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利米書第五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耶五十6】「竟忘了安歇之處。」

這些話也可能是說我們。在緊要關頭,我們需要立即作果斷的決定、活潑的行動,我們卻不知道怎樣採取路向,我們東奔西跑,又失眠難安,慌張異常。我們卻不知要在基督裡面,與祂相交。我們竟忘了安歇之處。

也許我們在事工運動之中。從早道晚我們都忙於計算與活動,我們沒有時間按吃飯,更缺乏禱告與靈修,我們生活的裡外幾乎都滿了許多忙亂的事,分散我們的 注意力,我們竟忘了安歇之處。

或者,我們在受極大的試探。仇敵無時不攻擊我們,我們儘量來抵禦他,但是老是對付不了,我們竟忘了安歇之處。

我們真該憩息在十字架的蔭下。我們在那裡,才是最安全的!迷途的羔羊,歸回安息吧!回到耶穌的膀臂,你雖軟弱,卻有安全。

我認識一個弟兄,他為別人背負十字架,竟有數不清那麼多,於是他為憂苦終於患病。逐漸他看到自己的愚蠢與污穢,心中更感然不寧。最後他終於投入神愛的深密處,他心中真有了安息,就在口中有歡欣的歌唱。──邁爾《珍貴的片刻》

 

耶五十8逃出巴比倫】「我民哪!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走。」

  在先知耶利米的時代,巴比倫是新興的強國,代表最高的文化,最大的權勢,最富的享受,是當時全世界所仰望的“金頭”。猶大遺民被擄到那裏,國家已經不存在了,對故國沒有了希望,連原有的價值觀和道德規範,也放棄了,就死心塌地的與巴比倫同化。
  當巴比倫氣焰正盛的時候,世人接受巴比倫化為既存的事實,也當它是將來的盼望。耶和華卻藉先知指示祂的子民,巴比倫的毀滅,已從地平線上升起。神曾吩咐他們,要準備在被擄到的地方久居(耶二九:4-7 10,二五:11),因為被擄的時期要達七十年之久。但不要想自己是巴比倫人,不要接受巴比倫文化;因為時候到了,巴比倫要被毀滅,選民仍必歸回錫安。

耶和華說:“當那日子,那時候,以色列人要和猶大人同來,隨走隨哭,尋求耶和華他們的神。他們必訪問錫安…我民哪,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走,從迦勒底人之地出去,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耶五○:4-8

  以色列是神的產業,是神的羊群(詩七七:20,八○:1)。但作他們牧人的,就是他們中間的領袖們,自己不遵行神的旨意,也不好好照顧羊群,“使他們走差路”,作了迷失的羊。所以神的會眾行錯誤的道路,陷在罪中,作領袖的要負責任。
  全國犯罪,神就藉外邦人的手責罰他們。巴比倫人,竟然比選民更知道神的法則,有罪必受刑罰;使他們擄掠和行殘虐而心安理得。他們任意屠殺,擄掠,燒毀了神的殿和房屋,並且把聖殿分別為聖的器皿,擄去帶到他們偶像的廟中。這些事神都記念。時候到了,“耶和華我們的神報仇,就是為祂的殿報仇…因為他向以色列的聖者發了狂傲”(耶五○:28-29)。
  神藉用他作責罰選民的器皿,但他竟然越了分,過了限,成為“與耶和華爭競”,以自己代替神的地位。但猶大滅亡,神的殿毀壞,並不是神不能夠保守;神永遠在全地以上作王。耶和華說:“誰能比我呢?誰能給我定規日期呢?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耶五○:24 44
  屬神的人應該思想:不要仰望巴比倫,這世界的文化,與屬神的價值不同,要從巴比倫出來,心向錫安。作領袖,作牧人的,要守自己的位分,敬畏神,照神的旨意行。── 于中旻《耶利米書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