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王下二十四3不赦之罪】「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

  猶大國蒙神特別的恩典,在北國以色列滅亡被擄之後,仍然為他們存留燈光,為了祂與大衛所立的約,並為了祂立名的居所,給他們悔改的機會,不滅絕他們。但他們不肯悔改,審判終於臨到,使他們被趕出應許之地。

耶和華使…毀滅猶大,正如耶和華藉祂僕人眾先知所說的。這禍臨到猶大,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要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決不肯赦免。(王下二四:2-3

  耶和華“所命的”的,就是神所說過的,吩咐的,是出於神口中的話。人所能犯最大,最基本的錯誤,是藐視神的話。這是罪的起源,也是患難的成因。
  聖經說:“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祂口中的氣而成。”(詩三三:6)全能神的話,有難以想像的權能,人敢於違背神的話,是何等嚴重的事!但猶大的諸王,就公然向神挑戰,慣於行神禁止的事,就是把他們自己放在神的位上。
  人對於神的話的態度,決定神對人的態度,也關係人自己的前途。聖經說到:敬畏神的,“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詩一:2 4
  耶和華差遣祂的僕人以賽亞,特地宣告重要的信息: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四○:6-8

  在人看來,君王有他的榮華,像花一樣的燦爛如錦,可以誇耀一世。但神口中所出的氣,就是祂的話,雖是看不見的,卻是大有能力的,使他們凋謝枯萎,甚麼榮華都不見了。
  猶大末後的王,一個一個的登上寶座,又一個一個的黯然就囚,戴上鎖鍊,去埃及或巴比倫。在那裏,他們參加失位群王的行列,在羞辱和悔恨中度其餘年。約哈斯和約雅斤,在位各只有三個月就被擄離國,原來的土地,也不再記得他們。
  今天國家的禍亂,個人的失敗,教會的背道,都是因為不遵從神的話,所以神的責罰臨到。求主感動信徒,虛心痛悔,因主的話而戰兢(賽六六:2),蒙神的恩惠。── 于中旻《列王紀下箋記》

 

【王下二十四13「巴比倫王將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都拿去了。」】

在運走的寶物中必有許多聖殿的物件及器皿。在伯撒沙的時代,他們甚至用作酒杯在宴會中暴飲狂歡,讚美他們巴比倫的神明,給予他們勝利。那從聖殿取來的金燈檯之火焰燃亮牆上所寫的字,就是神的手寫出的。但是波斯王古列的命令,這些聖殿的器皿鼻息歸還(以斯拉記五章十四節),而且帶回到耶路撒冷,委託那些可靠的祭司們經辦(八章三十二節)。

嚴重的教訓——整個被擄的史事給予我們嚴重的教訓,神的教會必須有所抉擇:她不與惡者聯絡,完全不顧屬世的權力;或者面對這權勢,必須妥協,為求生存。以色列要與鄰國列邦一樣,學習他們的組織。有時依附這個,有時投靠另一個,結果她最醉心的樣式,就是那個國家併吞了她。

復興的希望——被擄的經驗我們沒有嘗過嗎?我們離開早年快樂的家,住在陌生人中間,使生活枯燥乏味,這就嘗到被擄而流亡的苦楚,那時我們不再唱耶和華的歌,豎琴也掛在柳梢頭;但是我們結果悔改,除掉罪惡,歸向神,祂不僅有憐恤,而且也大施赦免,使我們得著希望,終能復興。

──邁爾《珍貴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