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历代志下第十章拾穗

 

【代下十1「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

   〔暂编注解〕「示剑」:罗波安选择在这远离耶京的地方登基,为要表示大卫家不仅有犹大支派支持,更获其余支派拥护,以达到政治上团结的目的。另见王上12:1注。

         罗波安示剑去。第十章记录耶罗波安的反叛。相应记录在王上12:1-19。两处只有少数次要差异。

         示剑。关于罗波安选择示剑作为他加冕地点的原因,见王上12:1注释。

         10:1  罗波安为甚么选择在示剑登基?以色列人立王,通常在首都耶路撒冷举行。但是罗波安看到北方的支派可能叛变,他为了控制全境,所以往耶路撒冷以北约31公里的示剑,选择在那里被膏立。示剑是约书亚临死以前,召聚以色列领袖与神立约的地方(参书24:1)。

         10:1-15  人往往宁愿听信顺耳的谗言;我对于身旁人的意见,究竟用甚么准则去决定采纳与否?听信谗言必招大祸。罗波安坐失良机,无法统治一个太平统一的王国,是因为他不听父亲所罗门时代的老臣劝谏,宁可听同辈人的谋略。他寻求建议,犯了两个错误:(1)对于比他更明暸情势之人的献策,他未有慎重地考虑;(2)他没有求神赐智慧,使他能分辨这两个建议中哪一个更好。人很容易听从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的意见,因为他们的感受常与我们的一样。但是这些人的见地可能有限,当留心听比我们老练的人所言,他们的意见很值得参考,因为他们比我们见多识广,更能通透全局。

         本章叙述犹大国从以色列的多数支派中分裂出来。由于北国(以色列)一开始就背弃神,所以历代志编者没有提到耶罗波安作王的事(王上一二20)。参看列王纪上第十二章的脚注。

       本书开始记述分裂后的王国,比《列王纪》的篇幅短,极少涉及北国以色列;所用材料也非全来自《列王纪》,独立的史料颇多。

         作者虽略去北国,但凡是北国与南国接触的史事仍加保留。读本章至13章及28章,可知北国在作者心目中仍为以色列的一部分,不过已经离弃了神,是必须悔改、更新的一部分。作者关心北国的百姓,谴责北国的君王。

         10:1-12:16  罗波安事迹:本书指出罗波安虽然是国家分裂的导火线,但整件事为神准许(10:15),也是由于北国百姓背叛大卫家的缘故(10:19)。参王上11:29-40对这件事的解释。

         本章至十二16记接续所罗门为王的罗波安,几全部采用了《王上》1214章的材料,并添上自己的资料:1,罗波安的失败导致王国分裂(十1∼十一4);2,听从神的话,巩固南国犹大(十一523);3,因骄傲招来灾祸(十二11);4,因谦卑而得善终(十二1216)。

         以色列王国的分裂在所罗门王时代已种下祸根。罗波安若肯舒解民困,分裂的苦难本或可避免;但他变本加厉,以致一发不可收拾(1316节)。本书作者写南国犹大史时,虽未图为罗波安脱罪,但已将分裂的责任部分归诸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看十三67)。

         10:1-36:23  犹大列王的统治:10章起记载王国分裂成南北二国,但作者只记载南国的君王(除10-13章与28章有提及北国外),目的见本书简介主题特色部分。

 

【代下十1 示剑】选择示剑作为高峰会议的场地暗示两件事实:(一)罗波安在政治地位上比大卫弱;撒母耳记下五1记载各支派的首领来到大卫的首都希伯仑,承认他的王权。(二)此地位于与前王国时代之领袖约书亚(书二十四)息息相关,并在祭仪上作为耶路撒冷竞争对手(见:王上十二25的注释)之地区的心脏;在这里举行会议使罗波安进一步陷于不利处境。罗波安离开自己的权力中心前来此地,其实是冒了很大的险。会议地点的选择,已经为他在谈判之时缺乏洞察能力和政治手腕下了伏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2「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就从埃及回来。」

  「耶罗波安」这里没有交代他的身分和他躲避所罗门王的原因(参王上十一2640), 大概是假设当时的读者对他的事迹早已熟悉。

    「他听见 ...... 回来」比较王上十二23,此处然指出耶罗波安早有预谋,想率众反叛。——《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历代志》作者以前没有提到耶罗波安逃往埃及(见王上11:26-40)。可能因这个原因,他没有像《列王纪》作者那样说耶罗波安“就住在埃及”。

         10:2-3  耶罗波安为甚么会逃到埃及去?耶罗波安为甚么会在埃及?因为亚希雅先知曾预言:以色列国将要分裂,耶罗波安要在北国为王。所罗门听到这话想要杀他,所以他被迫逃往埃及(参王上11:26-40)。

 

【代下十3「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他就和以色列众人来见罗波安,对他说:」

   〔暂编注解〕有人认为这是指把他从以法莲请来,而不是从埃及请来的(见第2节),因为他已经回国(见第2节,见王上12:3注释)。他被请到示剑。各支派在那里聚集要立罗波安为国王。

 

【代下十4「“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

   〔暂编注解〕百姓的抱怨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所罗门庞大的公共工程项目给他们造成沉重的税务负担,和不受欢迎的轮班劳役(王上5:13 14)。这种要求是完全合理的。出于公平和审慎,新国王需要对面前的问题加以考虑。

 

【代下十4 所罗门严厉的徭役制度】波斯王古列所举敌手巴比伦王拿波尼度的罪状之一,是「强逼」百姓「服苦」。同样,以色列长老亦要求罗波安的政府削减苦役。美索不达米亚典籍也有新王宣告默沙隆mesharum)法令,解放一个阶级之奴隶,或减轻一城或一区的赋税的先例。各支派的不满是有根据的,若不妥协,就不能维持王国的统一。——《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5「罗波安对他们说:“第三日再来见我吧!”民就去了。」

 

【代下十6「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这民。”

 

【代下十68 老年人】王室或政府的「新人」、「旧人」(即最近升级为王的顾问,和已经服务多年的人)之间,似乎有分裂的迹象。「老年人」代表所罗门年间已经在职的人。他们若非王亲(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或堂兄弟、表兄弟等,如:撒下十三3之约拿达),就是政府的官员。新人大抵是罗波安自己的堂兄弟或同父异母兄弟,年龄与他相若。苏美史诗《吉加墨斯与阿卡》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场面。吉加墨斯咨询意见时也是先问老年人(他们反对作乱),再问城中的年轻人(这些人组成军队,赞成叛乱)。在此得采纳的也是年轻人的意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7「老年人对他说:“王若恩待这民,使他们喜悦,用好话回复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

  「恩待」、「使他们喜悦」王上十二7则作「服事」、「如仆人」。此处强调了王的尊严。——《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仁慈是执政的最好法则。无论在家庭、学校、商店、还是在田间,仁慈会温暖人心,并使人多交朋友。如果罗波安善待百姓,向他们显示他作为国王只是为了服侍他们,关心他们的福利,他就会赢得他们的心,并挽救他的王国。

 

【代下十8「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

   〔暂编注解〕智慧是随着年龄和经验而增长的。年轻人需要老年人的指导。如果他们藐视老年人合理的劝导,就是自取痛苦和灾难。

 

【代下十9「说:“这民对我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他们。”

 

【代下十10「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这民对王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比我父亲的腰还粗;」

  「少年人」可指年约四十的人(见王上十二8注)。——《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罗波安青年谋士们的主意不是出于仁慈或智慧。他们所建议的答复措辞严厉而无情,只能引发出报复和背叛。

 

【代下十11「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暂编注解〕蝎子。这些尾部带刺的昆虫会造成严重的疼痛,在这里似乎比喻带有锋利金属的鞭子,特别疼痛和残忍。罗波安等于告诉他的百姓,他会比他的父亲更加严厉地对待他们。千百年来,一直有人认为执政靠的是武力,而不是仁慈和怜悯,百姓只有靠残暴才能制服。但是历史的结论总是与之相反。

 

【代下十11 鞭和蝎子】鞭被用来驱策奴隶、牲口,或作为酷刑工具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部分学者认为蝎子是鞭的一种,鞭梢附有金属或玻璃的碎片(罗马人称之为「蝎子」)。然而至今为止,挖掘、浮雕,或罗马时代以前的文献,都没有这种鞭子的左证。但是一个亚喀得文的字眼总目将铜蝎与奴隶的铜镣并列,因此,亚喀得文的学者暂时把它鉴定为笞端的金属倒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12「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

 

【代下十13「罗波安王用严厉的话回复他们,不用老年人所出的主意,」

   〔暂编注解〕国王没有体谅百姓的感受,没有表现基督的精神,说话像一个专横的东方独裁者。他本想显示权威,结果却暴露了自己的懦弱和愚昧。粗暴的言语会导致粗暴的行为,而出于仁慈之心的仁慈言语则会导致顺服,合作和安宁。

 

【代下十14「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他们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暂编注解〕10:14  罗波安竟说出这样的话,你想他从父亲所得的影响是──这对作父亲的可真是大提醒……罗波安从他父亲所罗门身上,一定看到一幅作首领的不平衡的画面;他显然只看到治国的艰难,却没有看到守成的机会。他只留意父亲严厉的统治,自己就定意对百姓更加严厉。你与儿女谈到自己的责任时,一定不要只说埋怨不满的话,要多说喜乐的话;否则,你会令子女对你所做的工作,并你所服事的人产生反感。

 

【代下十15「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神,为要应验耶和华藉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

   〔暂编注解〕「这事乃出于神」:有关亚希雅的预言,见王上11:29-39

       本书未记先知亚希雅撕裂新衣,预言将从所罗门王手中夺回十个支派给予耶罗波安的事(王上十一30以后)。可能当日民间均知此事,毋须重提。

         见代下11:4注释。

 

【代下十16「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

   〔暂编注解〕以色列王国自此分裂为二。跟随耶罗波安的十个支派,在北方立国,仍名为“以色列国”,以以法莲为首。拥护大卫王朝的只有两个支派(犹大和西缅)加上一部分便雅悯,名为“犹大国”。《历代志》的历史是以犹大国王室正统的记载为主。犹大国在罗波安之后共有十九个王,都是大卫的后裔。

         王国分裂以后,“以色列人”一名多指北方以色列国(有时也用“以法莲”一名代替)。

       不依从。聪明的君主会倾听百姓的声音。罗波安即位以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了解他百姓的需要,努力纠正过去的错误。但他不听劝导,就等于自邀悖逆。他要为随后的背叛负责。

         耶西的儿子。不多年以前,大卫还是民族的英雄。现在由于他后代的愚蠢,他的名字在以色列受到厌弃。北方的支派决定摆脱南方而独立。

         自己顾自己罢。这些支派实际上是在说:“大卫啊!你现在只管你本族的事吧。我们要自己管自己了。”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说明他们决心已定。大卫的家族从此只能统治国家的一部分,主要是大卫的本族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大多数支派将选择自己的统治者而独立。

         10:16-19  罗波安贪权,几乎失去一切;在不可贪之处,我是否可以放手?罗波安想以铁腕统治来掌握全国,结果几乎失去所有的。他的动机出于贪欲和权力,又操之过急,遂使国家分裂。其实他何需更多的金钱和权力,因为他已经承受了世上最富足的王国;他也不需要对国民控制更严,因为他已经是君王。他的要求不是出于属灵的明辨,而是出于自私。凡坚持要得到一切的人,常常损失惨重,甚至落到一无所获的下场。

         10:16-19  以色列国分裂了──这是以色列国分裂的开始。原本太平而统一的王国一分为二:十个支派随从耶罗波安,自称为以色列国,或称北国;犹大和便雅悯这两个支派则继续对大卫的后裔效忠,接受罗波安的统治,他们自称为犹大国,或称南国。

 

【代下十16 以色列和犹大不稳定的联邦】北方支派在示巴之乱时已经响起过这个号召呼声(见:撒下二十1的注释)。以为以色列十二支派视统一为自然或当然的趋向,是很容易有的误解。实质上他们是十二个独立的部族单位,具有很多使他们分裂的因素。大卫和所罗门年间的统一,不但发生在富强的年代,更是高度的技巧和极大的努力的结果。然而将这些政治实体联结为一的因素只有一代的年日,以色列和一般的酋长国(如:扫罗在以色列支派中组织的国家)一样,仍然过度依赖领袖本人的魅力。酋长国和帝国都有些微不和便土崩瓦解的倾向。如今北方众支派一旦了解犹大支派和大卫家无意与他们妥协,容许他们扩张自治,减轻赋税,统一的代价和南北双方观点的歧异,便成为了分裂的导火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17「惟独住在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

   〔暂编注解〕罗波安属犹大支派。所以当其他支派背叛他时,犹大支派依然忠于他。在对待全体以色列人的沉重赋税和劳役上,不知所罗门有没有照顾自己的支派。如果有,他们就更会支持他了。

 

【代下十18「罗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哈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以色列人就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王急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去了。」

   〔暂编注解〕哈多兰又名亚多兰(王上十二18),为大卫王朝旧臣,主管人力的征调和分配。此时奉王命往北国行使权力,遭遇抵抗,为人打死。罗波安知统一无望,自示剑逃回耶城,分裂已成定局。

       “哈多兰”即亚多兰。参看列王纪上十二章18节的脚注。

         罗波安差哈多兰往北方以色列人那里去,是要镇压这次叛变。

 

【代下十18 用石头打死】有关石刑作为处死方式,可参看:申命记十三10的注释。哈多兰之死就像革命或暴乱的第一响炮。掌管公共工程者(包括负责巨石的搬运工作)竟然死于乱石底下,几乎可说是因果报应。——《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19「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

   〔暂编注解〕作者没有提及耶罗波安被立作以色列众人的王一事,因他只记录大卫的王朝。

 

【思想问题(第10章)】

 1 参阅其他有关经文 (王上11-12),  看看罗波安和耶罗波安二人的背景和禀赋。你认为他们见面时是处于怎样的状况和心态?

 2 罗波安与人商议后,所做的决定导致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你认为罗波安是否做了错误的决定?那么,15节说「这事乃出于神」又作何解?神如何让人有自由意志而又完成 的旨意呢?神的计划中是否允许恶人的计谋?

 3 罗波安面对以色列会众的请求 3-4),  以及两批谋士所提供的相反建议,所作的决定如何反映他的价值观及对长者的评价?这对你有何监戒?

 4 罗波安身为所罗门之子,承继了先王的财富与版图,身旁有谋士,原先也有全部百姓的支持 1), 但因一次错误,全盘改观。神赐给你什么优越的条件?你有否善用?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