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以斯帖記第四章拾穗

 

【斯四1末底改知道所作的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在城中行走,痛痛哀號。

  〔暫編註解〕「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是古時表示極度哀傷,備受屈辱的舉動。

         撕裂衣服。撕裂衣服表示悲傷,沮喪,恐怖或憤恨。聖經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創37:3444:13;書7:6;士11:35;撒下1:11等)。猶太人和波斯人都會明白末底改這樣做的意思。

         穿麻衣,蒙灰塵。也是表示非常傷心。聖經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見創37:34;王上20:32;賽37:2;但9:3;拿3:6;等)。末底改看到諭旨以後,馬上明白其緣由和動機。他的第一個反應自然是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但王宮不是表達個人悲傷的地方。而且可以肯定,末底改不是獨自在悲傷和驚慌。在書珊城和其他省份裡,這個倒楣的民族肯定極為悲傷。大家心中似乎都沒有奢望從諭旨下逃脫。

         「末底改知道所做的這一切事」:從末底改不僅擁有諭令抄本( 4:8 ),而且也知道哈曼和王密談並願意捐錢給王庫的銀子數目( 4:7 )看來,他在宮廷中有一定的地位。

         「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在極度哀痛時舊約其他時代也有類似的舉動( 37:34 撒下 1:11 9:1-3 )。而其他中東國家也有這種習俗 15:1-3 27:23-33。據Herodotus史書上的記載,薛西時代的波斯帝國在敗給撒拉米(Salamis)之後,書珊城也有撕裂衣服這種哀痛的舉動。因此末底改的舉動不但符合猶太人的傳統也正合當時當地的習俗。

     本章的重心人物末底改,不像各省各處的猶太人,在民族面臨消滅之際,只是禁食哀號,而是行動。他知道無一人能逃脫被殺的命運,包括王后以斯帖在內,必須不惜犧牲來拯救全民。他相信以斯帖為後是神的預備,他深信神還有“別處”的解救方法,絕處可以逢生(1314節)。全章未提神,但處處表露了對神的堅信。有這信心才能激發行動,負起神交托的責任。以斯帖毅然決定冒死見王(16節)。

 

【斯四1“麻衣”。參看創世記三十七章34節的腳註。──《雷氏研讀本》

 

【斯1 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貫穿新舊約時代,頭蒙泥土、灰塵、爐灰都是哀悼的典型表示。美索不達米亞和迦南也有此習例。很多哀悼禮儀都是活人與死者認同。頭蒙灰塵象徵埋葬和腐朽是很容易理解的。本節的所謂「麻衣」是用山羊或駱駝毛織造,很是粗糙不適,並且往往只是一條腰巾。希羅多德筆下的波斯哀悼儀式,則包括撕裂衣服、哭泣、哀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斯四2到了朝門前停住腳步,因為穿麻衣的不可進朝門。

  〔暫編註解〕末底改顯然不想隱瞞自己的悲傷。他來到王宮,是想把諭旨告訴以斯帖。

         「到了朝門前停住腳步」:因為在王面前不可以出現任何標示傷痛的事物。 (參考  2:1-2 ) 所以在朝門(御門)口是他最能接近以斯帖的地方。

 

【斯四2“穿麻衣的不可進朝門”。參看尼希米記二章2節的腳註。──《雷氏研讀本》

 

【斯2 不可進朝門的限制】希羅多德將朝門形容為社會制度下之受害人站立哭號,求王伸冤之處。照理當有法例防止申訴者湧入王宮,但古代史料皆沒有這種法律的記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斯四3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處,猶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暫編註解〕各省各處。說明猶太人此時散佈在波斯帝國各地。

         甚多。或“大多數”。

         4:1-3  4:15 16 提到的兩次禁食與 2:18  3:15 兩次亞哈隨魯王所舉辦的筵席成為強烈對比。筵席是以斯帖記反覆出現的主題。

         本章多處提到禁食,通常禁食都會同時禱告,但本章卷卻刻意沒有提及禱告,也沒有神的名字,有可能是因為當時中東和波斯王國有很多神,他們一般會在官方文件中提到神的名字,用以控制祭拜這些神的人民。猶太人的獨特之處就是他們的名字就有尊崇耶和華的意思,因為他們是神的選民,所以他們的故事就是神的故事。

         當末底改得知消滅猶太人的詔書頒佈時,他大可以驚慌失措沮喪,也可以自私自利地只想辦法救自己,或單純的等待神的介入。但是末底改卻沒有這樣做!他相信神將他放在目前的崗位上有祂美好的安排與旨意,因此他義不容辭。當我們遇到類似的關頭時,我們是否也能臨危不亂為他所用、為祂做工、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神的器皿?

 

【斯四4王后以斯帖的宮女和太監來把這事告訴以斯帖,她甚是憂愁,就送衣服給末底改穿,要他脫下麻衣,他卻不受。

 

  〔暫編註解〕末底改穿麻衣不可進朝門,以斯帖送衣服給他更換,大概希望他可以入宮面告始末。他不接受,信息可以循其他途徑傳達,麻衣乃為滅民的悲哀而穿,一天民族未獲救,一天不能脫下。

         末底改不肯脫去麻衣,顯示這不是他個人的事,乃是全族的災難。

         宮女。除了宮女之外,東方的王后還有許多侍侯的太監。他們為她走差,幫助她同外界聯絡。以斯帖在憂傷之餘,關心她的養父,送衣服給他,讓他換掉麻衣。以斯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末底改進宮。

         他卻不受。末底改穿麻衣不是因為沒有好衣服。他覺得沒有必要直接去見以斯帖。可能他認為在這種情形下見她並不合適。

         「甚是憂愁」:表達以斯帖對於末底改哀傷的行為感到非常驚慌,但是從她送給末底改平常穿的衣服之反應看來,似乎她對於諭令並不知情,也因此末底改不接受衣,期望以斯帖了解他的憂傷並非個人的事情,也因此引起以斯帖的追問。

         「送衣服給末底改穿」:以斯帖可能不知道末底改為何要穿麻衣。

 

【斯四5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個太監,名叫哈他革召來,吩咐他去見末底改,要知道這是什麼事,是什麼緣故。

  〔暫編註解〕哈他革。國王派這個太監長侍候王后,一方面服侍她,一方面監視她的舉動。戒備和疑心是君主的通病。

         「哈他革」:是波斯文「善良」的意思。可能是個猶太人或者是對皇后非常忠心的太監,因為末底改在  4:8  明白說到以斯帖也是猶太人的事實,而且他要哈他革將王上的諭令抄本帶回宮去,身為太監的他也忠心的將相關資訊帶給以斯帖。

     58末底改和以斯帖間的通信由太監哈他革遞傳。口信之外,還有抄下的王詔。以斯帖本來不可洩漏的猶太人身分,現在為了全族,得站在猶太人的立場向王說話了。

 

【斯四6於是,哈他革出到朝門前的寬闊處見末底改。

  〔暫編註解〕末底改不肯進宮,以斯帖又不能離開宮殿,所以按東方的慣例利用中間人。

         「寬闊處」:相當於廣場,百姓為了某種目的在此聚集,參 代下 29:4 10:9  8:16

 

【斯四7末底改將自己所遇的事,並哈曼為滅絕猶大人,應許捐入王庫的銀數,都告訴了他。

  〔暫編註解〕銀數。見斯3:9注釋。聖經中沒有說明末底改是怎麼知道哈曼為了補償消滅猶太人導致國王收入的損失而給薛西斯銀錢的事。即使亞哈隨魯收了這筆錢,也不大可能在諭旨寫出來(見斯3:11注釋)。

         「捐入王庫的銀數」:末底改能夠知道這個信息,表示他消息靈通或官位頗高。

 

【斯四7末底改連這些內情也清楚知道,可見他在朝中的地位並不低微。──《雷氏研讀本》

 

【斯四8又將所抄寫傳遍書珊城要滅絕猶大人的旨意交給哈他革,要給以斯帖看,又要給她說明,並囑咐她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

  〔暫編註解〕以斯帖的宮女和太監肯定知道她對末底改的關心(見斯2:10-22)也許還知道她的國籍(見斯3:4)。為了說明自己拒絕跪拜哈曼的理由,末底改被迫透露了自己的國籍(斯3:4)。現在以斯帖也得這麼做了(見斯2:10)。她必須到王面前為她的本族求情。但她如果把猶太人作為自己的本族提出來,她就成了哈曼諭旨的物件,別無選擇。不管怎樣,她個人的命運已不可避免地與她的同胞連在一起了,完全取決於亞哈隋魯對於她的態度。她才當了四年多時間的王后。她的行為和舉止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國王對她的看法。一切取決於她過去四年的生活所作的無聲見證,取決於她現在的機智,耐心和良好的判斷力。

         「本族」:自己的族人。

 

【斯四8“為本族的人”。如今哈他革知道以斯帖是一個猶太人。──《雷氏研讀本》

 

【斯四9哈他革回來,將末底改的話告訴以斯帖。

  〔暫編註解〕由哈他革居間傳話,一方面是因為末底改穿麻衣不可進朝門 4:2 ,一方面是因為以斯帖深居宮闈,在女院中與外界隔絕。

 

【斯四10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說:

 

【斯四11“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

  〔暫編註解〕史家希羅多德證實,未經宣召或批准,任何人不得見王,否則治死,除非王願免他死罪。以斯帖為后已五年,三十日未見王,可見已非很得寵,故無把握王一定會見她。

         以斯帖整整一個月未蒙王召見,顯示她未得王之寵愛。

         一個定例。這樣的定例並非完全出於武斷,因為常常有偽裝的朋友,或表面上無害的陌生人懷著謀殺的動機接近國王。這個也許是保護國王的一個措施,使他避開傷害和麻煩的求見者,並在執行王法中不受干擾。

         沒有蒙召。國王現在似乎忘卻了她。她可能要過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才被召見。看來她最近不會有什麼好的機會。

         「已經三十日了」:以斯帖當王后已經5年,這時有三十天沒有見王,恐怕並不是非常受寵愛。

         希羅多德的著作也證明 4:11 的記載,人不可以擅自去見波斯王,否則會被處死。

 

【斯11 見王面的限制】見王面的限制是宮廷運作尋常而不可或缺的措施。希羅多德表示波斯的統治者也不例外。但有關死刑和金杖等細節,他卻沒有提及。很多解經家都奇怪以斯帖為什麼不循正當途徑求見,甚至稍加等待,看看會否被召(還有好幾個月才到限期)。但哈曼如果是身任哈劄拉帕蒂什一職的話(見三1的注釋),以斯帖找他安排覲見事宜,整個計畫便會受到危害。──《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斯11 以斯帖無法覲見】一般想法或會以為以斯帖身為王后兼正室,應該有很多機會傳話給王,但事實卻未必如此。王后不常與王同寢,也不一同用膳。她有自己的住處。她有時雖會蒙召到聽政室,卻不能隨意出入。──《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斯四12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告訴末底改。

  〔暫編註解〕「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原文是複數,指「許多人」,不單是「哈他革」。

 

【斯四13末底改托人回復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

  〔暫編註解〕她的地位無法幫她擺脫哈曼的怒氣。在宮廷中至少已有一些人知道她的國籍(見第8節注釋)。那些向哈曼舉報末底改的人,也會舉報以斯帖的。只要有一個猶太人活著,哈曼就不會安心,特別是像以斯帖這樣貼近國王,受他寵愛的人。

 

【斯四13末底改向以斯帖施壓,指出她無論去見王與否,都會有被殺的危險。──《雷氏研讀本》

 

【斯四14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暫編註解〕看四1注。“焉知…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有了高位,責任隨之;得神恩典,毋忘見證。

         末底改指出以斯帖為後乃是神的安排,好在這生死存亡關頭拯救猶太人得免於難。若以斯帖失責,沒有趁機行事的話,神會用其他方法去救猶太人,卻要懲罰以斯帖及其父家。

         「別處」:不是指別人或別國而是指神。

         末底改堅信神恩典的承諾,確知哈曼的陰謀會受到挫敗。他儘管不知道細節,但相信拯救一定會以某種方式臨到。

         你父家。如果以斯帖只想救自己的命,就會喪命(見太10:39)。不想死的偏偏會死;只有願意放棄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末底改說到以斯帖父家的滅亡,暗示她是父親的獨女。她堂兄末底改收養她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以斯帖有哥哥或姐姐,末底改就不需要收養她。末底改似乎是以斯帖的唯一活著的近親。

         得了王后的位分。末底改看出了天意的運作。天國的代表面臨著勇氣,忠誠和犧牲精神的最大挑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挑戰也一樣迫切和真實。

         以斯帖意識到如果不堅持信賴神,她的工作就會失敗,所以需要同胞的祈禱。她將要做的事情既是為了他們的性命,也是為了她自己的性命。民族的存亡維繫在一個年輕女子的勇氣,機智和犧牲精神上。

         以斯帖回覆末底改她和王當下沒有很親密的關係,要見王有很大的困難,但末底改不接受這個答案!首先他跟以斯帖說,當同族被滅時她休想在宮中置身事外就算她個人可以獲救也救不了她的家人;而且,他相信如果她拒絕介入,神必用其他方式使猶太人獲得解救。末底改強調問題不在於以斯帖她自己是否獲救,而是他要以斯帖明白神使她得到目前的地位為的是要拯救祂的百姓。

         末底改提醒以斯帖,不要把自己的特殊身分當成偶然,當成是自己的特權。而要思考神在自己身上的托付。我們是否也這樣認真思考過自己的身分?信望愛站的發起同工們就是因為這節經文的鼓勵而建立網站,我們是否也想過自己在某些層面是神預備的以斯帖王后?

         這裡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神的名字,但是卻很容易讓人看到有一位神在這事件的背後。以斯帖之所以成為皇后,看起來是因為瓦實提的失寵;頒發屠殺猶太人的諭旨,看起來是因為末底改未向哈曼跪拜;但是並不是只是單純這樣的因果造成以斯帖記的故事,以斯帖記看起來許多的巧合並沒有辦法用自然的解釋說的過去,彷彿在背後一直在強調:其中有神的作為。並且透過「外邦人取決於掣籤」來對比「猶太人有神的預備和痕跡處處可尋」。

 

【斯四14末底改深信神總會拯救猶太民族,無論是否透過以斯帖。──《雷氏研讀本》

 

【斯四15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

  〔暫編註解〕末底改的話看似先知的預言,也有一些誇飾的感覺,但是這段話使以斯帖內心掙扎不已,這裡並沒有提及以斯帖花了多少時間來作決定,但從後續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她並沒有只自掃門前雪或獨善其身,而且從她的選擇可以看出神的介入,使得祂的自民在合適的時機採取行動。

 

【斯四16“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

  〔暫編註解〕以斯帖要求的禁食,與猶太人為哀痛已作的禁食(3節)不同,這是為了懇求神的幫助而舉行(參拉八2123)。住在書珊城的猶太人數目大概不少,後來力足殺掉壓迫他們的人達三百,可資佐證(九15)。

         普通禁食只是自早到晚,這裡要求夜以繼日一共三天,特別長也分外嚴格。禁食之期可能正值逾越節(三12說傳王旨是一月十三日,故次日即為逾越節)。大難當前,不得不爾。猶太人為求生存,在飲食規例、生活習慣上諸多讓步,甚至隱瞞猶太身分;現在生命本身面臨滅亡,以斯帖雖為弱質女子,也決違例,以一死救自己的民族。

         這次“禁食”無疑是為了專心祈禱,這事顯出以斯帖倚靠神的心。

         「三晝三夜」:是約數,因為在第三天以斯帖便去見王了。(5:1; 參撒上30:11-12; 1:17

         為我禁食。以斯帖覺得需要知道她的同胞有沒有與她分擔由她負主要責任的重擔。

         三晝。有人認為以斯帖不是指這麼長時間不吃不喝。也許是第一天的晚上到第三天的早晨,不超過36個小時(見斯5:1注釋)。

         我和我的宮女也要。禁食會使她頭腦清晰,好明白神的旨意,知道怎樣聰明地配合。

         我若死。以斯帖的意思是“如果我為了救我的同胞而死,我將欣然赴命。我有責任嘗試一下。不管結果怎樣,我都要盡力”。

         「禁食」:通常用於表示「為罪悲慟」。在摩西五經裡面並沒有「禁食」這個字,而是用「克苦己心」( 16:29-31  23:27-32  29:7 )這個字,通常與贖罪日有關,並在其後的舊約經文裡常與禁食一起出現( 8:21  4:3 16 )。因此不少學者認為在被擄時代禁食逐漸成為猶太人表示懊悔認罪的慣例。這裡沒有提到禱告,不過這裡的禁食應該就是為了要禱告。

         「禁食三晝三夜」:禁食通常只一天,如贖罪日的禁食( 16:29-31 ),或一些特殊事故而自願進行的禁食( 撒下 1:11-12 ),也大多只有一天.以斯帖禁食三日,表示她看這事十分嚴重,需要額外力量。

         「不吃不喝」:一般的禁食並不禁止喝水,這裡是特殊的要求不喝水。表明了以斯帖的恐懼慎重。

         以斯帖決定至個人生死於度外而冒死進諫前的榜樣讓我們看到她是有勇氣且計畫周詳的人: 1.計算代價她知道自己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2.分清先後她知道猶太民族的存活遠比她個人的生存重要。3.做好準備她尋求支持,除了自己禁食祈禱,也要求同胞一起禁食禱告。4.身體力行她決定後沒有拖延時間,決定三天後義無反顧地去作。

         以斯帖其實也可以選擇見死不救,或單是禱告,或靜觀其變。有時我們如此,我們相信神的應許,也聽到神明確的引導和呼召,但卻只願置身事外。若是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當採取行動參與神的計畫,而不是等著別人去實踐祂的旨意。當然,我們也不是都照自己的意思而行,而是要避免「坐等不動以為是倚靠神」或「一切靠自己而不聽神的聲音」兩種極端,讓神的計畫和人的參與兩者相輔相成。

         以斯帖願意犧牲自己優渥的地位去拚死見王求情,真是令人動容。

         這裡隻字不提禱告或神或其他跟宗教有關的詞彙,是一種修辭技巧,強調在整個故事中,神是主動者,主權在於神,不是人光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什麼。

         我們清楚知道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以後,是否也願意採取行動呢?

         當環境把我們困住,而我們卻缺乏勇氣與信心來面對和改變時,是否也可以學習以斯帖一樣,請弟兄姐妹一起禁食代禱呢?

 

【斯四16這次“禁食”無疑是為了專心祈禱,這事顯出以斯帖倚靠神的心。──《雷氏研讀本》

 

【斯四16「……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

{命題3}以斯帖如此違例,不是違反了神命令人該當順服有權柄的令諭嗎?

〔難題〕羅馬書十三章1節裡提到,即使異教政權也是神所命定的,而且彼得也提到「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彼前二 13 ; 多三1 )。在此(斯四16)卻記載「我違例」。以斯帖如此行,不正是違背了神的旨令去見王嗎?

【解答】

有時我們必須違背人的政府(human government),尤其當我們被迫去犯罪時。譬如:如果政府禁止我們向神禱告(但六章),或要求我們敬拜偶像(但三章)或是被要求去殺害無辜的嬰孩(參見本書出埃及記一章15-21節)我們就必須要違抗這些命令。在以斯帖這個例子,並沒有任何法令強迫她去犯罪。但是,她也沒有違抗任何法令,因為當時的法令允許任何人雖不蒙召仍可來覲見王,只是她要冒被治死的險(斯四11)以斯帖明知這條法令,並知道她有被治死的可能,她仍冒險去行為的是要解救她同胞的生命。在此並沒有違抗法令的問題,因為並無任何法令強迫她去殺人或犯罪。

── 賈斯樂郝威《聖經難解經文詮釋手冊》

 

【斯16 禁食】舊約中宗教性的禁食通常與向神懇求有關。其原則是所求之事重要到一個地步,懇求者集中精神於屬靈景況上,肉身需要則退居幕後。如此,禁食是為使人淨化,在神面前謙卑而設的(詩六十九10)。──《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斯四17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思想問題(第4章)】

 1 末底改因堅守原則使整個民族瀕臨滅種的地步,他有否後悔和屈服?參5:9。當時猶太人的禁食、哀哭有何宗教意義?見1 16節。

 2 在末底改和其他的人禁食後,神用什麽方法幫助他們脫險呢?參5:1-3。他們一方面迫切祈禱,另一方面則用辦法去嘗試解決,這給我們什麽提示呢?

 3 末底改相信神會救猶太人脫離險境麽?那麽他為何要求以斯帖冒生命危險出頭援救呢?參13-14節這番話對你有何提示呢?你的「王后位分」是什麽?

 4 以斯帖從入宮被封為王后至今大概也未知自己可發揮什麽作用,然而她若不把握機會,王后的身分有意義麽?試想在你處身的環境,你有否把握機會去事奉神和服事人呢?

 5 以斯帖在王宮中生活,奢華舒適的環境有否損害她的信仰?服事她的宮女受到她什麽影響呢?參16節。

  ──《串珠聖經注釋》

 

暫編註解參考書目: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蔡哲民《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