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十八章拾穗
【賽十八1】「唉!古實河外翅膀刷刷響聲之地,」
〔暫編註解〕古實在這裡是指埃及。古實河即尼羅河。“翅膀刷刷響聲”是描寫在尼羅河上昆蟲多的情形。主前714年,古實人在埃及地建立了一個古實王朝,為埃及第25王朝。這個王朝與亞述敵對。
“翅膀刷刷響聲”。大概指那地區的昆蟲。“古實”。今天埃及南部的蘇丹。
「古實」:即衣索匹亞的古名,古實河是尼羅河上游的主要水源。
「翅膀刷刷響聲之地」:指蚊蠅滋生的地方;或是形容當地船只靠在一起穿過急流時彼此撞擊的聲音(埃及主要的交通要道是尼羅河及其支流)。
翅膀刷刷響聲之地: 古實位於尼羅河上流
許多昆蟲在此棲息。尤其蒼蠅很多
因有很多適於蒼蠅棲息的湖水和沼澤。以賽亞充分利用地域的特殊性
強調所傳達的信息。藉此地區的地理特徵
暗示為防禦亞述入侵
被招集的軍兵震耳欲聾的喊聲。
翅膀刷刷響聲之地。或“有翼的蟋蟀之地”。原文silsal(“蟋蟀”)在申28:42中譯為“蝗蟲”;在撒下6:5中譯為“鑼”;詩150:5中譯為“鈸”。這裡是指古實(見創10:6注釋)。翼輪是埃及常用的一種標誌。本章和下一章裡把古實與埃及並列。第二十五王朝統治埃及全地的時間大約是西元前715年到663年。當時的埃及國王是“古實”(其實是努比亞)血統的。西元前690年到664年在位的國王是特哈加(王下19:9)。西拿基立將遭遇他插手猶大的事務。當“古實”人從現在的蘇丹把他們的統治擴展到整個埃及,威脅正在入侵猶大的亞述軍隊時,以色列人中慣於信賴兵馬,而不信賴神的人就轉而向古實求助。神想讓祂的子民認識到他們的真正保障是在祂身上,而不在埃及的兵力。總之,埃及人只是人而已,況且他們是惡人。現在是輪到向他們宣佈災禍的時候了。所以最好還是依靠全能者的翅膀(詩17:8;57:1;91:4),而不是埃及刷刷響的翅膀。埃及在表面上很強大,但一旦神向她宣佈災禍(見賽19:1注釋),她的力量就消失了。
1-7 預言神必將亞述擊敗:當時埃及欲與猶大結盟(參30及31章),先知對此極表反對,特向埃及的使者宣告神掌管歷史,到了時候,神會直接干預邦國的興衰,使亞述敗落,叫埃及認識祂。
18:1~7對古實的預言。以賽亞對列邦的第六個預言
物件是古實
內容為古實將要向猶大進貢。之前
對外邦的預言主要是咒詛、責備、審判
對古實的預言則很獨特
是勸勉性的
他們看到神對猶大的驚人拯救行動
應當有所領悟。先知的視野從猶大的周邊國家擴展到非洲。古實(埃提阿伯)位於猶大南部
B.C.20世紀建國
於埃及第24代王朝末期(B.C.715)佔領埃及全城
建立第二十五代王朝。以賽亞向古實宣告此預言(約B.C.721-701)的國際形勢:當時,猶大臭名遠揚的惡君亞哈斯已死
希西家繼位
果斷地進行了改革(王下16:1-18:8);亞述的西拿基立已征服撒瑪利亞(北國以色列)與亞蘭(大馬色)
繼第一次入侵猶大(王下18:14-16)後
試圖第二次入侵(王下18:19以下)。當時統治埃及全城的古實(埃提阿伯)
清楚知道若猶大被滅
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
猶大在亞述與古實之間起著緩衝作用。在這種情勢下
古實不得不召集軍隊。不僅在國內召兵買馬
也派使者到周邊國家尋求援助。以賽亞就在風雲變幻之際發出預言
須臾神便會出人預料地擊敗亞述軍隊(B.C.701
王下19:35-37)。古實看到自己並未因戰爭遭損
就會大有所悟
獻禮物給有神幫助的猶大。此預言果真成就(代下32:23)。此預言與8章預言一脈相通。
18:1-20:6 向古實和埃及所發的預言:當時古實王朝統治埃及,先知對古實的預言其實就是針對埃及。先知在: 18章用同情的口吻勸喻埃及在亞述的威脅下要倚靠耶和華; 19章預言耶和華要審判及憐恤埃及; 20章預言埃及因倚靠盟邦勢力而覆亡,並以此警惕猶大。
主前七一四至七一一年間,亞述的勢力逐漸南伸,南方國家紛紛尋求結盟以求自保,本段信息大概就是針對這局勢而發的。
【賽十八1 翅膀刷刷響聲之地】這有可能指蔓延于尼羅河谷的成群昆蟲(申二十八42使用了類似的希伯來字)。不過,這裡的脈絡是水道上的「使者」,因此,這句話更有可能指在尼羅河上快速來來去去,用蒲草搭建的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1 古實河】古實在舊約裡可以代表不同的地方,但最常見的是稱之為「衣索匹亞」的地帶,不過這會誤導人,因為古實所指並非現代的衣索匹亞(阿比西尼亞),而是埃及南方的尼羅河沿岸,也就是古時的努比亞(位於現代的蘇丹)。埃及與努比亞在古時的分界通常在於第一或第二尼羅河險灘,努比亞擴張不可能會超過位於喀土木的第六險灘。主前七三○至七一五年間是這個地區的繁盛期。第三中期、第二十五王朝由衣索匹亞國王皮安齊亞與其後繼人沙巴卡開始,在古實王國範圍內執政了一段時間後,開始掌控埃及,在他們的政權下統一。這需要與據有三角洲地帶的埃及本土國王爭戰,抵禦西方利比亞的威脅,以及與東邊日漸擴張的亞述帝國簽署共同防衛條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1古實河外翅膀刷刷響聲之地為何地方?】
答:古實--黑之意,原為挪亞之孫含的兒子古實後裔所居之地,非洲東部仍稱埃提阿伯(徒八27)。本章所提的是古實,在當時即指南埃及,其王甚強,曾統治整個埃及。所謂響聲之地,就是包含呂彼亞(意窘迫,位非洲北部,在埃及西邊,但十一43,徒二10),和埃提阿伯之地區,因其遍地蒼蠅萎生,發出嗡嗡不絕的聲響,是一大特色,所以先知以賽亞描寫其為刷刷響聲之地,來形容當地人口的擁擠與混雜的情況。――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賽十八2】「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過海。先知說:“你們快行的使者,要到高大光滑的民那裡去。自從開國以來,那民極其可畏,是分地界踐踏人的,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
〔暫編註解〕“使者”:指埃及使者。這些使者四出尋求盟友,共同對抗亞述(30∼31章;耶三十七7∼11)。“高大光滑的民”:可能是指與亞述對敵的瑪代人。“蒲草船”:是航行在尼羅河上一種快船。
“蒲草船”。嬰孩摩西曾被放在小型的蒲草船內。參看出埃及記二章3節的腳註。“高大光滑”。古實人的外貌(另參7節)。約在主前714年於埃及奠立的古實人王朝實行反亞述的政策,與希西家的政策相似。以賽亞警告以色列人不要加入任何古實人的聯盟。
「蒲草船」:埃及因缺乏木材,船隻用蒲草做成。
「你們快行的使者」:原文為「去吧,你們快行的使者」,意思是將使者遣返原地。
「高大光滑的民」:形容古實人身裁高大,皮膚光滑。
「是分地界踐踏人的」:形容國勢之人。
「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指埃及地有尼羅河及支流滋潤。
本節譯文稍有偏頗
應譯為“你們這些從擁有諸多河流之國古實派來的使者啊
無須再勞苦
可以回到你們的國家
就是那因強大使其他國家懼怕的國度”。以賽亞高瞻遠矚
預知將要發生的事
對古實的使者說出此番話。
差遣使者。這些使者可能奉命去邀請猶大與埃及人結盟對付亞述。
水面。可能指尼羅河。像尼羅河和幼發拉底河這樣的大河似乎都用這種語氣來表達(見賽19:5;賽21:1;鴻3:8),如現代的阿拉伯語一樣。在尼羅河上,過去行駛的是用紙草蘆葦編織紮緊的船。
你們快行的使者。本節的剩下部分原文不清,有好幾種譯法。以賽亞似乎在勸告或埃及,派使者到猶大去,就是到一個飽經戰爭蹂躪的國家去。亞述的入侵已摧殘了這個國家,就像洪水淹沒了她(見賽8:7
8),使她遭受破壞和踐踏。埃及人與猶大結盟是將白費心思,一無所獲,況且埃及也幫不了猶大。
【賽十八2 蒲草船上的使者】這段期間的外交活動也一定很頻繁,不過究竟是誰派出使者,以及派到哪裡,都是問號。從衣索匹亞王朝急於控制整個下埃及與三角洲地帶來看,他們很可能是打發使者到亞述,尋求軍援,或至少承認他們統治埃及的合法地位(見十九23∼25,埃及與亞述關係良好的異象)。在尼羅河上使用蒲草船,而非貴族或軍隊採用的大型三桅帆船,有可能是暗地裡行動。這種輕型的筏用蒲草作成,很容易在尼羅河的水流上航行,躲過危險或是人口眾多的區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2 高大光滑】衣索匹亞派外交先遣代表到亞述,不可能全程搭蒲草船。這種輕筏只能用在尼羅河。亞述人既不高大,也不光滑(亞述浮雕上都是短小、蓄胡的人),所以使者可能也到自己同胞中間,鼓吹他們為統一埃及努力。希羅多德描繪衣索匹亞人是最高的非洲民族,與此處的揣測吻合。──《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2 極其可畏】新國際本將這個字詞譯為「奇異的言語」,不過這裡的希伯來文是重複型的形容詞(qaw-qaw),意思是「強大」。這是個擬聲字,可能是模擬行軍的節奏,以及大軍發出的紛雜聲響引起的恐慌。──《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2 地有江河分開】這是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底格裡斯與幼發拉底河)地區」的傳神形容。但是衣索匹亞法老沙巴卡的使者,至少一開始是被派到埃及全地,所以這裡的「江河」很可能就是指尼羅河的支流與人工水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3】「世上一切的居民和地上所住的人哪,山上豎立大旗的時候,你們要看;吹角的時候,你們要聽。」
〔暫編註解〕先知呼籲眾民等待神向他們的仇敵(亞述)施以報復的訊號。
「山上豎立大旗」:見5:26注。
全體世人都要明白是神控制著地上的事務(見但4:17
37注釋),決定各國的命運。在比喻中,祂在地球的山頂上舉起大旗(見賽5:26),指示各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作。
【賽十八4】「耶和華對我這樣說:“我要安靜,在我的居所觀看,如同日光中的清熱,又如露水的雲霧在收割的熱天。”」
〔暫編註解〕神俟機審判亞述,猶如夏天收割前助長穀物成熟的熱氣和露水。
第4節生動地描繪了神在各國中間安靜而不慌不忙地實施祂的旨意。祂洞悉一切,控制一切,鎮定地降下懲罰或福氣,按照祂的無窮的智慧和公義對待全人類。祂是無所不知的;任何懲罰都經過祂的許可。當莊稼成熟可以收割的時候,祂就派遣祂的收割者去完成他們的使命。
【賽十八5】「收割之先,花開已謝,花也成了將熟的葡萄;他必用鐮刀削去嫩枝,又砍掉蔓延的枝條,」
〔暫編註解〕葡萄將熟之際便遭砍伐,同樣,亞述在國勢進人顛峰之際,遭神擊打而突然衰落。
花也成了將熟的葡萄: 比喻亞述帝國屬世的成就與驕傲已達到極點。
以賽亞繼續描述神聖收割者的工作(見太13:39;啟14:14-20)。地球是一個廣闊的園地。當神憑著祂的無窮智慧看見一個民族應該毀滅的時候,就派祂的收割者去把它砍掉(見但4:13-15;5:25-31)。
【賽十八5 收成葡萄的意象】聰明的農夫知道一年當中什麼時候該施肥修葺,以期達到最高收成果效。葡萄在五月開花,果實在八月開始成熟。有兩種修剪葡萄的方法:(1)根據基色曆法,在秋天葡萄藤休眠期前,先把年前生產不豐的枝子除掉;(2)待葡萄冒出,多餘的葉子與卷鬚也會被剪除,好讓葡萄結得更多、熟得更快。雅巍同樣也在等候適當時機來臨,開始修剪地上萬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6】「都要撇給山間的鷙鳥和地上的野獸。夏天鷙鳥要宿在其上,冬天野獸都臥在其中。」
〔暫編註解〕亞述下場悲慘,淪為鳥獸冬夏的食物(和合本的翻譯則指亞述成為鳥獸冬夏的住處)。
當神完成了祂的工作,使一個民族受到祂的管教時,它就像樹枝被砍下,無情地被驅散,拋給地上的野獸和空中的飛鳥。
【賽十八6 藉動物審判】葡萄樹剪下的枝葉常常用來當柴火(結十五2∼4),但是這裡卻留給鳥類與其他動物作食物或築巢材料。剪下來的枝葉就像分散的列國一樣,只是些零散的枝幹,間或有些用處,但是對雅巍與猶大不能構成威脅。──《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賽十八7】「到那時,這高大光滑的民,就是從開國以來極其可畏、分地界踐踏人的,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他們必將禮物奉給萬軍之耶和華,就是奉到錫安山,耶和華安置他名的地方。」
〔暫編註解〕這裡是預言在彌撒亞時代埃及人會來錫安朝拜耶和華。
到了千禧年,古實人會歸向耶和華(亞一四16)。這“民”本身就是被奉上的“禮物”。
古實看見神大能的作為,便來到錫安獻上貢物。
就是……錫安山
耶和華安置他名的地方: 外邦百姓帶著禮物來朝見神。指古實人向猶大進貢的歷史事實
也象徵永恆天國的勝利
世上的人將來到義人永遠的聚會——真正的教會加入敬拜。
把一個民族的毀滅,描繪成獻給神的"禮物。戰爭會帶來痛苦,荒蕪和災禍。猶大民族將受到打擊,驅散和踐踏,但最終將成為一個承認神並事奉祂的新國家。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箴言註解》․《SDA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