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一百零四篇拾穗

 

【詩一○四135 《亞頓讚美詩》的比較】主前十四世紀埃及王亞肯亞頓的一篇著名作品,和詩篇一○四篇,主要在措詞和內容上,有好幾個相似之處。這首讚美詩所讚美的是太陽神亞頓,因為他看顧萬有。類似的主題和類比,在其他讚美太陽神的詩歌中也可以找得到。詩人一旦決定以太陽作為這首讚美耶和華之詩歌的題材,對應之處的出現便變得無可避免。崇拜日頭是以色列人被擄前之混合宗教的特點之一(見:王下二十三11;結八16的注釋),並且文學中採用太陽為主題(在文學和圖像上),也是有案可稽的作法(舊約例證,見:詩八十四11;哈三4;瑪四2)。但無論如何,這篇詩所表達的信仰完全沒有和混合宗教共通之處。只有在使用太陽的用語時,才帶出了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1「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耶和華我的神啊,你為至大。你以尊榮威嚴為衣服,」

  〔暫編註解〕“尊榮威嚴”是詩人立在天地之間,環觀神創造的萬物所得的總印象。他看藍天碧海,星宿和山河,有若披在神身上的華美威嚴衣服(看一〇二26注)。

         1  引言:詩人勉勵自己讚美神。

         稱頌。這是詩103篇的姊妹篇,以稱頌開始(見詩103:1注釋)。

         以……為衣服。見詩93:18:5

         1-9  耶和華的創造:這威嚴尊榮的耶和華創造了萬物,也供應人和動物一切的需要。「創造」顯明神的能力和慈愛,反映出祂的智慧。

         1-30  讚美的原因。

         104:1-35  這是一篇讚美詩。

       這是一首讚美神創造大功的詩,用詩的形式歌唱《創世記》一章所記的事。詩人瞻望穹蒼,環觀陸地與海洋,萬象羅列眼底,向造物主歡呼,稱頌祂的全能和智慧,且要一生歌唱不息。

     全詩以稱頌開始,讚美神的威嚴華麗(14節)。然後描寫天地的創造和神的供應(518節),以及神如何管理宇宙(1923節),控馭海和其中的一切,還有生和死(2430節),而以更多的讚美結束(3135節)。

         詩一○四 在這首讚美詩裏——是與創世記第一章平行的詩體經文——詩人描繪“耶和華”(耶威;參看創二4的腳註)為創造諸天(14節)與大地(59節)的創造主,祂使大地順應所有活物的需要(1023節),祂對萬物有統治權(2432節),而且祂配得我們的讚美(3335節)。

 

【詩一百零四2「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鋪張穹蒼,如鋪幔子,」

  〔暫編註解〕詩人繼續用衣服比喻創造的過程,先造穹蒼如賬幕覆蓋大地;又造亮光,如外袍披在自己身上(創一13)。

       「穹蒼」:天空;詩人把天空比喻為一圓頂,覆蓋地面。

     描寫神披著光明的外袍。羅伯特.格蘭特(1779-1838)的聖詩《敬拜大君王》(《讚美詩》50550首)的第二段說:“日月乃王服,天地乃王幔”。光明是可以隱藏和顯示的(見約1:4-9;約壹1:5)。

         如鋪幔子。見賽40:22

         2-4節可與創造周第一和第二天的工作相對照。那兩天創造光和蒼天,代替黑暗和混亂(見創1:3-8)。

 

【詩一○四2 披上亮光】埃及人崇拜亞頓時,日輪本身被視作神祇。因此披上亮光的象喻對於亞頓崇拜來說十分合適,但於其他太陽神卻不符合。無論怎樣,這句話在《亞頓讚美詩》中沒有出現。亞喀得文獻描述有些天象神祇披天為衣,但所指的其實是雲。另一個段落可能更加貼切:一位神祇以光輝為衣,給瑪爾杜克穿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3「在水中立樓閣的棟樑,用雲彩為車輦,藉著風的翅膀而行,」

    譯為樓閣的字,在第13節譯為「你高處的居所」(和合本:「樓閣」;參,摩九6一相似的字),因它含有高的概念,就像東方建築的屋頂下之閣樓(王下四10)。「空氣以上的水」,或雲彩,已是高得難以思想,但此處將它描繪成神居所的基層,而這個空靈的支柱,已足夠支撐他那漂浮輕盈的宮殿。這是詩的意象,那飛行的車輦亦然,兩者並不衝突,就好像我們知道「天與天上的天尚不足容納神」,但同時又有把握神是住在錫安。為要表達神和我們所熟知之世界、宇宙及我們自己的關係,這類語言有其必要。──《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在水中立樓閣」:猶太人認為宇宙像一幢房子,下屋是陰間,中屋是地面,地面上有穹蒼,而穹蒼以上就是諸水,也是耶和華的居所,故詩人描述耶和華在水中(諸水)立樓閣。

       「車輦」:戰車;推動戰車(雲彩)的乃是風。

         立……棟樑。這是詩歌的語言(見詩18:11;摩9:6)。

         樓閣。直譯是“樓上的房間”。

         雲彩。見賽19:1節。“憤怒的戰車如同深厚的雷雲”(見第2節引用的讚美詩)。

         風的翅膀。見詩18:10

     34詩人想像中神的居所,建在穹蒼之上的水中。祂從那裡降雨(13節),穹蒼之下是地面,地的下面是陰間。“樓閣”為一間屋的上層。這是古代希伯來人對宇宙架構的看法。“雲彩為車輦”、“風的翅膀”,指自然界的一切都聽神的差遣。“火焰”:暴風雨中的閃電,和雲、風,都是神的僕人。

 

【詩一○四3 樓閣的棟樑】初民相信天有幾層,並且以為每層都各有地板、牆壁、屋頂(見:出二十四10的注釋)。按照美索不達米亞文獻(《埃努瑪埃利什》史詩),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建立宇宙時,用查馬特屍身的一半造成了天上的水。這水是至高的一層天,稱為亞奴天(亞奴是古代的主神,在恩裡勒和瑪爾杜克之前)。本節所用的若是這個象喻,耶和華就是被形容為住在至高的天上,棟樑就是祂內殿上層屋頂的梁木。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主神瑪爾杜克的內殿位於中層天,但對亞奴在至高天上居所的形容,亦同樣假設內殿的存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四3 宇宙為殿】詩人描述天上有多層或多室的聖所或宮殿,嘗試表達神完全掌管萬有的概念(見:詩七十八69;賽六十六1)。從聖經或古代近東的角度看,宇宙是個廟宇或聖殿,而廟宇或聖殿則是宇宙的縮影。因此宇宙亦可以和廟宇或聖殿一樣,用建築的用語形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四3 雲彩為車輦】神威風凜凜地乘駕雲車橫行天際,是個十分常見的意象(詩六十八4;耶四13)。這一類有關神在風暴中顯現的描述,可見于形容烏加列神祇巴力的文獻。《阿赫特史詩》和《巴力與亞拿特》迴圈故事,都把巴力形容為「駕雲者」。巴力的屬性、指揮風暴之能、發出閃電,和以神聖戰士身分沖入戰場的描述,甚至出現在埃及的亞馬拿文獻中。耶和華作為創造者、豐饒的賜與者,和神聖戰士的特點,與這些早期的史詩都有很多共同之處。耶和華向以色列自我顯示為惟一神聖權力的方法之一,是襲用其他古代近東神祇的稱號和能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4「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

    RSV及大多數新譯本,都認為這一節是繼續稱頌大自然為神的器皿。但七十士譯本卻將本句從另一角度來看,超越自然現象,而視之為天上的使者:「祂造祂的使者(或天使)成風,造祂的僕役為火焰」。這與希伯來文字的順序配合得較好,希伯來書一7也按此意引用。布理格註道:「既然這裏想像神就在大自然中,以亮光為衣,在天空鋪帳幕……;因此祂的天使……也以風與閃電為其形狀。」這並不是說,他們一直是此形狀;見十八10,並請參考向以西結顯現時,伴隨著的暴風與閃電之火(結一4以下,十15)。希伯來書一78的論點為:天使可以用這些較卑微的名稱來稱呼,但聖子卻被尊稱為神。──《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有關叫天使作“僕役”的原因,參看希伯來書一章7節的腳註。

     見來1:7

 

【詩一○四4 風、火為使者】《埃努瑪埃利什》史詩和《安朱的故事》(Tale of Anzu)都形容風傳播英雄神祇戰勝混沌怪獸的消息。前者描述北風吹來查馬特的血,作為她死亡的信息。後者則記載安朱被打敗之後,風把他的羽毛吹到恩裡勒神那裡。火焰可以是指神忿怒的破壞能力(其實風也有此威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5「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

  〔暫編註解〕根基。詩人用詩歌的語言描寫大地安置在堅固的根基上(見伯38:4-6;參伯26:7),可能是為了強調神創造的穩定性。

     57神又造大地,根基穩固。“深水”覆蓋全地(創一2),神將水分開,使水聚在一處,陸地露出。

         5-9節可于創造周第三天的頭一部分內容相對照(見創1:9 10)。

 

【詩一百零四59此段是默想創世記第一章的第三天,那裏平靜地陳述:水聚到一處,讓乾地露出來;而本段則以萬鈞之筆作慷慨激昂的描繪,同時又強調造物主的控制,及其「不改變的命令」。第6節杜絕了一切以為深水會威脅神權柄(異教神話的說法)的念頭。是神用這罩篷遮蓋地。第79節,以生花妙筆描繪大陸的昇起、海洋深淵的形成,而第8節則以較嚴肅的筆法陳述。這種戲劇化的文筆,我們現今仍然需要,特別因為時下所接受的觀點,是機械式的宇宙觀,不承認造物主。

  所以,這一段所強調的兩個要點,一為造物主是有位格的神(這亦是全詩的主題),另一則為祂的創造有美好的秩序。這個世界雖然不是永恆的(參一百零二26),卻保證是可靠、有計劃、經週密設計的(589節),我們在其中可以歡喜。──《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6「你用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諸水高過山嶺。」

  〔暫編註解〕不是指挪亞時期的洪水,而是神創造的第三天(創一9 10)。

       6-8節詩歌的語言與創1:9 10的簡樸記載形成對比。

     6-9  記述陸地和海洋造成的經過(創1:9-10)。

 

【詩一○四69 大水混沌】本段所指的不是洪水,而是最初創世時,旱地出現,所有的水各歸所定之位元的記載。把原始海洋以擬人化出現的混沌勢力擊敗,是古代近東宇宙觀最大的共通點(在烏加列文獻中巴力擊敗海神雅姆,在《埃努瑪埃利什》史詩中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7「你的斥責一發,水便奔逃;你的雷聲一發,水便奔流。」

 

【詩一百零四8「諸山升上,諸穀沉下,歸你為它所安定之地。」

  〔暫編註解〕生動地描寫了神把水和陸地分開,並確定大地的輪廓。

 

【詩一百零四9「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過去,不再轉回遮蓋地面。」

  〔暫編註解〕“定了界限”以至海不會泛濫到地上。

     見伯26:8-10;伯38:8-11

 

【詩一○四9 為水定界限】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之後創造諸海,並安置衛兵攔阻大水。巴比倫的《阿特拉哈西斯史詩》描述神祇伊亞(=恩基)擁有海的門閂。其他文獻則提到海的鎖。諸神系統元首的主要責任之一是約束海洋,以求制止混沌,使秩序得勝。《甯努他和阿紮格的神話》(Myth of Ninurta and Azag)是反映這主題之文學的最早例證之一。寧努他建築了一堵石牆來圍阻大水。──《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10「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

  〔暫編註解〕本節採用了詩歌細膩的手法,強調創造主慈愛的眷顧。

       10-18  耶和華的供應:祂用泉水讓走獸可以解渴,又藉雨水滋潤大地,讓地上生出五穀蔬菜,以供人和家畜食用。祂栽種大樹,使雀鳥在其上搭窩,也為其他動物預備藏身之處。

     1018詩人再述說第第三道第六天的創造。地上佈滿各類生物,山谷湧出泉水,飛禽走獸有水喝;天空降下雨,田野得到滋潤。樹木、花、鳥、羊群散佈其間,美麗樂園生活。

 

【詩一百零四1013本段跨出莊嚴創造故事的進展,而去觀察令萬物豐足的大地,就是因洋海與陸地分開,所得的結果。雖然地不再沉於水下,卻也沒有變成沙漠,反而成為許多有益河川流經之處,各種活物在那兒適得其所,不需要人類照料。野地的走獸代表非家畜類的動物(參,創二20,這字與「牲畜」不同);野驢是著名獨來獨往的活物(創十六12;伯三十九58),飛鳥也是如此;主耶穌也藉飛鳥來說明神無微不至的眷顧,而且作了更進一步的應用(太六26)。──《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11「使野地的走獸有水喝,野驢得解其渴。」

  〔暫編註解〕「野驢」:代表家畜以外的走獸。

 

【詩一百零四12「天上的飛鳥在水旁住宿,在樹枝上啼叫。」

 

【詩一百零四13「他從樓閣中澆灌山嶺,因他作為的功效,地就豐足。」

  〔暫編註解〕見第3節;詩147:8。神澆灌大地,既通過河流,也採用降雨的方式。

 

【詩一百零四14「他使草生長,給六蓄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裡能得食物,」

  〔暫編註解〕菜蔬(′eseb)。還出現在創1:11 12 29 30中。

     供給人用。或“讓人耕種”(見代上27:26;尼10:37)。

 

【詩一百零四1418創世記第一章的第三日,繼續提到大地的活地毯──菜蔬與樹木。本詩將其發揮,從上段的野獸轉到這裏的家畜(14a節)、可種的植物與果樹;既然酒、油(得自橄欖樹)、糧都需要人工技術製成,而人的技術也同樣是造物主的恩賜,顯然神在造人時已將這些智慧存入其腦中,使他們能將大地的產物加工利用。接著,話題轉到森林中的巨木(1617節),由此又回到家的主題,描述各式各樣活物的藏身之處。所列舉的名字,使全景更顯活潑:鶴的巢很大,雀鳥的窩則小的多;野山羊在高山峭壁上來去自如,若黑影掠過;獾是錯的,應該是「沙番」,為很小而羞怯、以岩石為家的動物(參,箴三十26)。這個地球有無數種生物,而它全都供養;對現代讀者而言,想起人類的吝嗇,實在是何等強烈的對比。──《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15「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

  〔暫編註解〕“油”。橄欖油。

       「油」:橄欖油可滋潤皮膚。

     。見申14:26注釋。

 

【詩一百零四16「佳美的樹木,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都滿了汁漿。」

  〔暫編註解〕在舊約時代,黎巴嫩的山地為香柏木的主要產地。詩人用最佳美的香柏樹來描寫地上樹木茂盛的情況。

       「滿了汁漿」:獲得雨水的滋養。

     都滿了。可能指水。

 

【詩一百零四17「雀鳥在其上搭窩。至於鸛,松樹是它的房屋。」

 

【詩一百零四18「高山為野山羊的住所,岩石為沙番的藏處。」

  〔暫編註解〕“沙番”。石獾。

       「沙番」:石獾。

     沙番shephannim)。可能指岩獾(見箴30:26注釋)。

 

【詩一百零四19「你安置月亮為定節令,日頭自知沉落。」

  〔暫編註解〕月亮。白天之前黑夜的畫面。19-23節可參照天體創造的記錄(創1:14-19)。

       節令。見創1:14

     19-30  耶和華的管理:一切都在神掌管之中,祂劃分了日夜,野獸可趁黑夜出來覓取食物,而人卻在白日工作。就連海洋都要聽從神的命令,海裡的活物也是祂所安排的。詩人更指出所有的動物都要依賴神才可生存(27):祂賜食物,它們就飽足,祂掩面不看,它們就驚惶。

 

【詩一○四19 月亮定節令】太陽晨升晚落所標明的是每日的長短,月亮盈虧所標明的則是月分,而月分又與季節有關。到了主前第一千年紀初期,古人已經熟知太陽的週期(365日強)和月亮的週期(354日強)之間的分別。他們亦愈加清楚藉星宿升降的次序所定的曆法。月亮則是決定月分節令的主要因素,但每三年必須加閏一個月,以求與太陽週期配合。若是純用陰曆計算曆法,月分所標明的節期就會逐漸偏離這些節期所代表的開耕收割時令(後者當然是由太陽週期所決定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20「你造黑暗為夜,林中的百零獸就都爬出來。」

  〔暫編註解〕森林中黑夜的生動畫面。野獸偷偷地爬出來尋找獵物。以獸中之王獅子作為高潮(見詩17:1258:6)。

     2023獅子乃百獸之王,代表百獸在夜間的活動;人為萬物之靈,白天工作,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詩一百零四21「少壯獅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尋求食物。」

 

【詩一百零四22「日頭一出,獸便躲避,臥在洞裡。」

  〔暫編註解〕太陽出來時,野獸就躲起來,怕被發現。

 

【詩一百零四23「人出去作工,勞碌直到晚上。」

  〔暫編註解〕白天是讓人勞動的。

 

【詩一百零四24「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

    此處暫停下來,思想並敬拜。因此,我們不致把本詩視為目錄詩,也不致由於生物界駭人的繁衍力而生誤會。懷疑論者認為,這眾多的生物並無意義,但詩人教導我們,這乃是透露造物主的豐富,以及祂思維的廣闊、準確。同時,既然一切都是出於祂的智慧,宇宙便是一體的;他不但刺激我們欣賞,也邀請我們去探索(正如詩一一一2的觀察)。──《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遍地滿了你的豐富」:遍地充滿了神所造之物。

     在默想神的創造時仿佛忍不住要讚美,詩人停下來驚歎創造主的智慧。

 

【詩一百零四25「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

  〔暫編註解〕。詩人重述創造的故事,提到海洋的生物(見創1:20-22)。

     無數。從深海最小的生物,到第26節的鱷魚。

 

【詩一百零四2526本詩在前面已經越過創世記的順序,談到飛鳥、野獸和人,現在則又回到第五天的創造:「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創一21)。第五天所造有翅膀的生物,前面已經提過;而就像前面的筆法一樣,本詩又把目前的景象搬到我們眼前,指出船已將海洋從攔阻化為大道。至於裡外雅堂(和合:鱷魚),這個名字原可能有惡魔之意(見七十四1315的註釋),但此處不過是指一種龐大、好動的活物,其存在只為榮耀它的創造者,並讓它開心。──《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26「那裡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鱷魚游泳在其中。」

  〔暫編註解〕“鱷魚”亦作“拉哈伯”。神話中的海怪,在詩人筆下有若可愛小動物,嬉水大洋中。

       “鱷魚”。這裏指一種海怪。關於其它的用法,參看約伯記三章8節和四十一章1節的腳註。

     。這是人的傑出發明。詩人描繪了人類“創作” 的一個例子。

         鱷魚。見伯41:1注釋。

 

【詩一百零四27「這都仰望你按時給它食物。」

  〔暫編註解〕「這」:指上文所提到的一切被造之物。

       見詩145:15

     2730本節至30節描寫神所造的生物在祂的恩待下欣欣向榮。“使地面更換為新”指地上生生不息,冬去春來,新舊交迭,生機盎然。

 

【詩一百零四2730亞肯亞頓對太陽神的讚美太過分:「你昇起,他們便存活;你下沉,他們便死亡」,本段可能故意與它相對,陳明神維繫所有生物的嚴肅真理。這裡提出的觀點十分完整,指出其運作有可見與不可見的兩部分:從一個層面看,大自然按時會出產豐盛的食物,各種活物也有拾起來的能力(28a節,這裏大開研究之門);但在這一切背後,其實是神的能力在運作,托住了萬有。每種活動的氣,或靈,都倚靠祂的靈,或氣;第2930節所用的是同一個字(因此,這一點不但絕不意味,我們的錯誤中祂也有份,反倒加重了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所運用的都屬祂。參,但以理書五23:「你……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的神。」)。──《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28「你給它們,它們便拾起來;你張手,它們飽得美食。」

 

【詩一○四28 張手】在以崇拜亞頓為題的埃及浮雕中,代表神祇的日輪被描繪成伸出無數手臂的樣子。每只手臂的末梢都有一手,象徵賜下祝福和恩寵。──《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29「你掩面,它們便驚惶;你收回它們的氣,它們就死亡,歸於塵土。」

  〔暫編註解〕「掩面」:即不再施恩。

       「你收回它們的氣」:即停止他們的氣息,象徵收回生命。

         它們的氣。參詩146:4

         歸於塵土。見創3:19

     29~30 所有生物的“氣”都倚賴神的靈。

 

【詩一百零四30「你發出你的靈,它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

  〔暫編註解〕「你發出你的靈」:神向他們吹氣,生命就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你使地面更換為新」:神使地上的生物一代一代接連不息,大地因此充滿蓬勃朝氣。

     ruach)。見詩31:5注釋)。

 

【詩一百零四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

    世俗人可能會如此默念:「願地永遠長存!願人喜悅自己的成就!」然而本詩從頭至尾皆高舉神的名。──《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31-35  結語:詩人立志一生一世歌頌這位榮耀可畏的造物主。

 

【詩一百零四32「他看地,地便震動;他摸山,山就冒煙。」

    或許不僅在肯定神的威嚴而已,更要加強第31b節的禱告,即耶和華觀看祂所做的一切時,只有喜悅,沒有審判。──《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神大而可畏,遠超所造的萬物之上。祂只要看一眼,地便戰慄;摸一下,山就消溶。

       神的一個眼神或一次撫摸所發出的可畏力量都能搖動天地。

 

【詩一○四32 古代近東的火山活動】古代近東的人知道火山現象的存在,但沒有什麼親眼目睹的機會。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都是河流文化,附近連山都寥寥可數,更遑論火山了。阿拉臘山是肥腴月彎的活火山之一(但有史以來未曾爆發過),除此以外,敘利亞還有幾個,土耳其的南緣又有好幾個。最重要的是,愛琴海有六個火山,並且至少有一個曾經在舊約時代爆發(主前1650年桑托裡尼火山〔Santorini〕)。──《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33「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神歌頌。」

  〔暫編註解〕詩人希望神為自己的創造而高興。他也希望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唱詩讚美他的創造主。這是宇宙歡樂的迴圈。

     3335為本詩的結尾,是造物向神獻上的讚美。“默念”指33節以前的這篇讚美詩(看十九前)。詩人盼望世界永遠象它創造時那末美好,肅清一切玷污寰宇和大地的東西。

 

【詩一百零四3334這不但從第33節的歡樂語氣可以看出,第34b節對第31b節的回應,有意無意也透露了這一點:「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順帶一提,這語氣與創世記第一章的高潮也互相應和,就是說到人要按神的形像受造。在此之前,宇宙只能藉受造的樣式來榮耀,但人的反應則帶有感情:在地上惟有人能向神歌唱。第12節也提到啼唱,是快樂之聲,但這裏的詩歌有內容,是以神為中心,向祂而獻,討祂喜悅。──《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34「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暫編註解〕「默念」:可指詩人所撰寫的詩歌,就是本篇。

     見詩19:14

 

【詩一百零四35「願罪人從世上消滅,願惡人歸於無有。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這突如其來的一節則提醒我們,宇宙並不是一個大詩班,乃是一個戰場:雖然歌唱有時,但戰爭也有時。第3334節強調,人對神應有主動、熱情的反應,這裏則表明應當全然效忠:對祂的勝利堅信不移,並要使世界再完全歸屬於祂。

  因此,最後一句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不僅回應了本詩的開端,且其重點不在稱頌現有的榮耀,更在前瞻未來神的榮耀完全彰顯之時。

讚美耶和華,希伯來文即「哈利路亞」。七十士譯本以此為下一篇的開頭,而非本篇的結尾。倘若真是如此(可能性很大),那麼一百零三至一百零六篇的結構皆為:最後一句與第一句完全相同。──《丁道爾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詩人的心願是世上不再有惡人存留,即不再有邪惡罪孽污染神美麗的創造。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halelu-Yah“哈利路亞”)。這是《詩篇》中第一次出現該詞。後來成為祈禱和讚美的一部分(見詩105:45;詩106:1 48等)。

 

 【思想問題(第104篇)】

 1 在這個科技一日千里的時代,為何世人對神的創造、供應和管理覺得不真實和遙遠呢?詩人對神的稱頌給你什麽提醒?

 2 本篇描述神對百獸的照顧(11-12 14 17-18 21 26-28),為何今日卻有許多鳥獸瀕臨滅絕?同樣,神既對人有如此周詳的看顧(15),為何世上竟有嚴重的饑荒,以致千萬人因而極度營養不良,甚至餓死呢?是神照顧不周嗎?

 3 神對祂的造物操有生死權嗎?參29-30節。若有人不幸早逝,我們可以質疑或批評神麽?詩人對神主權的強調給我們什麽榜樣呢?參33節。

  ──《串珠聖經註釋》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