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尼希米记第一章拾穗

 

【尼一1哈迦利亚的儿子尼希米的言语如下: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基思流月,我在书珊城的宫中。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即主前446年;『基思流月』为当时波斯历制的九月,相当于现在阳历十二月;『书珊城』为波斯王过冬的地方。

 

【尼一1“言语”。即尼希米自己的回忆录。“尼希米”的意思是“耶和华安慰”。虽然我们对尼希米的父亲没有认识,但“哈迦利亚的儿子”这句话让我们知道这个尼希米不同于圣经中其它的尼希米(三16;拉二2)。“基思流月”(十一、十二月间)。参看出埃及记十二章2节的脚注。“亚达薛西王二十年”,主前445年。“书珊”。但以理在主前550年透过异象来到这里,而以斯帖则于主前478年在这王宫里成为薛西的王后。参看但以理书八章2节和以斯帖记一章2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尼一1书珊是什么地方?那里的演变状况如何?】

答:书珊--意即百合花,为波斯之京城,亦以此名称其宫(尼一1,斯一2),在以拦省(参14题)乌莱河滨(但八2),国之珍宝咸藏于此。主前六○六年,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据而有之,遂隶属于巴比伦。迨古列王建立波斯国时,始定为首都。及主前三三一年,被希腊王亚力山大所攻克,城内储藏尽为所夺。至主前三一五年,又遭安提古奴Antigonus之劫掠,民众受其蹂躏,遂日渐衰落。然至撒拉逊Saracens人攻入时,尚有抵御之能力。此城之故址在今苏斯Sus,距波斯海湾约三百里,废墟周围面积约九里,若以全部范围而论,周围共有二十里之长,地多土阜。经考古学家之开掘,发现宫殿旧址,疑即大利乌王所建,而薛西王又营建宫阙于其上,亚哈随鲁王系在书珊城的宫内殿登基,曾经设摆筵席,大宴宾客(斯一2359,二18)。大利乌王是从这城下诏,准许犹太人重建圣殿(参拉六全),所以犹太人称殿的东门(尼三29)为书珊门,且在这门上雕刻古书珊城的图形以为纪念。――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尼1 尼希米】在主前五世纪中叶,亚达薛西一世年间(主前465424年),尼希米官拜波斯王酒政的重要职位。主前四六○年埃及发生叛乱,五年之后才被平定。美索不达米亚以北一个行省的总督默加比朱斯又在主前四四八年造反。可见这是帝国历史中的动荡时期。因此可以想象,波斯这时必定愿意与帝国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如犹大人等──结盟。是以主前五世纪中叶时犹大人如尼希米等能在帝国中任此高位,是很可信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1 基思流月】基思流是被掳之后的希伯来月名,相等于公历的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中旬。主前六世纪末犹大人被掳之后,显然承袭了巴比伦人历法的月分名称,一直沿用到波斯时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1 年代小注】「二十年」所指的是甚么时候并不清楚(原文并没有和合本的「亚达薛西王」五字)。它可能是指尼希米来到书珊城之后的第二十年。但可能性较高的看法则认为这是指亚达薛西一世的纪年(主前465424年在位),本节只是略掉他的名字而已(见:尼二1)。若然,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就是主前四四五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1 书珊城的宫中】书珊的卫城(NIV)是波斯君王冬宫的所在。书珊城历史悠久的其余部分,与它是分隔开来的。至少由主前第四千年纪开始,已经有人在书珊定居。书珊后来成为以拦的要塞,直到主前七世纪被玛代人和波斯人攻取为止。占地十英亩的卫城位于遗址北端的高地,称为阿帕达纳(Apadana)之处。王宫是大利乌王所建,他好几位继承人都曾使用这地方。

  考古学家在王宫的挖掘找到不少的设施,其中包括波斯王的听政厅。宫殿是个正方形的建筑物,边长超过三百五十呎,各有七十二根石柱,高度估计在六十五至八十呎之间。位于巴比伦东面约二百二十五哩的大书珊城,是建筑在三座山头上,俯瞰肖尔河(Shaur River)。菱形的遗址周边长约二又四分之一哩,占地几达二百五十英亩。此外,城东山谷对面,又有一个占地二十英亩的商人特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一1暂编注解〕「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返抵耶路撒冷,又在第三十二年时再临(十三6),指的当为亚达薛西一世。第“二十年”相当于主前446年。尼希米在这一年的基思流月(阳历十一、十二月间)听到故国遭大难的消息(3节)。他次年归国出任省长。

         “书珊城”:波斯王的四个都城之一(看拉六2注),春季驻跸于此。

         “言语”。即尼希米自己的回忆录。“尼希米”的意思是“耶和华安慰”。虽然我们对尼希米的父亲没有认识,但“哈迦利亚的儿子”这句话让我们知道这个尼希米不同于圣经中其它的尼希米(三16;拉二2)。“基思流月”(十一、十二月间)。参看出埃及记十二章2节的脚注。“亚达薛西王二十年”,主前445年。“书珊”。但以理在主前550年透过异象来到这里,而以斯帖则于主前478年在这王宫里成为薛西的王后。参看但以理书八章2节和以斯帖记一章2节的脚注。

         「基思流月」:是波斯当时所采用历制的九月。

         「书珊城」:为波斯王过冬的地方。

         言语debarim ),还有“历史”或“传记”(耶1:1;摩1:1)的意思。

         尼希米。意为“耶和华的安慰”。被掳以后,至少还有两个人叫尼希米(见拉2:2;尼3:16;尼7:7)。他们都不是为亚达薛西斟酒的:其中一个人生活在早一个世纪所罗巴伯的年代;另一个同时代的尼希米,是押卜的儿子。押卜是“管理一半伯夙”的人,而本书作者则是哈迦利亚的儿子,犹大省的省长。

         基思流月。据尼2:1,这是指亚达薛西执政第二十年。关于他就是亚达薛西一世,见《尼希米记》第二章补充注释二。亚达薛西一世第二十年基思流月,即九月(见本书卷二116页),是公元前445125日到公元前44413日(见本书108页)。

         书珊城的宫。据古代文献,书珊希腊语叫苏沙,是以拦的古都,位于克尔凯河边,离波斯湾北端约161公里,是波斯国的首都之一。其他首都还有巴比伦,伊克巴塔纳和波斯波立。书珊城主要是冬天的首都,因为夏天太热不舒服。有人认为书珊城是但以理活动过的地方(见但8:2),以及在《以斯帖记》中的事件发生的地点(见斯1:2)。法国的考察队曾经从1884年开始断断续续地发掘了这个古城(见帖15注)。

         从本章起至7章为尼希米的自述。

 

【尼一2那时,有我一个弟兄哈拿尼,同着几个人从犹大来。我问他们那些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

 

【尼一2“哈拿尼”。可能是他的结拜兄弟(七2)。他向尼希米汇报耶路撒冷因以斯拉记四章2324节所记载的敌对事件而产生的状况。──《雷氏研读本》

 

〔尼一2暂编注解〕哈拿尼是尼希米的同胞兄弟,后来奉派管治耶路撒冷城,有同副省长(七2)。尼希米返波斯期间,他可能代行省长之职。

         “哈拿尼”。可能是他的结拜兄弟(七2)。他向尼希米汇报耶路撒冷因以斯拉记四章2324节所记载的敌对事件而产生的状况。

         大多数学者认为哈拿尼是尼希米的亲兄弟。

         「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或译作「没有被掳的余民」(吕振中译本),后者指巴比伦灭犹大时那些没有被掳仍然留居犹大地的人。

         有我一个弟兄。希伯来语的“弟兄”常用来表达比同胞兄弟更远的亲属关系(见代上2:7节注释)。但依据尼7:2的描述,哈拿尼很可能是尼希米同胞的兄弟。

         我问他们。哈拿尼和其他犹太人从家乡回来,似乎是从“河西的”总督麦迦比佐斯与亚达薛西作对以来,尼希米第一次有机会与犹大的回归者接触。犹大是“河西”的一部分(见拉4:10注释)。在麦迦比佐斯反叛期间,很少有关于犹大的可靠消息传到尼希米耳中。但他可能听说撒玛利亚人袭击耶路撒冷,毁掉部分新建的城墙。所以尼希米急于要得知进一步的情况。他的兄弟和其他犹太人的来到,带来了波斯和犹大中断交通期间他们的亲眼所见。

 

【尼23 耶路撒冷的光景】自从一百四十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所毁以后,耶路撒冷一直是个废墟。城墙、城门被毁的城市,对于外来的侵略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以斯拉记记载在亚达薛西一世当政的较早年间(约主前458年),曾经尝试重修城墙,但不能成功。因此这些人所描述的显然是最近一次的失败尝试。有人提出亚哈随鲁年间,波斯曾经攻打耶路撒冷,但证据不足。而波斯和希腊军队曾经在黎凡特南部互相攻击,却是有案可稽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一3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

         『城墙拆毁』指以斯拉记四章823节的事件;『城门被火焚烧』因城门系木制的门。

 

【尼一3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

         暂编注解《以斯拉记》四923记有撒玛利亚省当局在亚达薛西一世登位初年,成功阻止犹太人重建耶城城垣的事;虽无拆毁城墙、焚烧城门、受凌辱、遭大难等具体记述,但“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拉四23)一语当包括这些暴力行动。

         「城墙拆毁」:是指拉4:8-23所记载的事件。

         「城门」:是指木制的门扇。

         有些注释家认为哈拿尼指的是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毁灭该城。但这对于尼希米来说根本不是新闻。除非哈拿尼和他的同伴们报告说,重建城墙没有什么进展。鉴于哈拿尼的消息所引起的震惊(第4-11节),他所说的事一定是新发生的。哈拿尼的话不一定指整个城墙被摧毁,所有的城门都被烧毁。

         3章对建筑城墙的描写,说明被毁的只是仅有城墙和城门。城墙的有些部分只需修复一下(尼3:4 5),其他部分则予以“建造”(尼3:2)。同样,有些城门需要完全重建(尼3:1 3),有些只需要修理(尼3:6)。尼希米只化五十二天就完成重建城墙的工作(尼6:15),这说明只有一部分被拆毁。如果是在尼布甲尼撒的废墟上重建,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整个城墙,包括那么多城门都建好。重建工作的迅速完成,不仅需要领导和百姓的极大热情,而且在被撒玛利亚人部分拆毁之前,以斯拉等人在工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尼一4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说:

 

尼一4尼希米为国家禁食祷告,这给我们甚么启示?】尼希米听到城墙崩溃塌毁,就悲哀哭泣。今天城墙的意义已大不如前,在尼希米时代,城墙却十分重要。它象征力量与和平,且保护城邑免受攻击。以往犹太人受法令限制,无法重建城墙,尼希米为他们感到哀伤(参拉4:6-23)。他为耶路撒冷的光景忧愁,但他不只是空悲叹,哀伤过后,他懂得祷告,全心仰赖神(1:5-11),设法改善恶劣的环境。尼希米运用知识、经验和组织能力,运筹帷幄。当悲剧发生后,你要切记先祷告,再设法帮助有需要的人,不能老是呆坐着伤心。──《灵修版圣经注释》{\LinkToBook:TopicID=870}

 

【尼4 尼希米的反应】尼希米的反应,是犹大人面对惨事时的典型举动(见:拉九35)。头发和胡须往往在哀悼时剃除。祈祷时经常同时禁食,暂时放下身体上的需要,以求集中注意在所面对的问题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4 祆教的「天上的神」】「天上的神」一语是波斯帝国的常用语,后来成为犹太人宗教语言的一部分。主前五世纪埃及伊里芬丁的犹大书函中,也有使用这个字眼。这称号可以上溯到伊朗圣人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他大概来自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但生卒年日未能确定,至今仍众议纷纭。到了大利乌一世年间(主前521486年在位),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称为祆教)已经成为波斯诸王所信奉的宗教。祆教徒所崇拜的「天上的神」名叫阿胡拉马兹达,是位有美善计划的永存者。他们又相信另一位邪恶神明的存在,作为阿胡拉马兹达的对应角色,其能力与阿胡拉马兹达相等。但尼希米毫不犹豫地把这常用的名号冠以耶和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一4暂编注解〕一个热爱国家的人,虽生活在宫廷的锦绣膏粱中,不能忘怀家国和寄人篱下的羞辱(参拉九3;诗一三七5;但六10)。“坐下”是习俗上举哀和禁食的姿势。犹太人在被掳期间常为亡国之痛禁食(斯四16;但九3;亚七37)。

         禁食。在被掳期间,犹太人普遍有进行禁食的做法(见亚7:3-7)。在耶路撒冷陷落,圣殿被烧和基大利被杀的周年纪念(亚8:19)时,要进行严肃的禁食。在个人崇拜中禁食也占重要位置。但以理(但9:310:3),以斯帖(斯4:16),以斯拉(拉10:6)和尼希米都曾禁食过(见拉10:6注释)。

         411 尼希米的祷告包括:(1)祈求神的“慈爱”(希伯来文是hesed;参看何二19的脚注);(2)认罪(留意尼希米也象以斯拉和但以理一样——拉九515;但九319——与犹大的百姓同证);(3)承认神的审判是公正的(8 9节,比较利二六3345;申三○15);(4)祈求下一步的成功(需要王〔11节〕改变他决定,这决定记载在以斯拉记四章21节)。

         4-11  尼希米的哀祷:祷词指出耶路撒冷当时荒凉的情况乃因百姓犯罪(6-7),以致神按摩西律法惩罚他们(8)。现在他求神同样按律法施恩与 的百姓和仆人(9-11)。

 

【尼一411尼希米的祷告包括:(1)祈求神的“慈爱”(希伯来文是hesed;参看何二19的脚注);(2)认罪(留意尼希米也象以斯拉和但以理一样——拉九515;但九319——与犹大的百姓同证);(3)承认神的审判是公正的(8 9节,比较利二六3345;申三○15);(4)祈求下一步的成功(需要王〔11节〕改变他决定,这决定记载在以斯拉记四章21节)。──《雷氏研读本》

 

【尼一5“耶和华天上的神,大而可畏的神啊,你向爱你、守你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尼一5暂编注解〕尼希米祈祷的开头语与但以理的祷告的主题和言词很相似(但9:4)。他在祷告时很可能就想到了但以理的话。这说明尼希米熟悉但以理的著作,并钦佩其语气和风格。 只是他用“上帝”代替“主”,并加上他爱用的“天上的上帝”。

         「大而可畏」:「伟大而可怕」的意思。

         「守约施慈爱」:这是十诫第二诫中后半段的应许部份 20:6

         5~11本段祷文用了很多申命记的词汇: 1:5     7:9 21  10:17 1:7     6:1 1:8     4:27  28:64 1:9     12:5  30:1-4 1:10    9:29  但以理的祷告 9:4-19 也有同样的特征,显示申命记的词汇被当时的人熟悉。

 

【尼一6愿你睁眼看,侧耳听你仆人昼夜在你面前为你众仆人以色列民的祈祷,承认我们以色列人向你所犯的罪。我与我父家都有罪了。

 

〔尼一6暂编注解〕尼希米象以斯拉一样,注重认罪悔改;这是经历亡国惨痛、面对重建家园重任的犹太余民,最重要也最迫切的一件事。尼希米不只为“以色列人”求,也承认自己和家人的罪,祷告中用“我们”而非“他们”。一个人越敬畏神,越会战战兢兢祈求神的赦宥和帮助(10节)。尼希米处此危急之秋,只能哀恳那位曾应许他们可以归回的神。

         「我与我父家」:表达尼希米与以色列人认同。

 

【尼一7我们向你所行的甚是邪恶,没有遵守你借着仆人摩西所吩咐的诫命、律例、典章。

   〔暂编注解〕「甚是邪恶」:「极度邪恶」、「坏到极点」的意思。

         「典章」:是制度法令等的总称。

         经常用这三个词来概括律法的条例(申5:316:111:1等)。

 

【尼一8求你纪念所吩咐你仆人摩西的话说:‘你们若犯罪,我就把你们分散在万民中;

   〔暂编注解〕不是引用摩西五经中的具体段落,而是指若干章节的总意,如利26:27-45;申30:1-5等。圣经作者常以这种方式引述更早的经文,引用其大意,而不是具体文字(见拉9:11;太2:23注释)。

         89犯罪不只是不遵守神的诫命,也切断了与神的关系。要罪得脱必须“归向”神,恢复圣洁的关系。89两节为《申命记》三十15的综述。

 

【尼一9但你们若归向我,谨守遵行我的诫命,你们被赶散的人虽在天涯,我也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回来,带到我所选择立为我名的居所。’

   〔暂编注解〕“立为我名的居所”指耶路撒冷(参王上十一13)。

 

【尼一10这都是你的仆人、你的百姓,就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

   〔暂编注解〕救赎」:此处的救赎很可能是指从巴比伦的俘虏中获释,平行于以色列早前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获释。

         1:10 尼希米借用摩西在西乃山上为以色列民代求的话来跟上帝求。「救赎」:此处的救赎很可能是指从巴比伦的俘虏中获释,平行于以色列早前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获释。( 32:11-13  33:13  9:25-29 )

         「用大力和大能的手所救赎的」:直译为「用极大的力和坚固的手所买赎的」,指上帝从前从埃及为奴之家把他们救赎出来( 9:26  代上 17:21 ),也是当时把他们从被掳之地救赎归回至犹大地。

         可能指以“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申9:2926:8;等),过去救他们出离埃及,最近救他们脱离巴比伦之囚。

         1011看《申命记》九29。尼希米坚信曾经拯救过以色列百姓过红海、出旷野的神,现在一样能拯救他们。“在王面前蒙恩”中的“王”原文作“这人”。自尼希米看来,王在神眼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能和无所不能的神相比。

 

【尼一11“酒政”的职责是先尝王准备喝的酒,确保酒没有被下毒;因此,他是一个王所信任的仆人,常常可以亲近王。──《雷氏研读本》

   〔暂编注解〕“酒政”:波斯王宫中的一个重要官职,据希腊史家辛罗芳(Xenophon)说,酒政的责任包括为王试酒,以防有毒,同时护卫王的内寝。可见尼希米为王极信任的人。

         “酒政”的职责是先尝王准备喝的酒,确保酒没有被下毒;因此,他是一个王所信任的仆人,常常可以亲近王。

         尼希米的祈祷显示他愿意采取实际行动去复兴国家(参2:3-8)。

         「你的仆人」:尼希米喜欢用这个词来称呼自己或以色列百姓( 1:6 10-11  2:20 )。

         「在王面前」:原文是「在这人面前」。看下文可知是指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

         「王」:原文是「这人」。虽然有人因此质疑这不是尼希米的祷文,但相对于天上的神,亚达薛西王不过是普通的人,再说,这是尼希米个人的祷告,而不是向别人提到王,用「人」代称并不足为奇。

         「现今亨通」:直译是「今日成功」。

         「酒政」:职责是为国王挑选美酒、试酒、倒酒,防范有人在酒中下毒,并且陪国王喝酒作乐。通常是国王的亲信,也是国王消遣的伙伴。由于亚达薛西王一世继位时曾经发生暗杀流血事件,因此酒政这个职位就特别重要了。

         现今。可能就是指“这一次”。不一定指尼希米在见国王那一天提出请求(见第2章)。

         。即国王亚达薛西。此前虽然没有提名字,但是请求者心中一直有想到。尼希米认识到只有国王的干预才能解决耶路撒冷的困境,并且觉得自己需要亲自去耶路撒冷扭转局面。

         我是作王酒政的。他不是惟一的斟酒人,而是其中之一。他这样说,一方面是向读者解释“王”,另一方面说明他自己的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近亚达薛西。许多流亡的犹太人身居要职,为同胞的利益工作着,尼希米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斟酒者与后宫接触(见尼2:6),所以大多是太监。尼希米可能是一个宦官。有些七十士译稿把希伯来语mashqeh(斟酒人)译为eunouchos(宦官),而不是oinochoos(斟酒者)。

         尼希米身为波斯王的宠臣,却主动关心耶路撒冷的状况,也愿意冒险处理耶路撒冷的问题。我们身为收入稳定的一群,每天关心的或者是股票、投资,有想过神的国度的需要吗?曾经为神的国度冒过险吗?

         尼希米时代的波斯王,正是决定让耶路撒冷城墙停止建立的亚达薛西王,尼希米去王面前为耶路撒冷求情,可是冒着相当大的危险。

         尼希米祈祷的方式,是把目前的需要置于神在漫长历史中怎样对待祂子民的全景之中。他和以色列民从历史中都很清楚明白神的属性,因此他的祈祷建立在神和子民所立的约上。他所说的不只是城墙被毁或从巴比伦回归任何单一事件上,而是从过去看到神要怎么在现在和未来来对他的百姓。所以他恳求神的怜悯,虽然以色列民一再犯罪,但祂总是愿意和祂的子民恢复关系,只要百姓悔改。

         尼希米听到消息后,他大可以觉得他只是一个小小百姓管不了这么多事情。但是我们却看到身为王信任酒政的他不但立刻祷告来到神面前,而且凭着自己的职分向波斯王秉告以色列民的苦情。我们是否也能像尼希米一样,并不轻看神给我们的位份,而能在神给我们的岗位上,为神做光做盐呢?

         尼希米为问题而痛心,但他没有抱怨、愁烦、自怜或悲叹,这是我们通常遇到问题的反应。然而他却是积极的行动与解决问题?。首先他先来到神面前祷告,里面有赞美有感谢有悔改有立志,并有明确的祈求。我们是否也从尼希米的祷告中有所借镜,并有信心知道神必用大能的手帮助我们?

         尼希米回忆录常常显示他深深感受到神的带领( 2:8 12 18 20  4:14 15 20  5:13 15  6:16  7:5 )。

         从这里我们看到,祷告跟行动一样重要。尼希米的祷告首先诉诸上帝的属性( 1:5 ),值得注意的是,神守约、施慈爱以后,人应有的回应是要「爱祂、守祂诫命」。

         这段祷告也让我们想到「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尼一11 “一个百姓,管不了那么多事”──这种态度对吗?】尼希米是王信任的酒政,负责王饮食的安全和质量。他凭着自己独特的职分,以关心和祷告作准备,抓紧适当时机,向王禀告神子民的境况。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神做合宜和专一的事奉。尼希米借着作王的亲信,为以色列人说项,我们也可在所处的岗位上事奉神。──《灵修版圣经注释》

 

【尼11 酒政】在古代近东宫廷中,酒政的地位十分重要。他能够直接与君王见面,因此有很大的影响力。亚述和波斯的文献和浮雕都有酒政的描述。酒政接近王的禁宫,因此往往是太监。但并没有证据显示尼希米是如此。后期的史料称酒政为试酒者。除此以外,酒政又是印章戒指的持护者兼首席财政大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章)】

 1 从尼希米的「问」(2)、「听」(4)与「坐下哭泣、禁食祈祷」(4)看来,他对本国、同胞有何态度?你对国家和民族认同与承担又如何?是否完全不闻不问,抱「事不关己」的态度?

 2 以斯拉向神的祈求(拉9:5-14)和尼希米的祷告有什么相似之处?参6; 9:7。这是否也是属灵领袖的特质之一?

 3 尼希米到底向神求什么?参9 11节。这祈求是以什么为基础?见8-10节。整篇祷词对神的属性有何启示?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参考书目: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