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四十篇拾穗

 

【詩四十1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

    耐性一字對這句開頭語顯得過分安靜,NEB的譯文表達得更好:「我等啊,等耶和華。」衪垂聽我的呼求,也嫌太優雅;可以譯為「祂彎下腰來就近我」(NEB),或「祂轉過來聽我的呼求」(摩法特)──就像一個人突然被某件事牢牢吸引。──《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耐性等候。原文在這裡用了一個習語,加強“等侯”的語氣。詩人堅持祈禱。我們要“讓耶和華快快施展的膀臂”(見詩27:14)。

         他垂聽。可以想像下面的畫面:起先神似乎不理睬詩人;後來屈身垂聽了他的呼求(見詩31:2)。這是十分細膩的修辭手法,描寫我們的神父親般的慈愛。

     1-3  複述過去的困境和神的救援。

         1-10  祈求的基礎:詩人先誦唱一首感恩歌,追述神過去如何拯救他;基於此,他現在向神祈禱,求神像過去一樣向他施恩。

         40:1-17  這是一篇祈禱詩。

       這是詩人在苦難環繞中求神幫助的祈禱詩。前半為感謝的歌(110節)描寫他過去的經歷,神的憐憫和信實。後半是他的禱告,求神幫助(1117節)。苦難的原因雖未明言,但他知道為己身罪孽之果(12節);添上仇敵的追逼,禍患更深。

     詩四○ 在這首讚美(110節)和祈求拯救(1117節)的詩歌裏,大衛因神過往的拯救而讚美祂(14節),並且要把自己奉獻給祂(510節)。其後大衛把一個新的問題帶到耶和華面前(11 12節),再次懇求祂的拯救(1317節)。大衛獻身的言辭(68節)超越了他而指向主耶穌;祂來作順服的祭,結束所有的獻祭。參看希伯來書十章57節,那裏引述這幾節經文。

 

【詩四十2「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

  〔暫編註解〕詩人視疾病、苦難如“禍坑”、“淤泥”,是死亡的深谷。他已接近死的邊緣,神把他拉上來,放在神如穩固磐石的保障中。

       大衛把自己的困境比作囚犯困在“坑”裏,以及旅行者在危險的泥沼中掙紮。

     「禍坑」和「淤泥」:暗示詩人曾瀕臨死亡的邊緣或曾被囚禁。

         禍坑。直譯是“吵鬧的坑”。詩人可能想到又黑又深的洞窟,裡面有水流轟鳴,發出可怕的聲音,沒有得救的指望。但神的膀臂足以把他拉出來。

         淤泥 。坑底並不堅實,好讓詩人在孤寂之中站立。周圍盡是淤泥(見詩69:2 14 15)。他越是掙扎著要出來,就陷得越深。

         在磐石上。與淤泥形成對照。詩人堅立在磐石之上(見詩27:5),可以安全地行走(見詩37:23)。

 

【詩四十3「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

  〔暫編註解〕“新歌”指為此新的獲救經歷而歌唱,後世的人也可唱此歌讚美神的新幫助(看三十三3注)。

       新歌。神給了詩人讚美他天父的新理由。《詩篇》中經常提到唱新歌(詩33:396:198:1144:9)。親近神的基督徒,每天會得到讚美的新理由(見哀3:22 23)。贖民的歌將是一首新歌,是個人經驗之歌,是勝利之歌。

     我們神。詩人在讚美時把他的同胞包括在內(見約20:17)。

         要倚靠。許多人將看見神拯救了詩人,從而也學會信靠。人們接受基督為救主,是因為他們看見為別人所做的事。得救的人是基督教最好的證據。保羅和西拉夜間的歌聲,使眾囚犯的心都轉向了神(徒16:25)。

 

【詩四十4「那倚靠耶和華,不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的,這人便為有福。」

  〔暫編註解〕“狂傲”亦作“外邦的偶像”。“虛假之輩”可譯為“虛妄之神”。倚靠真神拋棄偶像的人必蒙神祝福。

       勉勵旁觀者倚靠耶和華。

     「狂傲」:原文可能是假神的稱號,即女海神「拉哈伯」。(參伯26:12; 89:10; 51:9

         「虛假」:或作「假神」。

         全節可意譯為「那倚靠耶和華,不依附外邦的偶像和假神的,人真有福。」

         有福。見詩1:1注釋。

         geber)“有生命力的人”。

         不理會。或“不傾向”。

 

【詩四十5「耶和華我的神啊,你所行的奇事,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

  〔暫編註解〕「向我們所懷的意念」:或作「為我們所定的計畫」。

       「多」:或作「偉大」。

     「不能向你陳明」:或作「誰能與你比較」。

         甚多。本詩的啟示是回顧神向詩人彰顯的特殊恩慈。神賜下的福氣很多;詩人無法把它們全部排列數算。神賜給人類的眾多福氣是人所無法點數的。我們無論怎樣嘗試,都清點不盡所得到的福氣。嘗試統計是一件好事,但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把它們數完。因為我們一邊數,一邊又有新的福氣傾降在我們身上。如果人不告訴別人神如何説明他,那是錯誤的謙虛。

         5-10  詩人向神表明心意:願意真正遵行神的旨意,且向別人宣佈神的救恩;他知道這才是向神表示謝意的正確方法。

 

【詩四十6「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

  〔暫編註解〕聽命勝於獻祭(撒上十五22)。向神獻祭的不一定都是忠心信靠祂的人,故意在聖殿中作冗長禱告卻不聽從聖經話語的法利賽人,曾受到耶穌的責備(太二十三14;路二十47)。《希伯來書》引用67二節說明人子耶穌的順服,犧牲自己贖萬人的罪(十57;參腓二58)。因此“開通我的耳朵”有“使我的耳朵肯聽你的話”也就是“順服”的意思。

       「開通耳朵」:使詩人有順服的心志(參耶6:10「未受割禮的耳朵」)。

         祭物zebach)。流血的祭牲。

         禮物。詩人想知道怎樣才能感謝神對他的奇妙所為。他得結論說,神對他的要求,超過聖殿侍奉的一切祭物。這種更高的侍奉是以下幾節的主題。

         你已經開通karah)。“挖空”,“挖”。似乎指神開通了僕人的耳朵,使僕人之間可以毫無阻礙地溝通(見賽35:550:5)。這裡並不是指古代用錐子鑿穿僕人的耳朵,象徵他永遠歸屬主人的做法。那只是鑿穿外耳的邊緣,見出21:6。本節是指清除耳道內的一切障礙,使耳朵向神的道敞開。順從勝過獻祭(見詩51:16 17)。

         10:5-7引用詩40:6-8。但所引的是七十士譯本,而不是希伯來原文。來10:5不是“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詩40:6),而是“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這是七十士譯本的梵諦岡抄本,西奈抄本,亞力山太抄本的譯法。亞居拉文本,西馬庫斯文本和狄奧多田文本則與希伯來語一樣,均譯為“耳朵”。

         燔祭。被火燒盡的祭物(見利1:3注釋)。參賽1:11

         贖罪祭。見利4:1-35(見利4:2注釋)。

         6~7希伯來書的作者將6-7兩節經文應用在基督身上,指出基督到世上來藉著死廢除獻祭的制度(來10:5-7)。

     68 “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象徵順服的說法,可能根據穿耳來表示自願終身服侍的習俗(出二一6),或根據聆聽神的話語的觀念(賽五○4 5)。大衛不但遵行外在的禮儀,他更明白神所要的是他的心。事實上他是說:“我準備遵行律法給我列明的責任,而且是從心裏遵行。”

         6~8詩人知道神不喜悅表面化的祭物(6),故甘願實行經卷教訓的真意,將自己整個人擺在神面前,一生遵照神的旨意而行(8)。

 

【詩四十7「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暫編註解〕“經卷”。摩西律法,每位君王登基時都會得到一個抄本(申一七1820)。

       可作「看啊,我按經卷上所規定我的來到你面前」。

         那時我說。就是他的耳朵開啟,能理解神的信息之時(本句在來10:7中指彌賽亞)。

         看哪,我來了。指彌賽亞的第一次降臨。在詩人的時代,“經卷”指預言彌賽亞來臨的摩西著作(見創3:15;申18:15;路24:27)。

     78詩人說過神喜悅人的順服,勝於祭物,所以接著說:“看哪,我來了”,把自己當作祭物獻上。“經卷”記有神的旨意,詩人願照聖經(摩西五經,特別是《申命記》)所說的而行。

 

【詩四十8「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裡。

  〔暫編註解〕我樂意。基督樂意順從的天父;的順從是快樂的。當律法刻在人的心中時,順從就成了樂事。律法不再是表面上敷衍應付的法規,而是被視為神品性的副本。真正認識神會使人欣賞的品格,並且希望予以效法。了解救贖的無限代價,會使人更加喜愛神的品格。基督徒的最高快樂,就是在生活上與天國的原則保持和諧(見約壹5:3;見箴3:1注釋)。

       律法torah)。見箴3:1注釋。

     在我心裡。耶穌遵守神的律法是出於情感和理智,心思和意念(見申4:296:5)。

         6-8指出了彌賽亞教訓的主要目的。對於猶太人來說,外表就是宗教的全部。耶穌教導說,這些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本身是與神的旨意和諧的。救贖計畫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人心中恢復神的形象。任何使這個目的從屬於儀式和傳統的宗教制度,都是模糊了真宗教的基本宗旨。

 

【詩四十9我在大會中宣傳公義的佳音,我必不止住我的嘴唇。耶和華啊,這是你所知道的。

  〔暫編註解〕本節說明基督徒向別人傳福音的責任。單留給自己的,不是真正的公義。第9 10節用了五個動詞,表達詩人急於要感激神:“我……宣傳”,“我不止住”,“我未曾……藏”,“我已陳明”,“我……未曾隱瞞”。

 

【詩四十910詩篇中很清楚提到主動分享拯救好消息的責任,其中很多經文都適用於這樣的場合。參,如:詩篇一一六,及二十二2226的註釋。正式感恩的榜樣,可以哈拿為例,她獻上祭物(包括活祭──撒母耳),同時作見證,並唱「新歌」(撒上一24~二10)。──《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10我未曾把你的公義藏在心裡,我已陳明你的信實和你的救恩。我在大會中未曾隱瞞你的慈愛和誠實。

  〔暫編註解〕詩人說他深深體認到神的公義、信實和救恩,他沒有隱藏不說,而是到處宣揚。

     自私地把自己的信仰隱藏起來,不讓別人分享,這不是基督的宗教。“基督的愛藏在心中,就像芬芳之氣,是隱瞞不住的”。

 

【詩四十11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向我止住你的慈悲。願你的慈愛和誠實常常保佑我。

  〔暫編註解〕11-17  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憐憫他,快快搭救他(11 13);又求神對付仇人(14-15),但賜福給那些尊敬神的人(16)。詩人更承認自己的困苦是犯罪的後果(12)。

 

詩四十1112他轉向神,以強調語𣿫(11節)再度對這些加以肯定──因為第11節是宣告,而不是禱告:「𣿫\cs8不會止住……」(參,葛利紐與 NEB的翻譯,雖然幾乎無人附從,但無疑是正確的)。在此背景下,大衛述說自己的苦情;他坦白承認一切壓力,就好像公開承認信仰一樣。「我的罪孽」。第11節是肯定句。無論第2節的「淤泥」是指什麼,這裏的麻煩則多半是大衛自己招惹的,現在追上了他(請注意追上的形容)。──《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12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這罪孽比我頭髮還多,我就心寒膽戰。

  〔暫編註解〕“不能昂首”亦作“不能逃脫”。作者感到罪孽深重,如頭發難數,追趕他,不能逃脫。

       「不能昂首」:原文作「不能看見」,象徵困倦(參詩6:7; 38:10; 69:3);有學者則譯作「不能逃走」。

 

【詩四十13耶和華啊,求你開恩搭救我;耶和華啊,求你速速幫助我。

  〔暫編註解〕「開恩搭救」:或作「快跑來搭救」。

       求你開恩。第13-17節可與詩70篇對照(見該處注釋)。“求你開恩”(rasah)的詞根在第8節譯為“旨意”(直譯是“樂意”)。

         速速。見詩22:1938:22

     1317 這段與詩篇第七十篇完全一樣。

 

【詩四十1315我的仇敵。因著罪,大衛心情低落,但因著仇敵,他卻心情激憤:他們沒有權利火上加油。對這種錯誤的壓力,他的反應情緒激烈,也是他不輕易被打倒的部分原因。叫他低頭的是神,不是想找他麻煩的人:參,彌迦書七89──《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14願那些尋找我,要滅我命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我受害的,退後受辱。

  〔暫編註解〕抱愧。見詩35:4 26

 

【詩四十15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因羞愧而敗亡。

  〔暫編註解〕“呵哈、呵哈”:敵人訕笑神和敬畏神的人的得意聲音,作者以口語入詩,十分傳神。

       啊哈,啊哈。表示輕視,責備(見詩35:21)。

 

【詩四十15~16「我的幫助」。仇敵的幸災樂禍(15節),似乎反而令大衛想起「不含苦水的歡笑」:這種喜樂是忘我的(因𣿫,16節),並且是出於正面的原因(不是我受害,14節,而是𣿫救恩,16節)。而他最重視的事,可由「當尊耶和華為大」的呼聲看出(16節,RV,此譯法比 RSV準確),這呼聲出現在個人的懇求之前:「願我的主顧念我」(17節;參,NEB小字),也超越最後焦灼的籲請。將我是與𣿫是相較,可以令人沈著;然而為神的榮耀禱告,則會帶來釋放,是得勝之路,正如約翰福音十二2728所示,這亦是基督自己所走的路。──《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16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

  〔暫編註解〕「尋求你的」:在詩篇中常指那些在聖殿內敬拜神的人。

 

【詩四十17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耽延!

  〔暫編註解〕“困苦窮乏的”:看三十五10注。

       「困苦窮乏的」:常指公義的人。

     顧念chashab)。該詞詞根在第5節譯為“意念”。

         不要耽延。參第13節。詩歌憂鬱的結尾帶著感人的筆觸。詩人的信心堅持到最後。在苦難中我們可以知道神顧念我們並拯救我們。

 

【思想問題(第40篇)】

 1 本篇多處複述神過去的拯救,作為向神祈求的基礎。這給你什麽提示?參羅8:31; 4:15起。

 2 詩人宣揚神的拯救產生什麽影響?參3節。我們若在他人面前複述神的恩惠,會產生什麽果效呢?

 3 你同意詩人在5節所說的話麽?詩人怎樣回應神的愛?參3 7-8節。

 4 雖然詩人與神有密切的關係,但罪惡卻追隨他(12)。基督徒可以勝過罪惡麽?你當如何對付罪?參羅6:12-14; 約一3:7-11; 5:18

  ──《串珠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