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第十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世上的王國變遷,真是快得很。猶大王亞哈謝一旦崩逝,他的權勢也如山崩雲逝。老惡婦亞他利雅見兒子死了,孫子們也不要了,索性把他們全部消滅,自己作王。權力使母親失去了仁慈;也許她從來不懂得愛,這個亞哈家的女兒,壓根兒就受了顛覆訓練:政治婚姻的動機,根本還不就是為了權勢!
有個她的勢力達不到的區域,是忠於神的利未人。當亞他利雅剿滅王室的時候,利未人堅守住聖殿:
約蘭王的女兒,亞哈謝的妹子約示巴,將亞哈謝的兒子約阿施從那被殺的王子中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裏,躲避亞他利雅,免得被殺。約阿施和他的乳母藏在耶和華的殿裏六年。亞他利雅篡了國位。(王下一一:2-3)
當那惡婦逞勢奪權的時候,約阿施只是不足歲的嬰孩,沒有受到注意,在點查時漏網;他的姑母先把他藏在臥房,又把他和乳母交給丈夫耶何耶大(代下二二:11),藏在聖殿裏。
任何的危機出現,總會有兩種敵對的勢力:亞他利雅雖然邪惡,但從北國以色列來亞哈的女兒,單個兒作不成甚麼事,必須有些人幫助,才會成為勢力;可憐的猶大人,明明知道她不是大衛的子孫,只因為她握權,就甘心作她的幫兇,為虎作倀,阻擋神的旨意。不過,禍亂之源還在於約沙法,不問信仰如何,與亞哈家結了親,引狼入室,使臣民認惡婦為國母,不僅失於防備,還接受她坐在寶座上,長夜漫漫,無以補償的六年!另一方面,是忠心的大祭司,忍艱服苦,站在神一邊,冒險犯難,持守真理,把王子藏在殿裏,撫育造就他,等他慢慢長大;還要組織協調利未人,保守秘密,準備復國。這偉大艱難的事業,不是一個人能作的,必須有同心為主的人,肯維護真理,不怕犧牲的人,起來作成神的工。
黑暗掌權,要安靜隱藏,等候神的時候來到。王子還太幼小,站不起來;要等候人心歸向神,歸向大衛家的王。
到王子約阿施七歲的那年,一切時機成熟了。“祭司領王子出來,給他戴上冠冕,將律法書交給他,膏他作王。眾人就拍掌說:‘願王萬歲!’”(王下一一:12)除去亞他利雅,大衛的後裔得回了寶座和國權。
在黑暗掌權的時候,神兒女要忠心,等公義的太陽出現。── 于中旻《列王紀下箋記》
【王下十一12「膏他為王。」】
這個幼王一登基,亞他利雅就必被推翻。約阿施被藏在聖殿的內室,似乎象徵我們內在的生命,是必須注意的。
神的兒女屬靈的情形也可以聖殿的實況來說明。約阿施雖為合法的王儲,他應維護敬拜耶和華的事,但是實際的王冠卻在亞他利雅頭上,她實施暴政,倒行逆施,違背神。合法的王只躲在內室裡。許多祭司與百姓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所以我們蒙聖靈的重生,主在我們心中,卻局限在一角,無法發揮我們生命的治權。
這是需要一次膏立、一次登基,讓祂在我們整個生命的殿中掌管一切。靈是至聖所,魂是聖所,體是外院,一應俱全,均再祂的治權之下。
聖潔或成聖不是一種屬性由主賜給的,這是由於聖靈內在的居位,聖潔的主必須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可以有聖潔。聖者必須充滿我們,我們才有聖潔。祂的能力沒有限制,也無阻礙,更無幔子隔開,如果有幔子,也必從上到下完全裂開,分為兩半,完全沒有阻隔可言了。
──邁爾《珍貴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