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五十六篇拾穗
【詩五十六1】「神啊,求你憐憫我,因為人要把我吞了,終日攻擊欺壓我。」
〔暫編註解〕「吞」:原文作「踐踏」或「喘氣」(代表追殺)。
求你憐憫我。見詩51:1;57:1。
人('enosh)。“軟弱的人”(見詩8:4注釋)。與“大能者”神”形成強烈的對比。
把我吞了。七十士譯本為“踐踏我”。參第2節。
終日。參第2
5節。
1-2 詩人的苦況:許多人謀害他,要像野獸把他吞滅。
56:1-13 這是一篇祈禱詩。
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首個人的求告詩,因受人誣陷而向神祈禱脫離仇敵之手。全詩分兩大段:(1~3;5~9節)。每段包括懇求,表達對神的信靠,而且都用一句副歌作結(4
10~11節),然後許願感謝神(12~13節)。
題注中的迦特為地中海畔非利士人的五大城之一。背景當為《撒上》二十一10~15所記的事。“遠方無聲鴿“為伴奏音樂用的調子。
詩五六 詩人在這首哀歌當中懇求幫助(1~6節),祈求他能復仇(7~11節),以及應許要還他的願(12
13節)。“金詩”。參看詩篇第十六篇的腳註。背景是大衛在“迦特”假裝瘋癲(撒上二一10~15)。
【詩五十六2】「我的仇敵終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驕傲攻擊我的人甚多。」
〔暫編註解〕2下 或作「至高者啊!攻擊我的人甚多」。
逞驕傲。希伯來語是marom(“從高處”)。英文KJV版為“至高者啊!”
【詩五十六3】「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
〔暫編註解〕要倚靠你。這是本詩的基調。在懼怕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信賴神。這樣的決心,是基督徒經驗的可靠基礎。我們需要維護我們的信心。
3-4 祈求的基礎:詩人表示他信賴神,不用再害怕。
【詩五十六4】「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
這美好的一節成了疊句,在第10、11節重複出現,並更加擴張,又為一一八6與希伯來書十三6所引用。除了在第3節對信心的詮釋之外,這裏更補充說明,信心的對象為何,即:神,並信心的內容為何,即:衪的話(第10節將這點複述兩次)。下一句,沒有一點懼怕,若採用更接近直譯的譯法較好:「我必不懼怕」(RV、和合),因為可與第3a節相配,並且成為其回答,就是信心會產生的結果。最後一句話是堅定的推理,由此可見,這裏的景觀已與第1、2節相當不同。那裏只見仇敵逼近,環繞著受害者;而如今與神相較之下,他們只是脆弱的血氣之輩(參,賽三十一3)。雖然正如下幾節所確認,他們仍能加害於神的僕人(尤其第8節),但卻無法擊敗他。參,希伯來書十三6引用這話時,上下文提到受苦,又提到感恩。──《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暗示的答案是:“在神並沒有難成的事”。另參看第11節。
「他的話」:指神對選民的許諾和應許。
「血氣之輩」:有血肉之軀的敵人。
見太10:28。第4節是本詩的副歌,經過擴大在第10和第11節中重複。
【詩五十六5】「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
大衛首先強調的:終日……終日(1、2節),現在他又提出來(5節)。此處的攻擊究竟是指歪曲事實(「他們顛倒我的話」,JB;參:AV、RV),還是一般性的侵擾(RSV),很難定奪。──《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5-6 詩人的苦況:繼續描寫敵人如何千方百計加害於他。
【詩五十六6】「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的命。」
細察窺探,則是大衛的主也將遇見的考驗(路十一53、54)。等候在此上下文中,正好可表現出這字慣有的心態──迫切想要得著;這絕不是一個平靜的字。──《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他們聚集。本節用一連串簡練的短句說明敵人設計陷害詩人。
命。見詩16:10注釋。
【詩五十六7】「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嗎?神啊,求你在怒中使眾民墮落。」
希伯來文為「解救」(palle{t]),AV、RV以為是諷刺語氣(因此譯作,「他們豈能逃脫麼?」和合本同),但另外的譯法比較可能是根據早期被誤抄之字palle{s,「量給(他們)」,參 RSV。「他們」在文法上是間接受格,亦支持這種譯法。本節的下半清楚表明了祈求的重點,大衛定意要治服非利士人的決心,或許可回溯到他生命中的這段經歷。他將親眼看見這禱告得著回答:參,撒母耳記下五17以下,八1。──《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使眾民墮落“:詩人求神伸冤,在祂的忿怒中將仇敵推倒。
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按敵人的罪行懲罰他們。
本節或作「求你按他們的罪孽報應他們,神啊,求你在怒中使民敗落」。
「眾民」:詩人的仇敵。
他們豈能因罪孽逃脫麼?原文含義不明。詩人實際上是問:在罪惡中有安全嗎?仇敵能把他們表面上的平安,歸功於他們的罪惡嗎?
眾民。直譯是“各國人民”。詩人在這裡可能擴大了“仇敵”的範圍,把所有的惡人和罪惡都包括在他的詛咒之中。
【詩五十六8】「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
RSV將希伯來經文從「流離」改為震盪,卻沒有很好的理由。雖然兩者都屬實,但「流離」乃是大衛命運的特寫,並且這個字(no{d[;參,創四16)顯然讓人想起讀音相同的n~o{d[,瓶子(和合:皮袋);同樣,記數也讓人聯想到相關的冊子一字。因此,這一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文,似乎一方面生動表達出作者存著愛來信靠神,一方面又刻劃出他的不安與憂鬱。我們的主也曾用極美的話,述說神對細節的注重:參馬太福音十29、30。──《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你都記數”。你都數算。即神留意他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上半節或可作:「我多次的傷痛,求你記數;求你把我的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
「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表示詩人知道神必看顧。
記數。統計(見詩48:12注釋)。大衛突然從咒詛轉到為自己懇求。
我幾次流離。見撒上21:10。
求你把我眼淚裝。似乎神注意到他的每一滴眼淚。這句話說明神關愛著祂的兒女。
皮袋(no'd)。東方人用來裝水,奶和果酒等。詩人祈求把他的眼淚裝在皮袋裡,在神面前蒙紀念。
冊子。參詩69:28;139:16;;瑪3:16。“在神的紀念冊裡,……每一個犧牲的舉動,每一次因基督的緣故所受的痛苦和悲傷,都有記錄。
8~9神看顧人,連詩人無家可歸多少次都一一記下;因受苦而流的眼淚,也收集在祂的皮袋裡,時候一到,神必依“冊子“所記施行公義,為不幸的人伸冤。
8-11 祈求的基礎:詩人重申他對神的倚靠,深知神必幫助他,敵人都要敗退。
【詩五十六8 皮袋/冊子】正如但以理書七10和瑪拉基書三16中,為將來賞罰而記錄的案卷或紀念冊一樣(參看該兩處經文的注釋),詩人亦提到神會將他一生流離的苦楚記錄在案。這個書面的記錄,就像將受苦者的眼淚貯存在皮袋中那般。兩個動詞都是用祈使語氣,強調這記錄是何等重要。只有配得的人,才能留在神的「生命冊」上(見:詩六十九28)。──《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六9】「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神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
我呼求的日子一語,和第3節「我懼怕的那日」很相近,成為其良伴。後來保羅回應了這節經文末了的勝利之聲(或一一八7a),並且冠以「誰能抵擋我們?」(羅八31)。──《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退後」:即戰敗而逃跑。
詩人確信神站在他一邊。這樣的信心是不會失敗的。我們要好好數算基督徒經驗中“我所知道的”(見伯19:25;詩20:6;135:5;140:12;提後1:12)。
【詩五十六10】「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他的話。」
〔暫編註解〕這是第4節副歌的擴大(第4節)。
【詩五十六10、11】此處再用第4節(見該處註釋),成為疊句,並且以重複來強調第一行,這亦是本詩最愛用的技巧。──《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六11】「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暫編註解〕人('adam)。見詩8:4注釋。在第4節裡為“血氣之輩”。
【詩五十六12】「神啊,我向你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
〔暫編註解〕“感謝祭”。可以是實在的獻祭(參看利七12~17的腳註)或獻上讚美之歌(詩二六7),或兩者同時獻上,如在這裏。
「我向你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指「我必要還願」。
我向你所許的願。詩歌的最後是兩節感恩的話(其姊妹篇57篇只有11節,以副歌結束,沒有這樣的感恩句)。詩人曾許願要表示感謝神應允他的祈禱。現在他要履行自己的諾言。
感謝祭(todoth)。見耶17:26;33:11。
12-13 結語:詩人準備向神獻上感恩祭,因他相信神必要拯救他。
【詩五十六12、13】這是本詩最明朗的一點;吟頌的目的在歡慶禱告已蒙應允,並且要實現危難中所許下的承諾。感謝祭可以指實際的獻祭(如:利七12),也可指感恩的歌頌(如:詩二十六7);此處無疑是兼指兩者;本詩必為後代許多信徒提供了合適之言,伴隨祭物獻上。最後一節為一一六8、9借用,並增強,那裏為完成式,而受苦者的眼淚不僅像本詩受到記念(8節),更得以除盡。──《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六13】「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你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
〔暫編註解〕“生命光“亦作”活人的光“。光是生命、幸福、救恩的象徵。此處是說神必照祂的旨意使詩人得脫陰間的黑暗活下去。
「生命光」:本處指在世上的日子,因猶太人認為人活在世上即處於光明,而「生命光」乃是和「陰間的黑暗」相對;(參約8:12)
古譯本作「活人之地」(參詩27:13;
116:9)。
神面前。意思是符合神的旨意。神對亞伯拉罕說:“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17:1)。
生命光。參伯33:30。
【思想問題(第56篇)】
作者為何不懼怕兇猛的仇敵?
有誰比他們更強?
這給你什麽鼓勵?
──《串珠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