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歷代志下第十七章拾穗

 

【代下十七1「亞撒的兒子約沙法接續他作王,奮勇自強,防備以色列人,」

   〔暫編註解〕“奮勇自強”:看一1注。

         「防備以色列人」:監於先王亞撒治下南國受北國威脅(16:1),約沙法須加強北界的防禦。

         亞撒的兒子約沙法。第17-20章記錄約沙法和他的統治。《列王紀》關於他的記錄比較簡單(見王上22:41-50)。本章是《歷代志》所特有的。

         防備以色列人。亞撒賄賂亞蘭人對付以色列人的愚蠢做法,給他的兒子留下了麻煩。所以約沙法一登基,就被迫採取措施防備北方的鄰居。這些都發生在他執政的早期,是在他與亞哈結盟以前(代下18:1)。

         1-19  約沙法的善政:約沙法對外加強防守,對內則積極除去偶像,並把神的律法教導百姓,於是神使猶大強盛起來。

         17:1-20:37  約沙法事蹟:約沙法的事蹟在列王紀只片段地出現於以色列王亞哈與約蘭的記載中(王上22:1-8 41-50; 王下3:4-27), 但本段則相當詳盡地記錄他的事跡,指出約沙法如何依靠神而使國家得享太平(17:3 6; 19:3; 20:32),可惜因為與北國結盟而招致神的不悅(19:2; 20:37)。

       本章至二十一3記猶大王約沙法,所占篇幅甚多,相形之下,《王上》的記事便十分簡短,只有十五24約沙法接續亞撒作王一句話,和二十二4150一段講他和北國聯手奪回基列拉末的事,而且以色列王總是主角。本書不同。在《王上》的材料之外,添了不少新史料,令約沙法成為本書所記諸王中一個偉大的王,備受推崇(參二十一12;二十二9.

         約沙法在位25年(主前872848年),其中有三年(主前872869年)與父親亞撒一同主政。作者記約沙法,不像記述亞撒,全無嚴格紀年,不是一字不提時間(十九4),便是用“過了幾年”(十八2),或“此後”(二十1)等來概括,只有十七7用“他作王第三年”比較具體。另外一個特色,是在強調神對善惡賞罰公平且迅速,並預見到人犯罪後若悔改,可以避免或至少減輕刑罰。

 

【代下十七2「安置軍兵在猶大一切堅固城裡,又安置防兵在猶大地和他父亞撒所得以法蓮的城邑中。」

   〔暫編註解〕約沙法遵行誡命,效法大衛“初行”的道,因而蒙福是本章的主題。在此可以看見所羅門的影子:大興土木(1213節),鄰國畏懼(10節),外族納貢稱臣(11節),軍力強大(2 1419節),富於貲財(5節),大有智慧教導百姓(79節)。

       “以法蓮的城邑”:看十五8注。這些城邑在亞瑪謝作猶大王時為北國奪回,耶京都幾乎不保(王下十四1114)。

         「亞撒所得以法蓮的城邑」:見15:8

         參代下15:8

 

【代下十七2 以法蓮的設防城】歷代志下十五8已經提及過亞撒將控制範圍往北延伸到以法蓮山地。約沙法為這些聖經不具其名的城市設防,是這政策很自然的下一步。部署當地的軍隊數位,聖經也沒有記載。後期的拉吉書函顯示這一類前哨基地定期有書信來往,並以烽火作為預先警報系統。——《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十七3「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因為他行他祖大衛初行的道,不尋求巴力,」

   〔暫編註解〕“他行他祖大衛初行的道”有的譯本作“他在作王的早期行他祖大衛的道”,或“他效法他父親(指亞撒)初行的道”。因為《歷代志》所記的大衛一生完美無缺,說他早年與晚年均行在正道上。其實這正是作者委婉道出大衛仍有人的軟弱與失敗的寫作技巧,《和合本》譯文甚為傳神(看《代上》<參考資料>及本書一1注)。

       “巴力”(複數)。被改造去適應各種地方風俗的巴力。參看士師記二章13節的腳註。

         「行他祖大衛初行的道」:某些古卷略去「大衛」一名;由於本書作者對大衛一生有很好的評價,「他祖」大抵不是指大衛,而是指亞撒。約沙法仿效的是亞撒初期敬畏神的表現,見下句。

         「巴力」:在此是迦南人偶像的統稱。

         與約沙法同在。人心最大的滿足和喜樂乃是知道有神與自己同在。由於神的同在和祝福,物質和精神的福氣降臨約沙法和猶大民族。

         初行的道。大衛和約沙法初行的道都勝過他們以後的歲月。大衛在同拔示巴通姦並謀害她的丈夫以前(撒下11章),生活上曾發揮向善的影響。亞撒在後來的人生中,也沒有表現他當初對神的信靠和對於正義原則的忠誠(見代下16:2-10)。

         不尋求巴力。在約沙法統治期間,北方王國盛行巴力崇拜。他同亞哈和耶洗別是同時代的人,生活在以利亞大聲斥責北方王國流行的可怕背道的時侯(見王上16-22)。《歷代志》只有一次提到這位先知(代下21:12-15)。巴力是迦南本地的男性生殖之神。巴力崇拜十分普遍,所以這裡專門讚揚約沙法沒有追隨這種陋習。

 

【代下十七4「只尋求他父親的神,遵行他的誡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

   〔暫編註解〕有的解經家認為“父親”指先祖,因猶太人習慣稱一族之長為“父”。例如《約翰福音》八53“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祖宗”的原文為“父親”。此處的父親緊接上文而來,當指亞撒王,不是“先祖”。

       這時許多人心中的問題是,究竟是耶和華會占上風,還是巴力占上風(見王上1821)。約沙法堅決效忠於神,與以色列的國王形成鮮明的對照。

 

【代下十七5「所以耶和華堅定他的國,猶大眾人給他進貢;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

    「猶大眾人給他進貢」指百姓愛戴約沙法,送禮物給他。——《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十七6「他高興遵行耶和華的道,並且從猶大除掉一切邱壇和木偶。」

   〔暫編註解〕約沙法像他父親一樣,除去國中邱壇,但到後來,邱壇一樣未能完全廢去(二十33;看十四3注)。作者在二十33寫下他的解釋:“百姓也沒有立定心意歸向他們列祖的神”,約沙法可以有除去邱壇的決心,但不保證他和他的百姓永遠“立定心意”歸向神。這正是讀本書的人應學的功課。信徒應保持高度警惕,求神保守在祂面前長保忠心。

       “木偶”:亞舍拉女神像。

         約沙法像他父親亞撒一樣,試圖把“丘壇”除掉,做得卻不徹底(王上二二43)。參看第十四章5節的腳註。

         「從猶大除掉一切邱壇」:可惜這種革新不能持久,參20:33

         「木偶」:見王上14:23注。

         他高興。該詞通常是貶義的(見申8:14;代下26:16;結28:2 17),但在這裡是褒義的。約沙法因神和祂的道而高興。這個國王從與神的交往中獲得滿足和喜樂。他覺得神悅納他,就大膽實施進一步的改革,鼓勵他的百姓遵行神的道。他人生的偉大目標是高舉神,而不是抬舉自己。

         除掉一切邱壇。他繼續他父親所開始的改革工作(代下14:3 5)。約沙法不但沒有尋求巴力,而且還除掉他們的崇拜中心。但還有一些地方性的敬拜耶和華的邱壇(見王上3:2 4;代上16:39;代下1:3),他可能准許保留下來(王上22:43)。

 

【代下十七7「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業、米該亞往猶大各城去教訓百姓。」

   〔暫編註解〕國王派遣臣子到全國各地教導百姓。他們自己可能不直接教導,而是通過利未人和祭司。

       79約沙法廢除偶像的努力,從他教導百姓認識神的話可以看出。他所進行的是一場靈性和道德上的戰鬥,要勝利必須百姓從心裡徹底改變。他負起了這個教導的責任。“耶和華的律法書”指摩西五經。派去執行教導工作的是祭司和利未人。認識律法,有了靈性復興的基礎,才可以進行有效的政治革新(十九411)。

         17:7-9  神的話語在我傳福音和事奉中佔了甚麼位置,我是否醒覺到那正是我最重要的武器?猶大的百姓對聖經全然無知,從來不花時間聆聽研究神的律法,也不曉得它能改變人心。而約沙法深知要百姓過合乎正道的生活,頭一步就是明白神的道,所以他在全國推行宗教教育計劃。在亞撒時代,猶大國的宗教敗落,現在約沙法將之扭轉過來,讓神在百姓心中居首位,使他們有奉獻的心志和使命感。由於他的改革,猶大人開始信從神。現在的教會與基督教學校也需要扎實的宗教教育計劃,藉著教會學校、教會、查經班、個人與家庭靈修,使人受良好的聖經教育,過合乎神旨意的生活,乃是不可少的事。

 

【代下十七8「同著他們有利未人示瑪雅、尼探雅、西巴第雅、亞撒黑、示米拉末、約拿單、亞多尼雅、多比雅、駝巴多尼雅,又有祭司以利沙瑪、約蘭同著他們。」

 

【代下十七9「他們帶著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

   〔暫編註解〕律法書。摩西已經賜下重要的教訓,若加以留意,就會給國家帶來重大利益。約沙法知道自己國家的興旺在於順從神的命令。所以他竭盡全力讓百姓熟悉神的要求,以便放棄罪惡,完全行在神的道上。

       走遍猶大各城。約沙法的措施不是敷衍了事的。祭司們奉命走遍全國,教訓百姓神的律法和公義的道。國王為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導致全國性的屬靈興奮。他成為猶大第一個偉大的國王改革家。

 

【代下十七10「耶和華使猶大四圍的列國都甚恐懼,不敢與約沙法爭戰。」

   〔暫編註解〕這與神的旨意是一致的。神不喜歡戰爭,祂希望祂的子民永享和平。

 

【代下十七11「有些非利士人與約沙法送禮物,納貢銀。阿拉伯人也送他公綿羊七千七百隻,公山羊七千七百隻。」

  「貢銀」指大量銀子。

    「亞拉伯人」大概指古實附近的民族(廿一16);亞撒王克服古實人時,可能也制服了這些人(參十四915)。——《串珠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與約沙法送禮物。可能是向猶大納貢(見撒下8:2)。

         送他公綿羊。一些生活在猶大東面阿拉伯沙漠北部的部落成為約沙法的進貢者。他們以實物納貢。參摩押王米沙獻給同時代的以色列王亞哈大量的實物貢品(王下3:4)。

 

【代下十七11 亞拉伯人】舊約中之亞拉伯人的住處是敘利亞沙漠的邊緣,並且延伸到尼革和阿拉伯半島。他們大約是於這個年代,在亞述的王室碑文中出現(例如:在誇誇一役中,他們被列為盟邦之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十七12「約沙法日漸強大,在猶大建造營寨和積貨城。」

   〔暫編註解〕「營寨」;即堡壘。

         日漸強大。由於約沙法忠實地遵行了耶和華的道,神就與他同在,使他越來越強大和成功。

         營寨。即要塞。

       12~13 “營寨……工程”。更可作:堡壘……備用品(供應品)。

 

【代下十七12 建築工程】這些建築大部分都是軍事工程,為要提供戍防基地、軍需中心、邊防前哨,以防守進入國家的通道。考古學家在死海旁邊的約但河谷發現了一列堡壘,可能就與約沙法之治有關。軍需中心的作用是囤積糧食和其他必需品,以備圍城或饑荒之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十七13「他在猶大城邑中有許多工程,又在耶路撒冷有戰士,就是大能的勇士。」

「在耶路撒冷有戰士」即駐守京城的軍隊。——《串珠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神賜給約沙法平安,並 “使猶大四圍的列國都甚恐懼”(見第10節)。但這些福氣並沒有使約沙法放鬆戒備。

 

【代下十七14「他們的數目,按著宗族,記在下面:猶大族的,千夫長押拿為首率領大能的勇士三十萬;」

   〔暫編註解〕按著宗族。按照家族進行統計,同一家族的人站在一起戰鬥。

         千夫長押拿。可能是司令官。押拿是第一個提到的,率領一支大部隊,也許是最大的部隊(見下文“三十萬”)。

         三十萬。前兩個數字:三十萬和二十八萬,與亞撒時代猶大和便雅憫的兵力相同(代下14:8),總數是五十八萬。如果加上亞瑪斯雅率領的二十萬,以利雅大率領的二十萬,約薩拔率領的十八萬,共五十八萬,那合在一起就是一百一十六萬了,還不包括“在猶大全地堅固城所安置的”(第19節)。有人估計,擁有如此規模的軍隊意味著猶大和便雅憫的人口密度為每平英里一千五百人到兩千人之間,遠遠超過現代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由於後三個數字的總數與前兩個數字的總數相同,前兩個指揮官有可能是全軍的統帥,而另外三位元可能是下屬單位的指揮官。這個總數也許指可以徵兵的男性人口。但如此龐大的軍隊同時召來保衛耶路撒冷,似乎是不可能的。

         “千”'eleph 字不一定是指實數(見對出12:37節的注釋)。例如,'eleph 在士6:15譯為“家”。'eleph 有時指少於一千的數字。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確定該詞所指的數量。

         對於某些希伯來數字的翻譯,也存在著疑點(見斯9:16注釋)。所以我們無法確定這些部隊究竟有多少人。

         14-18京城的軍隊合共一百一十六萬,數目龐大,可能誇大了(參14:8)。軍隊以支派劃分:1 猶大有三隊,以押拿為主,約哈難和亞瑪斯雅為副;2 便雅憫有兩隊,以利雅大為首,約薩拔為副。

       1419據此處所記,猶大國軍隊人數此時已達1160 000人,為亞撒時代的一倍(十四8)。參看十四9注中關於數字的說明。

         1419 這龐大的數目(1 160 000萬人)可能是能出去打仗的人,而不是實際徵召入伍的人。

 

【代下十七1419 約沙法的軍隊】約沙法徵召之軍隊的大小,剛好是他父親亞撒軍隊的雙倍,有一百余萬人(見:代下十四7)。有關軍隊大小的討論,可參看十三章220節的注釋。軍隊班次照宗族分列也是仿照其他兵團的模式(代上二十七1)。撇開巨大的數字不談,部隊編列的風格顯出這是根據某種的編制形式。其細心報告亦反映了軍階和組織,是有規定之步驟程式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十七15「其次是,千夫長約哈難率領大能的勇士二十八萬;」

 

【代下十七16「其次是,細基利的兒子亞瑪斯雅(他為耶和華犧牲自己)率領大能的勇士二十萬。」

   〔暫編註解〕「為耶和華犧牲自己」:意思不清楚,大抵指他甘願事奉耶和華。

       犧牲自己。參士5:9。可能指在危機時刻採取某種特別勇敢的行動,或指為某項事業奉獻終生。

 

【代下十七17「便雅憫族,是大能的勇士以利雅大率領,拿弓箭和盾牌的二十萬;」

   〔呂振中譯〕屬便雅憫的是有力氣英勇的人以利雅大;跟隨他的有能拉弓能拿盾牌的二十萬;

 

【代下十七18「其次是,約薩拔率領預備打仗的十八萬。」

   〔暫編註解〕指受過訓練並配有裝備的人,不一定指常備軍(見第14節注釋)。

 

【代下十七19「這都是伺候王的,還有王在猶大全地堅固城所安置的不在其內。」

   〔暫編註解〕沒有列出這些城市中部隊的數量,但要防守全國各地的要塞,肯定需要大量士兵。

 

【思想問題(第17章)】

1 面對北國的威脅,約沙法奮勇自強,派兵駐防堅固城。另一方面,他又尋求神,遵行神的道,二者有無衝突?這對我們有何提示?

 2 17:7-9記載約沙法在猶大國推行全國性的「讀經運動」,他動員了那些人?對國家有什麽好處?你以為你的教會是否需耍推行全教會的讀經運動,藉此復興弟兄姊妹的靈命?

 ──《串珠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注釋》․《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