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書第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摩二6~7如何對待窮人】阿摩司責備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的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他們為銀子賣了義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他們見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以色列人沒有恩待窮人,神要刑罰他們。聖經常常教訓我們,要憐恤窮苦人,幫助困乏的人。我們的父親是開設孤兒院的,他愛窮人,神祝福他。
在英國有一個青年人,名叫布拿都,本來他立志要做海外佈道的工作,但當他在倫敦讀書的時候;看見許多小童隨街流浪,住在破屋裡面,無依無靠,缺衣少食,十分可憐。他動了憐憫的心,他明白這是神給他的亮光,託付他照顧可憐的孩子們。後來他放棄了去海外佈道的計畫,設立了許多孤兒院。神大大賜福他,因為他有憐憫窮人的心。──
包忠傑《阿摩司書的信息》
【摩二8徒有虛名的基督徒】神看人的信心是與行為並行的,在他們的內心中應該知道,他們的行為和言語不相同,口是心非,這就是羞辱神的聖名了。今天的基督徒,徒有虛名,神的名在我們身上,倘若我們的行為不檢,神的名就被羞辱了,這是十分可怕的事。
阿摩司責備以色列人,說他們取了窮人的衣服,臥在其上。今天,你所有的產業,或多或少,你所有的衣服、傢俱、銀行存款……是否都來得清潔乾淨?
幾年前,有一件使我感到羞恥的事;一位信徒,住在教會裡面,有一天,有員警到教會來搜查,這位信徒的兒子偷了別人的東西,拿到教會裡來了。在教會中搜出了賊勠,使我非常難過,使教會受羞辱。我們無論任何事情,任何東西,都要見得主,都要來得光明,那麼,心中才有快樂。以色列人並不是這樣,他們所得的東西是污穢之物,像亞幹藏了可憎之物一樣。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寧願做窮人,心中不可有虧欠。我們要立定心志,討神喜歡。我們要手潔心清,教會纔能潔淨。若有潔淨的教會,為主作見證才有力量。──
包忠傑《阿摩司書的信息》
最可悲的情形,是人甘願陷在罪中,把夢當作真實,拒絕醒轉。因此,先知指出人的罪惡過犯,是極不受歡迎的事。
悖逆的世人,在罪中生活是那麼舒適,那麼自然,指出他錯誤和危險,成為不可容忍的錯誤,也是危險的事。
耶和華在祂子民中間,設立守望的,為了要照管他們,在敵人臨近的時候,吹起號角,警戒他們,好知所防備說:“要聽角聲”;他們卻說:“我們不聽!”(耶六:17)要不聽,就不聽!當他們興盛的時候,更是不聽神的話(耶二二:21),心裏剛硬。當人在世界上發達的時候,就越少注意神的信息;而傳這樣信息的使者,也就更危險。不過,不聽壞消息,並不等於沒有壞消息;忽略反對神信息的代價,是敗壞和毀滅。
有些聰明人,想出了更為有效的方法,可以消滅反對的聲音,免得良心受刺激:不是等他們傳出神的話,聽了不合意,才殺他們;而是使神的代言人,發不出聲音來,這樣,就不必殺人,而殺了聲音的來源。神知道他們的手段:
我從你們子弟中興起先知,
又從你們少年人中興起拿細耳人…
你們卻給拿細耳人酒喝,
囑咐先知說:“不要說預言!”(摩二:11-12)
拿細耳人是特為自己分別出來,過刻苦的生活的人。他們為了事奉神,放棄世上的享受(民六:1-21);其中一項是不可喝酒。這就像在尼希米重建城牆的時候,多比雅和參巴拉就賄買人攻擊尼希米:“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他們好傳揚惡言毀謗我”(尼六:13)。可見仇敵的詭計多麼陰險!
先知是神的使者,傳神的信息。犯罪的人不能忍受他們的責備,就恫嚇先知,管制講台的信息,使先知的聲音靜默,不再擾亂他們的沉睡。這門路如其說奸惡敗壞,不如說是愚昧。
今天,仍然有這樣的人。他們受撒但的役使,推行愚民政策,不准人講罪,自然就無罪。其實,即使他們成功了,只是不叫人知道他們有罪,卻無法塗抹在神面前的罪,終有一天,要面對神的審判。這種掩先知的口,以為可以安心“盜鈴”的作法,並不比掩耳盜鈴高明多少。願聖靈感動人認罪悔改;也堅定神的僕人,不受引誘,不懼恐嚇,忠心傳主的話。──
于中旻《阿摩司書箋記》
【摩二13】「看哪!在你們所住之地,我必壓你們,如同裝滿禾捆的車壓物一樣。」
看哪!這好似一隻手按在舊書的空白處,因讀者注意,這裡神特別召我們留意。
罪對神是重負,尤其在此處所說的罪,在第六節提到的欺壓,九節的忘恩負義,七節的放蕩,八節的醉酒,這些罪是祂自己百姓干犯的,就更加驗證了。人在重負之下呻吟,神為我們的罪也這樣憂苦,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們所感受的,那裡比得上神的難受呢?我們也應為別人肩負罪的重擔,好似但以理為他的國家與人民擔當一樣。
我們的主在生與受死時,豈不也這樣實現了嗎?我們的罪在祂身上,祂為我們擔負一切的罪孽。祂背著十字架走過耶路撒冷的街道,壓傷在客西馬尼園,又在十字架上喊叫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祂卻像一輛超載的事,堆滿了物件,無法肩荷的重量。
有的譯詞說:我要壓下,好似車輛壓下一般,在路上經過。據說將金銀從八十磅重煉到一寸見方的精品,要施以重壓,並經常放在低氣溫之中。神要磨煉我們,也要用特殊的方法,看來似乎難以忍受的苦痛。我們最好先除去自己的罪,免得神加以壓力。──邁爾《珍貴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