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伯記第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伯八6】「你若清潔正直,祂必定為你起來。」

這是比勒達說的,認為約伯若是清潔正直,神必起來拯救他,神拯救正直的,所以凡沒有被神拯救的人,他們一定不顧正直與清潔,約伯就是這類人,他的說法就有錯謬。事實上神在不利的環境中搭救聖徒,或使他們有外在的興盛,並不是普遍的事。在歷代中,不少神的忠僕遭受苦難逼迫,甚至今日仍有千萬個人在牢獄、醫院、各種貧困與試煉之中。但這些決不表明神不給予公義與慈愛,也並不說明神的僕人不忠與不義。

神對大我們,決不以物質的豐富與否決定我們屬靈的情況或說明神是否喜悅我們。有許多事我們應當考慮。有時外面的貧乏會促進我們內裡的力量與成熟。我們外體可以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有時必須從安靜與憂患中學習,使那些美德得以成熟,我們不受環境的影響而能支取神無窮的供應,我們要常釘死自己,對自己不再恃靠,卻只專心依靠神。我們要與別人也為別人受苦。萬事都互相效力,使我們分享祂的聖潔,但是在我們一切的憂苦之中,祂也必定為我們起來。──邁爾《珍貴的片刻》

 

【伯八20持久的歡笑】「神必不丟棄完全人,也不扶助邪惡人。」

  人本的文化,如同瓶中之花,無根之木,所有的只是眼前歡,看來青麗鮮艷,不久就要枯萎凋謝。
  比勒達承認人生的短暫,智慧有限,所以對約伯說:“請你考問前代,追念他們的列祖所查究的。”(伯八:8)他注重傳統的智慧,似乎要把古人的鞋,給所有後代的人穿,以為必會稱心適足;如果偶然不如他所想的,不妨削足適履。
  他在發揮其歷史哲學,以為公義的神,使刑罰隨著罪惡。因此,他看到約伯不幸的遭遇,立即點頭說:是了,果然跟我的歷史觀念符合。因此,他先定下了結論,再去推求證據:他想,那是約伯沒有盡到作家長的責任:“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祂,祂使他們受報應。”(伯八:4
  家長應該負責督導兒女,是正確的。現在我們仍然可以看見,忽略教養的家庭,造成社會的病患,自己也遭受報應。但他套用在約伯身上,就不能適用。他更從錯誤的根基上,建立其理論,率直而殘忍的,指約伯是忘記神,不敬虔的人,所以受到報應,其確定的態度,仿佛詩篇第一篇的語氣,所不同的是,他不是出於聖靈的啟示,而是傳統的演繹:

  蒲草…蘆荻…比百樣的草先枯槁,
  凡忘記神的人景況也是這樣;
  不虔敬人的指望要滅沒…
  看哪,這就是他道中之樂!
  以後必另有人從地而生。
  神必不丟棄完全人,
  也不扶助邪惡人。(伯八:11-20

  受苦的原因,雖然多出於罪,但人的情形各有不同,總不能用古人的指教和知識,當作萬應的模式。雖然比勒達說得不錯:“我們不過從昨日才有,一無所知;我們在世的日子好像影兒”,短命的人,不能看到永恆的事。不過,聖經說的:“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詩一:5-6),並不保證常是立即可見。用來衡量約伯,並不恰合。如果他看到約伯後來的結局,就可知他真是短淺之見了。
  今天仍然有人,引用歷史傳統的知識,戔戔爭論,夸夸而言,用來判斷別人,常失於不公不道;更嚴重的是代神立言,說是神的作為必然這樣那樣,使人對神的旨意有錯誤的認識,難免給世界帶來無盡的問題;可能他立意是幫助人,反會造成爭論和傷害。這是何等可惜的事!── 于中旻《約伯記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