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四章拾穗
【箴四1】「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
〔暂编注解〕众子啊: 作者再三强调了自己所说的话
如同父亲训诲子女般
充满了关爱之情。
见箴1:2注释。
1-9 为父的教训:这位教师把父亲的教训传授学生。
1~9听教训、守法则、走正路,是一生应致力的事。受益的不只自己,可及三代(1
3节):儿子年幼已承庭训,现在又劝勉下一代热爱智慧(6节),享受美好生活(4节)。
1~27 智慧提供许多的利益:关顾与荣誉(1~9节);指教人走义人的路(10~19节);以及生命、健康、正直(20~27节)。
【箴四1~9寻求】三代之间的这个连锁(1、3节及下),说明了对最好事物之喜爱是如何传承的,主要是借着本身的影响力,沿着情感的管道。进路是积极的:教师对于「不可」(虽然它们有它们的地位,见三27~31)的兴趣,远不如让他的学生看见他所提供的乃是真正能以存活的秘诀(4b节),而智慧就是这个秘诀,因而使学生也能配合,来培养他自己对于智慧的爱好(6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2】「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或作“指教”)。」
法则(和合、AV、RV),或指教(和合本小字、吕译、RSV):在希伯来文中,这个名词所由来之动词就是第4、11节之「教训」、「指教」;见三1的注释。——《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法则”。指引。
所罗门知道这是好教训,因为是他从父亲那里领受的(第4节)。大卫在痛苦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学到了智慧。
【箴四3】「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
〔暂编注解〕当所罗门是大卫与拔示巴惟一的儿子的时候,大卫把智能的价值告诉所罗门,此刻所罗门也这样教导他的众子(1节)。
「孝子」:或作「稚子」。
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 除了所罗门之外
拔示巴还有其他儿子(撒下5:14)。这里的“独一的娇子”
与其说是指“独生子”
不如说是指“特别蒙怜惜的儿子”。例如
亚伯拉罕虽有名叫以实玛利的儿子
但仍称以撒为独生子(创22:1
12)。
所罗门似乎暗示一种不寻常的关系。父亲在所罗门身上寄托了重大的希望。神指定他建造大卫所热爱,并作了精心准备的圣殿(撒下7:12-16;12:24
25;代上22:9)。献身敬畏神的父母所施加的强烈影响,塑造了所罗门的生活和品格。
【箴四4】「父亲教训我说:“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
〔暂编注解〕所罗门在本节中似乎引用了他所回忆大卫的话。我们不知道所罗门引用到哪里才开始他自己的话。也许是在本章的结尾处。其中的教训适合于“娇儿”阶段(第3节)。下一节涉及所罗门所多次提到的话题:警惕淫妇。
4~9在这里
作者原原本本地引用了其父所授的教训。这些教训令人想到
作者的劝告与忠告
绝不仅是出自作者本人
而且与那蒙神引导的父之教导有密切联系(王上2:2
3;代上22:12
13;28:9)。
【箴四5】「要得智慧,要得聪明,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
〔暂编注解〕要得智慧: “得”不仅指得到什么东西
而且也指用钱买。本节中的父亲
就像商人诚恳地劝人买下有价值的珍宝一样
劝儿子要得智慧(23:23)。
如果这是大卫给他爱子的典型教训的话,那就怪不得所罗门在机会要求特殊的福气时,就提出要智慧(王上3:5-15)。这几节概括了《箴言》的许多教训。
【箴四6】「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她,她就保守你。」
【箴四7】「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或作“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换聪明”)。」
第一行字面的意义是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或是「智慧的开端就是:你要获得智慧」(吕译、思高、现中)。后者在文法上比较有可能,也可以率直地说成:「要紧的不在于头脑或机会,而是在于抉择。你要它吗?那么就来得它吧!」第二行也与第一行、并福音书(如:路十四33)一致:「要用你一切所得的……」,或「应牺牲一切……」(思高),参 Moffatt:「不计任何代价」。——《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得智慧的第一步是决心要得它,并且努力去争取。这里的“智慧”和“聪明”是同义词,而不是一个从智慧到聪明的过程。
「用你一切所得的」(小字):即用你一切所有的。
在一切……必得聪明: 耶稣也通过宝藏或珍珠的比喻来教导
为了得到最贵重的东西
当拿出自己的一切(太13:44)。中国的孔子也曾说过
“朝闻道
夕死可矣”。这句话洞察到了人生是短暂的
但人生的真正意义
即真理却是永恒的。当今的社会被肉眼所能见的事物和物质价值所主导
本节为这种世态敲响了警钟。
【箴四8】「高举智慧,她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她就使你尊荣。」
【箴四9】「她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
【箴四9 华冠/荣冕】新妇(智慧)将传统的结合象征送给门生(新郎),藉此表达婚筵的意象。本节的华冠荣冕是婚姻的象征(见:赛六十一10),可与雅歌四11新妇芬芳的衣服相提并论。从象喻的角度看,本节亦与以赛亚书二十八5对应。神成为以色列人的「荣冠华冕」。──《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箴四10】「我儿,你要听受我的言语,就必延年益寿。」
〔暂编注解〕就必延年益寿: 神借着智慧所赐下的福分
不仅包括在世上的长寿
也包括永生的应许。若有人选择来自基督的真智慧
就会得到永生这一礼物。
10-19 光明与幽暗的路。
10~19这几节描写摆在人生面前的两条路:智慧之路(11~13节)和恶人之路(14~17节),并将二途作比较(18~19节)。
【箴10~19抉择】现在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第10~13节所描写的是智慧之道(11节),第14~17节所描写的则是恶人的路(或道,14、19节)。第18、19节则是就这两条路作个比较。——《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11】「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导你行正直的路。」
正直的路或「笔直的路」,意思是这条路乃是正确的。这个字包括两种含义,就是道德上的(参,二13)与实际上的(参,三6b,并该处的注释)。敬虔的道路使人坚定的往前,乃是最好的路径。下1节也延续这个思想。——《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12】「你行走,脚步必不至狭窄;你奔跑,也不至跌倒。」
〔暂编注解〕“狭窄”。有阻碍。智慧的路是笔直而平坦的,跟愚昧人弯曲和混乱的路不同。
「脚步必不致狭窄」:不会处于困境。
你行走: 指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你奔跑: 指当迅速处理某事的紧急状态。本节教导智者不仅可以拥有人生的明确目标
并且在人生的所有领域皆可以得到正确的带领(16:9)。
对于勇往直前的人,狭窄的道路会变成通途。智慧教导人行走直路(太7:14)。如果所罗门一直注意这样的劝勉,就永不会绊倒,在神和世人面前蒙羞(王上11:1-3)。
【箴四13】「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她是你的生命。」
〔暂编注解〕要持定……不可放松: 就像在海上遭难的人
会竭尽全力抓紧一块木板一样
我们也要如此持定智慧。追求智慧的人所走的路未必尽都平坦
反而会更加艰辛
更加窄小(太7:14)。 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固然不易
但贯彻始终地追求那种生活更加艰难。
【箴四14】「不可行恶人的路,不要走坏人的道。」
〔暂编注解〕参诗1:1。与罪恶和罪人纠缠会磨损良心的利刃,以致于亵慢人同流合污。所以有了以下六重防范的警告(箴4:14
15)。
【箴四15】「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
【箴四16】「这等人若不行恶,不得睡觉;不使人跌倒,睡卧不安。」
〔暂编注解〕恶人不能入睡,因为一天已过,他却找不到机会从暴行中得到好处。
大卫在坎坷的人生中曾接触各种各样的恶人,十分清楚罪人喜欢引诱别人与他们同流合污。如果有人问他们会不会劝别人跟着他们学坏,他们可能会回答说:“不”。但他们继续用曾经缠住自己的网罗去缠别人,并像吃喝一样自然地这么做(见伯15:16)。
【四16、17】这里所描绘的是一种颠倒的道德观,犯罪作恶当作是酒食,甚至是必要尽的责任。但其中所表达的不只是个讽刺而已;它乃是警告人要谨慎自己的脚步,切莫走向这条路,因为一个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条惊险刺激,又极为有趣的路,因为它到目前为止的确能够带给人这种感受。圣经从未隐藏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可能会热心行恶,有如热心行善一样。「堕落」(16节,AV、RV)应该译作跌倒(和合、吕译、思高、RSV),是此处的钥词,参第12与19节。比较基督徒所关切之事:罗马书十四21,二者恰好相反。——《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17】「因为他们以奸恶吃饼,以强暴喝酒。」
〔暂编注解〕恶人视奸恶和强暴为家常便饭(16节),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向灭亡。
恶人吃喝邪恶。
或译作「因为他们吃的是奸恶饼,他们喝的是强暴酒」(吕振中译本)。
本节有两种解释:坏人视行恶有如吃东西一样平常,并以此为乐;或他们靠恶行谋生。
【箴四18】「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暂编注解〕“日午”。直译作:一日的坚定;即中午时分,那时太阳直射头顶,好象静止不动似的。
黎明时分,曙光不知不觉地撒向天空,越来越亮,直到完全的白昼。照在义人道路上的真光也是这样。人越靠近他的主,就越会花光阴和精力通过读经祷告获得有关神的知识,真光就照耀得更加明亮。
不但照耀在基督徒身上的亮光会得到增强,从义人身上所反射的光也会增强。末日的黑暗将更加反衬了这种亮光。在变化升天时,无罪圣徒的外貌将会变得与他们的内心光明相和谐。
18~19对比描绘了义人与恶人的道路。就像朝阳从黑暗中升起
并挂在高天一样
义人亦会慢慢成长
待达到神所喜悦的纯全之境时
就会显出其荣耀(弗4:13)。圣徒有最高的终极的盼望
故在患难中可以刚强(约16:33)。与此相反
故意行恶的必然会灭亡。他们日渐衰残
已被恶习所牵制
不可能再认识自己
也无法逃离罪恶的深渊。
18~19 义人所走的路越来越光明,恶人却行在黑暗当中。
【箴四19】「恶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
「黑暗」(AV),更好是译作幽暗(和合、吕译、思高、现中、RSV;参,出十22)。第二行显示出本节与第18节之间主要的对比,乃是在于一方面是危险、持续的困惑,而另一面却是安全、继续增长的肯定。耶利米书二十三12更进一步地发挥了第19节的意象。——《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使固执已见的人盲目的黑暗很具欺骗性。他们竟觉得自己拥有真光。他们不知不觉地绊倒了。对于他们来说,审判的来到将是可怕的意外(见太25:44)。
【箴四20】「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
〔暂编注解〕20-27 当专注于智慧路上:本段进一步教导上段所提义人的路,要人留意自己的眼、心、口和脚,坚定不移的走这条生命道。
20~27本章力劝年轻一代记住箴言里的教训(1
10节),因为义人得生命的秘诀是在能守正道,全心全意力行,从心开始,然后是口和眼直到脚,也就是行动。
【专心一意(四20~27)】继续不断,反复发出这样的呼召(本书这个段落几乎每一小段都是如此引入的)乃是刻意的,因为敬虔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于不惮其烦地注意熟知的真理。所以后面所跟着的乃是一种健康检查,以检视心、口、眼、脚,来象征一个人在不同范围上预备妥当的光景。——《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21】「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
【箴四22】「因为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
〔暂编注解〕在旧约时代,人以为疾病痛苦完全是个人犯罪的结果,而健康福乐则是善行的酬报。
这里似乎指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密切关系。智慧和聪明能给心灵和身体带来医治。愚昧,误解,忧虑和罪孽则是肉体和精神疾病的常见原因。
【箴四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心」这个字最普遍的意义乃是代表「心思」(如:三3,六32a,七7b等;参,何七11),但它也可以越过这个而代表情感(十五15、30)、意志(十一20,十四14),与里面的整个人(三5)。
第23节颇令人惊奇地预示了我们主的教训,我们必须将它与那比较不为人所知的类似经文(20~22节)放在一起,才能使生命达到它丰满的意义。那就是说,真正的生命(见分题研究:「生命与死亡」及附属部分,原书第53~57页)绝非肤浅的或静态的拥有而已(参,路十二15及下),而是属灵的活力,它与真理一样,涌现后不仅成为自己所有的(20~22节),而且向外涌流(果效,和合、AV、RV=「发出」;吕译、RSV「泉源」),无论流到何处,都能感受到他那更新的外貌。参马可福音七15~23;路加福音六45;约翰福音四14,七38(最后一处经文所提及之「经上」,很可能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1节经文)。——《丁道尔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心”包括感情和意志。真生命不是静态的存在;有正道的心中,生命是一股涌流的泉源,人生充满活力,不断积极更新。
“心”。即心思或内在的生命。“一生的果效”。直译作:一生的开支;即属灵的生命力。
人所定的生命方向是受内心影响。
要保守……胜过保守一切: 对这句话有三种解释:①虽然有很多当谨守的
但首先要保守你的心;②保守你的心
不去做当禁止的事;③要竭尽全力保守你的心。在这些观点中
最为贴切的是①。“心”是人格的活动中心
是知、情、意的根据地。正如血液通过心脏而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样
高贵的人格源于心。不仅如此
正确的想法、健康的情绪及有价值的动机
均会给心灵带来平安
而这平安会影响身体
促进健康。
见箴2:10注释。心灵纯洁是无罪生活的第一条标准。心里所充满的善与恶,会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路6:45)。罪就是放纵心中邪恶和诡诈的欲望(耶17:9)。所以要殷勤地把自己的心交给神。只有祂能保守人心灵的纯洁(见弗4:17
23)。
【箴四23 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古代近东的传统将心视作理智的所在(见:箴十四33),也是愿意正直智慧过活的人稳妥的源头(见:王上三5~9所罗门的祈求)。在埃及的宗教思想中,称为「伊布」(ib)的心是与魂魄「巴」不同的部分,被视作人本性的实质。人死后受亚奴比斯和妥得二神考验之时,称在真实天平之上就是这人的心。《亡经》提供了咒语来保护强化这心,来预备它接受神明的裁判。──《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箴四24】「你要除掉邪僻的口,弃绝乖谬的嘴。」
〔暂编注解〕“邪僻”。直译作:弯曲;即乖僻。
舌头是是最难控制的器官(雅3:1-12)。只有心地纯洁并密切看守舌头,才能最终制服这个邪恶的器官。口里所说的,代表心里所想的。闲话,特别下流的话,暴露出一颗依然充满属世欲念的心。生气的话表明骄傲和自以为是的精神依然控制着心灵。每一次说错话都应该促使我们求神洁净我们的心(诗101:5;箴6:12;太12:34;罗12:2)。
24~27记录了保守心灵的具体方法:除掉邪恶的言语
不偏左不偏右
离开邪恶
行事公义。由此可知
心灵与外在的行为之间
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保守心灵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思想层次上的抽象行为
而是通过具体生活中的决志才能做到的伦理行为。
【箴四25】「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原文作“皮”)当向前直观。」
〔暂编注解〕当我们的心放在公义之上的时候,眼睛就不会左顾右盼。现代的都市生活对过往的人充满形形色色的诱惑。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一直往前走,把眼光固定在单一个目标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要得救,就必须专心注视耶稣(来12:2)。
【箴四26】「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
〔暂编注解〕26下 更可作:建立你一切的道路。
「修平」:除去障碍和拦阻。
修平(palas)。“权衡”,“平衡”。这里可能指心态的平衡。这样走路,会消除一切绊脚的障碍。心灵纯洁,说话诚实,目标专一,会使我们安全地行路。这些素质是有回报的。神还要加上自己的祝福。
【四26、27】脚,远像是经由一连串的步骤而化成行动的,而采取任何步骤之前必须先有可行的计划。第26节的头一个字,「衡量」(AV)与「留心」(今圣、RSV)是比修平(和合、吕译、RV)更好的译法;AV将这个字连于希伯来文的「天平」(参,十六11)以及称量一个人之行动路线的观念。今圣、RSV 之译法,则有同语源之亚喀得文(Accadian)动词「检验、搜寻」的支持(G. R. Driver
JTS.
1935; pp.150f.)。但是和合本等的修平虽然足以切合这里的含义,却不大适合五21的意义,而且在五6,若不是像和合本、RV 一样生硬地予以意译,意义根本就隐晦不明。──《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四27】「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
【思想问题(第4章)】
1 作者如何强调「谨守智慧」的重要性?他如何把「择善途而行之」的好处表明出来?参18-19节。新约作者有应用类似的比喻吗?参约3:19; 8:12; 帖前5:4-8。
2 作者在23节所强调的与太15:19有否相似之处?他有否忽略人在身体上须下的功夫?参24-26节。
3 主的兄弟雅各说:「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雅3:6)你用什么方法辖制舌头的运用(24)呢?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圣经精读本──箴言注解》․《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