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三十七章例证与灵感集锦
【赛三十七14】「希西家…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
王在圣所讲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以致他将这事的责任完全交托给神,自己不必担负。
现在生活中,电邮的交通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消息会使我们焦虑,有些令人义愤,有些引起同情,应该给予关怀与帮助,实在常常有书信类似拉伯沙基给希西家的,落到我们手中,我们读起来真是心惊肉跳,不知说什么,最后只有送到耶和华面前展开。神啊,求你向我们解释。
神的答案最初是借着以赛亚给予有福的确据,接着就有耶和华的使者展开翅翼,向仇敌对面吹气杀灭,他们总要将一切忧虑交给神,神呼召我们进入祂的安息,将自己放在我们忧虑之前,以致愁苦无法困扰我摸。神岂不看顾畜类吗?怎会不照顾祂的儿女?一只麻雀落下,祂尚且注意,神岂不更顾念祂的儿女吗?祂引导我们行径旷野的旅程,也必不使我们蒙羞,我们不必为那信件烦恼,也不必对憎恨神的人妥协。每天我们在良心中平安,神必在我们一边,我们可以面对武装的世界!──迈尔《珍贵的片刻》
亚述强国的大军,兵临危城,包围了耶路撒冷,优劣之势极为悬殊。
希西家不是没想过靠自己的能力;他实在试过了。他求过埃及的帮助,但盟约没有如预期的运作,帮助没来;他向亚述王告过饶,献金赎罪,但亚述如数照收金银,却背了约照样进兵!(王下一八:13-16)现在他想起神的仆人,早告诉过他,不要向埃及求助,要靠神,不要靠人。因此,王差大臣去见先知以赛亚,承认自己的软弱,无能面对目前的局面,正像妇人面临生产之难,却无能自救,求先知祷告神。以赛亚以神的信息,坚固王的心,告诉他亚述王必亡。(赛三七:1-7)
但从眼前的环境看来,敌人的声势仍然强大。亚述并没有撤退的迹象,反而步步进逼。亚述王更写信给希西家,想动摇他和国人的信心。希西家把亚述王的书信,带到圣殿,在神的面前展开。他看这是神的事;人的威胁和神的应许,必然不能并存。这对我们是何等的安慰:神看到了眼前的局势,藉先知传达信息,祂必不让仇敌得胜。
亚述王的形象,正如圣经上所记的魔鬼:“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彼前五:8)它吼叫的威势,比实际的爪牙更惊人。其实,它并不能吞吃你,因为全能的神,对祂的儿女保护十分周密。那似乎是威猛不可一世的野兽,在神的手中还不过是驯顺的耕牛,轻易的控制它,完全没有抗拒的可能:“我就要用钩子钩上你的鼻子,把嚼环放在你的口里,使你从原路转回去。”(赛三七:29)它不仅不能征服耶路撒冷,连一枝箭也不能射到城中。
亚述王不知道他所作的是甚么事。他以为要把神的百姓连根拔出;在神看来他差得远呢!他是在作耕犁的工作,为神预备好了田地,使“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赛三七:31)神只差一个天使出去,亚述精壮的十八万五千远征军,就变成了死尸,像草芥横陈遍野。
今天信徒不免遇见可怕的情势,看来仇敌猖狂,失败似乎成了定局。但神仍然在那里。要承认自己应付不来,把你的事交托祂,神就接过去,一切问题就消散了。──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赛三十七31深挖与隐藏】「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一切得胜的经历都与根基有关,没有很好的根基,就没的很好的得胜,所以安立根基的工夫十分重要。
如何安立根基?
1、根基是向下扎:不能把一切事都摆在人面前,必须得有自己在神面前的追求与对付,要回到内心深处去认识神,越认识的深则根基越深。
2、扎根是要挖地的,要深深的挖,才可能有盘石来安根立基;深挖是立根的必履手续,不挖就难得着盘石为立根、为凭借。挖的工夫是什么?就是受十字架对付,受对付越深的人,则根基必越牢固。受对付是里面的问题、是心灵深处的问题。已接受十字架对付的人,则必更认识主;对主有更深认识的人,才会得着盘石来建立自己、建立教会。
3、有了里面的对付与认识,自然就必向上结果。向上是结果,往下是扎根,扎根的工夫是不能向外面暴露的,所有的对付是没有必要向人表显的,必不叫人明白谅解,我们所受的对付,只能使人看见我们人性的改变、本质的改变,这些改变是由于里面受了对付才产生出的效果。
4、根是埋在地底下的,不能向上显露,一显露就有死亡的危险。何时我们要想把所受十字架的对付向人表白,我们的灵性就失去了盘石的根基,就有停止长进,甚至枯萎的危险。
基督徒不能求外面的,一切都是根据里面而活着,决不是根据外面;何时回到里面,何时就有盘石的稳固。这回到里面去的工夫,就是向下扎根的工夫,扎的越深,往里面去的工夫也必越牢固。且都是只有主与我,我与主的关系。
一个根基牢固的人,他是不多顾及外面的。人的称赞、人的舆论、人的毁谤、人的误解、人的敬仰、人的喜悦,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只知道与主的关系。可是一切的果子也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人虽然在议论他、在误解反对他,他仍不停止他与主的关系,这就是向上结果的果效。
让我们回到里面去寻求认识神,并接受神的造就修理吧!—— 李慕圣《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