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以赛亚书第二十四章拾穗

 

【赛二十四1「看哪,耶和华使地空虚,变为荒凉;又翻转大地,将居民分散。」

  〔暂编注解〕在末日 因各种严重灾祸 人口将减少(6)

         使地空虚。像以赛亚所有的预言信息一样,本章的信息原来是针对肉身的以色列的,描述了如果以色列保持忠诚,神会如何使地荒凉,并制胜以色列的仇敌。但由于以色列的悖逆,这个预言就像其他原来针对他们的预言一样,将应验在神今日的子民身上。在启20章中,约翰用本章描写大地的语言,来描述一千年中地球荒凉的状态。

         以赛亚已详细讲述了神对于各个国家的惩罚(赛13-23)。现在他预言的异像转到了整体历史的广阔场面。在赛24-28章里,他描绘了神的子民得救,他们的仇敌被打败的最后几幕。在赛24章中,以赛亚展示了这个地球(第2122节)在地上的列王被制服以后,万军之耶和华“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掌权之前(第23节)的生动画面。

         翻转大地。直译是“使其表面遭到破坏”。形象的描写了基督复临时世界的可怕的震撼(见诗46:1-3 6 8;启6:1616:18-20)。

     1-3无一社会阶层能逃脱神的审判,连祭司也不例外。

     113 即将来临的审判将会审判全地(1 4节)各阶层的人(2节),并且会除去所有的欢乐(713节)。只有一小撮余民得以幸存(6 13节)。

         1-13  大地荒凉。

         1~13末日的审判与祝福。是13-23章关于列邦预言的结论。此前 以赛亚宣告神对特定国家的审判。从本章开始 以赛亚从广义角度预言神在世界末日对人类、宇宙的审判、祝福 论及和平与安全的伟大时代。这论及历史终结的经文与新约启示录比较 称为以赛亚小启示录。

         1-23  普世受审判。

         24:1~23世界末日的混乱。与耶稣在太24章论及的末世情形有深切关联。在世界末日 全地都将归回创造之前的荒凉 整个社会都将沉沦 陷入完全的混乱。社会混乱或无秩序是最可怕的灾祸之一。因此 神甚至动用属世权力维持社会秩序(13:1 2;彼前2:13)。然而 神审判世界的那日 会收回这种权力 惟有他掌管全地。日月都抱愧蒙羞 世界一片混乱。本章以14-16b为中心 分成两个部分。14-16b论及圣徒即使在惨淡的光景中 也会更加热切盼望天国的到来 在世界各地扬声颂赞主。前后两部分主题相同 以赛亚使用渐进的表现手法 使前部分的灰暗在后部分达到高潮 23节记述神末世性的介入。

         24:1-27:13  末日的审判:本段可视为13-23章有关列国受审的总结 预言神对普世的审判及对选民的救赎。本段流露出启示文学中浓厚的末世色彩(参56-66; 9-14), 因此有学者称它为「以亚赛书的启示录。」

       本章的开始(二四二七)是以赛亚书的启示,因为它谈论到大灾难时期的审判和千禧年时期的祝福。

     本章至二十七章预言末后的日子神的审判和祝福,是神最后战胜邪恶的日子。此数章在结构上为1323章的总结。

 

【赛二十四113 描绘城市的荒凉】这篇城市哀歌流露的祈求,呼应苏美文学的《吾珥被毁悼词》的风格,以及其他表达城市陷落的近东文学作品。两者的比照包括一片荒芜的描绘;不论阶级高低,无人得以幸免;大自然界先前能滋养人,现在什么也不出产。苏美哀歌还提到凶猛的暴风、干旱、饥荒,以及堆积在街上、没有掩埋的尸体。埃及主前十二世纪《奈费尔蒂的异象》也描述了因着太阳消失与运河干涸的咒诅而光秃秃的大地。巴兰的预言(见于代尔阿拉,时维主前700年)描述愤怒的众神「将天锁起来」,把所有人变成拾荒者,甚至强迫王子穿破衣,祭司「有汗臭」。──《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2「那时百姓怎样,祭司也怎样;仆人怎样,主人也怎样;婢女怎样,主母也怎样;买物的怎样,卖物的也怎样;放债的怎样,借债的也怎样;取利的怎样,出利的也怎样。」

  〔暂编注解〕「出利的」:指负债者。

     在基督复临的时候,没有一个阶层是蒙悦纳的。大家都遭受同样的灾难。不同肤色,不同职业,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要一样被毁灭(见启6:1519:18)。

 

【赛二十四3「地必全然空虚,尽都荒凉。因为这话是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人犯罪受罚,连累大地也受咒诅(参创3:17)。

     在基督复临的时候,活着的恶人都要被杀;所有义人将与祂一同升天(见耶25:30-33;路17:26 29 30;帖前5:3;启19:11-2120:4-6)。所以地球将无人居住(见耶4:25)。

 

【赛二十四4「地上悲哀衰残,世界败落衰残,地上居高位的人也败落了。」

  〔暂编注解〕大地如枯萎的植物,因人的罪受牵连。

       居高位的人也败落了:那日 所有人都将灭亡。以赛亚惟独谈到平常自以为高、自以为傲、自以为强的骄傲之人的灭亡 因为:①他们的灭亡 更能彰显神的权柄;②他们要按照自夸、自高的程度 在神面前首先要负责(2:11-17;3:1)

         那些占据最高位置的人,那些视自己高人一等的人,将被神降卑(见赛2:11 12 1713:11)。

     4-9  地上荒凉的情景。

 

【赛二十四5「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因为他们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

  〔暂编注解〕“永约”。可能指神在洪水以后与挪亚所立的约(创九817),或指祂总体的诫命。

       地上居民触犯了刻在人心的律法(参罗2:15),破坏了神与全人类所立的约(参创9章挪亚之约)。

     因为……背了永约:这正是他们受审判的原因。神在末日施行审判 因为世界充满挪亚时代的罪恶(6:5) 世人悖逆属灵之父及帮助者——神的旨意 随从显而易见的情欲(5:19-21)。这是背弃神人之间所立的“永约”的恶行。神应许“若听我的话 遵守我的约 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9:8-17;19:5;7:9);“若背弃我的律例 不遵守我的诫命 就是我的仇敌”(89:31 32)。因此 这些人按着永约蕴含的旨意 受到审判是理所当然的。

         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神是圣洁的。祂赐下祂的律法,使人保持纯洁并使世界不受污染。如果人类拒绝那部律法,就玷污了自己和他们所居住的世界。罪的毒素已经污染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和所呼吸的空气(见创3:17;民35:33;诗107:34)。随着时光的流逝,地球变得越来越败坏。如果神不干涉,罪恶将完全败坏人类,使生命不可能继续存在(见创6:5 11 12)。

         永约。见耶31:31-33;结16:60注释。

 

【赛二十四6「所以地被咒诅吞灭,住在其上的显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

  〔暂编注解〕「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犯罪的人民被咒诅,如火烧一般。

       审判的第一个结果 许多人受到神的咒诅 被“烧灭众敌的烈火”(10:27)及“忿恨之火”(30:27)焚烧 所剩无几。此预言可从属灵角度理解 亦可理解成历史性预言 照着字面意思 因世界末日的大争战 人口必急剧减少。

         被咒诅吞灭。罪恶的创始者不是神,而是撒但。他必须对罪的咒诅负责。到处都有罪恶的势力在活动。到处都可以看到撒但的作品。那恶者的作为表现在疾病和死亡,地震和风暴,火灾和洪水之中。违背神的律法所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繁荣,而是患难,瘟疫,痛苦,最后是死亡。

         焚烧。可能指第四灾(启16:8 9)。

         剩下的人稀少。可能指剩下的义人。他们没有受到神的惩罚。

     6~13世界所要受到的审判。如同1-4 记录犯罪的世界所要受到的审判。

 

【赛二十四7「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心中欢乐的俱都叹息。」

  〔暂编注解〕新酒悲哀。葡萄园遭到了毁灭。地上的果实在第四灾的炽热中衰残了(启16:8 9)。收获者快乐的的歌声止息了,因为土地荒芜了。

       7~9审判的第二个结果 被神咒诅的土地不再出产。在世界末了 人们不能再享受物质文明。从属灵角度 揭示了追求属世快乐与享受 必带来末后的痛苦。

     7-9   地上的葡萄也遭殃,再无收割、欢乐的庆祝;世人也再无节日可供欢乐。

 

【赛二十四8「击鼓之乐止息,宴乐人的声音完毕,弹琴之乐也止息了。」

  〔暂编注解〕击鼓弹琴。当人类经受末日的可怕灾难时,他们将无法再享受“欢喜”或“快乐”(见耶7:34;耶16:925:10;启18:22;参结26:13;何2:11)。

 

【赛二十四9「人必不得饮酒唱歌;喝浓酒的,必以为苦。」

  〔暂编注解〕平常使人喜悦的酒(参士9:13; 104:15),如今即使喝下也觉苦涩。

       葡萄酒可为宴乐助兴 没有葡萄酒 只能以毒酒代替。沉痛的心情使酒苦涩无比。任何方法都无法安慰末日的罪人。

     饮酒通常伴随着宴席和娱乐。到那日,神将把欢宴变成悲伤,把欢歌变成悲叹(摩8:10;参但5:1-6)。

 

【赛二十四10「荒凉的城拆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都不得进去。」

  〔暂编注解〕“荒凉的城”。直译作:混沌。相同的希伯来字词用于创世记一章2节。

         荒凉。希伯来语是tohu。(“混乱”,“空虚”)。该词在创1:2中译为“空虚混沌”。不知这里的“城”是代表巴比伦(见耶51:8),“荒凉”代表它道德败坏的状况(见撒上12:21;赛41:29),还是该“城”和它的荒凉都象征整个世界。这两种解释均符合上下文和圣经的要旨。世界将回到最初混沌的状态。

       10~12审判的第三个结果 被掳与毁坏。随着末日接近 人越来越失去安定与和平。就灵性而言 罪人的灵魂无法安定 彼此掳掠、毁坏(24:6 7;提后3:1-4)

     10-13   地面恍如废城,生存者无几。

 

【赛二十四11「在街上因酒有悲叹的声音,一切喜乐变为昏暗,地上的欢乐归于无有。」

  〔暂编注解〕因酒有悲欢的声音。人们想用醉酒来逃避灾难。

     一切喜乐变为昏暗。喜乐的太阳已经下山;永恒的夜幕已经落下(见耶8:20)。人们终于认识到,在生命中排斥生命之光,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夜晚。

 

【赛二十四12「城中只有荒凉,城门拆毁净尽。」

  〔暂编注解〕那“城”(第10节)满目创痍。全世界一片荒凉,没有亮光或生命。

 

【赛二十四13「在地上的万民中,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

  〔暂编注解〕橄榄树。见赛17:6注释。以赛亚在地球毁灭的异像中,看见了余民的得救(见赛1:910:20-2211:11)。他们像“被大风摇动”(启6:13)后树上留下的少数橄榄,或收获结束后剩下的少量葡萄。

 

【赛二十四14「这些人要高声欢呼,他们为耶和华的威严,从海那里扬起声来。」

  〔暂编注解〕「海」:大概指地中海。

       「从海那里」显示余民留居海外。

         当全地都因临到世界的恐怖而哀哭切齿的时候,义人将发现自己的悲伤变成了快乐。他们永恒喜乐的清晨已经来到(见赛25:8 9)。

         14-16  神的审判过后,余民(即「义人」; 16上)必欢呼歌颂。

     1416 “他们”。大灾难时期的信徒。虽然他们本身也要接受审判,但却因神最后要审判邪恶而欢呼。

         14~16这些人:剩下的人 未背弃信仰、持守永约的少数圣徒。海:世界各地。在东方:字面意思 犹大的东方。众海岛:犹大的西部 即西方。地极:世界的两端(28:18-20)。强烈暗示末日全地将一片混乱 但神的福音事工与圣徒的赞美之声不会间断 带给末世圣徒极大的盼望(3:16-18)

 

【赛二十四15「因此,你们要在东方荣耀耶和华,在众海岛荣耀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名。」

  〔暂编注解〕「东方」、「众海岛」:显示由东至西,余民纷纷称颂主。

       你们要……荣耀耶和华。义人有充分的理由荣耀神。要不是祂救赎的恩典,他们将和世界一同毁灭。

     东方。希伯来语是'urim。源于'or(“光”)。'urim也可能根据曙光的位置指“东方”。“众海岛”可能指地中海的岛屿,在诗歌中代表“西方”。Yam(“海”)常常理解为“西”,如创28:14;民34:6等。如果赛24:15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指到处都有人赞美神(见第16节)。

 

【赛二十四16「我们听见从地极有人歌唱,说:“荣耀归于义人。”我却说:“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诡诈的行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

  〔暂编注解〕「义人」:这些余民蒙神救赎,被称为义。

       「诡诈的行诡诈 ...... 大行诡诈」:形容列国行恶的情形。

         我却:先知关心世界的罪恶与神的审判。诡诈的:犯罪的犹太人与不敬虔的人 23节再次指出在大审判台前(25:31-33;20:12) 行诡诈是施行最后审判的原因 这在历史中不断得以成就。从历史的角度看 在属灵上诡诈的人指所有违背真理的人。随着经文记载 审判气氛逐步加重 描绘人奔向终点的悲惨光景。

         荣耀归于义人。有赞歌献给义者基督(见第15节)。在这样的时刻,把“荣耀”献给人是不合适的,不管他是多么“义”。参启19:1-6所记录全宇宙在此时颂赞神。

         我消灭了。原文含义不明。直译可能指“我很贫乏”。先知似乎暂时从将来的荣耀转到目前的耻辱和悲惨。“贫乏”是神惩罚的结果,象征荒废和悲伤(诗106:15;见赛10:16;参17:4)。以赛亚简要浏览了神的子民在得救时的快乐之后,转向了失丧者的苦难和失望,并继续描写将来可怕的惩罚。

         诡诈。当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困境是由于他们诡诈对待神时,已经太晚了。参该词用于出21:8。暗示违背人是非观念的行为。

     16-20先知为要来的大审判哀伤,反应与上段余民的欢呼成一强烈对比。

 

【赛二十四17「地上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近你。」

  〔暂编注解〕「恐惧 ...... 网罗」:比喻审判。

       这里描述了落到恶人身上的一连串恐怖和灾难。耶48:44也描写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惩罚。任何恶人都躲不过最后的七灾的影响(赛24:18)。逃过了一个会落入另一个,逃过另一个就会落到第三个。

     17-18   全地人民不能逃脱神的审判。

 

【赛二十四18「躲避恐惧声音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天上的窗户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

  〔暂编注解〕「天上的窗户都开了」:挪亚时代,雨水从天上倾倒下来;同样,在末日,神的审判也要倾注地上。

       「地的根基」:古人以为地是由根基(或柱子)支撑着。

         天上的窗户。厄运迟早会来临。死亡和毁灭从四面八方来到。自然的秩序全都打乱了(参创7:118:2)。现在从天降下的将是火而不是水(诗50:3;彼后3:7 10 12)。

         根基。大地仿佛被神的声音所震撼(诗46:2 3;赛2:19;来12:26 27;启16:18)。

     18~20天上的窗户……地的根基:大自然的秩序在世界末日将完全改变。为准备新天新地(为新人而造的新世界)的到来 目前的自然界将与罪人一起完全消灭(彼后3:10-13)

 

【赛二十四18 天上的窗户】这个喻意用语形容水从天上泄洪般倾倒,也从地府喷涌出来所造成的灾害效应,请参看:创世记七11注释。这幅光景是彻底的毁灭。──《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19「地全然破坏,尽都崩裂,大大地震动了。」

  〔暂编注解〕全然破坏。希伯来语是parar。直译是 “使之来回摇摆”。parar 在伯16:12中译成“摔碎”。

       大大的震动了。希伯来语是mut。直译是 “使自己摇晃”。

     19-20描绘大地在审判中所产生的变化:震动、东歪西倒、最后塌陷。

 

【赛二十四20「地要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又摇来摇去,好像吊床。罪过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复起。」

  〔暂编注解〕「好像吊床」:原文指临时用枝子和叶子盖搭的房子,比喻地的单薄。

     又摇来摇去,好像吊床。直译是 “摇来摇去,好像棚舍”。“ 棚舍”是葡萄成熟时为守夜而临时搭建的(见赛1:8)。赛24:19 20的原文没有证据表明在神的大日,地球会离开原来的轨道。这里只是指基督复临时的地震。那无疑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可怕的震撼(见启16:18-20)。地球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山脉将从根基上动摇。海岛将挪移离开本位。地球的表面将会隆起,就像风暴中的海浪(见诗46:2 3 6)。使徒彼得(彼后3:7 10-13)提供了世界毁灭的另一幅形象的画面。神要在废墟中创造“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赛二十四21「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惩罚高处的众军,在地上必惩罚地上的列王。」

  〔暂编注解〕“高处的众军”:可能指犯罪的天使(比较彼后二4)。

       “高处的众军”。直译作:天上的众军。大概指同样要受到审判、叛逆的天使(林前六3)。

     「高处的众军」:指天上灵界里掌管地上列国的恶势力。

         高处的众军。希伯来语是marom。指第4节“地上”“居高位的人”。但该词在第18节是指 “天”(创7:11)。赛24:21“地上的列王”暗示“在高处必惩罚高处的众军”是指撒但和恶天使。保罗说撒但是“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2:2);看不见的邪恶首领乃是“天空”中“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弗6:12)。保罗在林前15:24 25中提到它们已被基督所征服。以赛亚预见了恶天使和恶人都遭惩罚的时候(见太25:41;彼后2:4 9;启20:10-15)。

         21-23  耶和华作王。

 

【赛二十四22「他们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狱中,并要囚在监牢里,多日之后便被讨罪(或作“眷顾”)。」

  〔暂编注解〕像囚犯。撒但和随从他的恶天使,就是第21节“高处的众军”,以及“地上的列王”,现在都“聚集,像囚犯”。前者被拘禁在满目创痍的地球上(第131920节)。地球成为他们的监狱达1 000年之久(见启20:1 2 7注释)。后者则被拘禁在坟墓之中(见启20:5注释)。

       牢狱。希伯来语是bor。“水窖”。在地上挖出来存水的。在干旱季节或不用作“水窖”时,可用来羁押囚犯(见创37:20;耶38:6-13;亚9:11等)。“牢狱”也是“坟墓”的同义词(诗30:3;诗88:4 5;赛14:1538:18等)。

     多日之后。即一千年之后(见启20:2-7),撒但将暂时被释放。死了的恶人将要复活。他们要准备攻打新耶路撒冷(见启20:7-9注释)。

 

【赛二十四22 牢狱里的囚犯】从这段经文的末世特色而言,作者很可能是在描述他界力量(天使),而非人间的国王,想要与神的力量匹敌而被囚。旧约的模式多为国王被处决(见:士八21;撒上十五33),或是被迫谈判投降条件(撒下十19)。马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献,诸如波斯时期的古列圆柱所描述,神像被「囚禁」起来。长时间囚禁在地府,后来在启示录(十九20~二十15)与《以诺书》十八16的天启异象中更见完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23「那时,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

  〔暂编注解〕当耶和华的荣耀在基督再来时显现,“月亮”和“日头”都要变得暗淡失色(启二一23)。

       「月亮要蒙羞 ...... 惭愧」:指在神的荣耀显现下,日月的光辉黯然失色。

     「他的长老」:指管理神百姓的人,参出24:9-11。神在末日也会再显现 的荣耀。

         必有荣耀:天上的撒但与地上的邪恶势力都灭亡后 神降临在锡安山 新天新地、永恒国度的主人——神末世性地介入历史中 平定一切。光照世界的日月都将在真光——神的面前黯然失色(21:23)

         日头要惭愧。与基督的荣耀相比,最辉煌之光也黯然失色了(见赛60:19 20;启21:2322:5)。

         万军之耶和华必……作王。指光荣胜利的日子。那时圣徒将在永恒的快乐和荣耀中与基督一起作王。新耶路撒冷要成为地球的首都。基督将永远在这里作王(耶3:17;但2:447:14;亚14:4 9;启11:1521:2-57:15-17)。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圣经精读本──箴言注解》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