看」,可能应该翻译成「你明白吗?」、「你了解吗?」,而非说撒督是先知之一。

         ●「亚希玛斯」:字义是「我兄弟是怒气」。

         ●「约拿单」:字义是「耶和华已给与」。

         ◎此处大卫要两个祭司回去,并让他们的儿子当间谍,调查押沙龙的动态。此处似乎撒督已经是领袖了,因为大卫主要是对撒督发言。

 

【撒下十五28「我在旷野的渡口那里,等你们报信给我。

   〔暂编注解〕“旷野的渡口”指吉甲附近过约但河的渡口。情势如果危急,大卫一行便立刻渡河。

         “旷野的渡口”。若有需要,他们可以从那里渡过约但河。

         「旷野的渡口」:原文为复数,大概是过约但河的几处渡口(书2:7; 3:28)。

         平原[渡口]字面意义是“浅滩”。解释为“平原”来自希伯来文圣经的旁注,也是古版本的解释。耶利哥东南的约旦河有许多浅滩。大卫会等待,预备过河。他只听到了叛乱的简要汇报,更进一步的计划必须等候更多的消息。

         ●「旷野的渡口」:应该是指位于吉甲、耶利哥附近,可涉水渡过约旦河的地点。该处距离耶路撒冷约有一天的路程。原文是复数。该处有几个渡口。

 

【撒下十五28「我在旷野的渡口那里,等你们报信给我。

「旷野渡口」所指的,是耶利哥附近可涉水渡河的地点,距离耶路撒冷约有一天的行程。与其踏出完全离开王国之象征性的一步,大卫计划在约但河西岸,距离流入死海之河口约四哩处扎营。他可以在此休息,等待耶路撒冷形势如何发展的消息(见:撒下十七16)。──《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29「于是撒督和亚比亚他将 神的约柜抬回耶路撒冷,他们就住在那里。」

 

【撒下十五30「大卫蒙头赤脚上橄榄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随他的人也都蒙头哭着上去。」

   〔暂编注解〕“蒙头赤脚”为哀恸的表示(看斯六12;赛二十24;耶十四34)。

         蒙头、赤脚而哭是悲伤、举哀的表现。(见斯4:1; 24:17

         蒙头。极度悲恸的标志(见撒下19:4;斯6:12;耶14:3 4)。

         他们都哭着上去。对大卫和跟从他的人来说,这是黑暗时刻。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为自己的性命逃亡。没有一个人能预知将来。他们只能看到更深的阴影和更大的悲哀在前面。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东边。

         ●「蒙头赤脚」:哀痛的表现,像送葬的样子。

         ◎即使是出亡,大卫王也不需要蒙头赤脚走山路。显然大卫王并不忌讳让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给他的随从们看。

 

【撒下十五30橄榄山」古代地名所指的是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地标或小径,是时常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本节的地名可能是指橄榄山(见:亚十四4),但也有可能是指橄榄山三个山脊中一个山腰上通往东北的一条路径。距离耶路撒冷城墙不到一哩。──《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31「有人告诉大卫说:亚希多弗也在叛党之中,随从押沙龙。大卫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

   〔暂编注解〕“亚希多弗”:看12节注。

         变为愚拙。亚希多弗是一个能干而老谋深算的谋士,但是耶和华比人强大,能使最聪明的计谋归于无有。

         31~32 亚希多弗的背叛有户筛的忠诚来平衡,户筛留在耶路撒冷作大卫的密告者,是大卫第31节之祷告蒙应允的开始(另参看一七14)。

 

【撒下十五32「大卫到了山顶敬拜 神的地方,见亚基人户筛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迎接他。」

   〔暂编注解〕亚基在以法莲支派境内(书十六2)。户筛是大卫的“朋友”(37节;代上二十七33),有若今天的“资政”或“顾问”。大卫叫他回城去破坏亚希多弗的计划。

         「亚基人户筛」:亚基在以法莲属地南界地方,户筛是大卫的朋友(37),他的出现表示大卫的祈祷(31)得蒙应允,能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受阻挠(17:7)。

         亚基人户筛。户筛的出现似乎是对大卫祈祷的立即应允。

         ●「到了山顶、敬拜神的地方」:橄榄山顶是否有敬拜神的地方,还有不少争议,不过此处主要是说大卫在山顶敬拜神。

         ●「亚基」:字义是「冗长」。在以法莲支派境内 16:2

         ●「户筛」:字义是「匆忙」。

 

【撒下十五32山顶敬拜神的地方」这个崇拜地点圣经从前没有提及过,大概是指某个传统的露天祭坛或荒废的神庙。有人认为此地就是挪伯(撒上二十一1,二十二19),但这看法不能肯定,再者,学者一般相信挪伯应该在北面更远的地方。──《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十五33「大卫对他说:你若与我同去必累赘我。」

   〔暂编注解〕●「必累赘我」:「成为我的重担」。

 

【撒下十五34「你若回城去,对押沙龙说:王啊,我愿作你的仆人。我向来作你父亲的仆人,现在我也照样作你的仆人。这样,你就可以为我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

   〔暂编注解〕你若回城去。户筛来是要与大卫共命运,但是如果他回到耶路撒冷去服务押沙龙的话,就会对大卫有极大的帮助,尽他所能做的使亚希多弗狡诈的计谋归于无有。

 

【撒下十五35「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岂不都在那里吗?你在王宫里听见什么,就要告诉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

   〔暂编注解〕在王宫里听见什么。有大卫的朋友户筛作押沙龙的谋士,就可能给大卫传递最重要的保密信息。

 

【撒下十五36「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也都在那里。凡你们所听见的,可以托这二人来报告我。

 

【撒下十五37「于是大卫的朋友户筛进了城;押沙龙也进了耶路撒冷。」

   〔暂编注解〕●大卫的「朋友」:可能是一种「官职名」,一般猜测是类似「资政」、「顾问」一类的职位。 代上 27:33 称他为「王的陪伴」。

         ◎有些注释书提及大卫其实拥有军队领袖、宗教领袖的支持,相较于押沙龙用心思骗人拥护他,大卫是鼓励人离开他、逃离灾祸。即使押沙龙占领京城,大卫还是掌握实际的王权。

 

【撒下十五章】基督徒彼此的交通乃是根据于和基督的关系。你的交通是凭着人,就不是持定元首,你的交通就不过是押沙龙和人的交通。像押沙龙和人那种的交通,把大卫和以色列人分开了,这不是持定元首,不是正常的交通。

 

【思想问题(第15章)】

 1 本章2-12节记载了押沙龙所犯的罪。比起他以前的表现,这些罪有何分别?有何相同点?这对你有什么提醒?

 2 押沙龙的谋反应验了先知拿单的预言(12:10-12)。这事反映了耶和华的什么特性?

 3 以太对大卫的忠心对你工作与事奉的态度有何提醒?

 4 在危难之中,大卫仍坚信约柜并不代表神的保守。你对神的信心是否系于外在的事物或礼仪?

 5 由本章看来,大卫对神的主权与人的行动有何看法?参14 25-29 30 34-36节。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