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歷代志下第十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代下十八7「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常說凶言。」】

這是一句很自然的自白話,米該雅不會說什麼好話,因為亞哈的生活確實是與神的聖潔相連。米該雅對以色列王原沒有什麼成見,所以完全不是他個人的態度。但是神開了他的眼睛,使他看見王的罪惡,所表現的低劣的品格,知道必有的後果。他只是從歷史的篇章,讀到未來的發展,他好似一頭家犬,在晚上守候,如發現有偷竊的歹人,就警告祂的主人。因此,王不應對先知憎恨。

聖經、牧者、甚至整個的教會遭受世人的憎恨,原因也就在此,因為那些不會對未來說得很樂觀,這好似水手在玩樂中聽見船隻觸礁的消息不願相信。如果人們堅持地違反神的律法,偏行己道,怎能希翼領受神的祝福,就是在八福所提出的應許?有人勸導他們歸向神,他們卻憎恨那些人。他們不能隨心所欲來行事就生氣。他們驕傲的心真想顛倒宇宙的秩序。他們不能忍受與神的兒女比較。所以世界若恨你,不必驚奇,那就表明你不在屬世界的了,主耶穌說:「他們若逼迫我,以後也必逼迫你們。如果他們遵守我的話,也必遵守你們的話。」

──邁爾《珍貴的片刻》

 

代下十八22謊言的靈】「謊言的靈…耶和華已經命定降禍與你。」

  世界的人歡迎謊話,笑話,好話。人有一張口,卻有兩隻耳朵;少數服從多數,更何況是有那麼多的耳朵要求!於是,能供應的人,是得利的聰明人。
  不過,世界上的好話怎會那麼多,供應來源有時枯竭,或有些人實在沒有甚麼好可說的,為了保留好顧客,就必須生產謊言了。這樣,就形成了世界上謊言文化。
  有的人以為某些謊言是無害的;如果為了鼓勵情緒低落的人,或激揚士氣,倒有些好處。但神是誠信真實的;主耶穌教導我們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五:37)祂又說:魔鬼“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八:44)。
  我們追根尋本,就知道謊言是那試探者的古老武器。它用謊言引誘了夏娃,使罪進入了世界(創三:4-5),貽害人類;以後使用謊言的記錄,與歷史同樣悠遠。
  約沙法蒙神的恩典,大有尊榮貲財,成了亞哈爭取結親的對象;結親之後,又引誘他組織聯軍,從亞蘭人手中奪回基列的拉末。約沙法是個對說“不”有困難的好人,同意了出兵;但照他行事原則:“請你先求問耶和華。”亞哈並不以為是問題,立即召聚了四百名宮廷先知,問他們好不好去作戰。這些亞哈豢養的宗教人,是王慣常用來製造民意的,知道他們自己的責任,為了愛國忠君,眾口一詞,同聲贊成;妄稱耶和華的名,說:“神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裏。”(代下一八:1-5
  約沙法總覺得聲音不對,要問“耶和華的先知”。亞哈不得已召來米該雅:“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在貴賓堅持下,請米該雅來了。這人不僅照說凶言,並且指出了靈界的奧秘:神准許“謊言的靈入了你這些先知的口,並且耶和華已經命定降禍於你。”後來的結局,果然是亞哈陣亡(代一八:17-22 34)。
  “謊言的靈”能得成功引誘亞哈去送死,因邪惡的亞哈,先“不領受愛真理的心”;真理的聖靈不肯啟示他,邪靈就投其所好,乘虛而入,使他終於滅亡(帖後二:10-12)。
  信徒不論任何的藉口,總要棄絕虛假,心存誠實,免得被邪靈欺騙,淪於悲慘的失敗。── 于中旻《歷代志下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