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第六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傳六1】「日光之下。」
傳道者常提說「日光之下」,這不是本書之要點嗎?如果你的視界只限於日光照耀之處,你的領域就沒有正確的觀點,不能看見人生的真諦。如果世界與時日是一切,我們就局限於很狹窄的地方。你又怎樣會相信這位全智的創造者是存在的,除非你能看見更多更大的境界。我們似乎只有物質的觀念,除非相信在日光之上尚有很多的事物。其實太陽與其他的行星,在那偌大存在的宇宙中,只是一個小小的斑點。
基督徒的心靈啊,讓你我超越在日光之上。那裡不再有時日,因為主是永恆的光。我們要在天上與祂坐在一起再往下看,芸芸眾生真是微乎其微了。王國與軍權也微不足道,我們的苦難實在是至輕至暫的!我們的家產與永存的基業都不在日光這邊。
我們應該生活的高處,該在日光之上,只有在基督裡才有可能。使徒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你要不屬這個世界,就該尋見另一個世界,你求得比日光更明亮的,日光就失色了。
求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 邁爾《珍貴的片刻》
【傳六3生不如死?】作者在這裡用一個比喻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這是不可思議的,你在世上最少還有一點榮華富貴,為什麼那胎比你還好?因為世上的榮華富貴沒有讓你享到福,而有很多的憂患、擔心、生氣(看到兒子的爭執、看到自己這麼多東西怕被人搶走、因為忙碌要維持自己這麼龐大的事業),就更沒有時間享受了。這大公司叫你更忙、更累、更不能享受,就真的像托爾斯泰小說裡魔鬼給人的東西,就是不斷的飲鴆止渴、不斷給你更富裕的東西,叫你更不能享受這些富裕。公司更大,叫你更為公司擔心;小孩更多,叫你更為小孩擔心,希望他們都有成就;有成就,更為他們擔心,希望他們成就更大;那就變成一個網羅。——
康來昌《傳道書》
人的愚昧,在於不知道自己的極限,總是想作自己力量範圍以外的事,要求取超越自己智力範圍以上的知識,要積聚自己所無法消費的資財。
現代人可以輕易的說:“人定勝天”,以為憑藉科學的幫助,沒有不可能的事,實在是愚昧得夠可笑的。其實,不必須這樣說,人的裏面都有個雅各,要與神較力(何一二:3-4),總不肯罷手。這都是由於人不知道自己有限(傳六:10-11):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
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
人從早以來,中了魔鬼的詭計,就有這與神相爭的傾向:神吩咐他修理看守伊甸園,他竟想同神一樣,監守自盜,違背神的命令,採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來吃(創三:1-19)。結果神的咒詛臨到,那背叛的毒素,也流傳在人的子孫中。
人的驕傲,使他忘記自己品質的低賤。神用塵土造的人,竟然像瓦片同造它的主爭論:“泥土豈可對摶弄它的說:‘你作甚麼呢’?”(賽四五:9)還有比這更不正常的事嗎?人該知道生命的有限,若不是神的手托住,人就粉碎無用。
人忘記自己力量的有限,以為居高臨下,可以作霸主。驕傲的以東人,以為自己據守山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誰也奈何他不得。神卻定了將他腳下的地拿走:“誰蒙揀選,我就派誰治理這地。誰能比我呢?誰能給我定規日期呢?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耶四九:19)
約伯以為自己沒有犯罪,朋友辯論不能折服他;他想能與神對辯講理:“祂本不像我是人,使我可以回答祂,又使我們可以同聽審判。”(伯九:32)那是因為他的智慧有限,不知道自己可憐的情形。到神說話質問他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是何等無望愚昧,“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二:5-6)。
頑強自義的掃羅,以為信從主道的人是異端,必須迫害,加以剪除。到了大馬色的路上,主向他顯現,對那匹凶猛不羈的野馬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徒二六:14)他悔改了,變成了馴服有用的使徒保羅。
甚麼時候你放棄與全能的主相爭呢?祂必得勝。── 于中旻《傳道書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