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第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伯一1~10神不看重人的“所有”,乃看重人的“所是”】我們敬畏神的人,一切所有的都是蒙神喜悅﹑賜福和加增的。撒但看見這樣一個事實就對神說:「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麼?他手所作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一10)原來這位完全﹑正直﹑遠離惡事的約伯,神用籬笆來護却他和他一切所有的。用今天的術語來說,就是為他和他的家人及家產,都買了保險。又賜福予他手所作的,所以他的家產在地上增多,不單止靠自己的本領,也託賴神的祝福。神要求我們基督徒不要看重一己的「所有」,乃要看重自己的「所是」,神會按著我們是何等樣的人來賜福予我們。然而,許多時候,人總是計算著一生要追求擁有多少,心中得不到喜樂和愉快,往往是因著與他人比較;這種情況甚至在一些信主多年的信徒身上存在著,確是可惜。
在美國,有一位師母某次出去探訪曾到教會禮拜的一位姊妹,在走近她的寓所時,眼前出現一幢大房子矗立在高岡上。當師母稱讚這位姊妹有福氣的時候,不料對方卻忍不住哭了起來,原來她的丈夫在這個山頭上給她蓋了一間房子,但在另一個山頭上又給姨太太買了另一所房子。請問,這位太太最羨慕她的丈夫「所有」還是他的「所是」?她丈夫所有的再多,人的本質壞了,擁有了這一切又算得甚麼呢?所以,奉勸各位年青的弟兄姊妹們,將來找配偶的時候不要像世人般,看他「有」甚麼;乃要像神一樣,看他的本質。他是否正直﹑追求完全﹑敬畏神﹑遠離惡事?這種看法必定叫你終身受用不盡。我們看見很多的人,到了人生盡頭才有所醒悟,他們一輩子以賺錢為目的,但到了終老的時候,墓碑上不是宣告他賺了多少錢,而是寫著他的為人如何。由此可見,幸福的根源在我們的為人要得神的喜悅;然後,神會賜福我們,讓我們得著所當得的。──
焦源溓《約伯的啟示》
【伯一5】「約伯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
宴樂的事常有許多試探,腰間轉松,心靈的束帶也會鬆弛了。在歡樂之中,大家玩笑之間,思想與言語都不合神的心意,與祂的國度與事工也有礙了。所以約伯恐怕他兒子玷染污穢,卻是屬靈的思想。
我們在社交方面,有時也難免參加宴樂。主自己也會參加婚筵,接受西門的邀請。所以我們也不能避免,因為我們生活還在世界中。但是我們參加娛樂的時候,就該格外謹慎,帶上兵器,多有默想禱告準備自己,應付無可避免的試探。在娛樂之後,燈光熄滅,我們就要好好省察自己,尤其要在神話語的光中。如果在言語上不慎,說些不和善的話,或看別人強過自己而嫉妒,或因自己衣著談吐勝過別人而驕傲,我們必須認罪悔改,求神饒恕。
約伯為基督徒父母樹立了完全的楷模。你的兒女若與世人混雜在一起,你無力阻止他們,就為他們禱告,以懇切的代禱保護他們。你無法顧到他們,但是信心使神的膀臂達到他們。──邁爾《珍貴的片刻》
【伯一6~12】這一段經文給我們看到宇宙中一個奇妙的事實,那就是神的手、人的手、撒但的手都在做工。在聖經裏面有四隻伸出來的人手,把基督教的教義都概括的說出來了:第一隻手是夏娃伸手摘善惡樹的果子,今天一般宗教都強調善惡、是非,惟有基督教注重生命。第二隻以掃的手是虛假的,整個世界是虛假的,虛空的,虛幻的,虛妄的,虛偽的,唯得著真理(耶穌即是真理)做生命才不虛。第三隻是烏撒的手,自以為能服事神,其實,是給自己帶來詛咒與死亡。第四隻彼拉多的手(洗手),是自以為義,自認無罪,靠己除罪,這是今天一般宗教的光景。我們要斬掉這四隻手,才能在神面前與神的手聯合,共同抵擋撒但的手。─
寇世遠《剩下集》
【伯一10持守純正的就是持守神──持定永生】持守純正的就是持守神,當他遇著難處之時,會有特出的原則──持定永生。換句話說,即是從永恆﹑從屬天的角度去看自己的遭遇,當人的眼睛看得越遠,感受就截然不同。
神既用祂榮耀的恩召召我們,又藉著耶穌基督叫我們與神的性情有份,我們如今既已得著神兒子的生命,得生命是神蹟,但生命的成長有一定的規律,人也當盡其本份。我們知道生命的長進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要殷勤的追求,豐豐富富的進入神的國。當我們明白到這方面,苦難的問題就不難忍受了。
在這裏我願意再說一個自己的見證。我是從國內出來的,在中國大時代的轉變裏奉獻作傳道,很願意好好的服事主,並且滿以為不會遇太大的困難。但其後困難不斷,先是染了肺病,妻子又得了心臟病,兒子竟有骨癆病,一家三口都成了大病之人。市道不好,家中各人都有病,令我的信心受到很大的考驗。然而,靠著神的恩典,依然站立得主。及後,窘迫並沒有止住,神學院被封閉了,我被批鬥,之後就要到工廠裏去勞動。坦白告訴大家,我原本的天性是愛勞動多過愛傳道,所以我不怕勞動;但是到了工廠裏頭成為一個改造的對象,心中就不是味道。我在肺病痊癒以後,本想被派去重工業的工廠去大展拳腳一番,豈料卻被派往織毛衣的輕工業工廠去,裏頭百分之八十都是女工,令我產生了被人輕視的感覺。在那工廠裏,我就像隻將宰的羔羊般終日被人欺侮﹑改造,靈性極之低沉,在神面前滿肚牢騷,常發怨言,甚至對神抱怨說:「這個玩笑開得太大了。我老早豈不說過要放棄不當傳道的嗎?但你感動來﹑感動去,要我留下;現在又傳個甚麼道呢?只有你才知道吧!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哩!」正當我這樣埋怨時,忽然間又來了一個思想,令我反思自己當初為何要獻身事主;是愛主麼?是為著要傳道麼?都是,可是如今沒法子再傳道了,怎辦?誰說一定要有個名份,站在一個位置上才可以傳道?保羅豈不在監獄裏頭也可以傳道麼?我突然醒悟過來,就在這個毛衣廠裏也可以傳道,用生命來見證神的榮美。從那天起,我的心靈打開了!日子不再難過,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羅八35~39)。──焦源濂《約伯的啟示》
【伯一13~22物質會過去】狂風颳來,房子就沒有了,人也死了。這風,是旋風吧。旋風一颳,整個城都可能沒有。其他如財產、物質、金錢……很可能一瞬間全沒有了。天降下火,羊和僕人燒滅了;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了;迦勒底強盜一來,駱駝被奪去了。種種的天災人禍,瞬間就臨到,這是人所不能預知的,也是人所不能避免的災害。
記得我在北方傳道,遇大風,那時坐在家中,天井堆有大堆煤炭,狂風一颳,大堆炭煤完全沒有了,如果人站在那裏,也被捲去。世界上的物質正似這樣,經風一颳,很快就不見了。
有一次我遇到強盜,把所有的東西搶了,我當時覺得沒有許多東西贅累,就祈禱說:「主阿,我什麼都沒有了,從此更簡單生活,無牽無掛了。」我心中覺得物質會過去了,在我心中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
戰時,有一個人由湖南往貴州逃難。他把所有的錢放在籮內,上面用別的東西蓋住。由家中兩個工人挑走,以為到達目的地,有這麼多錢,總可以過日子,豈科半途遇了強盜,把籮內的錢都搶走,他眼見一生的積蓄沒有了,便很傷心,隨即把自己囊裏的少許餘錢拿出來,分給兩個工人,並吩咐他們走,而他自己,卻跳下山崖尋死去。世界的東西是靠不住的。一個沒有主的人,當世界變化,物質沒有的時候,就連自己的生命也覺得沒有意思了。
反過來看約伯又如何呢?他卻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21)他明白了空手來,空手去的真理,所以當他失去他所有的時候,仍稱頌耶和華。他把世上物質看淡了,把世界看破了,所以他仍站得住。今天所有屬主的人應該效法約伯。世界不是家鄉,我們要「看破世界」。今日可以這四個字來包括這段聖經的真理。──曾霖芳《約伯記精義》
【伯一20~21】「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我一生一世頂大的幸福,就是叫我能夠認識和受恩教士。在她的禱告中,有幾十次或幾百次說:「主,我稱頌你的道路」。我知道這是頂深的禱告,這是一個頂剛強的禱告。請你記得,神的道路不一定都是那麼順利的,神的道路不一定是那麼上算的。神不一定會那麼聽你的禱告。但是在那個時候,你能否說:「神!我敬拜你,我要敬拜你的道路。」
弟兄姊妹們,我不知道你所經歷的是什麼,但是,我知道神在許多人身上做剝奪的工作,叫你失去許多,叫你的道路不亨通。我告訴你,你在那裡怎樣?許多人不蒙福的緣故,就是在那裡一直踢,一直不平,一直說為什麼別人都沒有這樣的難處,難處就是臨到我身上。我告訴你,你可以說許多話,但你要學習順服神,你要學習服在神的下面,你要學習接受神的道路。我告訴你,你服在神的道路下面的時候,你就能敬拜。——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在舊約時代,一般的認識是敬畏神的人,必然得享福樂;所指的是地上的賜福。在新約時代,聖徒“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腓一:29),但有屬天蒙福的應許。
約伯記這舊約古老的書卷,其思想卻超越了舊約的範疇,而達到永恆。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並不就必定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受苦的時候。人類古老的仇敵撒但不僅是控告人的,而且殘忍惡毒;不過,它總不能越過神的旨意,而受全能神的限制。撒但能了解,世人只在發達順遂的時候相信神。約伯雖然沒法有我們今天同樣的了解;在一日之間,家破人亡,兒女和財產完全失去的時候,他仍然能說:
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21)
處於約伯的景況,能說這樣的話,實在是不容易,他真可以算為“受苦能忍耐的榜樣”(雅五:10-11)。
在極大的悲痛中,約伯想到人“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提前六:7),這是再確定不過的事。既然如此,起初不曾有過,身後不能保留,怎能夠算是損失?又何須埋怨?何況世上許多人,根本不曾擁有過子女財貨;既然是由神所賜給的,不是人的權利,而是神的恩典,人有甚麼理由,可以堅持神所賜的,祂不能夠收回?在狂風暴雨的摧殘下,約伯仍然能平靜,說“耶和華的名是當稱頌的”,沒有抱怨,沒有咒詛,他的口不犯罪。這就是信心的表現。
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1),是每天思維生活如此,所以在遭遇患難的時候,自然流露出來。
聖經說:“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三七:7-8)敬畏神,自然就會忍耐等候祂,知道一切出於主;如果不滿意神的手,結果就是要自己伸手,所作的就是惡了。追跡起因,還不是由於心懷不平,抗議神的安排:為甚麼這事臨到我身上?
撒但直接的攻擊,並沒有摧毀約伯的信心,他仍然能仰望主。是妻子和朋友的勸告,和始於善意的安慰,使他煩躁,幾乎沉下去。想幫助人和能幫助人,到底不是一回事。──
于中旻《約伯記箋記》
【伯一21赤身歸回】「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約伯本是個大財主,家業豐富,兒女眾多,名高位重,樣樣齊備。然而有一天,那一切一下子都失去了,只剩下光禿一個人,好像一陣風吹過,草枯葉落,一掃而光,什麼也抓不住了。這是一場夢嗎?卻是實在的事,曾經有過那一切東西,現在都不存在了。除了在腦海裡留下一些的記憶之外,什麼都過去了,親人嗎?房屋嗎?牛羊嗎?名譽嗎?地位嗎?……統統過去了,只剩下一口氣,總算是還活著而已。
世界究竟是什麼,人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只有臨死時才如大夢初覺,可是約伯在活著的時候已經覺悟了。雖然祂本來是知道的,但直到親自遭遇,才體會到,真的認識。人生不過是在兩個赤身中間穿過幾件衣服,世界不過在得失之間不斷地變換著。在日光之下的確盡屬虛空,都是捕風捉影,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手抓抓不住,心想想不夠。原來,人與世上的一切事物,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還是及早醒悟吧!像約伯一樣,認識到在那一切的背後是神,賞賜與收取的皆是神,快樂與痛苦也在乎神,禍患與幸福都出於神,在神以外不能強求,求無所得,只有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祂賜什麼是什麼,給多少就多少,不給,神拿去,也應當稱頌神。神自己井沒有改變,安定在神身上,就超過那一切的得失,苦樂了。──《每日天糧》
【伯一21面對災難的約伯──真人的真像】約伯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他視人生為一個旅程,終有結束歸家的一天,而一個旅程的價值,不在乎擁有多少;因為我是赤身而來,也不能期望離開世界時,要帶著甚麼東西離去。所以,當我們離世之時,究竟擁有多少對我們根本毫無意義。一個人對於擁有的看法根本是看你是甚麼;所謂:「人看衣裝,佛看金裝。」人是按外貌和你的擁有來定看待你的態度,有些時候,我們對待自己也往往犯上這個錯誤,男子有財有勢又有學問的時候,女子年青貌美的時候,我們就自命不凡,好像高人一等一樣。實際上,這並非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在乎他內在的生命如何。
我們在這一點的看法上也經常犯錯誤。我坦白告訴大家,我本身雖是傳道人,但很多時候也犯這個錯誤;現在讓我告訴大家一個笑話,但郤是事實。我有一個獨生子,他結婚多年,膝下猶虛;但終有一天,他來電告訴我:「有了,有了。」我馬上就明白過來,知道有了甚麼;再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來電報說:「生了,生了。」聽後,令我覺得十分興奮,立刻問他三個問題;「媳婦平安嗎?生男抑生女?像誰?」兒子回答:「媳婦平安,生下來的是女兒,人家說像她的爺爺。」我聽後覺得心中不是味兒,因我有自知之明,孫女生得像我豈不糟糕!所以再過了些時,就特地請假,跑去看過究竟;一看之下,果真像我,禁不住嘆息不已。就在那兒反覆思量,之後心想世上再多一個焦源濂也不是大災難啊!如果她能像我一樣的起來傳道,亦是一件好事,倘若她內在的德性各方面都好而她又像我的話,那應該是我最大的安慰。
神造人的時候,把祂的形像和生命的樣式賜予人,請注意,這裏所說的形像不是指外表,而是指主耶穌流露的生命的形像,主耶穌的生命是甚麼就給人有甚麼,所以衪賜人權柄管理萬有。人犯罪,不是說他擁有的權柄都失喪了,乃是失落了神生命的形像,不再像神,乃像魔鬼。魔鬼的生命是最醜惡的,人若像魔鬼一樣,雖有權柄,生命卻是醜惡的。說到這裏,我們焉能不明白神的愛,祂的愛奇妙在把生命都給予我們,有甚麼比這賜予更大更美。我們對神的愛,實在瞭解得太膚淺了,祂把愛毫無保留地將萬有賜給人,又賜人美好的生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來,為此,我們要向神發出讚美和感恩。──焦源濂《約伯的啟示》
【伯一21】大火襲擊了一位德國牧師的教區。他的住宅,以及他教友們的房子都成了廢墟。接著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的死亡。然後疾病使他倒下,雙目又突然失明。在接二連三的苦難之下,牧師口授了以下的詩句:
“願主隨意而行,
我願遵主聖命;
一切交托恩主,
不再自為經營。”
(《讚美詩》372首《願主旨意得成》)
──《SDA聖經註釋》
【伯一章】約伯曾在大患難中得勝。神稱讚約伯有四件美德:「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但當魔鬼控告約伯的時候,卻只提及「敬畏神」─「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伯一1,8~9)顯見在約伯的四種美德中,魔鬼最留心攻擊的是「敬畏神」。顯然,魔鬼只要能使信徒不敬畏神,其他的屬靈美德便會自然地失去,各種屬肉體的敗壞,便自然地在信徒的生活中佔據地位了。── 陳終道《十分鐘短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