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全书综合纲目
【神政治的救恩】
一、神的政治于救恩——预备救恩的实现(一至卅九章)
1、原理
2、方法
3、目的
二、神的救恩于政治——预备天国的实现(四十至六十六章)
1、原理中的原理
2、方法中的方法
3、目的中的目的
三、神政治之救恩与救恩之政治——天国实现,救恩更彰显
1、神政治与救恩之相成
2、神政治与救恩之合一
3、神政治与救恩之中心
——贾玉铭《圣经要义》
【以赛亚工作的背景(一1~五30)】
一、全盘的失败(一1~31)
1、标题:先知的工作时期、身份与对象。(一1)
2、整个国家的状况:百姓不认识神,国家遭受严重的惩罚(一2~9)
3、以色列人信仰的状况落入仅仅是仪式化,惹神厌烦的景。(一10~20)
4、以色列社会的状况(一21~31)
二、理想的失落与重寻(二1~四6)
1、耶和华山的理想画面。(二1~4)
2、神离弃以色列人,是因为他们在各样价值观方面的败坏。(二5~21)
3、先知要以色列人不要依靠世人,预言神要除去有能力者和领导者。(二22~三15)
4、先知用女子比喻耶路撒冷,预言神要除去耶路撒冷的华美。(三16~四1)
5、到了应许之日,神要洗去耶路撒冷的败坏污秽。(四2~6)
三、神施恩无效之后,自然就要进行审判(五1~30)
1、葡萄园之歌:神用了全部的精神预备了葡萄园,但换得了野葡萄的回报,所以他将全面毁灭这个葡萄园。(五1~7)
2、神的百姓因为厌弃神的训诲与命令,就被神攻击、处罚。
(五8~25)
3、神要招聚远方的民族来攻击以色列人。(五26~30)
── 蔡哲民《以赛亚书查经资料》
【神的审判(赛一至卅五章)】
一、全书纲领(一~六章) 以赛亚书教学课程与全书详纲
1、牛与驴的故事──神对犹大、以色列的控诉(一1~31)
2、末后的日子──以色列经过审判后的祝福(二1~四6)
3、葡萄园之歌(五1~30)
4、以赛亚的蒙召(六1~13)
二、以马内利书(七~十二 章)
1、童女生子的预言(七1~八22)
2、弥赛亚的国度(九1~十一16)
3、救恩之歌(十二1~6)
三、列国受罚(十三~二十三 章)
1、论巴比伦受审判(十三1~十四23)
2、论亚述、非利士、摩押、大马色受审判(十四24~十七14)
3、论古实、埃及受罚(十八1~二十6)
4、论海旁旷野、度玛、阿拉伯受审判(二十一1~17)
5、论异象谷受审判(二十二1~25)
6、论推罗受审判(二十三1~18)
四、以赛亚的「启示录」(二十四~二十七章)
1、第一篇信息:神审判全地(二十四1~23)
2、第二篇信息:以赛亚之歌(二十五1~12)
3、第三篇信息:犹大人之歌(二十六1~21)
4、第四篇信息:以色列之歌(二十七1~13)
五、祸哉之书(选民国的祸哉)(二十八~卅三 章)
1、第一祸哉:以法莲的祸哉(二十八1~29)
2、第二祸哉:耶路撒冷的祸哉之一:(二十九1~14)
3、第三祸哉:耶路撒冷的祸哉之二:(二十九15~24)
4、第四祸哉:犹大的祸哉(卅1~33)
5、第五祸哉:投靠埃及的祸哉(卅一1~卅二20)
6、第六祸哉:亚述的祸哉(卅三1~24)
六、灾难与国度(卅四~卅五 章)
1、序言
2、全地的审判(卅四1~17)
3、全地的祝福(卅五1~10)
4、结论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应许的未来君王(六1~十二6)】
一、以赛亚蒙差遣的经历(六1~13)
1、乌西雅王死的那年,以赛亚看到神坐在宝座上,旁有撒拉弗。(六1~4)
2、以赛亚的反应是认为自己将要灭亡,因为自己是有罪的人却看到神。一个撒拉弗拿红炭除去以赛亚的罪恶。(六5~7)
3、以赛亚响应神的呼召,愿意为神去。(六8)
4、神要以赛亚传达百姓终究不愿意接受劝告,直到被掳走,但神还留有余种。(六9~13)
二、关于应许之子的预言(七1~九7)
1、背景:犹大王亚哈斯在位的时候,亚兰王和以色列王来攻打耶路撒冷,百姓和王军心动摇。(七1~2)
2、神要以赛亚传达预言给亚哈斯,要他不要害怕胆怯。(七3~9)
3、神要亚哈斯求一个记号,亚哈斯拒绝。神说他自己要以「童女生子」为记号,小孩尚未懂得弃恶择善之前,亚兰和以色列要灭亡。(七10~16)
4、神要使亚述王攻击犹大,洁净犹大,犹大地将会荒凉。(七17~25)
5、神命令以赛亚用儿子的名字当预兆,说明亚兰和以色列将会亡于亚述)。(八1~4)
6、预言亚述会消灭以色列人,并攻入犹大,但还不至于完全消灭犹大。(八5~10)
7、勉励百姓不要怕错人,应当怕神,他必然审判犹大和以色列 。(八11~15)
8、勉励百姓要等候神,不要被引诱去依赖巫术。凡偏离神真理的,都要面对绝望的过程与黑暗的结局。(八16~22)
9、必有应许之子为我们而生,他的弥赛亚国度永存。(九1~7)
── 蔡哲民《以赛亚书查经资料》
【奇妙策士与掳掠速临(八1至十34)】
一、奇妙策士
1、生命奇妙——人而神亦子而父
2、策略奇妙——暗中光严中慈
二、掳掠速临
1、表耶和华施刑的手(九8-十4)
2、言耶和华所用的工具(十5-34)
——贾玉铭《圣经要义》
【神完全的救恩】
一、救恩的泉源(十二3)
二、救恩的日子(四十九8)
三、救恩的膀臂(五十九16)
四、救恩的义袍(六十一10)
五、救恩之广被(五十二10)
六、救恩的头盔(五十九17)
七、救恩的喜乐(廿五9)
八、救恩的明灯(六十二1)
九、救恩的墙垣(六十18)
十、救恩之易得(四十五22)
——贾玉铭《圣经要义》
【论巴比伦受罚的预言(十三1~十四23)】
一、巴比伦被召(十三1~5)
二、耶和华的日子(十三6~16)
三、巴比伦被灭(十三17~22)
四、以色列受眷顾(十四1~2)
五、 巴比伦的哀歌(十四3~21)
1、巴王仆倒(十四3~11)
2、巴国之王仆倒(十四12~21)
(1)耶和华起誓言(十四22~23)
a、神亲自攻击他们(十四22a)
b、神完全的覆灭他们(十四22b)
c、神必将「巴国」夷为平地,成为野猪的居所(十四23a)
d、神像打扫尘埃一样将他们扫除净尽(十四23b)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旷野中的葡萄园(十三至廿六章】
一、葡萄园四围的旷野
1、巴比伦(十三-十四章,又廿一1-10)
(1)当时可见的巴比伦(十三19-22)
(2)历代无形的巴比伦——巴比伦虽亡,其势力仍存
(3)将来重建的巴比伦(参启十七-十八章)
2、亚述(十四24-27)
3、非利士(十四24-27)
4、摩押(十五-十六章)
5、大马色(十七1-14)
6、古实与埃及(十八-廿章)
7、度玛(廿一11-12)
8、亚拉伯(廿一3-17)
9、异象谷(廿三章)
10、推罗(廿三章)
二、旷野环绕的葡萄园
1、悲观中的乐观(廿五1-12)
(1)感恩的乐歌(廿五1-5)
(2)福音的筵席(廿五6-8)
(3)最大的福佑(廿五9-12)
2、救恩的城邑(廿六1-19)
(1)城邑的建筑(廿六1-7)
a、救恩城墙(廿六1)
b、自由的城门(廿六2)
c、平直的道路(廿六7)
d、盘石的根基(廿六4)
(2)城邑的居民
a、居民的资格
b、居民的本分(廿六8-10)
c、城民的福乐(廿六11-15)
(a)神派定我们得平安(廿六2)
(b)我们的事都为主所成就(廿六12)
(c)主救我们脱离外人的手(廿六13-14)
(d)使我们增添国民,扩张四境(廿六15)
(3)城邑的复兴(廿六16-19)
a、言以色列族的复活
b、言人灵性的复活
c、言人灵体的复活
——贾玉铭《圣经要义》
【论摩押受罚(十五1~十六14)】
一、摩押受罚的哀号(十五1~9)
二、摩押向神求恩(十六1~14)
1、劝其向神求怜(十六1~5)
2、解释亡国之因(十六6~12)
3、宣告灭亡速临(十六13~14)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神永远的救恩】
一、永远的救恩
二、源于永远的爱(五十四8,10)
三、曾立了永远的约(五十五3,廿四5)
四、主为永远的盘石(廿六4)
五、永远的光荣(六十19)
六、永远的快乐(卅五10)
七、永远吞灭死亡(廿五8-9)
——贾玉铭《圣经要义》
【祸哉之书——投靠埃及的祸哉(三十一1~三十二20)】
一、投靠埃及的祸哉(三十一1~3)
二、投靠真神的稳固(三十一4~三十二20)
1、神的应许(三十一4~6)
2、神的作为(三十一7~三十二20)
(1)神在审判中(三十一7~9)
(2)神的祝福中(三十二1~20)
a、从人的王到神的王(三十二1~8)
b、从消极到积极(三十二9~20)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犹大国脱离危机(三十六21~三十七38)】
一、三种反应(三十六21~三十七7)
1、犹大官员的反应(三十六21~22)
2、希西家的反应(三十七1~4)
3、以赛亚的反应(三十七5~7)
二、转危为安(三十七8~38)
1、亚述王的侮慢(三十七8~13)
(1)犹大的神不可靠(三十七10)
(2)亚述的战胜史街知巷闻(三十七11)
(3)有哪国的国神能拯救他们(三十七12~13)
2、 希西家的祈祷(三十七14~20)
3、以赛亚的预言(三十七21~35)
4、亚述王被杀(三十七36~38)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希西家的兵祸——遭遇不幸(卅六至卅七章)(参王下十八至廿章,代下卅二章)】
一、大兵临城(卅六1-卅七13)
1、西拿基立之进攻(卅六1-卅七7)
2、拉伯沙基之挑战(卅六4-20)
(1)对长官的大言(4-10节)
(2)对百姓的大言(11-20节)
3、犹大君民之对待(卅六4-卅七7)
(1)以色列民众之静默
(2)三为长官之忧惧
(3)希西家王之请教
(4)以赛亚答词
二、致信恫吓(卅七8-13)
1、致信之由(卅七8-9)
2、恫吓之语(卅七10-13)
——贾玉铭《圣经要义》
【历史插曲(赛卅六至卅九章)】
一、希西家的国命(卅六~卅七 章)
1、序言
2、亚述国攻犹大(卅六1~3)
3、亚述王的狂语(卅六4~20)
4、犹大国脱离危机(卅六21~卅七38)
二、希西家的生命(卅八~卅九章)
1、序言
2、希西家的蒙恩(卅八1~22)
3、希西家的愚昧(卅九1~8)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神的安慰(赛四十至六十六章)】
一、救赎的预告(神的救赎)(四十~四八 章) 以赛亚书教学课程与全书详纲
1、神的伟大(在安慰、在预言、在真仆) (四十1~四二25)
2、神的救赎(在保证、在真实、在预言) (四三1~四五25)
3、神的无匹(在无比、在惩罚、在复原) (四六1~四八22)
二、救主的工作(选民的救主)(四九~五七章)
1、神的仆人(蒙召、真假、呼唤) (四九1~五一8)
2、神仆的工作(五一9~五四17)
3、真神的呼吁(五五1~五七21)
三、救赎后的复原(神的荣耀)(五八~六六章)
1、救赎与荣耀(五八1~六十22)
2、救主与福泽(六一1~六三19)
3、赦罪与复原(六四1~六六24)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选民蒙恩——雅各特蒙救恩(四十二18至四十四章)】
一、严责选民之不信(四十二18-25)
二、申述代赎之救恩(四十三1-13)
三、继言神之恩赦(四十三14-28)
1、代为复仇(四十三14-17)
2、特行新事(四十三18-21)
3、涂抹他们的罪愆(四十三22-28)
四、再言神之应许(四十四章)
1、应许充溢的灵恩(四十四1-5)
2、应许赐显然的神能(四十四6-20)
3、应许有荣耀的复兴(四十四21-28)
——贾玉铭《圣经要义》
【神与选民的对辩(四十九14~五十3)】
一、第一次安慰的话(四十九14~21)(参四十九18 的「耶和华说」)
二、第二次安慰的话(四十九22~23)(参四十九22 的「耶和华如此说」)
三、第三次安慰的话(四十九24~26)(参四十九25 的「耶和华如此说」)
四、第四次安慰的话(五十1~3)(参五十1的「耶和华如此说」)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救恩广被锡安复兴(四十九1至五十二12)】
一、救恩使者之宣传(四十九1-7,五十4-11,五十二7-10)
1、使者之召选(四十九1-7)
(1)言使者被召之原因(1节)
(2)言其被召之时间(1节)
(3)言其被召所受的训练(2节)
(4)言其被召之蒙隐藏(2节)
(5)言其被召的目的(6节)
2、使者之毅力(五十4-11)
(1)有受教的舌头(4节)
(2)有开通的耳朵(4-5节)
(3)有忍苦的耐性(6节)
3、使者之荣美(五十一7-10)
(1)其宗旨佳美——一则为救人,二则为荣神
(2)其信息佳美——一则报佳音,二则传平安,三则宣救恩
(3)其脚踪佳美
(4)其效果佳美
二、救恩效力之普及(四十九1-13,又22-26,五十一4-8)
1、道传万邦(四十九6)
2、恩及秦国
三、锡安荣耀的复兴(四十九14-26,五十一1-23)
1、复兴的原因(四十九14-26)
(1)因神将他们牢记在心(四十九14-15)
(2)因神将他们铭刻于掌
(3)因神予以佩戴的妆饰
2、复兴的景状
(1)土地复兴(四十九19-20)
(2)人民复兴(四十九20-23)
(3)道心复兴(五十二3,五十2,四十九26)
3、复兴的踊跃(五十一9-五十二12)
(1)言耶和华要兴起兴起(五十一9)
(2)言耶路撒冷要兴起兴起(五十一17-20,21-23)
(3)锡安圣民要兴起兴起(五十二1-2)
4、复兴的荣耀(四十九13,23,五十一11,五十二9-10)
——贾玉铭《圣经要义》
【两城的写照(五十一17~五十二12)】
一、荒凉的城市(五十一17~23)
1、一个盲眼的妇人在黑暗中摸索(五十一18)
2、像被逐者任人践踏、藐视(五十一23)
3、像落在陷阱中的黄羊无法逃遁(五十一20)
4、整个城巿躺满了饥饿发昏的人(五十一20;参哀二11~12、21)
二、欢乐的城市(五十二1~10)
1、要扬去尘土起来坐在位上(五十二1~6)
2、一个堕落城市的更新与复兴(五十二7~10)
3、以色列人由巴比伦归回的异象(五十二11~12,参拉一5~11)
──《新旧约辅读》
【先知的呼声:兴起啊(五十一9~五十二12)】
一、呼神能力的兴起(五十一9~16)
1、先知的呼求(9~11)
2、神的回应(12~16)
二、呼耶路撒冷兴起(五十一17~23)
1、审判之言(17~20)
2、辩屈之言(21~23)
三、呼选民国兴起(五十二1~12)
1、第一回合:人神共言(1~6)
(1)先知的呼唤(1~2)
(2)神的补语(3~6)
2、第二回合:人神共言(7~12)
(1)先知的呼唤(7~10)
(2)神的呼唤(11~12)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神仆的一生(五十二13~五十三12)】
一、神仆的高举(五十二13~15)
二、神仆的卑微(五十三1~3)
三、神仆的受苦(五十三4~6)
四、神仆的顺服(五十三7~9)
五、神仆的功劳(五十三10~12)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甘背罪孽(五十二13~五十三12)】
一、神的仆人必被高举上升(五十二13~15)
二、罪人的反应——不信(五十三1~3)
三、祂与我们的地位调换了(五十三4~6,参林后五\cs1621)
四、主在各各他默默忍受,却使普世的人因此得盼望(五十三7~9,参彼前二23~24)
五、神的主动救赎(五十三10~12,参徒二23,四28),藉耶稣的死,使祂的计划得以成就
──《新旧约辅读》
【圣经最大之章——弥赛亚章(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
一、主的态度
1、看其外表
2、察其存心
(1)审判的景状——被审时始终未辩一词
(2)就死的态度——被钉时甘心就义而不辞
(3)别葬时的情形——未照人意与恶者同埋
二、人的观念
1、人皆厌弃藐视视而不信
2、人皆以其苦刑为应得
三、信徒的恩益
1、耶稣代替我们的罪刑
2、耶稣担当我们的病痛
四、神的定旨
1、由献身而作赎罪祭
2、由牺牲而看见后裔(五三10)
3、由苦难而获胜捷
4、因献赎罪祭而令人称义
5、由卑辱而得高举
——贾玉铭《圣经要义》
【永约于主首次来之关系——永远有效的(五十四至五十八章)】
一、外邦人归主(五十四章)
二、无价得救赎(五十五1-3)
三、守约必蒙悦纳(五十六4)
四、洁心受灵恩(五十八1-8)
五、主临彰永约
——贾玉铭《圣经要义》
【呼民悔悟(五十六9~五十七21)】
一、首领的罪行(五十六9~五十七2)
二、百姓的罪行(五十七3~13)
1、他们是「巫婆的儿子」——指拜偶像及交鬼招魂
2、「淫乱的种子」——反映道德沦亡,家庭破裂(五十七3),嚣张狂妄,到处戏笑吐舌(指藐视他人)
3、是「悖逆的儿女」——无法无天的人(五十七4)
4、「虚谎的种类」(五十七4)
三、神的心愿(五十七14~21)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忠告国民(五十六至五十七章)】
一、须欢迎盟约以外的人(五十六1-8)
二、要斥责干犯罪孽之人(五十六9-五十七13)
1、溺职的领袖
2、悖逆的民众
三、要复兴悔罪虚心之人(五十七14-五十九)
1、一面论神对于人
(1)至高者愿与谦卑人同居(五十七15)
(2)至圣者竟与罪者联合
(3)永存者肯与无恒友爱(五十七15)
(4)全能者与荏弱者相争
2、一面论人对于神
(1)痛悔求神赦
(2)虚心吼主临
(3)清醒明主旨
(4)罪病蒙主医
(5)开口颂主名
——贾玉铭《圣经要义》
【消除障碍(五十八至五十九)】
一、何为得救障碍(五十九1-12)
1、虚伪虔诚的障碍——以禁食表明(五十八1-13)
(1)仪文的禁食(3-9节)
(2)心灵的禁食(6-12节)
A、实行禁食之精义(6-7,9节)
B、实行禁食的效果(8-9,10-12节)
2、表面守法的障碍——以守安息日表明(13-14节)
(1)守安息日之法(13节)
(2)守安息之福(14节)
3、弯曲道路的障碍(五十九1-8)
(1)人不得救不在神无能力
(2)人不得救乃在人多罪辜(2-8节)
4、心眼黑暗的障碍(五十九9-15)
二、此障碍如何消除(五十九15-21)
1、神的矜怜(15-16节)
(1)怜民中无公义(15节)
(2)怜民中无中保(16节)
2、神的报复(16-19节)
(1)恃己之力(16节)
(2)用己之法(17节)
(3)为己之名(18-19节)
(4)为显神之荣(19节)
3、神的救赎(20节)
4、神的永约(21节)
——贾玉铭《圣经要义》
【救主与福泽(六十一1~六十三19)】
一、序言
二、弥赛亚与他的恩泽(六十一1~11)
1、弥赛亚的使命(1~3)
2、弥赛亚使选民蒙福(4~9)
3、弥赛亚使万民蒙福(10~11)
三、弥赛亚的保证(六十二1~12)
1、第一次保证:对锡安(重作神妻)(1~5)
2、第二次保证:对耶路撒冷(独享其成)(6~9)
3、第三次保证:对余民(复原在望)(10~12)
四、弥赛亚的审判(六十三1~19)
1、先知与弥赛亚的对话(1~6)
2、先知向神的祈祷(7~19)
(1)颂赞(7~9)
(2)忆罪(10~14)
3、求悯(15~19)
──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天国实现(六十二至六十六章)】
一、愿主速临(六十二1-12)
1、个人祷告(六十二1-5)
2、勉人代祷(六十二6-9)
3、以祷告为主开路(六十二10-12)
二、主来复仇(六十三1至六十四12)
三、禧年国出现(六十五至六十六章)
1、列邦归主
(1)选民归主
(2)外邦归主
(3)信仰真纯
2、锡安显荣
3、弥赛亚为王
4、万物复兴
四、天地一新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