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八十一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八十一1∼5】拿破崙的軍隊爬越亞平寧山的時候,大家都灰心,不能再爬上去。據說,那時一個領袖下令說:「唱法文榮耀頌。」於是他們就齊聲同唱。他們這樣一讚美,就從新得力,竟成功地爬過山。當你有了十字架時,只管仰望主,高唱榮耀頌罷!讚美能把我們帶到天上去!記住,你的生命是一個歌唱的生命,這世界是神給你預備的大演奏台。
泰國人的過年,或換年頭,就是「潑水節」,「潑」為發音,「水」為富有象徵。這個節日潑的水是非常神聖、清潔的,又稱為愛的水,泰語叫「南蜜得達」。
清明節一過,各地就開始做過潑水節的各項準備工作,並做「毫悶」和「黃米飯」等應節食品。
潑水節開始一早,家家戶戶,男女老幼,端著供品,包括「毫悶」等食品、錢幣軋成的花、蠟燭及香帛去寺廟。到了正午,人們提著泡有鮮花的清水,先用水洗塵。然後,就正式開始潑水了。潑水現有文潑與武潑之分:文潑,用鮮花或樹枝蘸清水向對方背上或肩頭,輕輕灑水,然後雙手合十,互相祝福;武潑,大多是青年男女,一桶整盆的水,從頭澆下來,並互相追逐地潑。
潑水節裡,白天打架歡天喜地互相潑水,直到晚上那節日的氣息和快樂的笑聲,還在夜空飄蕩。
英國前首相格萊斯東說:「任何人做事,若與神一同開始,就是開始了平安亨通。」與神一同開始新年,這是好的開端;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讚美再讚美。——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八十一6祂負了我的責任】"神說:‘我使你的肩得脫重擔,你的手放下筐子。’”(詩八十一:6)
有一個小孩子在樓下哭,他的父親在樓上聽見他的哭聲,趕快跑下來,看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他兩手抱一隻小凳子,想搬上樓去,因為凳子重,他的力氣不夠,所以哭起來。父親便伸開雙手,一下子把孩子連凳子同抱上樓去。
我們也常遇到難處,好象這孩子搬不動一隻凳子一樣,似乎是擔當不起的,但在天父看來,不但這凳了是輕而易舉,連小孩一起抱上樓也不是難事。我們的天父不但背負我們一切的重擔,連我們的全人祂也保抱。
今天最奇怪的,就是多少信徒只將重擔卸給主,不肯將自己交托在祂手裡,其實把我們的全人交托給祂、是最為安全的事。我你應當學習詩人的禱告:“無倚無靠的人,把自己交托禰。”(詩十:14)
──《為甚麼要用比喻》
【詩八十一6∼10】范仲淹的生平佚事:
范仲淹小時去相命,問相命先生說我能不能當宰相,相命先生說你命中沒這個命,但他卻能改造命運,出將入相,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宰相。
范仲淹找到一塊地要建房子,卻聽人說那是一塊好地理,子孫會富貴不斷,他就想興其自己一家富貴,不如把它改建成學校,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富貴。
他有一次因為正直得罪了一個已經去世的大官,這位大官就趁著范仲淹兒子生病時三番兩次在夢中化為厲鬼來威脅他,說如果不聽從我,就要奪你兒子的命,范仲淹卻絲毫不為所動,笑著回答:生死有命,結果兒子不但病好了,還官拜大學士。
他臨死之前,聽人說某地如果葬人會絕子絕孫,他就要兒子把他葬在那裡,結果不但沒有絕子絕孫,中國人都說富不過三代,他的子孫卻富貴八百年不斷。
看了這些有趣故事,不禁思想耶和華神是創造宇宙主宰,只有全心全意敬虔聽神的話,唯順從他帶領。——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八十一7】「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秘處應允你。」
出埃及的經驗在一個民族的歷史中是少有的。以色列人在磚窯及積貨城建築,他們向神哀求,痛苦流涕,無限淒慘。他們站在紅海的狂濤中,埃及追兵節節迫近,他們更急切地求助,就在那裡,將呼求上達於神。民族是在危難之中,他們只有全新祈求。在苦難的日子應該呼求神,神必應允。
神的回應常在雷的隱秘處。在雲層中,神的聲音好似雷轟,響徹紅海的狂潮上。有數首詩歌都以雷聲來描述當夜走過紅海的情形。以色列人前進好似滾動的雷聲。天上的炮聲震動外族認的心靈,但對以色列人來說,這也是父神向祂的孩子——與祂立約的百姓傳達信息。
神應允我們的禱告也好似在空中震動的巨雷,在公義中顯示那可畏的事,祂正答覆我們。耶穌求父榮耀祂的名,答案來了:「我已經……我還要……」祂明白,但對旁觀的人只像雷聲。在雷聲中孩童聽到天父的聲音,在火焰的神秘情形中,讀到父的字跡。在西乃山下,百姓在雷轟之中戰抖。摩西在雷聲中與父神交往。在愛中沒有懼怕,完全的愛除去懼怕。──邁爾《珍貴的片刻》
“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詩八一:8)這是慈愛的父親對悖逆兒女的勸告,幾乎是懇求,願意人蒙恩:“你當聽”,“甚願你肯”!(詩八一:8
13,在KJV中更有“O”!)是何等的慈愛!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後,忘記神的恩典,與外邦人混雜,拜他們的偶像。在需要雨水,盼望豐收的時候,就崇拜巴力;在強敵壓境的時候,他們就崇拜一位剛勇的王,或派外交使節,去向外國乞援求救,找亞述,埃及強國,靠人的手段解決(何五:13,一四:3)。雖然他們仍有各樣的節期,宗教儀式,卻失去了敬虔的實際。他們的心遠離神,不冷不熱,需要復興。
神的恩典和慈愛,都是真實的,肯定的,祂願意賜給人;但問題在於人一方面,不適於蒙恩的條件。誰不想蒙恩?但想是一回事,還要“肯”才可以,就是樂意接受神所定的條件。
1. 聽從。全知的神清楚知道人所行的路會引到甚麼結局,但人自以為是,偏不要聽。要蒙恩,必須先聽神的話而遵行。
2. 悔改。神是忌邪的神,所以必須悔改:“在你當中不可有別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詩八一:9)凡一切代替神,佔神地位的東西,有形無形的偶像,都要除去。
3. 呼求。神是豐富的神,也是慷慨的神,願意向尋求祂的人施恩:“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一:10)要憑信心求,不要以為神窄心吝手,要敢祈求。
神應許真正尋求,聽從祂的人,必然得著豐盛的恩典。
一.靠主得勝。“我便速速治服他們的仇敵,反手攻擊他們的敵人。”(14節)
二.工作果效。“恨耶和華的人必來投降,但祂的百姓必永久長存。”(15節)使人悔改歸正,結出長存的果子。
三.豐盛滿足。“祂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16節)不用過浪子貧窮飢餓的生活。
違背神不肯悔改,神“任憑”(12節;羅一:24
26
28)是非常可怕的事。蒙恩關鍵問題是人“肯”。願我們思想。── 于中旻《詩篇箋記》
遠比亞力山大和所有君王更偉大的神應許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一:10)── 于中旻《喻道集錦》
【詩八十一10;一2】「……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
聖經實在是一部極其豐富的寶藏,它卻是向那反對的人封閉著,但對那尋求真理的人卻是敞開著。請你去發掘、去支取,只要你肯負代價到他裡面去找,挖掘都必可滿載而歸。
所以我們應當專必去研讀它,要以渴慕珍寶
的心去尋找它,要借著禱告去尋找它,就必可發現出我們所需要的各式真理,並可借此使我們的生命脈改變、生活改變、心靈明朗,從而將基督彰顯出來。
聖經是真理的寶庫,聖經必須熟才能發現真理。
但尋求真理必須要得有一個謙卑的靈及一個正確的心,才能得著正確的真理,並且正確的發揮真理。
否則所讀出的真理,叫人聽見雖然道理對,但靈裡的勁都不大對,其滋味也會不正常,僅唑把真理當作道理而已,並不能造成人的靈命,反而使人越從得真理(其實是道理)越叫人自高驕傲起來,這就失去了真理本身的價值。這樣讀或講的道,就不能起到正當的作用,反而要敗壞人,這是因為靈與心都錯了。
必須得以謙卑的心、正確的靈,去尋求才能得著生命真實益處。—— 李慕聖《晨光》
【詩八十一11∼16】敬虔守節,順從神的話,必定使以色列得享美福,要行道。
一九八九年七月廿日報章繽紛刊載:「他們這一家敬畏神:趙小蘭所受的家庭教育。」趙小蘭她是華裔在美國政府職位最高的人,是白宮學者,花旗銀行或哈佛大學的經歷,頗受布希總統重視提拔,其成就,歸就於其家庭虔誠敬畏神的生活。
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博士是美國航運財經界的名人,不論多麼忙,家庭教育與子女的溝通是不能忽略。提到他們是基督徒,每個星期天,他們一定全家去做禮拜,午餐後的點心時間,則舉行每週一次的家庭會議,大夥高談闊論,每個孩子說出自己新的想法、收穫,提出計畫,並徵詢父母的意見。因此,家是一個「共榮圈」,使每個成員都有向心力。無怪乎布希總統在白宮接見趙錫成博士一家時,強調:「將中國傳統的孝悌忠信與西方社會的組織管理方法結合。」並值得一提的是「全家敬畏神」。——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八十一16】『磐石』叫我們想到我們信仰根基的穩固,想到信仰生命的堅韌與挺拔;『蜂蜜』則使我們想到神美好的應許,想到人與神同在的甘甜等等。神作為我們的磐石,是我們生命甘甜的源頭。
不但如此,『磐石』與『蜂蜜』相聯的異象也是十字架的異象。釘十字架的基督是我們的磐石,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給我們帶來救恩的甘甜。申卅二13『從磐石中咂蜜』意味著我們必須過一個付代價的門徒生活,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耶穌。原來,十字架的道路才是一條可以使我們『從磐石中咂蜜』的路。──《生命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