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伯记第二十八章拾穗

 

【伯二十八1「“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暂编注解〕本章是世界自然史中最古老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也是文学界最伟大的诗篇之一。本章没有争论,只有思考。其主旨似乎是人必须顺应天意,即使他不理解。约伯说明人对于大自然已有了惊人的发现。但只有敬畏神才能得到真智慧。

         这里把采银炼金作为人类技术的一个例子。关于采矿,《旧约》其他地方仅在申8:9提到,说迦南盛产铜和铁。狄奥都鲁斯描述了古代的采矿工艺:沿着矿脉把矿井打入山中。用火把矿石烧得易碎,然后由人点着灯把矿石挖出来砸成粉,用水冲,最后得到黄金。(见厄尔曼《古埃及的生活》第463页开始)。《约伯记》证明,人类在他这么早的时候,就已掌握这门技术。

     1-11人用各种技能去开采及提炼金属和宝石。

         28:1-28  智慧难觅:本章体裁独立,是一篇美丽的诗歌。全章指出人可用才智找得宝藏,但却觅不到智慧,因为只有神拥有它。故此,人不可与神相抗。

       这是本书的“智慧之篇”,答复“何处可以找到智慧”的问题。这首诗,象某些《诗篇》一样,中间有重复句也就是“副歌”(1220节)。这副歌将全诗分为三部分:1,宝石藏在最深处无人知寻找智慧的道路(111节);2,智慧不在地中,非用世间财宝能购得(1219节);3,智慧只有神才有,寻求祂人才可得到(2028节)。

     本章为神后来亲自答复约伯的话(三十八1∼四十二6)点出了主题:只有神自己才是约伯和他的三友探索不到的答案。

         ◎这一段被视为一个插曲,作者是不是约伯呢?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不过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歌至少是约伯记的作者所作。

 

二十八111 古代近东的采矿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一样,矿产大体贫乏。巴勒斯坦有无数低质量的铁矿,高质量的铁矿则寥寥可数。今日巴勒斯坦的铁矿只有一个,位于雅博河畔阿吉隆山区的穆加阿特雅尔代。采铜的地点大都位于外约但。铁矿可于地面开采,铜矿则需开凿矿井。黄金在努比亚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开采,土耳其则出产银子。埃及早在第一王朝时代(约主前3000年)已经有采矿的记载。约伯记在此描述的冶金方法,埃及新王国时代(约主前15501050年)很多古墓壁画中都能找到。本段所形容的地下采矿方法(一般称为竖井采矿法〔pitting〕),古代近东在主前二○○○年左右开始使用。这种采矿法是在不同距离挖掘垂直的矿井,以求开采平向的矿层。但在埃及露天采矿则最为普遍,此外,他们亦在山侧或悬崖开凿横向的矿坑。到了主前第二千年纪中叶坑井采矿才日渐普遍。埃及人在西乃半岛的铜矿和绿松石矿,提供了很多有关采矿科技和采矿事业的资料。──《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二十八2「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暂编注解〕「铜 ......  化」:指炼铜。

       。本节把铁作为人类技术和成就的例证(见创4:22注释;参民35:16;申27:5注释)。

     。指黄铜或青铜(见创4:22;出25:326:11)。本节提到“从石中熔化”,说明铜是从矿石中炼出来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必须合成。几百年以后,黄铜得到普遍应用。青铜是铜锡合金,比黄铜要早得多。《旧约》的铜要么是黄铜,要么是青铜。

         8:9 中提到迦南地有丰富的铜铁矿藏。约但河东有铁矿、以东有铜矿、小亚细亚有银矿,阿拉伯南方有金矿。

 

【伯二十八3「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暂编注解〕本节指人用灯照明,深入矿穴去开采。

       为黑暗定界限。似乎还是指采矿。矿工掘入最黑暗的地方,把灯光或阳光带到从来没有亮光的地方。

     幽暗阴翳。见伯3:5注释。

         「幽暗阴翳」:「死荫黑暗」。

         「直到极处」:「彻底」、「完全」、「达至极点」。

 

【伯二十八4「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暂编注解〕“悬在空中摇来摇去”可能描写用筐子将工人吊进矿坑的情形。

       本节描述人利用吊篮下到矿井。

     「悬在 ...... 摇去」:可能指用吊篮进入矿井。

         刨开矿穴 KJV版被译为“洪水冲出”)。含义不明。约伯似乎还是指采矿的工艺,描述某种当时采用,现已失传的挖掘矿井的方法。“洪水”一词也可以指溪流,河水。

         「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原文是「被脚遗忘」,意义是「被人的脚遗忘」,也就是「走过人们都不记得的地方」。

         「悬在空中摇来摇去」:原文只有「摇动」,意思是指人坐吊篮进入矿坑或横越荒凉的山谷之情境。

 

【伯二十八5「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像被火翻起来。」

    粮食从地而出的观念,也出现在诗篇一○四1415;但是,因为它似乎有点偏离现在这首诗,可能是对诗篇一○四14的认识影响了马所拉学者,使约伯记廿八5与之相似;那些以此一传统为满足的人,认为这是地面的出产(NEB 甚至将粮食解释为「谷物」)与从地底开采而来的东西之间的对比;但粮食既非平行字眼,亦非相反词,而动词的意义等于是「从内部浮现出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地内 ...... 翻起来」:也许当时人认为矿藏是火烧而形成的。

       能出粮食。约伯从采矿转到种地。地里不但产金银铜铁,还产粮食。

     好像被火翻起来。含义模糊。有人认为是指阿拉伯某些地区所开采的煤炭一类的燃料。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指生产粮食的土地,深挖下去就是燃料。还有认为约伯是指下面几节所提到的宝石。它们可能像炭火那样发光。

 

二十八5 古代采矿时把岩石弄碎的方法,是用大型的火堆烧热石头,然后浇以加了醋的冷水(他们相信醋能使水更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二十八6「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暂编注解〕蓝宝石。是一种半宝石,可能就是现在的天青石(见出28:18)。

       611 人借自己的巧智慧从地里开采宝石,但却不能找到智慧(1214节)。

 

二十八6 蓝宝石蓝宝石(天青石)是一种深蓝色矿石,主要产地在伊朗。考古学家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二河流域的挖掘活动,都经常找到这种矿石的踪迹,美索不达米亚的王陵尤然。天青石矿藏中往往夹杂了金色的黄铁矿成分,可能就是本节提到的「金沙」。──《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二十八7「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暂编注解〕寻找宝石和贵重金属的人所走过的路,连目光敏锐的鸟也没有见过。

         「鸷鸟」:「攫食的鸟」,跟「鹰」意义相近。

       7-8  矿穴远在荒地,连飞鸟和动物也未到过。

 

【伯二十八78是以视力闻名的,狮子则是以勇气;但这两者都不像人那么会观察,那么勇猛无畏,而人类由于渴求宝物而贯穿到遥远的地方,也是飞鸟与猛兽无法到达的。在一首论及矿业的诗歌之中间部位,这些陈述的功用似乎是要以另一种方式赞扬人类胜过神的任何其他造物,无论是多么值得赞赏的受造之物。这与动物将要在耶和华讲论中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他们是帮助约伯接受并享受他在世界与在神的计划中的地位。——《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二十八8「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暂编注解〕寻找宝石和黄金的人所去的地方,连追逐猎物到最危险地区的狮子也不敢进入。

 

【伯二十八9「“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暂编注解〕这里依然讨论采矿。不论什么困难,即使要劈开最坚硬的石头,也无法阻扰采矿人从事自己的工作。

       9-10    虽然矿藏隐密,开凿工程浩大,但人都能开采得到。

 

【伯二十八911虽然稍短一些,但这个单元的六行可能平衡第一乐章的十四行,其中一方的问题可以从来自另一方之线索来加以解决。所以,第910节可能是一首四行诗(有着相当数量的平行体),与第一乐章中的两首四行诗相称。举例来说,在第1256节详细列举的不同矿产,以各样宝物10节)来涵盖;但第910节也是高潮,给予人类的成就更高的突显358。第11节并未显出同一种平行体(这困扰着释经学者们),则与第34节的两首三行诗有关,这是以两个标字(与第4节的 nh]l 平行)和显露出来(与第3节的黑暗平行)连接起来的。细查这一点的另一个方式是:第11节各别的行完成了第34节的三行诗,所以整首诗就由六首四行诗组成了二十四行。其格式如此和谐,没有什么困扰。我们还可以说:第78节处在其余部分里面的主要地位,可由人眼(10节)与鹰眼(7节)的对比显明出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二十八10「在盘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暂编注解〕凿出。在采矿时,需要挖管道排走矿井里的积水。

       宝物。他以锐利的目光寻找宝物的迹象。

     盘石中凿出「水道」:应该译为「坑道」、「隧道」。

 

【伯二十八11「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暂编注解〕封闭。可能指建造堤坝等在采矿时控制水。

       。指深埋在地下的财宝,如黄金,宝石。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形象。约伯是要说明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人间的科学或单凭研究。他所选择的事例表现了人类的最高技艺和智慧,以及他所能透入的最深最黑暗的地带。他们曾经钻入岩层,封闭了喷泉,挖掘出埋藏了多世纪的财宝。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使他理解神政权的运作。

     「滴流」:原文是「哭泣」,形容水「滴流」的样子。

         ◎这段特别强调人类挖掘宝贵矿物所用的技术与热情,是远超过动物所能理解的。下一段就说明即使是用这样的技术与热情,还是无法挖掘出智能,用以显示出智能之难得。

 

【伯二十八12「“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人类惊人的成就──在这里真是值得赞扬的──与他超过所有动物的优越地位,使得他的无法寻见智慧益形可悲。这问句所暗示的答案不是否定的;有些学者认为这首诗是属于不可知论的,为了要符合他们的见解,就把第28节删掉了;但第23节将会断言「神明白」,而且没有一个地方暗示说祂会将祂的明白秘藏起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约伯穷一人之力希望找出受苦的奥秘,历述人企图从沧海与深渊取得宝物,但无论怎样搜寻总找不到那最伟大的宝藏一智慧,因为神的智慧不能用黄金宝石换取(1921节)。

         约伯现在解释他的比喻,目的是要说明智慧不是来自最精深的科学和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12-19人所开采得来的宝石,断不能购买智能,因智能的价值无可匹敌,且不易寻获。

 

【伯二十八13「智能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暂编注解〕「智能的价值」:智慧的道路。

       价值。希伯来语是`erek。七十士译本是hodos(“途径”),译自希伯来语derek。这两种解释都可以。

     。人类必须寻找更高的智慧来源。真智慧来自神的启示。

         智能的「价值」:「秩序」、「层次」、「价值」。

 

【伯二十八1319这个乐章的主题是:智慧是完全买不到的。为了这个缘故,马所拉经文的「它的价值」(和合、AVRV 即根据此一读法)比七十士译本的「它的道路」(吕译、思高、现中、RSV)更好,虽然后者较受现代译本所喜爱。这个古老的错误可能是归因于第23节的影响(那里的确读作「道路」),与平行字眼太过字面的读法(但「获得」会更适合)359。根据一般的看法,第13b节非常明显是不对的,约伯从未断言在活人之地NEB)什么智慧都没有;其论点是:它不能从世界上获得,也不能从最原始、最重要的自然力量──「提荷姆」(Tehom;译注:苏美──亚喀得创造神话中海洋的拟人化名字,和合本作深渊)与「洋」,创造时原来多水的混沌──获得(14节)。这种一口气说出的逻辑语句──「它不在那里;但是,即使它在那里,你也不能买它」──在圣经中经常会遇到。——《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二十八14「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暂编注解〕深渊。希伯来语是tehom(见创1:2注释);有时指示地下水(创7:11;申8:7)。意思是即使在深渊里,也找不到真智慧。

       「深渊、沧海」:都是指「死亡、神秘、混乱、虚空」的地方,用来与「活人之地」对应。

 

【伯二十八15「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它的价值。」

  〔暂编注解〕「黄金」:金条。

       15-19节里五次提到黄金,用了四个不同的希伯来词语,暗示任何黄金都买不到智慧。

 

【伯二十八16「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暂编注解〕“俄斐”。参看列王纪上九章28节的脚注。

       俄斐金。与前面表示“黄金”的词不同。俄斐金被认为价值很高。关于俄斐,见王上9:28注释。

     红玛瑙,并蓝宝石。系半宝石。其含义可能于如今不同。

         「俄斐金」 :当时最高等的黄金。

 

二十八1619 宝石本段所列的各种宝石都十分珍贵。译作「金」的用语来自埃及语中描述其产地的字眼,这产地大概是努比亚。第16节所列的是什么宝石未能肯定,有些学者提出是缟玛瑙或红玉髓。从主前第四千年纪开始,埃及已经制造玻璃,其主要用途是装饰(但玻璃器皿要到主前一世纪才在巴勒斯坦普遍出现)。第18节的珊瑚是一种作装饰用的红色宝石。译作水晶的字眼(gabish)是英语 gypsum「石膏」一字的字源,这字全本圣经只在这里出现。第18节的最后一样是某种红宝石。红璧玺则是黄色的贵橄榄石。──《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二十八17「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暂编注解〕「玻璃」:因十分罕有,上古认为珍品。

       黄金。见第15的注释。玻璃。该词原文在圣经别处没有出现。本节可能指某种岩石晶体。

     「玻璃」:也可译为「水晶」,古代的玻璃相当昂贵。埃及与腓尼基的玻璃器皿在当时颇负盛名。

 

【伯二十八18「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能的价值胜过珍珠(或作“红宝石”)。」

  〔暂编注解〕珊瑚。希伯来语是Ra'moth。不清楚是指哪一种宝石。译成珊瑚是根据犹太拉比的传统。

       水晶。有译本为珍珠。

     珍珠(或作红宝石)。原文的确切词义不明(见箴3:158:1120:1531:10;哀4:7)。

         「水晶」:原文是「结晶体」。

 

【伯二十八19「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暂编注解〕“古实”。苏丹,埃及以南地带。

       「红璧玺」:原文指黄色的玉石。

 

【伯二十八20「“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迭句划分了三个乐章。在这里的变化不应该被消除掉360。这第二个格式语借着更一般性的语句包含了两个问题:如何发现并确保智慧。第三个乐章提供了答案。智慧只有在神性里面才能找得到,人只有借着启示才能获得它。——《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何处?既然智慧无法开采和购买,那么何处可觅呢呢?本节为了强调,重提了12节的问题。这是本章的基本问题。

       20-28只有神晓得智慧,并拥有它。

 

二十八2028 古代近东思想中智慧的来源智慧在美索不达米亚不是指智慧或道德,而是指通常在祭仪或法术仪式方面的特殊技巧。与智慧有关的神祇主要是恩基(或伊亚),将祭仪和礼仪技艺传授给人类的,就是这个神祇。故此,智慧是来自恩基的,但他也不过是智慧的宝库而已,不是智慧的本源。同样,第2327节也不是描绘耶和华为智慧的本源或创造者,而是说祂知道智慧何处可寻。但智慧若是解作辨明被造世界固有秩序的能力,这能力就必须来自这秩序的建立者。同样,巴比伦人尊玛尔杜克所有的王权,也是使他被称为智慧之主的根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二十八21「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暂编注解〕智慧是“隐藏”的,正如未发掘的珠宝一样。

       地上和空中的居民,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一切有生命的”可能指动物世界,既指走兽,也指飞鸟。

 

【伯二十八2127这里就像第一乐章中一样,结构的分析可以给我们帮助,因为这里就像那里一样,思路并非沿着直线前进的。神在末了所说的(28节),与22节的「亚巴顿」(吕译注、RSV)和死亡、第14节的深渊沧海成为对比;神看见天下「万事万物」(24节,现中;参思高)的能力与智慧向每个人的眼目隐藏(21节)成为对比,虽然人看见许多事物(10节),发现隐藏的东西,并且看得比飞鸟还多(7节)361。如果亚巴顿与死亡是与混沌相称的强大势力,那么我们不应该认为第22节有观念上的矛盾,以为「在活人之地」(13节,这是第22节的另一平衡)无处可寻的,却可以在阴间找到,更遑论是反驳通灵术的争辩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二十八22「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暂编注解〕「灭没」:指阴间。

       灭没。希伯来语是'abaddon(见伯26:6注释)。约伯已经讲述了科学的发现,里面找不到真智慧。在矿井里没有;用金银宝石买不到;鸟兽也不知道。于是前往“毁灭”和“死亡”的疆域寻找。但他们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只说:“我们风闻其名”。

     「灭没」:「毁灭之地」、「地狱」。

         「风闻其名」:原文是「藉耳朵听到报告」,「间接听说」的意思。

         28:12-22这里的意义是人类无法掌握、追寻或购买智慧,在活人与死人之地,都只间接听说智慧的风声,却无法确实找到智慧。

 

【伯二十八23「“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所在平行时,道路可能应该读作「领土」,就像我们在论及箴言八22时已经论证过了的362。无论如何,不应该误解这个陈述。智慧的所在不仅是在神的心中,智慧是当神鉴察直到地极时所明白的。智慧是在宇宙中可以观察得到的,因为当神在创造时「看见」、「量算」(吕译)、「坚定」、「查究」它,将它具体呈现在宇宙中363。人自己也可以看见,但只有在神亲自将它指示给他们时(罗一19)。这显然是神很快就要为约伯作的,当祂带着他进行雄伟的视察旅程时。——《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人类科学研究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约伯的时代。他们甚至探索了原子的秘密。但约伯的话仍与当年一样正确。真智慧只能来自神的启示。

       神不是智慧,但了解、掌握智慧,这是约伯所信的神与当代其他信仰不同的地方。当代其他信仰常常把神等同于智慧。

 

【伯二十八24「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暂编注解〕说明神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神的眼光是没有局限,没有偏见的。祂看到人类所看不到的东西。

 

【伯二十八25「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暂编注解〕神控制大自然的一切, 例如“风”和“水”。

         「为风定轻重」:犹太人认为风是最轻的东西,它的重量也由神定断。

         地上最难控制的因素——风和水,处在神的控制下。能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的主,是人类智慧的可靠源泉。

       25-26   大自然是神智慧的安排。

 

【伯二十八2526这里只列出神的智能所命令之事的一些例子风、水、雨露、雷电;这一切好像都是要用来形成一件事──雷雨。我们在这里接近了某种非常古老的神学364,我们将会在第卅七章与耶和华的讲论中再次遇见它,参诗篇廿九篇。以一个例子,尤其是如此冲突的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为在暴风雨中,神同时是彰显而神秘的、毁灭与施恩的;但它的结果不是混沌的再现,在神创造性的作为中,有完全的成功与安定力,那时所看见的,正是祂现在所看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二十八26「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暂编注解〕能控制雨露在主,完全有资格向人类显示真理,和祂政权治理的原则。

 

【伯二十八27「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暂编注解〕本节用一系列动词说明神与智慧的关系。祂理解和显示智能。智能没有其他的来源(见箴8:22-30)。它不是凭空得来的。神是智慧的归纳,因为祂是智慧的创始者。

       「述说」:「准确描述」、「精确数算」。

     「坚定」:指神「坚定」、「建立」智慧。

 

【伯二十八28「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许多释经学者不喜欢这一节,他们轻蔑它,认为它是陈腔滥调,以陈腐的教条取代了高贵的不可知论。我们已经坚称:本章其余部分丝毫没有不可知论的味道,辩称在这里单独使用「主」这个字,泄露出不同来源的说法,已经受到罗利(Rowley p.234)的痛责,在智慧诗歌末了经常看见这样突然的转变,智慧从反思变成行动。既已在奇妙而惊人的暴风中瞥见了神的智慧,问题紧接着就出现:「你能像祂发雷声么?」(四十9)对于人而言,智慧不等于沈思,人也无法「模拟祂的思想」;具体呈现在暴风中的智慧如何能被一个人体认呢?藉存在──一个人!并且借着体认到什么是所有人都相当容易接近的,却是对他们最困难的──敬畏主!正是这一点使约伯自己成为智能的范例──一个清洁而正直的人,敬畏神,远离恶事(一1)。——《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神是全知的,明白祂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意义和影响。祂照自己的旨意行动。人只要远离恶、敬畏神,这便是他的智慧。这智慧不是人去追寻得来,而是神向人显明的结果。智慧不是用来解答一切问题,而是用来相信神,遵行祂的话语(2328节;箴一7)。《诗篇》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一一一10)。

       真正的智慧是敬畏神和远离邪恶。

     为本章之高潮,与第1章约伯敬畏神的态度互相呼应。

         约伯现在向听众指出本章的结论。智慧的什么?就是“敬畏主”。必须承认祂,顺从祂。谦卑,崇敬,尊重,爱慕,信靠──这些都是那超越属世知识的智能的要素。这不是知识性的,而是伦理性的,是一种生活准则。敬畏和正直是神的两大要求。弥迦(见弥6:8)把这两个品性解释为待人公义和怜悯,对神存谦卑的心。参太22:36-40

         敬畏「主」:这个字在此是约伯记中第一次出现。

         敬畏主就是「智慧」:此处的「智能」没有冠词,前面的「智能」都是有冠词的。这里的智慧可能指得是「实用的智慧」而非前面所指的「智能的本体」。

         ◎神掌握智慧的本体,而人应透过敬畏主、远离恶,这种顺服的方式间接得着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智能。这一整章的思想,与传道书相近,可参考 12:13

         ◎约伯三友错把神和约伯的遭遇硬是塞入自己头脑已有的理论架构中,以致缩小了神所拥有的智慧与约伯的可敬德性。约伯有效的反驳朋友的立论,说明神不一定照报应的法则行事。但他却拒绝让神有自由不照报应的法则行事,反倒要求神必须基于报应法则宣告他无罪,并且为他辨白。

 

 【思想问题(第28章)】

 本章对约伯的朋友以智者自居有何讥讽呢?惟神拥有智慧,这对约伯的受苦有何意义?在神来说,人怎样可得着智慧?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