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第二十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伯二十八14】「深淵說:不在我內。滄海說:不在我中。」
本章記述這個聖潔的心靈尋求智慧。這智慧是一座天平,衡量道德與知識的性質,神的知識以及生命與真理只有在人的心眼蒙受光照,靈裡才能明亮,因為神自己就是光。
在這裡描述礦藏的開採,好似約伯所說,不在深淵之內,他從宇宙的周圍,所接受的理智似乎都不一樣。神是持有奧秘的。祂不僅能夠指示,更會令人感賞。
我們對神應該怎樣呢?不看任何的光照與滿足,才會與神有緊密的相交,真正的信仰不是只驚鴻一瞥,而是定睛凝視。我們活在一個十分繁忙勞累的時代,到處有困難煎迫。我們必須多有時間看異象,先要裝備自己從事大工。我們一定應轉離自己的資源——破裂的水池,無定的流水——我們應該來到神面前,祂是生命與平安的根源,愛與安息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求主賜給我們。我們要來到主面前,這才是我們的家。我們可有不同的人與物,從深淵與滄海,從人們多方的興趣中,都可向神走來。──邁爾《珍貴的片刻》
【伯二十八14】「深淵說,不在我內。」
我記得有一年夏天,我說︰ “我所需要的是海洋”,我就到有海洋的地方去,但是海洋說︰“不在我內”!海洋並不照我所要的給我成就。於是我說︰“高山一定會使我得到安息”,我就到有高山的地方去;我清晨醒來,前面立著我所渴望的巍然高山;但是高山說︰“不在我內”!高山又不能使我滿足。哦!我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呢?我所需要的乃是神的愛海和真理山。深淵說,智慧不在它裡面;是的,智慧本不象珍珠黃金,和寶石那樣多。唯有基督是智慧,是我們最大的需要。我們的煩惱,只有基督的友誼和愛情能安慰我們。——濮登
你沒有法子將一隻老鷹扣留在森林裡。你就是替他聚集了一群最美麗的小鳥在他四周歌唱,你就是給他在最大的松樹上安放一根棲木,你就是差遣有翼的使者帶最美味的珍饈給他,都不能動他的心。伸展著高聳的翅膀,他喜歡飛往他自己的老家——磐石,暴雨,瀑布中——去安息的。
人類的心,也象老鷹一般。如果沒有永久的磐石,就永遠得不到安息。我們的老家乃是天家。“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詩90︰1)——馬可特夫
神是宇宙萬有的神。祂不僅以智慧和大能,設定自然界的秩序,也以公義設定人類社會的秩序。不過,神最大的恩賜,不是世上的財寶,而是給人智慧。約伯進而歌頌智慧:
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
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
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哪裏呢?…
祂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
遠離惡便是聰明。”(伯二八:13
20
28)
約伯指出:神造了些隱藏的礦物,金屬,人以為寶貴,用盡一切可能的科技,登高履深的去探求,不惜費力冒險,勤勞不休。這表明屬世的人,惟利是趨。
很奇妙,越是難得著的稀有物品,越是寶貴,越是能吸引人去探求。可惜,許多人不認識最寶貴的智慧,只想要發財,越求越不得其路,缺乏智慧,成了聰明的愚昧人。
金銀子和各種的寶石,雖然極為昂貴,還都有市場價格,只有智慧,極有價值,卻無價格(箴八:4-11
18-19,九:10)。世人得了財寶,沒有智慧,至終不免於滅亡,任何富貴都不能帶去,是積財而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人(路一二:21)。
世上的智慧人不多,但自知缺乏智慧的人很少。
約伯知道智慧的寶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1),但受時代的限制,沒有能夠認識智慧的主,就是基督。在新約時代,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不要尋求屬世界將要滅亡之人的智慧,因為真正的智慧,惟在主基督裏:“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一:30-31)因為在祂的救恩以外,都是滅亡,還有甚麼智慧可言呢?因此,聖經又說:“神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裏面藏著。”(西二:2-3)
感謝主,藉著聖靈感動人的心,使人有真智慧,能明白真理;就當在祂裏面生根建造,將祂的話存在心裏,不被世界同化,照祂啟示的真理而生活,直到進入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