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二十一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箴二十一1】「心……好像陇沟的水。」
盖恩夫人曾描述三种心灵,以河水为喻向着神,神是浩瀚的汪洋。
第一,有的流得很徐缓很微弱。这种心灵容易失望,常注意外在的,受情绪的困扰,不能全力寻求神。
第二,有的流得很迅速而稳定。他们心地宽大,对神的灵的反应敏捷而快速。
第三,有的流得像滚滚的狂涛。
我们的心好似河道,从水泉的山边而来,是很美的水源地流出,能够扩展。
水道需要山边的泉源供应新鲜的泉水。我们的心也常需要新鲜的水,那是来自父神永生的源头。
水道必须在任何气候都畅流不息,我们继续忍耐地有信心与德行,不管环境与情绪如何。我们如果失败了,全地就会干涸。
水道最后应注入洋海的潮汛,神最后乃是我们的一切。你是否愿意神来引导你的心照祂所愿的?农人必须开渠引水,你是否愿意神这样引导你的生命?你成为水道,神必将水引来。总要知足。好似河床一样,在深水之下隐秘。那些蹲下喝水解渴的,未必注意你,向你表示谢意,但是水经过你心灵,怎么会不得到滋润呢?──迈尔《珍贵的片刻》
【箴二十一1】「陇沟」是人造河,其中的水只有依照河道而走。很多历史家认为历史的进程是有目的的,倘若世界的政局、历史只是偶然、巧合的结果,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根本不可能找到生命的任何意义。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必须确信神在历史中掌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惧怕历史的任何转变,也有面对任何政权的勇气。——《新旧约辅读》
【箴二十一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箴廿一1希伯来原句不是以『王的心』为起首,而是以『陇沟的水』为起首,指水池的水经由沟渠,灌注了干燥荒芜的平原。无论王是否为信徒并不重要,由于王的心是在祂手中,只要祂高兴,祂可以『使之扭转』,整句合起来便是:『王的心正如水流于陇沟,在耶和华的手中,祂使它弯转,流向任何祂所喜悦的方向。』―― 查理士.司温道《再递块砖来――从尼希米记看有效的领导方法》
【箴二十一1接受神的主权】要遵行神的话,因为神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绝对的主权。埃及的法老王虽然硬着心,神仍然行使祂的主权,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彰显神的荣耀,因着法老王的硬心,反而成就了神的旨意。
以色列人被掳到外邦之地,神说时候到了,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国土建造圣殿。以斯拉记一开首,神便叫古列王的心转向祂,接受从神而来的指示和带领,准许以色列人返回自己的地方,重建圣城。罗波安在位时,一开始便采用严厉手段对付百姓,圣经记载这是神在罗波安身上所动的工。或者我们会感到不服气,以为神在我们的生命中行使主权,我们便成了傀儡,任由神摆布,殊不知这正正是我们的福气,因我们是属于那创天造地的神,祂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绝对的主权。这正如一个爱花的贵族,特意聘请园丁为他管理花圃。园丁悉心栽种各种花卉,定时灌溉,让花卉开得更美丽,他尤爱其中一种盆栽,每天都会欣赏自己栽种的成果。一天,他发觉心爱的盆栽,竟被人剪掉了花朵,心中又焦急又气忿,四处追问是谁偷去花朵。当他知道是主人把他心爱的花朵摘去的时候,便怒气全消,因为他知道,园圃内所有的花,都属于主人,他只不过是栽种者。——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4~6不为自己求财】慕迪先生所说,人发了达,担忧便随之而来;因为人要用心思想如何保管自己财富,胡乱挥霍又会产生罪咎感,在失去金钱时,又带来伤痛。太看重金钱是一种错误。信神的人应明白神是我们生命的主宰,一切所拥有的都属乎神,有了这样的观念,可使人在价值观及生活上产生很重大的改变。神是我们生命的主人,所以我们的一切东西也是属神的。管家只从主人钱包领取工资,而不是把钱包的金钱视为己有。
从前有一个叫[John Vandal] 的美国人,承继了父亲一大笔遗产,并劝服了他五个兄弟姊妹保持独身,和他一起居住。直至五十年后,他幸存的一个妹妹也在1931年去世了,人们发现他这个妹妹遗产达一亿美元之巨,而这个数目在那年代是极其可观的,但她生前却活得像个乞丐,只拥有一件衣服,而且是她自己亲手缝制的,一直穿了二十五年之久,凭此可说她是一个极富有的「贫穷人」。如果我们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观念,财富可以令人过着失去自由的生活,像被罪恶捆绑的一样。——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7罪是作茧自缚】罪是作茧自缚,罪是自作自受,不能推卸责任。人常辩称他犯罪是社会做成,或诿罪于不良小区环境中沾染了恶习。这个自辩在法庭上或许可让法官酌情处理;但在神面前却不可能。犯罪者也有直认自己蓄意犯
罪,皆因受了魔鬼撒旦的试探。正如始祖亚当向神辩称:「是你造给我的女儿让我吃的禁果」;夏娃则说:「是蛇引诱我」。十四世纪,比利时境内有一贵族,兄弟二人不和,终告决战沙场,结果兄长败阵成了阶下囚,被拘禁于囚室之中,其财产、土地全归弟弟所有。弟弟对被囚的兄长说:「若你愿意,可随时离开。」
然而,兄长身材惊人,嗜吃如命,拖着巨大的身躯,使他不能从窗户或大门进出。
而弟弟却依旧每天把美食奉到兄长面前。有人怪责弟弟为何如此残酷对待兄长;弟弟解释只要兄长自律,少吃一点,他定能走出大门。可惜兄长每天继续享受佳肴,如是者十年过去,直至弟弟失势,兄长获释,但他已失去健康,一年后便与世长辞。作为兄长的不能怪责弟弟,要为自己负责。——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8罪是迂曲的路】路是人走出来的,罪可说是累积的结果。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清洁人所走的正直路,另一条是负罪者所走的弯曲路。罪就是那迂迥曲折的弯曲路。法国哲学家鲁索说:「没有人能到神的宝座面前宣称,我比鲁索更好。」即是说他是全世界最好的人。当他知悉自己来日无多之时,便说:「对于一个一生无悔、又不会自责的人来说,死是何等快乐的事情。」他毌惧死亡,临终前且祷告说:「永恒的存在者:我将我完全圣洁的灵魂回归在你的手中,我维持这圣洁的灵魂就如当初你将圣洁的灵魂赐给我一样,就让这样的灵魂得以享受你的福乐。」何等有把握,何等自信,自觉何等好人。但读历史的人告诉我们,鲁索并非重生得救的人。他耽于肉欲、诲淫逸、倡自杀;活在放肆、淫荡中逾二十年之久,他非婚生的私生子不计其数,全交由弃婴收留所抚育成人。由是观之,他确是个卑鄙、阴险、虚伪、亵渎神的人;堕落犯罪至此,反倒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走犯罪迂回的道路至此,真是情况堪虞。相反,以赛亚先知看见神坐在宝座时,他回应说:「祸哉!我灭亡了!」(赛 6:5)一个愈亲近神的人,愈觉自己不配;一个愈远离神的人,愈觉自己了不起。——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9】箴言多次指出以愚妇为妻的可怕(参19及十九13),这里以狭窄不能站立的房顶与宽阔的房屋作比较。愚妇固然使人活得不安宁,愚夫岂不也是一样吗?求主使我们禁止舌头,不作「争吵」的同谋,反以劝慰、鼓励、赞美、实话、诚实责备作为我们生活言语的主要内容,以使家庭和睦,充满温馨之情。——《新旧约辅读》
【箴二十一10罪是爱的失落】罪是关怀的失落。爱的极端是仇恨,罪的极端也是仇恨,但仇恨并非最严重的罪,有较仇恨更严重的罪,那是漠不关心。人类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闭关自守,自扫门前雪,因此有环境污染、贪污、破坏商业秩序等问题陆续出现。人自以为我没有陷害人,只是干自己的事,法律也不能制裁。但神的看法不一样,神的法律可以制裁。
真正安定繁荣的社会不能单靠法律,法律有很大的限制。美国麻省曾发生一桩案件:有人在码头侧旁不小心被绳子绊倒,失足掉到海里。那人不谙游泳,拚命挣扎着浮出水面高呼求救;适其时码头上有一位年青人,靠在沙滩椅背上看报晒太阳;明明听见遇溺者喊叫,却只瞟了他一眼,又继续低头看报。那遇溺者不断挣扎呼喊,可惜没有人肯施以援手,终致溺毙。遇溺者的家人及后得悉,那年青人泳术精湛,但却不肯救助别人,不值他的所为,遂入禀法院。当然,在法理上,法院无法起诉他,因为他并无推人下海,导致他人死亡。但这件事却一直引起公愤,令人哗然!——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14~15只求化解今日的危机】当人处于危机当中,往往设法以最快的方面去化解,不惜暗地里送礼以图自保。送礼和贿赂两者之间只差一线,差别在于送礼者的动机,若果送礼是出于尊重和欣赏对方,并无他意,这份礼物就纯然可以接受。相反,如果「暗中」送礼的目的有损公义,破坏法纪,这就是行贿!每当作决定之时能作周详的考虑,勿为了快速脱险,不惜以身试法,结果反而招致良心不安,身败名裂,甚至被判死刑,背负这一生的罪咎,后果真令人不堪设想。
对于求学时期的年青人来说,他们的重担莫过于考试,为了考试合格而不惜作弊的大有人在,他们一旦遭人发现,后果便不堪设想了。不少年青人与家人关系不和,为要急于离开家人便仓卒成婚,结果掉进更大的痛苦中。因此我们要有顾全后果的思维(consequential thinking),仔细思量然后才作人生的决定。有一位女士在连续三晚的布道会上均感动流泪却未有决志,讲员遂与她详谈,细问下得悉她偷了雇主大笔金钱,因此她不敢决志信主。我们可以用顾全后果的思维去分析此事。她若不悔改认罪,便会一生内疚,甚至因为得不着救恩而身陷地狱。然而她若悔改信主,便要向雇主认罪,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要赔偿损失,又或者主人能够原谅她,但是肯定的是她将拥有天上的幸福和永生!当然这位女士最后决志信主,作了人生最好的决定。如果我们愿意事事考虑周详才作决定,相信我们是蒙福的。假若我们不能实时作出决定,也可以向朋友、导师和传道等求助,深信他们必能帮助你作出明智的决定。——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二十一18建立正直的品格】有人认为在邪恶的世代里若要按照神的原则来过生活,很容易吃亏。但神的应许清楚地告诉我们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行动正直的人。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神应许保守行为正直的人的婚姻和家庭,在他所作的都必蒙福和亨通,所以吃亏是暂时的,长远而言神必赐福给愿意行走正直路的正直人和义人。
南加洲一位牧师的妻子和小姨载着三岁的女儿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突然顶到隆然巨响,始知车门未关好,女儿被抛出车外在路上打滚,她们飞奔到女孩身旁,女孩已不省人事,但见所有汽车都井然有序地停在公路上,后面的货车司机把女孩送到医院急救,经医生检验后,证明女孩所受的只是皮外伤。当女孩清醒时他说在意外发生时她一点也不害怕,因她看见主耶稣的手在路上截停所有的汽车,这个神迹证明神在敬畏祂的人四围安营。或许我们会想为何自己未尝经历过神特别的保守呢? 但当我们回望过去,在人生的路途上经历了险阻又平安渡过时,不要以为是幸运,这乃是神时刻保守恩待属衪的人。
有一位小女孩在大风雪之夜要到附近朋友家中聚会,本是很近的路程,但因风雪的关系却行了半小时,当他拍朋友的家门时回头一看,看见父亲竟然在艰险
的环境下,沿途随着她,看顾和保护她,她的心非常受感动,我们的天父更是在
我们的生命里作我们随时的帮助,只是我们未及时察觉,因此我们要感谢神的保守和恩待。神保守和恩待公义正直的人,恶人在审判的时候必站立不住,所以不要羡慕恶人事事亨通,因为神是公义的,我们只不过是在世上寄居的,现在就为将来永恒的家乡作准备才是正确的。——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善战的人,看战争是一种艺术,不是像野兽角力的事。
就我们所知,所罗门王并不是一个战士。按照他当世的惯例,国君于列王出战的时候,常是帅军亲征(撒下一一:1);但圣经及古史都没有记载他这样作过。
那位智慧的王所罗门说:“智慧胜过勇力。”(传九:16)但一个富强的国家,竟然在愚昧的儿子手中分裂。
箴言记着:“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一六:32)不知这是所罗门教训别人的话,或是他在晚年的悔声。无论如何,所罗门是个不能“治服己心”的人。他纵欲享乐,一时后宫有成千的佳丽,莫怪疏于心防,被诱惑去拜偶像,以至招致神的忿怒临到。
人的心是最难制服的。人不制服自己的心,纵然能在战争中得胜,攻城略地,最后还是失去。人既然不能靠自己得胜,就只有靠赖圣灵的大能,克制内敌。
主耶稣说过一个比喻,清楚论到灵界的战争:“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他所有的都平安无事;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就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赃。”(路一一:20-23)
在属灵的战争中,更不是靠着血气争战,而是靠圣灵的大能。只有主能胜过那“壮士”,掳掠那恶者,解放被魔鬼捆绑压制的人。我们属于主国度的人,无论为主作任何事工,遵行祂的旨意,传福音,救失丧的人,都是侵略那恶者的国度,与黑暗的权势争战。撒但绝不肯把它的掳物拱手相让,必须经过剧烈的搏斗。我们都有在撒但手下失败的经历,这不是人的才智能力可以成功的,惟有靠圣灵的大能,才可得胜。
圣经说:“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的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它都顺服基督。”(林后一○:4-5)大有学问能力的人,如摩西,保罗,都必须仰望主大能,我们更当信靠祷告。── 于中旻《箴言笺记》
【箴二十一22胜过敌人】当人愈走向自我,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便愈严重,这正如圣经预言主再来时的现象一样。但讽刺的是富者并没有因为拥有更多而快乐,研究显示愈富裕的国家,自杀的比率就愈高;自我、自私、既害别人,也害了自己。做一个智慧人,跟随耶稣的教导去爱神、爱人、爱邻居和爱人如己;用自己的所有帮助有需要的人,传福音,这是神给我们在世上的目的,我们这样便可以荣耀神。自我、自私只会引人走上虚空灭亡的道路。
英国有一位学者名叫Jeremy Bentham,他创立了一所大学,并吩咐人把他死后的骨架排好,加上蜡像人头,替他穿上他生前最好的西装。这蜡像存放在玻璃柜中,置于大学的会议室内,让以后每一次董事会的纪录都写上Jeremy Bentham 出席了是次会议但没有投票。兄弟们,让我们思想,我们活在世界上会否像这情况一样,存在而没有参与,活生生的活在世上,但却没有事主事人。非洲肯尼亚有一位土人,生来瞎眼且无甚学识,但当他接受了主后,不但熟诵圣经,且到不同的村落向人传福音。他的条件有限,但当他将自己交托给主,主便大大的使用他,相对地,我们的条件比他优胜,而我们又究为神做了些甚么呢?事奉时,我们常有不少犹豫,觉得自己欠缺口才,恩赐或才干,只希望将工作留给别人。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神在乎人的心不是在乎他的能力;正如神喜悦一个穷寡妇用爱心献上些微的金钱,远胜过一个有钱人无动于衷地献上很多金钱。要胜过「自我」这个敌人,就是要用神所赐给我们的一切去荣耀神,去帮助别人。——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