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伯记第一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伯一110神不看重人的“所有”,乃看重人的“所是”】我们敬畏神的人,一切所有的都是蒙神喜悦﹑赐福和加增的。撒但看见这样一个事实就对神说:「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么?他手所作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一10)原来这位完全﹑正直﹑远离恶事的约伯,神用篱笆来护他和他一切所有的。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为他和他的家人及家产,都买了保险。又赐福予他手所作的,所以他的家产在地上增多,不单止靠自己的本领,也托赖神的祝福。神要求我们基督徒不要看重一己的「所有」,乃要看重自己的「所是」,神会按着我们是何等样的人来赐福予我们。然而,许多时候,人总是计算着一生要追求拥有多少,心中得不到喜乐和愉快,往往是因着与他人比较;这种情况甚至在一些信主多年的信徒身上存在着,确是可惜。

  在美国,有一位师母某次出去探访曾到教会礼拜的一位姊妹,在走近她的寓所时,眼前出现一幢大房子矗立在高冈上。当师母称赞这位姊妹有福气的时候,不料对方却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来她的丈夫在这个山头上给她盖了一间房子,但在另一个山头上又给姨太太买了另一所房子。请问,这位太太最羡慕她的丈夫「所有」还是他的「所是」?她丈夫所有的再多,人的本质坏了,拥有了这一切又算得甚么呢?所以,奉劝各位年青的弟兄姊妹们,将来找配偶的时候不要像世人般,看他「有」甚么;乃要像神一样,看他的本质。他是否正直﹑追求完全﹑敬畏神﹑远离恶事?这种看法必定叫你终身受用不尽。我们看见很多的人,到了人生尽头才有所醒悟,他们一辈子以赚钱为目的,但到了终老的时候,墓碑上不是宣告他赚了多少钱,而是写着他的为人如何。由此可见,幸福的根源在我们的为人要得神的喜悦;然后,神会赐福我们,让我们得着所当得的。── 焦源溓《约伯的启示》

 

【伯一5】「约伯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弃掉神。」

宴乐的事常有许多试探,腰间转松,心灵的束带也会松弛了。在欢乐之中,大家玩笑之间,思想与言语都不合神的心意,与祂的国度与事工也有碍了。所以约伯恐怕他儿子玷染污秽,却是属灵的思想。

我们在社交方面,有时也难免参加宴乐。主自己也会参加婚筵,接受西门的邀请。所以我们也不能避免,因为我们生活还在世界中。但是我们参加娱乐的时候,就该格外谨慎,带上兵器,多有默想祷告准备自己,应付无可避免的试探。在娱乐之后,灯光熄灭,我们就要好好省察自己,尤其要在神话语的光中。如果在言语上不慎,说些不和善的话,或看别人强过自己而嫉妒,或因自己衣着谈吐胜过别人而骄傲,我们必须认罪悔改,求神饶恕。

约伯为基督徒父母树立了完全的楷模。你的儿女若与世人混杂在一起,你无力阻止他们,就为他们祷告,以恳切的代祷保护他们。你无法顾到他们,但是信心使神的膀臂达到他们。──迈尔《珍贵的片刻》

 

【伯一6~12这一段经文给我们看到宇宙中一个奇妙的事实,那就是神的手、人的手、撒但的手都在做工。在圣经里面有四只伸出来的人手,把基督教的教义都概括的说出来了:第一只手是夏娃伸手摘善恶树的果子,今天一般宗教都强调善恶、是非,惟有基督教注重生命。第二只以扫的手是虚假的,整个世界是虚假的,虚空的,虚幻的,虚妄的,虚伪的,唯得着真理(耶稣即是真理)做生命才不虚。第三只是乌撒的手,自以为能服事神,其实,是给自己带来诅咒与死亡。第四只彼拉多的手(洗手),是自以为义,自认无罪,靠己除罪,这是今天一般宗教的光景。我们要斩掉这四只手,才能在神面前与神的手联合,共同抵挡撒但的手。─ 寇世远《剩下集》

 

【伯一10持守纯正的就是持守神──持定永生】持守纯正的就是持守神,当他遇着难处之时,会有特出的原则──持定永生。换句话说,即是从永恒﹑从属天的角度去看自己的遭遇,当人的眼睛看得越远,感受就截然不同。

神既用祂荣耀的恩召召我们,又借着耶稣基督叫我们与神的性情有份,我们如今既已得着神儿子的生命,得生命是神迹,但生命的成长有一定的规律,人也当尽其本份。我们知道生命的长进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要殷勤的追求,丰丰富富的进入神的国。当我们明白到这方面,苦难的问题就不难忍受了。

  在这里我愿意再说一个自己的见证。我是从国内出来的,在中国大时代的转变里奉献作传道,很愿意好好的服事主,并且满以为不会遇太大的困难。但其后困难不断,先是染了肺病,妻子又得了心脏病,儿子竟有骨痨病,一家三口都成了大病之人。市道不好,家中各人都有病,令我的信心受到很大的考验。然而,靠着神的恩典,依然站立得主。及后,窘迫并没有止住,神学院被封闭了,我被批斗,之后就要到工厂里去劳动。坦白告诉大家,我原本的天性是爱劳动多过爱传道,所以我不怕劳动;但是到了工厂里头成为一个改造的对象,心中就不是味道。我在肺病痊愈以后,本想被派去重工业的工厂去大展拳脚一番,岂料却被派往织毛衣的轻工业工厂去,里头百分之八十都是女工,令我产生了被人轻视的感觉。在那工厂里,我就像只将宰的羔羊般终日被人欺侮﹑改造,灵性极之低沉,在神面前满肚牢骚,常发怨言,甚至对神抱怨说:「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我老早岂不说过要放弃不当传道的吗?但你感动来﹑感动去,要我留下;现在又传个甚么道呢?只有你才知道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哩!」正当我这样埋怨时,忽然间又来了一个思想,令我反思自己当初为何要献身事主;是爱主么?是为着要传道么?都是,可是如今没法子再传道了,怎办?谁说一定要有个名份,站在一个位置上才可以传道?保罗岂不在监狱里头也可以传道么?我突然醒悟过来,就在这个毛衣厂里也可以传道,用生命来见证神的荣美。从那天起,我的心灵打开了!日子不再难过,活得有目的﹑有意义(罗八3539)。──焦源濂《约伯的启示》

 

【伯一1322物质会过去】狂风刮来,房子就没有了,人也死了。这风,是旋风吧。旋风一刮,整个城都可能没有。其他如财产、物质、金钱……很可能一瞬间全没有了。天降下火,羊和仆人烧灭了;示巴人忽然闯来把牲畜掳去了;迦勒底强盗一来,骆驼被夺去了。种种的天灾人祸,瞬间就临到,这是人所不能预知的,也是人所不能避免的灾害。

  记得我在北方传道,遇大风,那时坐在家中,天井堆有大堆煤炭,狂风一刮,大堆炭煤完全没有了,如果人站在那里,也被卷去。世界上的物质正似这样,经风一刮,很快就不见了。

  有一次我遇强盗,把所有的东西抢了,我当时觉得没有许多东西赘累,就祈祷说:「主阿,我什么都没有了,从此更简单生活,无牵无挂了。」我心中觉得物质会过去了,在我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战时,有一个人由湖南往贵州逃难。他把所有的钱放在箩内,上面用别的东西盖住。由家中两个工人挑走,以为到达目的地,有这么多钱,总可以过日子,岂科半途遇了强盗,把箩内的钱都抢走,他眼见一生的积蓄没有了,便很伤心,随即把自己囊里的少许余钱拿出来,分给两个工人,并吩咐他们走,而他自己,却跳下山崖寻死去。世界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一个没有主的人,当世界变化,物质没有的时候,就连自己的生命也觉得没有意思了。

  反过来看约伯又如何呢?他却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一21)他明白了空手来,空手去的真理,所以当他失去他所有的时候,仍称颂耶和华。他把世上物质看淡了,把世界看破了,所以他仍站得住。今天所有属主的人应该效法约伯。世界不是家乡,我们要「看破世界」。今日可以这四个字来包括这段圣经的真理。──曾霖芳《约伯记精义》

 

【伯一20~21】「约伯便起来,撕裂外袍,剃了头,伏在地上下拜,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我一生一世顶大的幸福,就是叫我能够认识和受恩教士。在她的祷告中,有几十次或几百次说:「主,我称颂你的道路」。我知道这是顶深的祷告,这是一个顶刚强的祷告。请你记得,神的道路不一定都是那么顺利的,神的道路不一定是那么上算的。神不一定会那么听你的祷告。但是在那个时候,你能否说:「神!我敬拜你,我要敬拜你的道路。」

弟兄姊妹们,我不知道你所经历的是什么,但是,我知道神在许多人身上做剥夺的工作,叫你失去许多,叫你的道路不亨通。我告诉你,你在那里怎样?许多人不蒙福的缘故,就是在那里一直踢,一直不平,一直说为什么别人都没有这样的难处,难处就是临到我身上。我告诉你,你可以说许多话,但你要学习顺服神,你要学习服在神的下面,你要学习接受神的道路。我告诉你,你服在神的道路下面的时候,你就能敬拜。——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伯一21苦难的认识】「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在旧约时代,一般的认识是敬畏神的人,必然得享福乐;所指的是地上的赐福。在新约时代,圣徒“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腓一:29),但有属天蒙福的应许。
  约伯记这旧约古老的书卷,其思想却超越了旧约的范畴,而达到永恒。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并不就必定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受苦的时候。人类古老的仇敌撒但不仅是控告人的,而且残忍恶毒;不过,它总不能越过神的旨意,而受全能神的限制。撒但能了解,世人只在发达顺遂的时候相信神。约伯虽然没法有我们今天同样的了解;在一日之间,家破人亡,儿女和财产完全失去的时候,他仍然能说: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一:21

  处于约伯的景况,能说这样的话,实在是不容易,他真可以算为“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雅五:10-11)。
  在极大的悲痛中,约伯想到人“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提前六:7),这是再确定不过的事。既然如此,起初不曾有过,身后不能保留,怎能够算是损失?又何须埋怨?何况世上许多人,根本不曾拥有过子女财货;既然是由神所赐给的,不是人的权利,而是神的恩典,人有甚么理由,可以坚持神所赐的,祂不能够收回?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约伯仍然能平静,说“耶和华的名是当称颂的”,没有抱怨,没有咒诅,他的口不犯罪。这就是信心的表现。
  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一:1),是每天思维生活如此,所以在遭遇患难的时候,自然流露出来。
  圣经说:“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三七:7-8)敬畏神,自然就会忍耐等候祂,知道一切出于主;如果不满意神的手,结果就是要自己伸手,所作的就是恶了。追迹起因,还不是由于心怀不平,抗议神的安排:为甚么这事临到我身上?
  撒但直接的攻击,并没有摧毁约伯的信心,他仍然能仰望主。是妻子和朋友的劝告,和始于善意的安慰,使他烦躁,几乎沉下去。想帮助人和能帮助人,到底不是一回事。── 于中旻《约伯记笺记》

 

【伯一21赤身归回】「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约伯本是个大财主,家业丰富,儿女众多,名高位重,样样齐备。然而有一天,那一切一下子都失去了,只剩下光秃一个人,好像一阵风吹过,草枯叶落,一扫而光,什么也抓不住了。这是一场梦吗?却是实在的事,曾经有过那一切东西,现在都不存在了。除了在脑海里留下一些的记忆之外,什么都过去了,亲人吗?房屋吗?牛羊吗?名誉吗?地位吗?……统统过去了,只剩下一口气,总算是还活着而已。

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有临死时才如大梦初觉,可是约伯在活着的时候已经觉悟了。虽然祂本来是知道的,但直到亲自遭遇,才体会到,真的认识。人生不过是在两个赤身中间穿过几件衣服,世界不过在得失之间不断地变换着。在日光之下的确尽属虚空,都是捕风捉影,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手抓抓不住,心想想不够。原来,人与世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还是及早醒悟吧!像约伯一样,认识到在那一切的背后是神,赏赐与收取的皆是神,快乐与痛苦也在乎神,祸患与幸福都出于神,在神以外不能强求,求无所得,只有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祂赐什么是什么,给多少就多少,不给,神拿去,也应当称颂神。神自己井没有改变,安定在神身上,就超过那一切的得失,苦乐了。──《每日天粮》

 

伯一21面对灾难的约伯──真人的真像约伯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他视人生为一个旅程,终有结束归家的一天,而一个旅程的价值,不在乎拥有多少;因为我是赤身而来,也不能期望离开世界时,要带着甚么东西离去。所以,当我们离世之时,究竟拥有多少对我们根本毫无意义。一个人对于拥有的看法根本是看你是甚么;所谓:「人看衣装,佛看金装。」人是按外貌和你的拥有来定看待你的态度,有些时候,我们对待自己也往往犯上这个错误,男子有财有势又有学问的时候,女子年青貌美的时候,我们就自命不凡,好像高人一等一样。实际上,这并非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乎他内在的生命如何。

我们在这一点的看法上也经常犯错误。我坦白告诉大家,我本身虽是传道人,但很多时候也犯这个错误;现在让我告诉大家一个笑话,但郄是事实。我有一个独生子,他结婚多年,膝下犹虚;但终有一天,他来电告诉我:「有了,有了。」我马上就明白过来,知道有了甚么;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电报说:「生了,生了。」听后,令我觉得十分兴奋,立刻问他三个问题;「媳妇平安吗?生男抑生女?像谁?」儿子回答:「媳妇平安,生下来的是女儿,人家说像她的爷爷。」我听后觉得心中不是味儿,因我有自知之明,孙女生得像我岂不糟糕!所以再过了些时,就特地请假,跑去看过究竟;一看之下,果真像我,禁不住叹息不已。就在那儿反复思量,之后心想世上再多一个焦源濂也不是大灾难啊!如果她能像我一样的起来传道,亦是一件好事,倘若她内在的德性各方面都好而她又像我的话,那应该是我最大的安慰。

 神造人的时候,把祂的形像和生命的样式赐予人,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形像不是指外表,而是指主耶稣流露的生命的形像,主耶稣的生命是甚么就给人有甚么,所以衪赐人权柄管理万有。人犯罪,不是说他拥有的权柄都失丧了,乃是失落了神生命的形像,不再像神,乃像魔鬼。魔鬼的生命是最丑恶的,人若像魔鬼一样,虽有权柄,生命却是丑恶的。说到这里,我们焉能不明白神的爱,祂的爱奇妙在把生命都给予我们,有甚么比这赐予更大更美。我们对神的爱,实在了解得太肤浅了,祂把爱毫无保留地将万有赐给人,又赐人美好的生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来,为此,我们要向神发出赞美和感恩。──焦源濂《约伯的启示》

 

【伯一21大火袭击了一位德国牧师的教区。他的住宅,以及他教友们的房子都成了废墟。接着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死亡。然后疾病使他倒下,双目又突然失明。在接二连三的苦难之下,牧师口授了以下的诗句:

  “愿主随意而行,

   我愿遵主圣命;

   一切交托恩主,

   不再自为经营。”

(《赞美诗》372首《愿主旨意得成》)

──《SDA圣经注释》

 

【伯一章】约伯曾在大患难中得胜。神称赞约伯有四件美德:「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但当魔鬼控告约伯的时候,却只提及「敬畏神」─「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伯一18~9)显见在约伯的四种美德中,魔鬼最留心攻击的是「敬畏神」。显然,魔鬼只要能使信徒不敬畏神,其他的属灵美德便会自然地失去,各种属肉体的败坏,便自然地在信徒的生活中占据地位了。 陈终道《十分钟短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