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诗篇第一百十五篇拾穗

 

【诗一百十五1「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与我们,不要归与我们,要因你的慈爱和诚实归在你的名下。」

    开头一节非常美好,带出大蒙拯救的气氛(或是指当时,或是指未来),在历史上成为名言。例如,克巴确克引述何林师德(Holinshed)的记载,在艾金科特(Agincourt)之役以后,全军奉命要唱第一百十四、一百十五篇,并在唱到Non nobis Domine(不要归于我们,耶和华阿)时,必须下跪。另外还有一次,韦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因默想这节圣经,而通过废除奴隶买卖的法令;类似的例子尚有许多。──《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拯救国家,藉此使人把荣耀归给神。

         不要自我吹嘘。诗人希望外邦人不要再侮辱和嘲笑神。

         人都是热衷于自我吹嘘,或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他们还随便奉承别人。由于人心中存在这种自满的倾向,所以劝他们“当心不要奉承别人,也不要接受别人的奉承。

         115:1-18  这是一篇团体的祈祷诗。

       这是一首赞美神施慈爱和信实的诗。可能是以民被掳回归后重建圣殿时所写(看拉六16)。受到异族的压迫(2 911 17节),需要激励,恢复对神的信靠。诗中有会众(18 1213 1618节)与诗班(911 1415节)的对唱。

     诗一一五 本诗篇包含一个对比(至高无上的神与软弱无力的偶像;18节),一个呼召(要信靠神;911节),一个信心(相信神的祝福;1216节)和一个合唱(赞美神;17 18节)。

 

【诗一百十五2「为何容外邦人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

    不过外邦人的嘲笑可能意指,本诗的背景并非胜利。除非本节意为:「他们现在还能说……」(即,既然神已经拯救我们),否则以色列当时便显然处于逆境中。若是如此,第1节便应视为求助的呼声,不过是充满信心的恳求:神必定会拯救他的百姓,不是因为他们,乃是为了祂自己的缘故(参,结三十六2122)。这样一来,第2节就具有挑衅的色彩,成为第38节凌厉的回嘴之序曲。──《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诗人同胞的苦况:他们受外邦人欺压,信仰遭受嘲笑。

       当法老问“耶和华是谁”时,神曾在埃及显示了的大能(出5:2)。现在外邦人也发出这样讽刺的问题。诗人的忧虑是因为神似乎允许的名受人如此的轻慢。

     28以色列和犹大都为异族侵入,圣殿被毁,列邦嘲笑他们所信的神不知去了哪里!诗人说:这都是出乎神,并非偶像的作为;现在民族重获生机,也是出乎神,谁也阻止不了。

 

【诗一百十五3「然而我们的神在天上,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

  〔暂编注解〕以色列的神在天上掌权,超越一切反对的势力。尽管遭到世人的威胁,的宝座永不动摇,的旨意永不改变

     3-8  祈求的基础:选民所信奉的耶和华随已意行事,不像外邦的偶像只是死物,任人摆布。

 

【诗一百十五37这段回嘴将大势扳回,可再度采取主动。异教徒以所能见的为傲,瞧不起所不能见的(现代人和古代人同样有这心态),这里将矛头掷回。不连于任何偶像,甚至不连于大地的神,不受环境牵制,反而掌管大局的神,才是最伟大的,惟独祂配得荣耀。而这是我们的神──不像异教徒以他们的偶像为神,那种关系太微不足道,因为偶像原是他们做出来的!神与我们却关系亲密,因系于祂的「慈爱和诚实」(参,1节)。

  第47节是一系列尖酸的形容,就像以赛亚书四十四12以下对偶像制作的探讨,或以赛亚书四十六章对神像搬迁的描述,这些都不需要说明,只看事实就可豁然理解了。圣经有些地方,好像国王的新衣故事中那个孩子,以率真冷静的眼睛,看穿世人所不愿意承认的真相,本诗即其中之一,是针对假神发言,而传道书则彻底暴露人及其野心的本相;本诗的下一节也稍含此意。──《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百十五4「他们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

  〔暂编注解〕外邦人所雕刻的偶像是没有生命的。崇拜他们自己所造的东西是何等愚蠢!

     48 参看以赛亚书四十四章920节(及其脚注),可见另一个给偶像的辛辣讽刺。

 

【诗一一五47 偶像的观念】古代近东偶像的形状和尺寸各有不同。但通常都是用木雕成,包以锤平的金箔银箔。其外貌基本上是人形(埃及除外,当地偶像混合人、兽特征),但有独特,甚至规格化的姿势、衣着、发式。古代近东的神祇以特殊方式在偶像中临在,(在神祇向崇拜者施恩时)可以到达使祭仪偶像成为神明的地步;然而这也不是神祇惟一的显现方式。但执行仪式却可以使神祇在偶像中活过来。有了这相连之处,他们就可以向偶像施符念咒,或行其他法术,以求威逼、胁制,或驱使神明行事。此外,又有别的礼仪可以向偶像施行,对神祇提供帮助或关顾。换言之,偶像所代表的世界观和对神明的概念,是与耶和华的自我启示不相符合的。他们不视偶像为神明,但相信神祇居于偶像之内,并且透过偶像彰显其临在和意旨。文献所描述真人大小的偶像,考古学家发现的数量极少。然而书画的描绘却足以提供可靠的细节。美索不达米亚的偶像需要每日喂饲、更衣,甚至沐浴。食物的祭每日要献给神明(食用的无疑是庙宇的工作人员)。为偶像穿衣脱衣要需要其他的工人,此外,又需要人负责洗濯,和在庆典时搬运偶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一百十五5「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

  〔暂编注解〕这些偶像无法与人交流。它们不会指教它们的崇拜者,也不知道求它们之人的需要。

 

【诗一百十五6「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

  〔暂编注解〕有些外邦人的神像耳朵很大,却听不见祈祷的声音。以利亚为了嘲弄巴力的先知,曾叫他们更加大声地呼求向他们的神,却没有任何反应。巴力依然保持沉默(见王上18:27-29)。

 

【诗一百十五7「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

 

【诗一百十五8「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这句话可能是预言,也可能是祷告:或译为「造他们的将和他们一样……」(JB,参,RVNEB),或译为「但愿造他们的像他们一样……」(参,TEV);无论那一种正确,都是指死亡。这正是「他们的结局」,如:七十三17所言;义人的情形却截然不同,他们将拥有神,「直到永远」(七十三26)。亦请参,1718节,及十七15所提,见到神、分享祂形像的盼望。──《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人无法超越他所崇拜的对象。同样,敬畏神的人会变成的形象,荣上加荣(见林后3:18)。

 

【诗一百十五9「以色列啊,你要倚靠耶和华,他是你的帮助和你的盾牌。」

  〔暂编注解〕远至亚伯拉罕时期,“盾牌”已经是神之保护的象征(创一五1)。

     911诗人要大家倚靠神,反复劝勉。一般认为这里用的“以色列”人,指普通百姓;“亚伦家”指祭司;“敬畏耶和华的”指归信了神的外邦人。

         9-18  结语:诗人勉励同胞倚靠耶和华,惟有 才可以帮助他们。

 

【诗一百十五911这里的迭句暗示出唱此诗篇的方式(启应式?分组式?参出十五l2021;赛六3),也指出动词倚靠应怎样理解。古译本视其为直述句,就如 NEB所译:「但以色列倚靠耶和华……」,这与迭句中不断重复的「他们的帮助」和「他们的盾牌」相配;又与第3节伟大的肯定句相符,并与8b节误导的倚靠,形成强烈的对比。

  此处可约略看见会众的结构,有以色列人、祭司(亚伦家),及一班敬畏耶和华的人──这个名字可能用来形容前两种人,也可能是指非以色列人的转教者,其实从一开始,以色列当中就有这类人同行(参,创十五2;出十二4849;得一16)。究竟这名词在何时成了专指外邦同情者的专用语,我们不得而知;像这样的用法究竟是否普及,我们也不知道。──《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百十五10「亚伦家啊,你们要倚靠耶和华,他是你们的帮助和你们的盾牌。」

  〔暂编注解〕就是祭司。作为属灵的领袖和导师,祭司应当树立坚信神的榜样。

 

【诗一百十五11「你们敬畏耶和华的,要倚靠耶和华,他是你们的帮助和你们的盾牌。」

  〔暂编注解〕这里呼吁所有的人都坚信神的大能。

 

【诗一百十五12「耶和华向来眷念我们,他还要赐福给我们;要赐福给以色列的家,赐福给亚伦的家。」

  〔暂编注解〕神决不会忘记最卑微的儿女。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境下,都会铭记的子民(见赛49:15)。

 

【诗一百十五1215这里的敬拜者,与第911节相同。作者的思绪从神拯救之能(由911节的帮助、盾牌等字可看出),转到他的赏赐之能。赐福一字,在这短短一段中出现五次,而引进此字的话:耶和华眷顾了(和合:向来眷顾)我们,指出这是由贫瘠变美好的转折点。这种转变可能是悔改的结果(如:该一811,二19),或只是神的时候到了(如:创八1;出二24)。不过,此处「赐福」一字既不断重复,就似乎不是指那一类特殊的情况,而是强调所有的人──无论属于哪一个团体(1213a节),无论是怎样的人(13b节),无论哪一代(14节)──倘若要兴旺(参14节,及林前三67),都需要神的笑脸相助及祂创生的触摸。对这个题目作最详尽探讨的,为申命记二十八章,那里首先谈正面的情形,再提出警告。──《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百十五13「凡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主必赐福给他。」

  〔暂编注解〕“大小”是指年龄,而不是指身材或社会地位。这个习语在圣经中经常出现(见创19:11;申1:17;撒上5:9等)。

 

【诗一百十五14「愿耶和华叫你们和你们的子孙日见加增。」

 

【诗一百十五15「你们蒙了造天地之耶和华的福。」

  〔暂编注解〕与外邦的神形成对照,它们自己尚且是人手工所造的。我们的神是全能的创造主,是万有的创造者。

 

【诗一百十五16「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

  〔暂编注解〕诗人指出天使神的居所,地是神赐给人生活的所在。

       「天,是耶和华的天」:天是耶和华的居所。

         「地,他却给了世人」:地和地上的产品是耶和华赐人的礼物,故人应该感谢和赞美祂。

         神创造地球是为了让人居住(见创1:28;赛45:18)。“神创造世界为了扩大天堂。想要更大的家庭”。这个地球最后将成为赎民的家。曾应许温柔的人“必承受地土”(太5:5)。

     16~17这里提到三个境界:“天”,神的住所;“地”,人的住所;和“寂静”,死人的住所。

 

【诗一百十五1618此处将第15节「造天地……」一语,挑出来加以发挥,并以我们为对象。一切全是神的,但我们实际上是祂的承继者、信托人。「地,祂却给了……」一语,含有慷慨意味;其中也包括责任在内,因为我们不是创造者,而大地也不是徒然「存在」,毫无意义,任人剥削利用。在这份礼物背后,有一位赐予者,本诗对祂积极响应:此时此地,就在祂所量给我们的时间和地点内,要赞美祂;此外(我们可以引伸),要透过我们处理产业的方式来赞美,不仅只是口舌的颂扬。

  因此,死亡与寂静(17节)──那陌生之地──与我们无干,只能刺激我们归荣耀给神,因为死人不能再称颂。本诗大可只停在此,以把握现今的实际教训为满足,这已是很重要、很宝贵的一课;参约翰福音九4。但是它却继续前瞻,望向无穷的赞美(18节);这里的意思或许只指以色列将长存不朽,不断颂赞,但亦同样可指,凡事奉永活之神的人,本身便能继续存活,其结局不像那些敬拜无气息之物的人(见8节注释)。若是如此,本段就成为来生的见证,正如七十三23以下,及列在十一7注释中各段经文的见证;因此,它便有充分的理由以「哈利路亚」作结束,正如前后的几篇诗一样。──《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百十五17「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中的也都不能。」

  〔暂编注解〕虽然旧约信徒得到有关来世的启示极少,但我们也不应把这段理解为在世上消失(不再存在),或死后无知觉和不活跃的状态。要点在于死人已经离开地上的活动范畴,而地上至高的活动,就是赞美耶和华。参看第六篇45节和三十篇9节的脚注。

       死人毫无意识,显然不知道地上或天上所发生的事。“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传9:5;参诗146:4;帖前4:13-17)。诗人的话否定了一般的看法,即人死后灵魂到天上进入一种有意识的快乐状态。赎民自然乐意赞美那施行奇迹救赎他们的主。但是死人睡在坟墓里没有知觉,也不能赞美。

     1718死人既不再住在地上,下到地下寂静的阴间,已享受不到神的祝福,他们的赞美也归于沉寂。因此人应趁有生之年,不断赞美称颂神。

 

【诗一百十五18「但我们要称颂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暂编注解〕但我们。就是活着的人,而不是死人(见第17节)。

     直到永远。就是在生之年,因为死人就不能称颂神(见第17节)。

 

【思想问题(第115篇)】

 1 诗人盼望国家得拯救,但他求神不要将荣耀归与国家,而是将荣耀完全归给神(1)。我们是否愿意神在所成就的事上得着荣耀?

 2 世人所拜的偶像与我们所信奉的神有何分别?参3节。世人认为偶像有求必应便是灵验,我们对神的信仰是否也是如此?

 3 倚靠耶和华与倚靠偶像有什么不同的果效?参8-12节。倚靠有形或无形偶像的人有什么损失?参13节。

 4 死人既然不能再在世上称颂神(17),你有否把握有生之日多赞美称颂 呢?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材料来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