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以斯帖记第五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斯五2】「王向她(以斯帖)伸出手中的金杖。」

这是十分美丽的预表,说明我们与神接近的过程:

为悔罪者——你也许曾说,如以斯帖所说的:「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但是你不可能死。没有人会在施恩座的脚凳前灭亡。神是信实的,必守祂的应许,祂怎样对待爱子,也对我们施恩,尤其赦免我们的罪。当你站在群众中间,围绕着宝座,你必被接纳。神子坐在右边,为我们代求。你可以奉祂的名坦然无惧,而且也必蒙恩宠。

为祈求者——你有特权为自己求,也为别人求。王的宫殿间开着,可以进来,申明请求。神必恩赐地听你呼求的声音。金杖伸出,恩言颁布,祂必以国度一切的资源供给你,向你施恩。祂未立即赐给你,但正在途中。真正的祈求者必蒙神恩慈的垂听,也有妥善的安排。

为事奉者——以斯帖代表保罗,预备为别人而受苦。当神的儿女因别人的灵魂而关怀受苦,甚至牺牲一切,为他们代求,这是一幅可爱的景象。这样我们也必蒙恩宠,因为我们体切祂的心肠,与祂同享宝座的荣耀。人肯为神救赎的目的努力付代价,必蒙神诸般的恩佑。── 迈尔《珍贵的片刻》


【斯五8明日】以斯帖原可以立刻揭发哈曼的阴谋,但是她没有这样作,只是说: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一个真正能相信圣灵工作的人,在他身上有一个记号,就是当神把哈曼放在她手里的时候,她能把哈曼重新又放回到神的手里去。所有在灵里生活的人,是从来不冲动的,从来不盲目的,而且是有明天的,他能等到明天的!
    "明天"的的确确说出圣灵的引导。大卫的故事也是这样:他有两次的机会可以解决扫罗,从此他难处就没有了,并且可以立刻登上宝座,但是大卫可以等到"明天",意思说当神已将扫罗交给了他,他还是把他归还给神。这乃是""最高的表现,乃是背十字架的人才有这样的表现,这也是以斯帖所表现的。── 陈希曾《圣灵中的喜乐──以斯帖记剪影》

【斯五11恶人夸胜】「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都述说给他们听。」

  “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伯二○:4-5)这似乎是对遭受苦难者虚空的安慰,但却是真实的。
  世人不知道甚么是暂时,甚么是永恒;更不知道从暂时进入永恒,是那么相近。只有永生的神,全然知道,也计划安排一切。
  亚哈随鲁王并没有出征远方,竟然一个多月未见到王后。说来真是荒唐。这些日子,有不少是同哈曼在一起混过的。他发现哈曼有语言天才,说些动听的话,挺会讨人的欢心。现在王后找他来了!王有些歉疚,又对她怜惜,不等她走近,就伸出手中的金杖,表明向她施恩。以斯帖上前摸杖头上的雕像。
  危险就这样轻易过去了。王像是特别欢喜,问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么,你求甚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王看着美貌的以斯帖,穿着朝服,那么郑重其事的前来,却只是要跟他谈论和同享旨酒美食,而且还请了王的宠臣哈曼相陪,多么体贴入微!王自然欣然答应了,叫太监去唤哈曼照王后的话行,赴王后午后的筵席。(斯五:1-5
  在王后的席间,王再问以斯帖,有甚么请求。想不到王后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王后这样的高深莫测,更增加了王的兴趣,接受了以斯帖的邀请。哈曼当然欢喜不迭。(斯五:7-8
  哈曼知道王完全信任他,想不到王后竟然也这样看重他,愿意同他接近,可能是有甚么政治上的要求,需要他在王跟前美言支持;也许是王后记得大臣们反对瓦实提的往事。他不怀疑自己在王心中的分量。他愿意跟王后结为奥援。
  筵后回家,哈曼得意之极,把今天难得的际遇,讲给朋友和妻子儿女听。只是他没想出,为甚么王后以斯帖会对他这么好,也不曾想,神在他身上有甚么旨意。至于在朝门遇到末底改,对他不理不睬,使他的胃一阵子不舒服;朋友们的处方是一棵七十五呎的高树,求王把末底改给吊起来。(斯五:9-14
  恶人只想到自己,在得意时,不曾想到意外事会发生。── 于中旻《以斯帖记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