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第四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
貳、逐節詳解
【耶四1】「耶和華說:“以色列啊,你若回來歸向我,若從我眼前除掉你可憎的偶像,你就不被遷移。」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諭說:『以色列阿,你若轉回,轉回來歸我吧!你若從我面前除掉你可憎之像,而不漫遊無拘,」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你必憑誠實、公平、公義,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列國必因耶和華稱自己為有福,也必因他誇耀。”」
〔呂振中譯〕「又指着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憑忠誠公平公義來起誓,那麼列國就必靠着永恆主而給自己祝福,也必因着他而誇耀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3】「耶和華對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如此說:“要開墾你們的荒地,不要撒種在荊棘中。」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這麼說:『要把鬆你們的休耕地,不要撒種在荊棘中。」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4】「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你們當自行割禮歸耶和華,將心裡的污穢除掉;恐怕我的忿怒因你們的惡行發作,如火著起,甚至無人能以熄滅。”」
〔呂振中譯〕「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你們要再行割禮歸永恆主,將你們的心的包皮除掉,免得我的烈怒因你們行為之敗壞而發出,正如同火、一直焚燒,無人能撲滅。』」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5】「“你們當傳揚在猶大,宣告在耶路撒冷說:‘你們當在國中吹角,高聲呼叫說:你們當聚集,我們好進入堅固城。’」
〔呂振中譯〕「你們要在猶大宣告,要在耶路撒冷公布說:『要在境內吹號角,高聲呼叫說:“你們要聚集攏來,我們好進入有堡壘的城!”」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6】「應當向錫安豎立大旗,要逃避,不要遲延;因我必使災禍與大毀滅從北方來到。”」
〔呂振中譯〕「要向錫安豎起旌旗;要逃難,不要耽擱;因為我必使災禍及大破毀從北方來到。」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7】「有獅子從密林中上來,是毀壞列國的。它已經動身,出離本處,要使你的地荒涼,使你的城邑變為荒場,無人居住。」
〔呂振中譯〕「有獅子從其叢藪中上來了,有毀壞列國的已經起身;他從他的地方出發,要使你的地荒涼,使你的城市倒壞,無人居住。」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8】「因此,你們當腰束麻布,大聲哀號,因為耶和華的烈怒沒有向我們轉消。」
〔呂振中譯〕「因此你們當腰束麻布,慟哭哀號;因為永恆主的烈怒並沒有向我們轉消。』」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9】「耶和華說:“到那時君王和首領的心,都要消滅,祭司都要驚奇,先知都要詫異。”」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諭說:當那日子君王和首領的心都必消失;祭司都必驚駭,神言人都必詫異。』」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0】「我說:“哀哉!主耶和華啊,你真是大大地欺哄這百姓和耶路撒冷,說:‘你們必得平安。’其實刀劍害及性命了。”」
〔呂振中譯〕「他們〔傳統:我說〕必說:『哀阿,主永恆主阿,你真是大大欺騙了這人民和耶路撒冷,說:“你們必得平安無事”;其實刀劍竟害及了他們的性命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1】「那時,必有話對這百姓和耶路撒冷說:“有一陣熱風從曠野淨光的高處向我的眾民(原文作“民女”)刮來,不是為簸揚,也不是為揚淨。」
〔呂振中譯〕「那時必有話對這人民和耶路撒冷說:在曠野無草木的高處上有一陣熱風向我子民〔原文:我人民的女子〕颳來,不是為了簸揚,也不是為了揚淨,」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2】「必有一陣更大的風從這些地方為我刮來;現在我又必發出判語攻擊他們。”
〔呂振中譯〕「必有一陣太大的風、不是這穀子所受得了的、為我颳來。現在是我要說出判語來定他們的罪。』」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3】「看哪,仇敵必如雲上來,他的戰車如旋風,他的馬匹比鷹更快。我們有禍了!我們敗落了!」
〔呂振中譯〕「看吧,仇敵必如雲上來,他的戰車如旋風,他的馬匹比鷹還快:我們有禍了!我們敗亡啦!」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4】「耶路撒冷啊,你當洗去心中的惡,使你可以得救。惡念存在你心裡要到幾時呢?」
〔呂振中譯〕「耶路撒冷阿,將你心中壞處洗淨,使你可以得救哦;你奸惡的事念存於你心裏、要到幾時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5】「有聲音從但傳揚,從以法蓮山報禍患。」
〔呂振中譯〕「聽阿,有聲音從但宣告着,從以法蓮山地公布災禍的消息。」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6】「你們當傳給列國,報告攻擊耶路撒冷的事說:“有探望的人從遠方來到,向猶大的城邑大聲呐喊。」
〔呂振中譯〕「要向列國提說:「看哪!他來了」,要將攻擊耶路撒冷的事公布出來:『有圍困者從遠地來到,向猶大的城市大聲挑戰。」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7】「他們周圍攻擊耶路撒冷,好像看守田園的,因為她背叛了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他們把耶路撒冷四面圍住,好像看守田地的,因為她悖逆了我:這是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8】「你的行動,你的作為,招惹這事,這是你罪惡的結果,實在是苦,是害及你心了。”」
〔呂振中譯〕「你所行所作的招惹了這些事到你身上來:這是你的惡果,實在真苦,直達到你心底。』」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19】「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裡面煩躁不安,我不能靜默不言,因為我已經聽見角聲和打仗的喊聲。」
〔呂振中譯〕「我的肺腑阿,我的肺腑阿,我翻騰難過;我心房的墻直跳動着;我的心向我自己在悲歎哀鳴;我不能緘默不作聲;因為我聽見了號角聲,戰爭的吶喊。」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0】「毀壞的信息連絡不絕,因為全地荒廢。我的帳棚忽然毀壞,我的幔子頃刻破裂。」
〔呂振中譯〕「破毀接着破毀;因為全國盡都毀壞;我的帳棚忽然毀壞,我的幔子一眨眼間就破裂。」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1】「我看見大旗,聽見角聲,要到幾時呢?」
〔呂振中譯〕「我看旌旗、要到幾時呢?我聽見號角聲、要到多久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2】「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
〔呂振中譯〕「『因為我的人民愚妄,連我、他們也不認識;愚頑的兒女阿、他們!無知阿、他們!他們有智巧去作壞事,要怎樣行善、卻不曉得。」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3】「先知說:“我觀看地,不料,地是空虛混沌;我觀看天,天也無光。」
〔呂振中譯〕「我觀看大地,阿,地沒有定形,混混沌沌;我觀看天,天呢、沒有光。」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4】「我觀看大山,不料,盡都震動,小山也都搖來搖去。」
〔呂振中譯〕「我觀看山嶺,阿,山嶺全都震動,小山也都搖來搖去。」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5】「我觀看,不料,無人,空中的飛鳥也都躲避。」
〔呂振中譯〕「我觀看,阿,沒有人;空中的飛鳥也都逃掉。」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6】「我觀看,不料,肥田變為荒地,一切城邑在耶和華面前,因他的烈怒都被拆毀。”」
〔呂振中譯〕「我觀看,阿,園地竟變為曠野;一切城市、在永恆主面前、因他的烈怒、都被拆毀。」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7】「耶和華如此說:“全地必然荒涼,我卻不毀滅淨盡。」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這麼說:『全國都必荒涼;但我卻不盡行毀滅。」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8】「因此,地要悲哀,在上的天也必黑暗。因為我言已出,我意已定,必不後悔,也不轉意不作。」
〔呂振中譯〕「因此地必悲哀,上面的天也必黑暗;因為我已經說出,必不後悔;我已經定意〔七十子譯本:我已經定意;必不後悔〕,必不轉回。』」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29】「各城的人因馬兵和弓箭手的響聲就都逃跑,進入密林,爬上磐石;各城被撇下,無人住在其中。」
〔呂振中譯〕「由於馬兵和弓箭手的響聲、全國〔傳統:全城〕的人盡都逃跑,進入密林,爬上石頭;各城都被撇下,無人住在裏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30】「你淒涼的時候要怎樣行呢?你雖穿上朱紅衣服,佩戴黃金裝飾,用顏料修飾眼目,這樣標緻是枉然的。戀愛你的藐視你,並且尋索你的性命。”」
〔呂振中譯〕「你呢、被毀壞的阿,幹麼穿上朱紅服裝,佩戴黃金裝飾,用顏料修飾眼睛,徒然自顯美麗呢?那些戀愛你的藐視你,尋索你的性命呢。」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耶四31】「我聽見有聲音,仿佛婦人產難的聲音,好像生頭胎疼痛的聲音,是錫安女子的聲音(“女子”就是指“民”的意思)。她喘著氣,挓挲手,說:“我有禍了!在殺人的跟前,我的心發昏了。”」
〔呂振中譯〕「因為我聽見有聲音、像婦人翻騰絞痛的聲音,彷彿生頭胎孩子產難的聲音,是錫安子民〔原文:女子〕的聲音;她喘着氣,挓挲着手,說:『哦,我有禍了!在殺人者跟前、我的心發昏了。』」
〔原文字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耶利米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耶利米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