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六十一篇拾穗
【诗六十一1】「神啊,求你听我的呼求,侧耳听我的祷告。」
〔暂编注解〕见诗17:1注释。
1-2 首段的祷文:诗人求神垂听祈祷,带领他到安稳的地方。
61:1-8 这是一篇祈祷诗。
这是一篇个人的求告诗,但因6、7二节有为王作的祈祷,故也有人把它列入君王诗。比较可能的是个人在祷告中也为王代求。此诗与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篇都以危险中对神信靠为主题,属同一类。
全诗以求神听呼求开始(1节),而以许愿赞美神作结(8节)。中间三段,每段二节,为对偶句。
诗六一 在沮丧当中,大卫求神赐他力量与安稳(1
2节),其根据是神安慰人的属性(3
4节)和大卫相信神之应许的信心(5~7节)。这一切都激励诗人去赞美和感谢神(8节)。
【诗六十一2】「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要从地极求告你,求你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盘石。」
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恳求,在七十士译本却变得逊色许多,显示其所用希伯来经文稍有不同。NEB依随此译法,不用我们现有的希伯来经文,而换成那猜测的经文,似乎认为前者过分美好,不可能是真的;这样一来,其译文便没有比我更高的一语。──《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地极”指很远的地方,有的学者认为指阴间的边缘,因“心里发昏”有勇气已消,体力衰竭的意思。“盘石”指安全的地方。“比我更高”非诗人自己力所能及,只有神可以领他到达。
「我心里发昏」:描写诗人的痛苦,也暗示体力日衰。
「从地极」:指从极远之处。
「盘石」:代表安全稳妥之处。
从地极。这是一个夸张词,并不一定指遥远。它可能反映了诗人的心情。诗人生动地描写了他离开圣所的感受。他远离圣所,似乎远至地极。他认为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
发昏。直译是“虚弱”,可能指失望。
更高的盘石。东方旅行者在无边无际的炎热沙漠里发现一块大盘石,就很高兴,因为可以在其荫下得到休息,或到其顶上躲避野兽或其他袭击者(见赛32:2)。祈求得到忍耐和提高,要胜过祈求得到拯救。从高处看,困难就会减弱。见E·约翰逊所写的赞美诗《有时阴荫甚深》。其副歌的灵感就来自本客节。
2~4 “那比我更高的盘石”。大卫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到达的庇护之所,而那里能给他保护与安全。神就是那庇护之所,诗中用了四个比喻来描述:“避难所”、“坚固台”(堡垒)、“帐幕”和“翅膀下的隐密处”。参看第五十七篇1节的脚注。
【诗六十一3】「因为你作过我的避难所,作过我的坚固台,脱离仇敌。」
〔暂编注解〕「你作过我的避难所」:可作「你是我的避难所」。
避难所(machseh)。就是提供遮盖或保护的场所。
坚固台(migdal)。,通常指人造的高台,如战场中的瞭望台(见诗18:2注释;那里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明这个观点)。
3-5 祈求的基础:由于神是诗人的避难所,他现在来投靠神。
【诗六十一3、4】这里愈来愈以个人化的语气来看神的保守,从第2节遥远粗糙的高崖峭壁,换为第3节特意建造的坚固台;又换成招待宾客的脆弱帐幕(4节),意指靠朋友而得保障;最后则为最亲密、父母般的呵护,而以你的翅膀来象征。不管外观如何,这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六十一4】「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细拉」
〔暂编注解〕“帐幕”可能指圣殿,因圣殿为神地上的住所。“翅膀下的隐密处”:在神的保障下。
我要……住。或“让我逗留”。诗人祈求有朝一日能重获在圣所崇拜的权利(见诗15:1注释)。
帐幕。指当时圣所的暂时性。
永远。见诗23:6注释。
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见诗17:8注释;又见诗36:7;57:1;63:7;91:4。
【诗六十一5】「神啊,你原是听了我所许的愿。你将产业赐给敬畏你名的人。」
突然出现的把握,或许意指全诗乃是伴随还愿的感恩之言,而前面几节是在回忆陷于困境时所作的祷告;不过最好视本节为紧接在祈求之后,显示大卫心中对神的保证有了把握。此节内容似乎不着边际,但其实它包罗万有,因为产业,或神划定给跟随祂之人的财产,是无限量的,也是不能夺去的:见三十七11、29,就等于「万有全是你们的」。虽然需要等待,但却必定实现。在第十六5、6,大卫用了不同的字,作更进一步的描述。──《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产业”是神应许给人,可以和属神的人同住的地方。
诗人对神满有信心,知道神必答允他所求的。
「原是」:可作「已经」。
下半节原文作「你将敬畏你名的人之产业赐给我」。
「产业」:有学者解作「心愿」,换句话说,神成全敬畏 名之人的心愿(参诗21:2)。
你原是听了。诗人显然曾向神作出特别的承诺。所以他提出请求。
愿。诗人可能在流亡时作出的承诺。
产业。显然指诗人承受迦南地。寓指神所应许属世和属灵的一切福气。
敬畏你名。见诗5:11;7:17注释。
【诗六十一6】「你要加添王的寿数,他的年岁必存到世世。」
〔暂编注解〕诗人怀着绝对的信心祈求神干预,延长国王的寿命。
6-7 祈求的内容:诗人不再为自己祈祷,而是求神加增国王的岁月,让王经历神的慈爱和诚实。
6~7可能是王为自己求长寿,也可能是百姓求神,这里的话后来应验在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身上。将“慈爱”和“诚实”拟人化,有若神的两位使者,受差遣保佑王。
【诗六十一6、7】无论这段是大卫以王的身分献上的祷告,宣告神的应许,如撒母耳记下七16;或是后人所加,为公众崇拜之用(见开头的注释);都必将丰丰满满地应验在那位王──弥赛亚──的身上。透过祂,祂的子民可以分享王的神份(弗二6;启二十二3~5),也可以为自己献上这奇妙宏伟的祷告。──《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六十一7】「他必永远坐在神面前。愿你预备慈爱和诚实保佑他。」
〔暂编注解〕大卫诉诸神与他所立的约(撒下七16)。
「永远坐在神面前」:指永远在神面前为王和掌权。
他必……坐。或“愿他居住”。
慈爱和诚实。这是一个美好的祈祷,祈求在神面前获得长寿和有用的人生,受慈爱和诚实所约束(见诗57:3;85:10;箴20:28注释)。
【诗六十一8】「这样,我要歌颂你的名,直到永远,好天天还我所许的愿。」
本诗所用形容永恒的字,突显了状况的改变,与起头所表达的危难光景恰成反比。此处永远一字,将心思无穷地向前推进,而天天则让人首先注意到眼前的状况,立刻有所回应。所许的愿通常是一次仪式中还完,但大卫意识到,他所有的债永远还不尽。──《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诗人决定履行向神许的愿,并以赞美神为乐。
大卫答应要还他在困难时刻所许的“愿”(5节)。
结语:诗人立志歌颂神,向神履行所许的愿。
我要歌颂你的名。见诗5:11;7:17注释。
愿。见第5节注释。诗歌的结束表达了诗人深深希望参加事奉和敬拜神。
【诗六十一8 君王还愿】古代近东的君王对神明欠有义务,因为他们是他权力之源。例如:马里的君王必须每年献祭给全国各处的神祇,重建其庙宇,保证祭司团体得到应得的入息。此外,他们又会为丰收、胜仗(见:士十一30~31;撒上十四24),或生育子嗣特别许愿。乌加列史诗《凯雷特》记载了一个许愿的例子。王到亚舍拉神殿中许愿,承诺若能与胡里雅公主(Princess Hurriya)结婚,就会将王妻「聘礼双倍价值的银子」献给女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60-62篇)】
1 60篇里,战败有否使以色列人放弃战争呢?这团体诗给我们什么激励?参罗8:31-39。
2 61篇里,诗人由以个人为中心转到为团体及国君祈求,因他的安危与神的约民和大卫的王权息息相关(参撒下7:8-16)。你又如何?
3 62篇里,作者唯一的依靠是谁?什么是不可仗赖的?倚靠神者有何表现?此举给你什么榜样或提醒呢?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材料来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