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列王纪下第十六章拾穗

 

【王下十六1「利玛利的儿子比加十七年,犹大王约坦的儿子亚哈斯登基。」

   〔暂编注解〕「比加十七年」:大约是公元前735年。亚哈斯的年代有不少争议,一般认为此处的时间是亚哈斯单独作王的年代,但 16:2 登基是指他与约坦共同参政的时候,那时年龄二十岁。

         16:1-4  亚哈斯作犹大王:亚哈斯并没有像先祖一样遵从神的律法,反而跟随外邦人的习俗去敬拜假神。

 

【王下十六1-2比加王第十七年乃以王独力统治(十五27-31)之任期为准,亚哈斯的统治则约为主前七四四/三年起,当时他与亚撒利雅共同执政(十七1)。由主前七三五年起亚哈斯与约坦共同执政,于主前七三二年约坦死时开始独力统治378

亚哈斯乃人名,同时出现于别处,在一个刻有「亚哈斯之臣仆 Ashna」的印上379。此名为约哈斯(十三1)之简写,亚述人将此名 Ya-u* -ha-zi mat Ya-u*-da-aia 记于约主前七三二年向亚述进贡之君王名单上(由基利家至迦萨之君王名单)380

这里的年代颇为难解,可能可以视二十岁为他于主前七三五年开始与约坦共同执政时的年岁,如此当希西家出世时他大约为十四岁。

十六年的统治应当是由约坦死后开始计算(见十五30)。犹大君王之母的名字被省略是颇不寻常之事。不行正的事是对他的统治及他的品格之独特评语。可能这个恶评暗指他并未做出邪恶之王会做出来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来看,评语比他差的王只有玛拿西一位。──《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2「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卫行耶和华他 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暂编注解〕不行……为正的事。犹大国原先大部分统治者相对来说还算是正直的君王;但从现在起,就没有几个好王了。亚哈斯的统治标志着犹大国最终衰败的开始。希西家和约西亚都曾试图力挽狂澜阻止罪恶洪流的蔓延,但效果总是昙花一现。一个国家没有公义,没有好的领导,决不能存在长久。恶人的毁灭是自己带来的。

         ◎亚哈斯得到的评价是完全负面的,如: 16:2 。他几个先祖虽然有失败,但还获得有限度的称赞 14:3  15:3  15:34 。此处也没有纪录亚哈斯的母亲,通常没有被提到母亲是谁的王,都是作恶的王:如约兰。

 

【王下十六3「却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又照着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儿子经火,」

   〔暂编注解〕南国亚哈斯王行神看为恶的事,建造巴力像,并且把儿子焚烧为祭(参代下二十八3)。这种把儿女当作祭物,使之经火,献给亚扪神摩洛,为摩西律法所严禁(利二十2)。

         “经火”。亚哈斯真的把儿子献了给摩洛。参看利未记十八章21节和以赛亚书三十章33节的脚注。

         「使他的儿子经火」:是还愿给摩押的神摩洛时所献的人祭(见利18:21; 王下23:10; 32:35),亦可能与拜巴力有关(参代下28:2-3; 19:5)。亚哈斯可能是以异教的方法向耶和华献祭,但耶和华却不悦纳(参耶7:31; 6:7)。

         以色列诸王。亚哈斯铸造巴力的像(代下28:2),他正是在效仿以色列的亚哈和耶洗别。

         经火。用火焚烧他的儿女(代下28:3)。这种骇人听闻的罪行在巴勒斯坦地区非常普遍(申12:31;王下3:27)。玛拿西也犯有同样的罪行(王下21:6)。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到耶利米的时代(耶7:31)。以色列人中禁止存在这种残忍可憎的行为,违犯的要以死来抵罪(利18:2120:2)。

         「使儿子经火」: 18:21  王下 23:10 可能指着把小孩烧死献给神明,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指让小孩经过火,以吸收火的精华,使小孩强壮的仪式。但此处的「经火」, 代下 28:3 记载是「用火焚烧他的儿女」,很清楚的说明是「献子女为祭」。此处的「儿子」是单数, 代下 28:3 的「儿女」是复数型态。

         代下 28:2 还记载亚哈斯「铸造巴力的像」。此处也是圣经中第一次记载以色列人把儿女用火焚烧献祭。

         ◎此处记载亚哈斯的信仰堕落状况严重,很难想象一个犹大王会突然有焚烧儿子献祭给其他神的作为,难怪神要生气用战争惩罚他。

 

【王下十六3-4这是第一件犹大王效法以色列王背道的个案(参十七17),影响远及后来的玛拿西(二十一6,二十三10)。他甚至使他的儿子经火AV,希伯来文),解经家视此为献祭NIV)或燔祭(RSV),是在面临战败噩运穷途末路时的狗急跳墙之举(三27),违背摩西律法要赎回长子的规定(利十八21;申十八10)。但献儿童为祭一事是直到后来才有证据可证明的,在此以前鲜有如此的记录,因此可以视此为与士师记十一31之许愿同样的解释。那可能是一个迦南风俗,用一个火的仪式将儿童献给摩洛或为之启蒙(见:王上十一7),与献儿童为祭不同,亚述也没有献儿童为祭之风俗381。山冈树下的邱坛现在被用来敬拜耶和华及其他地方性神祇,各青翠树下显示犹大国中不道德的仪式广为风行,正如在以色列中一样(见:王上十四23)。──《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4「并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

    这是形容拜迦南神只的情况(见王上十四23注)。——《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这是形容拜迦南神祇的情况(见王上14:23注)。

         「青翠树下」:迦南人习惯在高处与大树下敬拜巴力。

         「献祭烧香」:原文就是「宰杀并焚烧祭牲」。

 

【王下十六5「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围困亚哈斯,却不能胜他。」

   〔暂编注解〕看十五29注。利汛和比加之盟,除了连手抗亚述外,还图消灭大卫王朝,瓜分南国土地。《历代志》作者且认为是神对犹大国犯罪的刑罚(代下二十八5)。

         上来。见王下15:37节;赛7:1节。这次侵略的目的是要在耶路撒冷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并彻底结束大卫的王朝(赛7:6)。根据亚述人的记载,如果“Azariau of Iauda(义奥大的阿斯瑞奥)指的就是犹大王亚撒利雅(见王下14:28节的注释),那么亚撒利雅曾对亚述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这种反抗政策很可能一直持续到了约坦作王的时候。然而,到了亚哈斯的时候,他似乎是采取了一种亲亚述的政策。以色列和亚兰可能就是因为亚哈斯这种亲亚述的倾向才起兵攻打他的。耶和华通过先知以赛亚带给亚哈斯鼓励的信息,告诉他,以色列和亚兰虽上来攻打犹大但最终却要失败(赛7:4-78:4)。

         不能胜。尽管以色列和亚兰不能胜过犹大,但他们还是掳走了很多人民(代下28:5-8)。除了这北方的麻烦,南面的以东人,西边的非利士人都在不断袭扰着犹大(代下28:17 18)。有些人认为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那时已经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亚述人,因为亚哈斯拒绝与他们联合抵御那新兴力量的侵略和蚕食,所以他们采取一致的行动进攻犹大国。

         ◎由于亚兰王利汛、以色列王比加攻击犹大的事情,分别被纪录成约坦 15:37 与亚哈斯 16:5-9  代下 28:5-21 作王的事,显见这两个王作王时间是重迭的。 代下 28:5-21 把这两王围攻犹大,当成是神对亚哈斯犯罪的惩罚。

         ◎由于圣经把亚兰王、以色列王攻击犹大当成是约坦与亚哈斯两王作王重迭时间发生的事,又当成是神对亚哈斯犯罪的惩罚,那就表示亚哈斯在约坦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犯罪了,而约坦如果不是被蒙蔽,就是不在乎。

         59 关于亚哈斯与亚述的联盟,参看以赛亚书第七章的脚注。

         16:5-9  亚述助犹大敌亚兰与以色列:亚兰联同以色列合攻犹大,大概是因为他们联盟对抗亚述,欲拉拢犹大参加,可是犹大不肯;亚哈斯虽然力守耶路撒冷,但结果仍有不少犹太人被杀和被掳(代下28:5-8)。 最后亚哈斯向亚述求救,亚述把亚兰灭了,替犹大解围。

 

王下十六5~6叙利亚-以法莲之攻击约坦王早期所承受的压力(十五37)现在演变为直接的攻击,并无证据显示这是为了要逼使亚哈斯加入反亚述联盟。原计划是要废掉亚哈斯,立他比勒为王(赛七6),而非要扩展以色列境界382。结果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不能胜过约哈斯,或未能「使他开战」(NEB),也有可能是神的干预(MT 作「他们无法打仗」),意指亚哈斯及他的人手并未反抗,因此后来落入叙利亚手中(代下二十八5)。犹大伤亡惨重,亚哈斯仅得幸免(赛七3),接着便寻求帮助。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与亚兰MTNIV)因为地理因素受到质疑,RSV NEB 视亚兰('rm)为以东('dm,王上九26,二十二48)之误。然而,因为以东人后来才搬入城中(AV将此改成「叙利亚人」!),以致亚兰人短暂的占据成为可能。──《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6「当时亚兰王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与亚兰,将犹大人从以拉他赶出去。亚兰人(有作“以东人”的)就来到以拉他,住在那里,直到今日。」

   〔暂编注解〕犹大国失去阿卡巴湾的港口以拉他(参十四22注),是国家经济一大损失,再添上耶城被围,情况的危殆,可见于先知以赛亚的记述中(赛七章)。以赛亚劝亚哈斯全心倚靠神,可是此人信心不足,仍向亚述王求救。

         亚哈斯自称为“仆人”、“儿子”,显然已将犹大国置于亚述的保护下。

         「以拉他」:见王下14:22注。这是亚哈斯的祖父亚撒利雅从以东人收回的领土,但现在亚兰军把犹大人赶走,以东人重占以拉他(本节末句之「亚兰人」应根据部分古卷及古译本作「以东人」。「亚兰」与「以东」于原文非常接近)。

         收回以拉他。见王下14:22节的注释。

         犹大人(直译为:犹太人)。希伯来文Yehudim,从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之一犹大YehudahJudah)的名字而来。这是《圣经》中首次提到这个名称。起初它只是被用来代表那些南国犹大的居民。巴比伦之囚后,不再有支派的划分,它用来指所有返回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人(拉4:12;尼1:2)。到了基督的时代,这个名字用来代表所有雅各的子孙(太2:2)。

         「亚兰人」....以拉他:许多版本都译为「以东人」。因为以拉他以往都是以东和犹大争夺的海港。亚兰是北方的国家,夺取以拉他似乎比较没有意义。不过马索拉经文的确是作「亚兰」,也有可能就是亚兰人去夺取这个红海港口。

         「以拉他」:字义是「高耸的树丛」,位于红海伸向东北的海湾内的一个港口,是以色列临红海唯一的出海口。王上 9:26 和合本翻译为「以禄」,事实上原文与此处相同。以拉他在约兰时期大概被以东夺去王下 8:20-22 ,亚撒利雅年间又夺回王下 14:18-22

 

【王下十六7「亚哈斯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说:“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现在亚兰王和以色列王攻击我,求你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

   〔暂编注解〕「仆人」:代表顺服。

         「儿子」代表倚靠。

         差遣使者。先知以赛亚鼓励亚哈斯不要依靠人而要信靠神(赛7:7-138:13),而现在,王开始违反先知的忠告了。

         救我。这样一种呼求只应向神发出。向提革拉-毗列色乞求怜悯表现出亚哈斯心中对神缺乏信心。耶和华曾反复应许要救他的百姓脱离患难。以赛亚恳劝王务要信赖神而不要将他的希望寄诸于人,但亚哈斯拒绝听受先知的建议。

         ◎亚述一份文件记载公元前734年的进贡名单中,即包括犹大王亚哈斯。

 

王下十六7~9向亚述求助】亚述常藉信差传送信件以进行谈判。「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的称呼清楚将亚哈斯置于求情的属国地位,显示他信靠的是亚述,而非耶和华,此乃违反以赛亚劝告(七10-16;参:出二十三22)。犹大自此开始附属于亚述,犹大居民在此首次被称为犹大人或犹太人(AV)。根据亚述藩属条约,属国在遭受到任何宗主国敌国之攻击时均可以得到宗主国之帮助。历代志作者补充:当时以东及非利士人攻犹大(代下二十八20-21),并视与亚述建交为「大大不忠于耶和华」,「在犹大广行恶事」。犹大为了这次的求助要付上极大的代价,圣殿及国库储备一扫而空(参十二18,十四14)才能凑足贡银以「贿赂」(NEBs%o]had[)亚述(见1节)。

  提革拉毗列色攻取大马色之事亦记载于他在主前七三三至七三二年之编年史中,在该处他指此城为「哈薛(Haza~ili)之家」。亚述在此时期常使用驱逐出境为手段以平静任何敌对势力(见十五29)。被掳至以拦的吉珥(赛二十二5-6)被视为是预言的应验(摩一5,九7)。Gray 认为 qi^r(「城」)是尼尼微,但此说并无根据。──《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8「亚哈斯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

   〔暂编注解〕「礼物」:原文作「贿赂」。

         金银。亚哈斯剥夺了圣殿的财富并将这些成圣的财宝奉呈给一个外邦异教的国王。他自愿与亚述王这样一个异教的君主联合而与天上的统治者疏离。

         7:1-8:18 纪录这个时期耶路撒冷弥漫的气氛。

 

【王下十六9「亚述王应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马色,将城攻取,杀了利汛,把居民掳到吉珥。」

   〔暂编注解〕亚述王在主前733年进攻大马色,围城二年,终于攻陷,利汛被杀,应验了先知以赛亚和阿摩司的预言(赛七16;摩一35)。大马色的居民被掳往的吉珥,地点不详。有的学者说“吉珥”是一个普通名词,义为“城市”,指的是亚述首都尼尼微。

         亚述王然后进攻北国,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支派的人掳往米所波大米,为以色列民的第一次被掳(十五29)。利汛既死,亚兰国亡,亚述已成近东霸权。

         应允了他。根据亚述人的名祖典籍或列王名录(见第55 155页),犹大与亚述结盟所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发生在主前734年的亚述对非利士人的攻击。

         攻打大马色。根据亚述人的名祖典籍,这场战役进行了两年的时间。亚述人记载的攻占大马色的时间是主前732年。

         吉珥。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根据赛22:6节它可能在以拦境内或靠近以拦。以拦在巴比伦东边,北面和亚述接壤。亚述人经常横穿他们的帝国运送俘虏。阿摩司曾预言亚兰人要被掳掠到吉珥(摩1:5)。

         16:9 虽然记载亚述王应允亚哈斯,但事实上亚述王并没有立刻去解危,反倒是继续南下攻打了亚实基伦和迦萨,一直攻打到埃及河才回头攻击大马色。所以 代下 28:20 说亚述王「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不过亚述王这次攻击大马色就消灭了利汛,将亚兰变成亚述的一个省。

         「吉珥」:字义是「墙」。应验了 1:5 的预言。

 

【王下十六10「亚哈斯王上大马色去迎接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马色看见一座坛,就照坛的规模样式作法画了图样,送到祭司乌利亚那里。」

   〔暂编注解〕亚哈斯去大马色大概是以附庸国王身分,向攻取了这座亚兰京城的亚述王道贺,并谢他的帮助。圣经没有说明这个坛的图样的来源,一般相信是仿亚述王筑的坛而造。在耶城造新坛等于以亚述之神代替耶和华神。但《代下》二十八23为亚哈斯造坛的事作了解释。新近的考证,认为新坛所仿的样式为大马色临门神的坛,因亚述人的坛不用于献燔祭,故《历代志》所记正确。不问此坛来源为何,亚哈斯已将外邦的坛建在圣殿中,代替铜坛作献祭之用,并且仿亚述人的方法,把原来的铜坛当作用祭牲的内脏寻求神谕的地方(15节)。“铜坛”为圣殿原有的祭坛(王上八64)。

         「大马色」:是亚兰的首都,此时已落在亚述王手中。

         上大马色去。亚哈斯上大马色去的原因很可能是到那祝贺提革拉-毗列色将城攻取之后的胜利。也许西亚细亚所有的藩王都被招集到那里向亚述的统治者表示效忠并进献贡物。

         一座坛。作者并没有说这坛是亚兰的还是亚述的,但考虑到提革拉-毗列色最近的胜利,它应该是亚述国的祭坛(见第12节的注释)。这座被用来给外邦神明献祭的异教坛,竟引起了犹大王的兴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提革拉-毗列色要求亚哈斯树起一座亚述的坛并在其上献祭,以此来表示他对亚述神明的顺服。附属国的国王通常都会被要求这样做。

         乌利亚。这可能就是在以赛亚的大牌上签字的乌利亚(赛8:1 2)。

         「规模样式作法画了图样」:原文是「把坛的模样和它的样式,它所有的细节」。

         「乌利亚」:字义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应该是当时的大祭司。这也显示当时连祭司们也不敢反抗王权,之前亚撒利雅王要自己烧香时,祭司还反抗王权,几代后连祭司都不顾信仰与仪式了。

         16:10 所记载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732年以后,亚述大军已经击败亚兰人,犹大王亚哈斯以藩属的身份出席表示臣服,并参加亚述王的庆功宴。

         ◎亚述帝国并没有强迫其属国敬拜亚述神的习惯,因此这应该是亚哈斯自己为了艺术或其他理由而将该坛引进回犹大国。代下 28:23 记载亚哈斯是因为亚兰国曾经打败犹大国,他就要去敬拜亚兰的神,但是他一点都没想到目前亚兰根本就被亚述所灭了。难怪很多学者原本都以为亚哈斯是引进亚述神,因为没想到亚哈斯这么愚昧。

         10~11 亚哈斯在大马色看见一座异教的祭坛,就吩咐大祭司复制一个,放在耶路撒冷作敬拜之用;当时他可能正在向提革拉毗列色进贡。

         16:10-18  亚哈斯臣服亚述:亚哈斯为了得到亚述王的帮助,除了进贡一大批金银 8 之外,还得臣服亚述,包括承认及敬拜亚述的神只,并废弃圣殿内部分的器皿和设备。

 

【王下十六10 大马色的坛亚哈斯仿造大马色祭坛的理由似乎不是出乎亚述的压力,而是由于这坛给他的印象。按照现有的史料,当时亚述并没有强逼藩属崇拜其主神亚述的习惯。因此本段似乎应当视作艺术创作,而非混合宗教的问题。至今未有任何考古或文献资料描绘这坛有何特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十六11「祭司乌利亚照着亚哈斯王从大马色送来的图样,在亚哈斯王没有从大马色回来之先,建筑一座坛。」

   〔暂编注解〕建筑一座坛。这件事令神的祭司非常震惊。他祭司的职分是献身服侍神的,不是用来侍奉偶像的。但这位耶和华的祭司还是建造了一座异教的坛并将其放在圣殿中取代神的祭坛。

         代下 28:23 记载这个坛是仿造亚兰的临门神坛,而非亚述的神坛。

 

【王下十六12「王从大马色回来看见坛,就近前来,在坛上献祭,」

   〔暂编注解〕在坛上献祭。这是对神的一种厚颜无耻的亵渎行为。根据代下28:23节,亚哈斯先前曾祭祀攻击他的大马色之神,说:因为亚兰王的神帮助他们,我也献祭与他,他好帮助我。’”现在既然亚兰的神不能救亚兰人脱离提革拉-毗列色的手,那很明显,亚哈斯又认为亚述的神比亚兰的神更有力量,于是就准备向它效忠了。

         犹大王这种扭曲的思想显示出神起初为以色列设立的计划现已失败。神的本意是要通过以色列这个国家展示出他至高无上的权能以此最终来吸引地上的万国来寻求希伯来人的神。但这一切都因以色列诸王的背叛而导致了恰恰相反的结果。以色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致使周围的邻国轻视神,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神并不比以色列征服者的神明更有力量(见出32:12;民14:13;申9:28;诗79:10)。

         「就近前来,在坛上献祭」:原文是「就靠近到坛旁,上去到坛上面」或「就靠近到坛旁,在坛上献祭」。「献祭」在犹大国内,一向不是君王可以执行的任务。

 

【王下十六13「烧燔祭、素祭,浇奠祭,将平安祭牲的血洒在坛上,」

   〔暂编注解〕烧。亚哈斯自己冒充作起了祭司。不久之前,乌西雅就因胆敢僭取祭司的特权擅入圣殿烧香而被痲疯击打(代下26:16-19)。现在祭司遵照王的命令建造了一个异教的坛并允许王以祭司的身份在其上献祭,好像外邦的风俗一样。犹大国急速地衰落了。

 

【王下十六14「又将耶和华面前的铜坛,从耶和华殿和新坛的中间搬到新坛的北边。」

   〔暂编注解〕哈亚斯把献燔祭用的“铜坛”挪开,让位给新的异教祭坛。

         亚哈斯以新造的坛代替铜坛,在其上献祭。铜坛本来放在圣殿的前面,亚哈斯将它移到新坛的北面。

         铜坛。这座神的铜祭坛先前占据着正对着圣殿门廊的尊荣显耀的位置。新祭坛,很明显,被放置在了铜坛和东门之间。但这样就使铜坛阻挡了圣殿的视线。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被从原来的位置挪到了新坛和圣殿院落北墙的中间。

         ◎铜坛本来是放在圣殿的殿门前面,也就是正东面。亚哈斯的新坛取代原本铜坛的位置,铜坛被安放在新坛以北的侧位。

 

【王下十六14 重新排列祭坛铜坛本来是放在圣殿的正东面,即殿门前面。亚哈斯的新坛原本是在殿院入口和铜坛之间。如今铜坛既被迁离东西轴心,安放在新坛以北的侧位,焦点便转移到新坛之上。换言之新坛实际上是取代了铜坛的地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十六15「亚哈斯王吩咐祭司乌利亚说:“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国内众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烧在大坛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洒在这坛上;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

   〔暂编注解〕“我要用以求问”。王要在那里接受神谕。

         「求问」:可能是模仿当时外邦人的占卜(参结21:21)。

         大坛。那座新祭坛占据了所罗门铜坛原来的位置。它被称为大,也许不是基于它的尺寸,因为新祭坛可能要比所罗门铜坛巨大的尺寸(代下4:1)小得多,称其为大,可能是从它所担当之功能的角度出发的。这座新祭坛代替以前的铜坛承担起许多摩西法典规定的主要献祭(见出29:38-42;民28:3-3129:2-39)。

         铜坛。这里指定铜坛也许暗示着那座新祭坛是用不同材质做的,很可能是石头的。

         求问。希伯来文baqar咨询,”“寻求,”“寻找。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亚哈斯想要了解这铜坛是用来做什么的;第二,它可能暗示着专门用铜坛来进行占卜。有些人认为亚哈斯采用的是巴比伦祭卦的占卜方式,就是以观察所献之祭物的内脏来确定神明的旨意(见结21:21-23)。

         「求问」耶和华:此字是SH 1239,原文有「寻找」、「寻求」的意思,圣经中很少用此字来描述「求问」神,大部分是用SH 1875。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个字是异教透过检验祭牲的内脏来寻求神明旨意的用字。所以怀疑铜坛被用来进行这种异教仪式,或至少亚哈斯非常熟悉这种异教仪式用词。

 

【王下十六15「亚哈斯王吩咐祭司乌利亚说:“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国内众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烧在大坛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洒在这坛上;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

「铜坛」乃是为求问RSV)而设,这里并未带有贬低的评语。希伯来文 baqqe{r 意为「检验瑕疵」,犹太传统中将此经文解释为对献祭动物进行检验。然而,检验动物的内脏以求问吉凶乃申命记十八10-12所咒诅的恶行。有解经家视此祭坛为供王私人所用(「至于铜坛我想要如此」,JB)。──《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15 功用分配新坛上所执行的都是以色列独有的仪式,在祭仪上并无创新之处,也没有在以色列惯例中搀合异邦仪式。新坛照单全收了祭礼系统规定在铜坛执行的全部仪式。惟一一项在铜坛执行的功用,在以色列的仪式文学中却没有出现过。所用的动词(和合本:「求问」)是或检验或审查的意思,可能表示检验献祭祭牲的内脏是否提供兆头。至于亚哈斯为何专把这功用留给铜坛却理由不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十六16「祭司乌利亚就照着亚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王下十六17「亚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镶着的心子,把盆从座上挪下来,又将铜海从驮海的铜牛上搬下来,放在铺石地。」

   〔暂编注解〕亚哈斯拆下圣殿中盆座的心子、铜牛等,很可能是用来筹足向亚述王缴交的贡银。

         「心子」:见王上7:28注。亚哈斯移动盆和铜海,可能是为了把盆座和铜牛的金属拿去进贡亚述王。

         打掉。亚哈斯可能需要这些铜作为礼物献给亚述王(第18节)。很明显,他采取种种强硬手段,四处搜刮掠夺自己需要的贵重金属。

         盆座的心子(直译为:盆座的边板)。这些盆座是那十个所罗门造的铜制洗濯用具的底座(王上7:27-39)。这些心子可能是四周装饰性的镶嵌板。盆座本身并没有被亚哈斯破坏,因为后来它们都列在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带回巴比伦的战利品名单中(王下25:13 16;耶52:17 20)。

         海。见王上7:23-26节。这些巨大的铜海也没有受到破坏,只是简单地从驮着它们的铜牛上被挪了下来。耶路撒冷城破之时,这些铜海被当作战利品的一部分带回了巴比伦(耶52:17)。

         16:17 中所记这样移动圣殿器具的理由不明,一般认为是要取得这些器具外围设施的铜,以便进贡给亚述。

         17~18 王把圣殿的家具打破(王上七2339),为的是用那些金属来进贡。“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也许是一条有盖的信道,供王在安息日前往圣殿守节之用。

 

【王下十六17亚哈斯需要珍贵金属以补足国库耗竭之问题,也可能是要为下年度的贡银预作准备,因此他打掉那十个可移动之盆座(王上七27-33)的心子(「镶板」;「边缘」,NASB,新译:「框架」,RSV),用石座来取代大铜「海」原来的铜座(参:王上七23-25)。这都是为要取得原本只能供作敬拜荣耀神而用的金属。──《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17 朝贡本节所述的是收集贡物的步骤之一。用来搬运铜海之水的盆子是安放在四面镶版,有轮子的手推车上。在塞浦路斯出土的类似设施,按考证是所罗门时代的对象。支持铜海的铜牛(其描述可见于:代下四25的注释)能够供应大量的铜,以满足朝贡定额之所需。铜牛是主前九世纪时亚述王亚述巴尼帕所收贡物的一部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十六18「又因亚述王的缘故,将耶和华殿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和王从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围绕耶和华的殿。」

   〔暂编注解〕亚哈斯把造在王宫和圣殿之间有盖的走廊拆除,以示对亚述王的敬意。这事有几种解释:一是说他从此只在外邦的坛上敬拜,把进圣殿的门封了。“安息日所盖的廊子”指只在安息日和月朔才开的殿门,供王进殿之用。一说是他现在只是亚述王的臣仆,旧日象征国君地位的建筑物须加拆除。另一说则是紧接17节而来,他拆掉这些,是把廊子上的金银装饰取下,筹措给亚述王的贡银。以第三说较可信。

         「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原文作「安息日的蓬盖」,可能安放于王在安息日进入圣殿通道(参结46:1-2);希腊文译本则作「宝座的基台」。亚哈斯连自己进出圣殿的私人通道也要迁移,他受亚述王的支配由此可见一斑。

         为安息日所盖的。这句话的确切意思还不清楚。它可能是一种带顶棚的厅或站台,在安息日用于接待尊贵的客人,比如说王和皇家的成员。《圣经》中仅此一处提到这种建筑。

         王从外入殿(直译为:王进入的地方)。这句话意思不详。有些人认为这里指的是王上到耶和华殿中所经过的台阶(王上10:5)。这一整节在希伯来文圣经中都是隐晦不明的。英文LXX版这里作,他为耶和华殿中的宝座立了一个根基,又因亚述王的缘故将王进入的门从耶和华的殿中移到了外面。一些人认为亚哈斯当时期待着提革拉-毗列色能到耶路撒冷来进行访问并正为此做着准备。

         16:18 所记载的改变,也是理由不明。一般认为这可能是亚哈斯关闭犹大王入圣殿的特权路径,藉以承认亚述王才是真正的犹大统治者。

 

【王下十六18其他建筑的改变很难解释。「结构」(NEB)「座的覆盖/根基」(LXX;希伯来文 mu^sak)可能是指「为安息日而设立的」「有遮盖的路」(RSV 按照传统犹太解经;参:NIV的安息日篷)。有些解经家认为这可能是指祭司用的有盖廊子。王专用由王宫通向建筑物外面h @ h]i^s]o^na^)的通道显然也被改动(MT he{se{bRSV 改为「拆除」,he{si^r)。这些变动的原因均是「因亚述王的缘故」(MT),可能「因为」(RSV)建立一个异族王的雕像的缘故。大部分的解经家视此变动是为了顺服NIV)亚述王而作,但这并不是惟一可能的解释。──《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六19 亚哈斯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

   〔暂编注解〕亚哈斯其中一件“所行的事”就是把圣殿关闭(代下二八24)。

         其余的事。所谓其余的事都包括,亚哈斯在宫殿的屋顶上立了一座祭坛(王下23:12),很明显,是用来崇拜天上的万象的;他还毁坏圣殿中的器皿,将圣殿关闭并终止了其中的服侍(代下28:2429:3 7)。

 

【王下十六20「亚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希西家接续他作王。」

   〔暂编注解〕葬在。根据《历代志》的同步记载,亚哈斯没有葬在列王的坟墓中(代下28:27)。

         「希西家」:字义是「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即便亚哈斯是作恶多端的王,神还是容让他寿终正寝。有时候人会觉得应该有「现世报」,但神常常是以「怜悯」的态度看这件事。如果要让亚哈斯横死,恐怕也要赔上一大堆无辜的百姓。

 

【思想问题(第十六章)】

 1 亚哈斯面对亚兰和以色列王的围攻,向亚述求救,甚至采用亚述的宗教仪式,是否情有可原?参代下28:22-25; 7:1-9; 8:6-8

 2 亚哈斯为讨好亚述王,将圣殿和敬拜生活大事修改。今天教会的敬拜仪式,有那一些可按需要而修改?那些是绝不能改变的?你有否为了某些原因而轻视对神的敬拜,甚至对神不忠?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等《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