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材料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拾穗

 

【赛四十九1 众海岛啊,当听我言!远方的众民哪,留心而听!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

  〔暂编注解〕“自我出胎…就选召我”:先知耶利米和使徒保罗的蒙召与此相似(耶一5;加以15)。

         众海岛啊。以赛亚对地中海沿岸的外邦民族说话。本节开始了《以赛亚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赛49-53章)。其中神的“仆人”主要指基督(见赛41:8注释)。这个部分的主题是神的“仆人”和祂在这个世界的光荣使命。以色列要复兴,外邦人要召集。

         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基督从受孕的时刻起,就已分别出来要从事拯救人类的目标(太1:20 21)。这是有关弥赛亚和祂工作的无与伦比的预言。

       1~6本节至6节为第二首“仆人之歌”。这仆人自出胎便为神选召,他与四十二14第一首“仆人之歌”中的仆人相同,有复兴以色列的使命,并要光照在黑暗中的外邦人,施行救恩到地极(6节)。从2节看,这仆人有先知的职分,为神有力代言人;但他最后要完成神的大计划。这里关于仆人的话可以是以赛亚,但要到耶稣基督这位弥赛亚来到世间后,才在祂身上完全应验。

         1-6  受苦的仆人复兴以色列:本段是第二首仆人之歌(参42:1-4注), 描述这仆人的蒙召,指出他受托的使命是要复兴以色列,并作外邦的光,向世界施行拯救。他就是第一首仆人之歌所论说的那位「仆人」,而不是也有「神的仆人」之称的以色列民族(参42:18-19)。

     17 “仆人”。这里指弥赛亚(比较四一8,四二1),祂被称为“以色列”,因为神的一切期望只在祂里面实现(四九3)。祂的使命是叫以色列“归回”神那里,并为“外邦人”带来“光”(6节)。虽然祂第一次降临时被人藐视,但到了第二次降临的时候,祂却要受人敬拜(7节)。

         1~7弥赛亚的受难与荣耀。以赛亚的第二首“仆人之歌”。本书著名的四首“仆人之歌”分为三种:①关于耶和华的歌(第一首 42:1-9);②仆人之歌 关于弥赛亚的歌(第二、三首 49:1-6;50:4-9);③关于圣徒的歌(第四首 52:13-53:12)。其中 第一首主要讲述弥赛亚蒙召的神性起源 及此事工蕴含的神慈爱;第二首(仆人之歌) 预言以色列救赎事工的失败 反而为弥赛亚的普世事工提供基础。

         1~21以色列的救赎者。第三部分的第二段 主要围绕弥赛亚——耶稣基督的预言展开 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49-53) 描绘以色列的救赎者弥赛亚所受的苦难。后半部(54-57) 描述借着弥赛亚所受的苦难 以色列百姓得蒙救赎及得救后得享荣耀。经文中受难的仆人及他将治理世界的异象 不适用于历史中的任何人 只能指耶稣基督。圣经从创世记就开始预言耶稣 但从本卷书经文隐藏的含义 不得不承认圣经启示的神性权威 再次屈膝感谢神 将这些启示赐给我们。

         49:1~26弥赛亚的使命。第三部分第二段 主题比较单一 各章节的衔接也比较平易。本章分为三部分:①救恩的执行者、完成者、神仆人的第二首歌(1-7);②以色列得救后 锡安城再次被建造(8-23);③预言巴比伦将被攻陷(24-26)。看似②和③的顺序颠倒 不过 考虑到以赛亚发预言时 巴比伦尚未具备帝国的框架 可知此预言带出的冲击何等巨大。对当时的人而言 耶路撒冷被攻陷可能是意料中的事情 但巴比伦的变故却很难想象。所以以赛亚使用这种顺序。其实本书多次重复此类预言 参考当时的历史背景 就可以理解。以赛亚并未一味地简单重复相似的内容 乃是在不同状况中 讲述新的观点时加以重复。

         本章起至55章主要预言百姓从异域回归,锡安得以重建。

 

【赛四十九17 国王肩负上天赋予的拯救任务】古代近东的国王虽然从神明领受责任,他们通常自认上天是命定他们去征服,而非去解救。玛尔杜克的祭司与巴比伦城认为波斯古列王是拯救他们脱离暴君统治的救世主。汉摩拉比在其法典前言声称自己召聚伊辛城中四散的人民,庇护马尔基文城(Malguim)的人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2「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他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之中。」

  〔暂编注解〕仆人有先知的职分,代表神传讲信息。

       「刀」、「箭」:形容神话语的能力(参耶23:29; 6:17;4:12; 1:16):将刀藏在神的手荫,把箭藏在神的箭袋中,表示装备好,俟机行事。

     如快刀。即弥赛亚的信息是有效的。快刀象征神的道锋利穿透的能力(见何6:5;弗6:17;帖后2:8;来4:12;启1:1619:15 21)。

         。也象征基督的话语锋利穿透的能力。

         在祂的箭袋之中。神把基督隐藏起来,直到祂执行使命的时机成熟(可1:15;加4:4)。随着但以理所预言的时辰来到(见但9:25;可1:5注释),基督降临这个世界,迅速地完成祂的使命。

 

【赛四十九2 以刀喻口的意象】刀剑用来比喻先知的话(见:耶二十三29),在新约圣经比作神的话(例:加六17)。刀剑是攻击性的武器,所以此处的含义可能是激进主动的。希伯来文有一个「口」字(peh),也有「边沿」的意思,像「刀刃」。所以,这里可能是运用文字的双重意思。──《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3「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荣耀。”」

  〔暂编注解〕「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这与5-6节的内容( 仆人的使命是复兴以色列)似有予盾,这种对仆人模棱两可的描述是个大奥秘,只有在新约时代主耶稣身上才得到完满的答案:祂成就了神的计划,是理想的、不失败的「以色列」、义仆。

       仆人以色列:以色列”既可指整个以色列民族 亦可单指雅各(32:28)。本文指后者 如同雅各是族长时代蒙拣选的族长 在此与以色列同格的仆人就是指新以色列 是将要得救的所有仆人。

     见赛41:8注释。

 

【赛四十九4 我却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然而,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我的赏赐必在我 神那里。”」

  〔暂编注解〕暗示仆人的工作被人藐视、遭厌弃,但他在受苦中仍信靠仰望神。

     本节回答第3节对以色列所说的话。以色列中忠心的人因不幸而灰心。即将来临的巴比伦之囚使他们觉得继续盼所应许给以色列的光荣前途是徒劳的。日子似乎延迟,一切异象都落了空(见结12:22-28)。基督有时也这样因祂为人类的工作不受感激而深感失望。

 

【赛四十九5 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 神也成为我的力量)。」

  〔暂编注解〕这句话依然是弥赛亚说的。

     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KJV版为“虽然以色列聚集。”原文lo是“到祂那里”,而不是lo'(“不”)。九份希伯来语文稿,《塔古姆》,死海古卷1Qisa均为“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基督来,是要把以色列带回到神那里(见结34:11-16;太15:24)。

 

【赛四十九6 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暂编注解〕直到地极:叙述句 28:18-20是命令句。本文是神对耶稣的宣告 马太福音是耶稣对门徒的指示。耶稣命令门徒完成的使命 是神预先对耶稣的宣告。我们要相信耶稣及他的指示。

     虽然弥赛亚降临要像牧人那样招聚以色列中迷失的羊(见第5节注释),但祂“另外有羊,不是这个圈里的”(约10:16)。祂不但来作以色列的救主,也作全世界的救主(约3:16)。民族之间的障碍要破除(弗2:14)。祂希望的信息要传遍天下(太24:14)。

 

【赛四十九7 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

  〔暂编注解〕「本国所憎恶」:原意指在别的民中被人憎恶。

       「君王要看见 ...... 下拜」:意指以色列被掳之民命运扭转,重返家园,使外邦的首领感到惊讶。

         君王要看见。参赛52:15。弥赛亚要来作“仆人”(赛49:552:13;见赛41:8注释),被人藐视(赛52:1453:2 3)。但有朝一日地上最尊贵的人也会跪倒在祂脚前尊崇祂(见诗72:10 11;见赛45:2352:13-15注释)。没有一人比祂更受憎恨,也没有一人比他更受敬爱。因为祂自我降卑,获得了“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人在祂面前“无不屈膝”(腓2:8-10)。

     7-13  以色列民欢欢喜喜地回归:本段转而描述以色列民族:他虽被外邦君王辖制(「那被捆缚的人」; 9), 必蒙神引领从四面八方平安归回。

 

【赛四十九8「耶和华如此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你。我要保护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约”),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

  〔暂编注解〕神保证拯救以色列民归回本土。

       「使你作众民的中保」:参42:6注。

         「荒凉之地」:就是选民被逐离开的犹大地。

         如果这首仆人之歌是关于耶稣 就会出现一个难题就是:本诗歌的结束该在第8节还是在第7节。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本节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是指谁。参照其他经文 稳妥的解释是:诗歌应该在第7节结束 本节的“你”是指以色列民族 而非指弥赛亚。

         在悦纳的时候。指基督的生活和工作(见赛61:2;参路4:19)。基督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在神和人之间确立新约(见耶31:31-34;太26:28;路22:20;来8:6-13)。

         荒凉之地。这是比喻。弥赛亚要在祂的子民身上实现对先祖的一切应许。他们要与祂“同作后嗣”(罗8:17;参照加3:29;弗3:6;来1:14)。地球因为罪而在属灵上变得荒凉贫瘠,但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来到这个世界(加4:4)。借着祂,“医治的恩泽如洪流一般,倾泄在世人身上,永不阻塞,也不撤回,直到救恩计划完成在地球之上”。弥赛亚的来临开创了“耶和华的恩年”,“建立先前凄凉之处,重修历代荒凉之城”(赛61:1-4;参路4:18 19)。

     812 以色列在千禧年国度的复兴,以及当时的特征。

 

【赛四十九9「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

  〔暂编注解〕对那被捆绑的人说。见赛42:7注释。

         黑暗。就是无知与罪恶的黑暗。基督来到地上,是要作世界的光,引人出黑暗进入祂福音荣耀拯救的光(约1:4 5 93:198:129:512:35 36 46;彼前2:9)。

       9~10净光的高处:专用名词 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山 指没有树木花草生长的荒山秃岭 荒芜的世界。必有食物:以赛亚将圣徒比作软弱的羊群。满有怜悯的牧人牵引羊群 带领他们进入神应许的祝福之地(10)

     9-11  有关选民回归途中的描述,另见40:11; 41:18; 43:19-20

         9~13以色列的恢复。将第8节悦纳的时候与拯救的日子进行比较 本段论及激动人心的解放与恢复 似乎与以色列的禧年制度有关(61:1 2;25:10)。不过 此自由、恢复的喜乐超越以色列政治上得到自由、恢复的意义 暗示圣徒从罪中得释放的自由、恢复。

 

【赛四十九910 复兴的特点在亚述文学,公义国王的治权会伴之以繁荣昌盛、敬神殷勤、快乐、囚犯得释、病得医治、用油膏抹,并且给有需要的人衣食等现象。雅巍复兴祂的子民也有这些特色,同时也是弥赛亚的形像特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0「不饥不渴,炎热和烈日必不伤害他们,因为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

  〔暂编注解〕不饥不渴。这是牛羊受到温柔牧者的看顾,不缺草场也不缺水的画面(见诗23章;约10:11 14)。

     炎热。来自沙漠里干热的风。

 

【赛四十九11「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

  〔暂编注解〕大路。用来向各国传扬福音,并让人到耶路撒冷去敬拜真神的(见赛11:1635:840:362:10注释)。

 

【赛四十九12「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秦”原音作“希尼”)。”

         这些人是『从远方来从北方、从西方来从秦国来。』我们就是这些旅客,离了我们地上的家乡,要往新耶路撒冷去。

  〔暂编注解〕从本节可知,以色列人打散后将分布甚广。“秦国”(原文作()曾为上一世纪不少学者解释为中国,但死海发现的《以赛亚书》古抄本(),《以西结书》二十九10及三十6作“色弗尼”(),指住在古埃及南疆的人。《耶利米书》四十四1说其地早有犹大人居住。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尼罗河上游地区的一座小镇,主前六百年已有犹大人居住的遗迹,故“这些从秦国回来”一语是说“这些从极南方来”。

       “秦国”。原文作:希尼。其位置不能确定,可能是埃及的阿斯旺(Aswan)。

     「秦国」:曾被解释作中国,但更合理的是指当时埃及的最南界,尼罗河上游一带的地区;考古学家发现其中一城镇于主前六百年已有犹大人居住的遗迹。

         从远方来。以色列人流亡者要从远方回到故土。从地极也有人来就近真光(见第11节注释;见赛56:6-8)。

         希尼。显然指犹大的南面或东面,因为北面和西面已经提到了。这也许是很远的地方。关于“希尼”,有各种推测,但都未能确定。传统的解释是指中国,其依据是希伯来语Sinim,与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统治中国的“秦朝”( Ch'in)发音的相似性。中国很早就与西方国家有商业上的往来。在埃及古城底比斯,就发现了写有中文的陶瓷品。波斯的犹太人似乎也与中国的丝绸商人有交易。但在以赛亚的时代过去多世纪之前,没有证据证明Sinim Ch'in 是指中国的。由于缺乏历史证据表明是指中国,有些学者认为应为Sewenim)或Syene,即位于埃及北部的阿斯旺。亚兰语似乎确认这一说法。死海古卷1Qisa为‘Sewenyyim“,似乎也倾向于指Syene。七十士译本为“波斯”。也有人认为这是指位于汛旷野的西奈(出16:1),腓尼基或北阿拉伯沙漠。

 

【赛四十九12 亚斯旺(和合本小字:希尼)】希尼是尼罗河第一瀑布边的城市,是古埃及与努比亚的南方边界。该地后来在希腊文献被称为伊里芬丁,也就是今天的亚斯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九12秦国是指那一国?】

答:先知以赛亚说,「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赛四九12)。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在人蒙神悦纳施行拯救的时候,必有四方之民来到耶路撒冷聚集,(赛四九513)。此处所提到的秦国所在地,可从下列几点探索一知梗概。

1 在以上这节经文中已经说到西北二方,则秦国之地必属东南两方面,可指为巴勒斯坦以南诸地区而言。

2 有神学家认为秦国乃是指为波斯国的一个区域,或是远东的一个民族,或指自古居于印度古示Kush山农之示拿人Shi-nas而言。

3 考秦字原文作希尼(赛四九12小字),如英文本秦国译为The Land Of Sinim希尼地。在希伯来及亚拉伯语文,皆称中国为Sin 中国人的单数是Sini 众数是Sinim. 一般认为国音Tsin秦字之发音,与Sin相近,故多以为这希尼地即指中国而言。其主要之见解,系指以色列人散居四方,逾散逾远,(赛十一11),在主前三世纪时,他们已经住过中国,及至他日回归故土,必有远自东方之中国来者。且考中国古史,自主前十二世纪经商之外国人即已有之,西商之来中国,亦始于第十世纪。中国与印度通商极早,因此与远西各国亦已间接往来,中国之名早已闻于亚细亚之西部。故以赛亚所指之希尼地为秦国之意,乃为中国之境域,实无足怪,我亦以为然也。——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赛四十九13「诸天哪,应当欢呼!大地啊,应当快乐!众山哪,应当发声歌唱!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怜恤他困苦之民。」

  〔暂编注解〕对神所施的救恩发出颂歌回应。

       诸天哪……大地啊:天与地曾作为神宣告审判以色列的证人出现(1:2) 此处却应邀参加以色列得救的筵席。天与地以人为中心 共欢喜同忧愁。人类得救的喜乐会再次充满整个宇宙(8:18-25)

     诸天哪,应当欢呼。见赛44:23注释;参诗96:11 12

         已经安慰祂的百姓。见赛14 1540:1节注释。

 

【赛四十九14「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

  〔暂编注解〕表示面对如此惊人的拯救应许 却还有人心存怀疑。

         神对于祂的子民有伟大的计划。他们却以为祂忘记了他们(见赛40:2754:6 7注释;参诗137:1-4)。

       14-23  锡安要再度繁荣:本段以犹大首都锡安为中心。主前五八六年犹大沦亡后,锡安城便陷于颓垣败瓦中,荒凉一片,神似乎已忘记祂的圣城(14),让她悲惨过活,好像丧子独居的寡妇(21上)。在此神安慰百姓,保证祂并没有忘记锡安(15),必使她获得重建(16-17   以色列民要回归居住(18),届时必因居民太多致容纳不下(19-20   锡安不用惊奇(21),因她的儿女必被召回(22-23上),她便知道神是信实的(23下)。

     1423应许锡安城得以重建(1617节),人口众多(1820节),兴盛于世。以色列在受苦之后得到保护和看顾(四十九2223)。

         1426 耶和华在此鼓励将被掳的子民。祂没有忘记他们(1418节);祂把他们领回本国(1923节),并惩罚他们的仇敌(2426节)。第1921节所描述的一大群人的归回,必定在从巴比伦归回的少数余民以外,所展望的是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太二四31)。

 

【赛四十九15「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暂编注解〕母亲对儿女的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以赛亚用母爱来比喻神对祂子民的爱。

     15~21神确认应许。神再次回答心存怀疑的以色列 表明了神对以色列的深深的爱。神站在毫无资格得到救恩的罪人的门口 不断敲打人的心门(3:20)。从神充满眷爱、怜悯的呼唤中 人应当学会信靠、盼望 认识到背叛神的严重性与可憎性。

 

【赛四十九16 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

  〔暂编注解〕「你的墙垣」:指锡安城完美的墙垣;表示神有重建的计划。

       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墙垣意味着人生活的保护网。神了解并纪念圣徒的生活。已被掳至巴比伦的以色列 墙垣已倒塌 毫无希望可言。然而 在神看来 墙垣依旧耸立在原处。全知全能的神 按旨意成就预言。在神看来 墙垣丝毫无损地屹立着。

     将你铭刻。以色列担心神忘记了祂对他们列祖圣约的应许(见第14节注释)。以赛亚时代以色列的状态似乎证明了这种遗忘。但以赛亚宣布,他们没有理解神对他们民族的爱是多么深沉和恒久(见申7:78)。在永恒的岁月里,基督手中的钉痕将永远见证祂对罪人的爱(见约15:13)。

         你的墙垣。就是锡安的城墙,象征的国家力量和幸福。

 

【赛四十九16 铭刻在掌上】该意象指的是耶路撒冷会刻在(或刺在上面,不过纹身在利未记十九28被禁止)神的肉上,所以会永远在祂心上。请参四十四章5节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7「你的儿女必急速归回,毁坏你的、使你荒废的,必都离你出去。」

  〔暂编注解〕你的儿女。指被掳的犹太人。他们将回来重建尼布甲尼撒所毁坏的耶路撒冷城墙(王下25:10)。

     毁坏你的。亚述人,或特指巴比伦人。毁灭耶路撒冷的人自己将遭到毁灭。

 

【赛四十九18 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他们都聚集来到你这里。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必要以他们为妆饰佩戴,以他们为华带束腰,像新妇一样。」

  〔暂编注解〕像新妇一样:从巴比伦归回的俘虏 重建耶路撒冷 其属灵意义象征新约时代悔改圣徒的聚集——教会(12:22 23)。圣经将教会——新耶路撒冷 描绘为等候新郎耶稣的新妇(19:7)。如同旧约时代 被掳归回的人将耶路撒冷建为光照邻邦的新都市 今日教会也当借着真正悔改的圣徒的善行 保持等候主的新妇当有的纯洁、美好。

       他们都。即回归的流亡者(见赛60:4 5),和悔改的外邦人一起,重建立锡安的城墙(赛60:3 4 10)。

     以他们为妆饰佩戴。这里描写锡安住着居民,就像新娘佩戴着妆饰一样。回归的流亡者和悔改的外邦人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优雅美丽的装饰(见赛62:3;玛3:17)。

 

【赛四十九18 新娘的装饰】以色列的新娘穿戴刺绣的袍子、珠宝、特别的束腰,还有面纱。在这节经文,新娘束着刺绣的腰带。美索不达米亚有不少文献记载两家为了婚事交换礼物,却甚少提及新娘的衣着,或是婚礼的仪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9「“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

  〔暂编注解〕显为太窄。犹大将重新住满居民。如果回归的百姓能保持忠心,人口的增加就会使原来的领土显得太小(见赛54:2 3;亚10:10)。

     吞灭你。见第17节。

 

【赛四十九20「你必听见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说:‘这地方我居住太窄,求你给我地方居住。’」

  〔暂编注解〕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因战争与饥荒失去许多儿女的耶路撒冷 重新得到儿女。仿佛亚当得到塞特代替亚伯一样(4:25);又如房屋倒塌失去十个儿女的约伯 重新得到十个儿女一样(1:19;42:13)。属灵意义 日后外邦人将借着耶稣基督的受难 立志相信耶和华 他们将会补偿基督因被钉十字架受损的荣耀 一心一意服侍基督。撒迦利亚用“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玩耍”(8:5)来表达此景象。

     锡安曾丧失了她的儿女,并被她的丈夫耶和华所抛弃。但她重新会有儿女(见赛54:1)。

 

【赛四十九21「那时你心里必说:‘我既丧子独居,是被掳的,漂流在外,谁给我生这些,谁将这些养大呢?撇下我一人独居的时候,这些在哪里呢?’”」

  〔暂编注解〕谁给我生这些?锡安以为自己已被抛弃而独居(见第14节注释)。她完全不理解她后来的状况(见赛54:1)。

     被掳的。在预言巴比伦之囚的时候,以赛亚在圣灵的感动下说到以色列在“巴比伦的河边”的经验(诗137:1)。

 

【赛四十九22「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暂编注解〕「竖立大旗」:参11:12注。

       「抱」、「肩上扛」:暗示以色列余民得到保护和看顾。(参23的「养父」、「乳母」)

         被掳的时期结束以后,列国将帮助犹太人回归故土,重建锡安(见拉7:158:25-27注释)。

     22~23向万民竖立大旗:11:10-12;13:2;18:3一同 借着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的历史事件 预表外邦人的归回及教会的胜利。

 

【赛四十九23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他们必将脸伏地,向你下拜,并舔你脚上的尘土。你便知道我是耶和华,等候我的必不至羞愧。”」

  〔暂编注解〕「将脸伏地 ...... 尘土」:卑躬屈膝的表现。有些学者认为本节是指锡安末后的荣耀,或是指新约教会有基督为首,外邦向教会降服。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向你下拜:两句话似乎彼此矛盾。前者指外邦国家虽并非出于本意 却帮助教会发展。例如,新约时代的罗马帝国统一天下,使基督教传遍世界。相反 后者指外邦人不得不屈服在福音面前。例如 罗马帝国曾千方百计逼迫基督教 最后却立其为国教。

     养父。地上的统治者将会帮助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归并重建锡安。

 

【赛四十九24 勇士抢去的岂能夺回?该掳掠的岂能解救吗?」

  〔暂编注解〕勇士抢去的?这是一句反问句。其回答在第25 26节。

         该掳掠的。死海古卷1Qisa为“暴君的俘虏”,似乎更符合上下文。

       24~26神超越的能力。就如在24节提到的问题 在古代社会 一个民族惨遭失败 其首都、王族与宗教都会遭到破坏 几乎不可能维持民族精神或重新独立。若要恢复自由 只有一条路 就是掳掠他们的国家被第三国占领 新征服者宽待他们。但这种情形几乎不可能发生。在属灵意义上 如同我们生来就是罪人 不能更改(26:10;王下14:6)。正如神摧毁仇敌巴比伦 救出犹大 他必从仇敌撒但手中拯救我们 赐给我们全新的自由。

     24-26  耶和华是救主、救赎主及大能者:当时有以色列人怀疑神的拯救能力,认为神不可能从强大的巴比伦手中把他们救出来(24),神于是强调祂不独要拯救以色列人,且报复他的仇敌(25-26)。

 

【赛四十九25 但耶和华如此说:“就是勇士所掳掠的,也可以夺回;强暴人所抢的,也可以解救。与你相争的,我必与他相争,我要拯救你的儿女。」

  〔暂编注解〕所掳掠的。首先指被亚述人和尼布甲尼撒俘虏的希伯来人。也寓指所有被撒但所俘虏的人。

       我要拯救。答案是强调性的。神能够而且愿意拯救。祂的子民没有什么值得惧怕的。他们不必关注压迫者的力量,而要关注他们伟大救主的能力。

     你的儿女。就是锡安的儿女(见第14-22节)。以赛亚在这里特指散居在异国他乡的希伯来人。希伯来语的“儿女”通常指“儿子”,是“后裔”的同义词。(王下2:3 5 7 15;诗149:2等)。反对神和祂子民的人将会互相攻击(结38:21;亚14:13),自我毁灭。今日的父母有权利为他们的儿女提说赐给古代以色列人的应许,因为我们的孩子是神慈爱的对象。

 

【赛四十九26 并且我必使那欺压你的吃自己的肉,也要以自己的血喝醉,好像喝甜酒一样。凡有血气的,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暂编注解〕「吃自己的肉 ...... 喝醉」:意指互相残杀。

       「救赎主」:参41:14注。

     神藉历史证明自己 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坚固圣徒的信仰。我们应敏锐于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

         凡有血气的。见赛45:23注释。

 

【赛四十九26 意象】「吃自己的肉」与「以自己的血喝醉」很可能就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比喻(见九20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圣经精读本──箴言注解》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