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七十六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七十六13得勝威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遍訪世界各種民族,所得到的結論乃是:上至優秀民族,下至野蠻土著,無一不具宗教觀念。雖然所拜的不同,敬拜的方法亦迥異,但都有一種共同信念,相信宇宙之中有真實的主宰。

本仁約翰著作的「聖戰」一書,提到沙代大軍的陣容,敘述善良的沙代王差遣大軍四萬人,都是忠貞的勇士,因為他們都是來自沙代王自己的宮廷,而且是王自己挑選的。

他們由四位剛毅的將軍率領,每位率領一萬,浩浩蕩蕩的來到人靈城。這些將軍的名字及旗幟如下:第一位將軍名叫「雷子」;第二位名叫「定罪」;第三位名叫「審判」;第四位名叫「正法」。這是沙代所派遣去收復人靈城的四位將軍。

因為,沙代王認為派遣這四位將軍到人靈城去十分適當,如每逢戰事,他就差派這四位將軍作先鋒,因為他們都是勇猛無比,不辭艱苦的勇士,他們能破堅冰,能藉劍鋒開路,他們的部下也都勇猛像他們一樣,因此得勝威榮。——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七十六46曾于台南的戴神庇博士,極力主張無神主義。一次,一位牧師向他傳道,他仍不信。牧師想出一個方法,對他說:「請你詳細研究信主和不信主的人的死,你就自然會信。」博士研究三年,果然發現信主的人死時都很快樂,含笑離別家人,有的還說:「看見天使領他去。」不信主的人死時,都是面容恐怖痛苦,喊魔叫鬼。於是他就放棄無神主義,信了耶穌。他自己是在臺灣光復第二年離世,臨死之時,含笑對他妻子說:「主要領我去了,你不要怕,我們在天堂再會吧!」

昆比博士是美國北肯塔基大學人類文化學的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心理學家。他詢訪許多曾經垂死過的人們,結果發現,儘管人們信奉不同的宗教,瀕臨死亡的情景卻非常相似。昆比博士歸納人的感覺如下:「垂死滋味如何?」

瀕臨死亡的人,感覺自己的靈魂離開軀體,然後遊走通過一處黑暗的隧道。

抵達隧道的終點後,遇到一道十分美麗的白光,並且突然感到自己從痛苦與恐懼中解脫了。

自己被精靈懾服,精靈傳達出明顯的無限愛。

隨後脫離瀕死邊緣,並產生新的精神與信念。

這是心理學家描述人類垂死滋味的採訪,但罪人(神的仇敵)的死亡是長覺,沒有永生的盼望,他們乃是反抗神的逆賊。凡人背叛已國,可以逃到別國,受其保護,但是哪一國家可以收容神國裡的反叛仇敵呢?凡因犯罪遠離神的,必為死亡所勝。西藏有一殺人犯,政府定他死罪,他就用釘挖通獄牆逃出,奔入樹林裡面,但因受不住嚴寒,凍死在那裡。逃避死亡,終必死亡。

大佈道家葛理翰說:「我外祖母臨終的時候,屋子裡似乎充滿了天國之光。她坐在床上,幾乎是笑著說:『我看到了耶穌,他用他的手臂伸開向著我,我看到了賓(她早幾年去世的丈夫),我看到了天使。』」她就爬向前去,靈魂離開了身體,就此到永生主那裡去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七十六10】「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容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

這是詩人觀察以色列仇敵的結局而下的定論。他看見成群的軍兵在西拿基立的指揮下來圍困神的城。但他們都昏昏入睡,全無力量,好似大能者從他們取走打仗的武器。人的忿怒只能達到一個限度,以後神的能力卻顯露出來,於是祂安靜地要更顯出祂的大能來。

法老對以色列人的忿怒,反而更顯露神大能的膀臂。希律捉了彼得要殺頭,結果彼得蒙拯救,希律暴卒而亡。大祭司逼害早期的教會,教會更加興旺。魔鬼要害基督,基督比他有能力,反而使主榮耀的華美更加彰顯。人的陷害更使神的恩典與慈愛表現。最後當永恆的時限臨到,魔鬼的權勢完全損壞,有鐵鍊捆鎖,被仍在無底的坑中。

疲乏的心靈啊,在你生命中被許可遭遇的事,最後必有神的稱讚與榮耀。你只要住在祂裡面,靠著主的恩典,英勇地受苦。何況苦難是有限度的,神是信實的,必不會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我們所能受的,當我們學會功課,完成了神的旨意,必得著生命的冠冕。仇敵無法再倡狂,他們的掠物是我們的,我們有十足的榮耀。──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七十六10惟神可畏】「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

  世人遠離神的真光,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大,以為是其勢無敵,把軟弱的人踏下去,自己就成了英雄。
  神的作為奇妙,偉大不可想像的神,卻對甚麼事都精密的衡量。神立下了宇宙萬物的定理,“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一七:26-28
  我們所用的商品,從食物,藥品,到電燈泡,電池,上面常注明“期限”(expiration date)。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期限,是神所定的,非常準確;雖然沒有寫在人可以看到的地方,但時候一到,就不能逾越。
  更奇妙的,神也量度人的情感:

  神起來施行審判,要救地上一切謙卑的人…
  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
  人的餘怒,你要禁止。(詩七六:8-10

  既然有“餘怒”,那就是說,神量定了人的忿怒,過分的忿怒,是越過了神的界限。神說:“我甚惱怒那安逸的列國;因我從前稍微惱怒我民,他們就加害過分。”(亞一:15)這是說,神向祂的百姓發怒,當然神不會用看得見的杖責打他們;神施罰的一個方法,是藉列國來懲罰以色列人。但他們逞自己的私欲,惱怒過分了,是神所不喜悅的,所以祂要反過來刑罰列國。
  神曾藉亞捫人管教以色列;但他們作得過分了。神就說:“因你拍手頓足,以滿心的恨惡,向以色列地歡喜,所以我伸手攻擊你…”(結二五:6-7
  神給人的信心,有一定的限量,所以說:“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羅一二:3)。因此,“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一○:13)正如神給自然界的定律:“你只可到這裏,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伯三八:11
  我們有這樣的一位神,祂不但關心我們,而且知道我們的本質,衡量我們所能承受的壓力;祂禁止人過分的怒氣,而且至終要成就祂榮美的旨意。讚美主。──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七十六1112救世軍的創辦人蔔威廉說,若要傳福音,其訓練工作是先送其人員到地獄廿四小時,他們必定愛人的靈魂,熱心傳福音救人。芬尼說:「你若要有愛人靈魂的心,最好用一強而有力的望遠鏡,往下望到地獄裡,看看那裡的人如何哀哭切齒。然後,再往上望,看看天堂裡的人如何穿白衣,奏金琴,唱羔羊的得勝歌。你就必定向神說:『神啊,求你用我,把那該下地獄的人,轉身過來,朝向天堂!』」有一位作護士的姊妹 常向醫院的病人傳福音,她說:「我站在地獄門口把門,不讓人進入地獄。人要進去,我推他出去,不讓他進去。」畢第博士將死之時,有人問他:「你的知識非常廣博,請告訴我,甚麼是最偉大的工作?」他答:「傳福音搶救靈魂。」——林政傑《詩篇的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