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第一章拾穗
【拿一1】「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
说:」
先知名字为约拿,他是亚米太的儿子,既说出他家庭的出身,就不是无名小卒。根据列王记下第十四章二十五节,他是迦特人,是耶罗波安二世的时期。那他是北国人,而且在主前第八世纪,与何西阿(及南国的阿摩司)是同时代的了。况且那是在叙利亚强权逐渐衰微,亚述即将崛起的时代。「约拿」原意为鸽子,有的经学家将本书作寓意的解释,认为约拿为代表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愚蠢无知的鸽子(何七11)。这句引言也着重于先知与神的关系,因为先知的工作只是秉承神的旨意,来作成主的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话”:先知所说的乃来自神,祂是信息的来源和权威。
“约拿”名字的意思是“鸽子”。
亚米太。源于希伯来语'emeth ,意为“忠诚”,或“真理”,亚米太只在这里和王下14:25提到。
1-3 约拿拒命而逃:当时亚述与以色列为仇,约拿对亚述人恨之入骨,极不愿见他们悔改蒙神怜悯(参4:2),于是抗拒神的命令,往相反方向逃去。
【拿一1 年代小注】由列王纪上十四25可知约拿是耶罗波安二世时代的一位先知,耶罗波安二世于主前第八世纪前半执政(见:王下十四章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3约拿为何不肯去尼尼微传道?】
答:我们查看圣经所记约拿的言行事迹,得知他是一个神的忠心仆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先知。他所说的预言,也能准确的应验,(王下十四24)。他的灵性看来虽有软弱后退堕落迹象(拿一5,6),那是另当别论。实际上他是敬畏真神,曾在众人面前作出美好的见证(拿一9)。当海浪翻腾危险临到的时候,他毫无胆怯,满有爱心,宁愿拣选死以挽救全船人的生命安全,而使他们认识敬畏真神,并且祷告,献祭,许愿(拿一11,12,14∼16)。他在深海的鱼腹中,仍然昼夜迫切祈祷,以致得救,显出何等大的信心(拿一17;二1∼10)。最后复奉神命,前往尼尼微传达信息,虽然不是出于甘心乐意,但总是尽了自己的职份,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拿三1∼4;四1∼4)。约拿既有前面所述这些优异之黠,是一位成功的先知,为何首次违背神命不肯奉差遣去尼尼微传道,而想躲避逃往他施去呢?(拿一1∼3)。其主要的原因,他是一个爱国的先知(拿四1,2)。他深知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亚述为当时一等强国,是曾经入侵以色列的仇敌。深恐强邻压境,祖国要被灭亡。由于爱国心的驱使,他宁愿看见神因尼尼微城人的罪而立施审判,以致毁灭,除去这些强暴之民,(拿三8)。不愿看见他们因悔改而蒙神恩待赦免,所以他置生死于度外,不肯顺服神命去那里传道,做了一次逃跑的先知。——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拿一2】「“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这里神的命令有三项:起来、去、呼喊。「起来……去」常含着紧急的用意,也是十分兴奋的语气。呼喊是宣告,是先知基本的功能,他好似先驱者,在前面呼喊,宣告重要的信息。神的命令一定要祂的仆人有行动的表现。
「呼喊」在亚兰文译本作「豫言」,说明这是先知的工作。在第三章一节「宣告」是同一个字。所以宣告或呼喊都是传道,或宣讲豫言,或宣讲福音。
尼尼微大城是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原为巴比伦人所建立的(创十12及以下)。它是亚述的京城,或亚述大联盟的会员国。这里说这城大,也许指物质文明或财富,也指它的罪大恶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尼尼微是当时亚述帝国的首都,位于今之底格里斯河东岸。亚述人拜偶像,对待被征服的国家十分残虐。中东民族无不对之憎恶。以色列国后来是亡于亚述(王下十七1∼6)。
“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的东岸,距离巴勒斯坦超过五百英里(800公里)。约于主前700年,西拿基立设尼尼微城为亚述的首都。不过,约拿时代的首都是尼尼微以南约二十英里(32公里)的迦拉和包括尼尼微在内的部分综合城邦(“尼尼微大城”;参看创一○11
12)。“恶”。包括拜偶像和对待战犯的凶残手法。
「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东岸,距巴勒斯坦约八百公里(五百英里),为当时亚述的首都(此城的建立见创10:8-11)。
这城当日大概与附近的城邑连成一大区域(参创10:11-12) ,要用三日的时间才可走完(见3:4), 堪称「大城」。
「呼喊」:意即宣告斥责和警戒的信息。
「恶」:亚述不仅敬拜偶像、邪淫缺德,更充斥着令人发指的暴行(参鸿3章)。
他们的恶。那鸿说尼尼微是个“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鸿3:1;参第19节)。但这座城市不是毫无希望的。它还“没有完全沉湎于罪恶之中”。
达到。这个词及类似的词语,曾用来描述洪水以前世界的罪恶(创6:5
11),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居民的罪孽(创18:20
21)。当时他们的宽容时期都行将结束。现在尼尼微的情况也是这样(见但4:17注释)。
我面前。参创18:20
21。神给每一个国家都记了帐。他们都有一个考验的时期。神希望得到所有人的效忠,使各国都配合作执行上天的计划。
●「 尼尼微」:亚述首都,以色列东北800公里。
●当日亚述与以色列是敌国,亚述常侵略以色列。
●「呼喊」:宣告斥责和警戒的信息,公开宣告。
●「作恶」:亚述敬拜偶像、邪淫。当时亚述充斥着令人发指的暴行鸿 3:1-19 )。
【拿一2 尼尼微】尼尼微是今日库云吉克遗址(Tell Kuyunjik),位在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距波斯湾约六百哩处。主前第八世纪尼尼微还没尽显锋芒。主前第七世纪开始的时候,西拿基立王以这个古老的伊施他尔女神宗教中心作为其首都,将其美化与扩张到约两千英亩。考古学家成功的挖出西拿基立著名的「无可匹敌的宫殿」,有浮雕刻画着西拿基立围攻犹大的拉吉城。早自主前二千四百年起即由国王维护的伊施他尔神庙,也已经挖掘到。在约拿时代,它是亚述几个主要的都会地带之一,其周长略少于三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2 主前第八世纪前半的亚述与以色列】主前第九世纪,亚述对以色列构成重大威胁。以色列一直是西方联盟的一份子,反抗撒缦以色三世扩张到地中海区的企图(见:王上二十二1注释)。主前八四一年,以色列王耶户接受亚述的控管并进贡(见:王下十34注释)。不过其后数十年,亚述国势显著衰败,到耶罗波安二世的时候,已经数十年没有与亚述为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躲避耶和华」,是躲避耶和华的面。但是神是无所不在的,正如诗人说:「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一三九7下)
约帕是惟一的港口,是在埃及与迦密山之间的地中海海岸线的海港。「他给了船价」,船价一词附有代名词,是阴性的,指那船的票价。七十士译本作「他的船价」,似较合理。背叛神,仍是要付代价的,而且是相当重大的代价。
他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船上的人是外邦人,他原憎厌外邦人,现在却夹杂在其中,主要的是逃避耶和华,离开圣地,耶和华居住的所在(参阅创四14;撒上廿六19以及王下十七20、2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他施”:在今天西班牙西南岸,是当时世界所知道在西方可以到达的最远地方。他施和尼尼微二城,一在巴勒斯坦西3200公里,一在东800公里,有若两极。约拿逃往他施,真是南辕北辙。
约拿可能不愿意看见一个恶名昭彰的民族转蒙神恩典,所以不顺服神的命令。
“他施”。位于西班牙南部,在直布罗陀附近,巴勒斯坦以西二千五百英里(4
000公里),而且方向与尼尼微相反。但没有人能“躲避耶和华”(诗一三九7∼12)。
「他施」:这城位于今西班牙南部的海岸,距巴勒斯坦约三千二百公里(二千英里),与推罗城贸易频繁(见结27:12)。
「躲避耶和华」:直译为「离开耶和华的面」。这可以有两个解释:1 断绝与神亲密的关系,不再作先知事奉 ;(参申10:8; 代下29:11)2 离开神显现、同在的地方(创4:14
16) ,
免得神的灵临到他身上吩咐他说预言。
「约帕」:现称雅法,是当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离约拿家乡迦特希弗约九十六公里(六十英里)。
「船价」:即船费。
起来。约拿起身,没有服从神,却违背祂。他像那个青年的官,不肯让自己意志顺服于神的旨意(太19:21
22)。约拿像耶稣“门徒中有好些人”,认为神的命令“甚难,谁能听呢?”所以像他们一样,他觉得在这种情形下,至少不该“和祂同行”(约6:60
66)。先知没有认识到,当神要人依照祂的旨意履行职责时,祂会赐给他们力量去承担。神的每一条命令,都伴随着实行的力量。先知错在没有“先求祂的国
和祂的义”(见太6:33)。他不喜欢交给他的任务,要离开神的圣工。要不是神施恩干预,他可能会丧失自己的生命。
他施。一般认为他施就是古典时期西班牙南岸的塔帖苏斯(Tartessus)。该城以其财富而闻名,与腓尼基城市推罗和其他地方进行大笔出口银,铁,锡和铅的贸易(见结27:12)。约拿希望到那个遥远的都市,逃避自己的责任,遏制良心的声音。
躲避耶和华。直译为“躲避耶和华的面”。这是不可能的事(见诗139:7-12)!
下到约帕。即现在的雅法(Jaffa),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4英里(54.4公里)的海岸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是犹太人的唯一重要港口。所罗门的圣殿以及后来圣殿的重建所需要的木材,都曾通过约帕运往耶路撒冷(见代下2:16;拉3:7)。
●「他施」:可能是西班牙的迪数或萨丁尼亚,离巴勒斯坦3200公里远。
●约拿所乘坐的船只是腓尼基人的船只。
●「约帕」:当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
◎神要他往东他偏往西逃。
【拿一3躲避耶和华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用以利亚和以利沙的话来解释它:「耶和华拣选你们站在他面前事奉他」(代下二十九11)。「躲避耶和华」又可直译作「离开耶和华的面」。
「站在他面前」意思既是「事奉他」,「离开耶和华的面」意思就是「不事奉他」了。当「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的意思就是主动地放弃他先知的职分和先知的地位,不愿意负起向尼尼微人宣告神的审判和救法,免得尼尼微得救而以色列灭亡。这是他躲避耶和华的原意;我们要弄清楚这点才不至误解本书之信息的。——巴斯德《归纳性研经》
【拿一3 他施】他施是当时所知最远的地理位置。其确切地点不明,一般认为是在西班牙南部,然而也有人相信是北非的迦太基。但我们可以确定,那是一个地中海西部,以出口贸易著名的港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约帕】约帕是今日地中海边台拉维夫南方不远处的港口,在埃及与腓尼基文献、迦南文献(亚马拿泥版)中均有记载。在君主政体时代,它常受制于亚实基伦这个非利士城市。──《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船】商船有各种大小,平均时速约二至四浬。所罗门的年代,到他施的船要三年才会返航。这样大小的船,船员不到十二人,所载的货物通常包括谷类、酒、橄榄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船价】由此处的原文用语,许多学者认为约拿所付的金额,是包下整艘船供他使用。无论是否为真,这船价都是一大笔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4】「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
狂风原意为「摇撼」,是一种震动的行动。在这种情形之下,「船」也人格化,因为原意为船自忖必会破碎。七十士译本只作「危险」,船在极端的危险之中。这里可能又是作者的用意,在风浪之中,连船都自感危险,而约拿却麻木不仁。这里就有尖锐的对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掌握宇宙秩序的神,不但使风听命,促使约拿听差遣;也让大鱼(17节)、蓖麻(四6)、虫(四7)和炎热的东风(四8)一齐工作,完成祂拯救的旨意。
大风。尽管约拿要躲开神,神并没有放弃他。祂设法借着“一连串的考验和神奇的安排”,改变约拿的态度和行为。
请注意神利用简单的大自然媒介来实行自己的旨意:大风(拿1:4),大鱼(拿1:17),蓖麻(拿4:6),虫子(拿4:7),风和日头(拿4:8)。
几乎破坏。可译为“船以为会被破坏”。如果这样翻译,那就是生动的拟人手法。
4-10 海上遇险:神借着狂风大浪及大鱼(17)使约拿回转。
【拿一5】「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
腓尼基是信奉巴力的,巴力是自然之神,他们希望他们的神明能施恩。但是他们的宗教是虚无的,祷告当然没有功效。所以其次的行动,是将船上的货物抛掉,减轻船的重量,但是船一轻,可能摇撼得更加厉害。信心失败了,行为也无济于事。所以他们在完全无助之情况之下。
在他们慌张中,走投无路,又搬运货物,可能是谷物,在船舱内到处搬,这样就发现约拿。他下到底舱睡觉。这用词是亚兰文,是指船尾的底舱,可见船有好几层,他在最低一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自己的神”:异教的偶像和假神,在这场大风中一点也起不了作用。
「水手
...... 自己的神」: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护神,以便在急难时求救。
哀求自己的神。没有说明水手的国籍和信仰。一些可能是腓尼基人,其它人则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有不同的信仰。
货物。希伯来语是kelim (“器皿”、“容器”、“用具”)。不能确定有没有把货物连同设备都扔掉。
底舱。希伯来语是yarkah (“背面”),常用来指最僻之处。
沉睡。希伯来语是radam (“打鼾”,“深睡”)。约拿沉睡的原因不明。
●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护神,以便在急难中求救。
◎问题:约拿为何会沈睡?甚至连船主都觉得奇怪?
【拿一5 各人哀求自己的神】守护神很少是呼风唤雨的神祇,因此,水手不会认为是他们自己或家族的神带来这场风暴。古代世界的多神环境里,人们都相信神的活动,但是要找出是哪个神、为什么在作怪,那又是另一回事。
水手们呼求他们的神,希望他们的那个守护神能够对那发怒带来风暴的神,施展一些影响力。他们呼求救助,不是呼求悔改。越多人呼求越好,所以船长摇醒约拿,让他也求告他的守护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6】「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
「船主」原意为掌绳者,因为航海的船有许多绳索,用来扯蓬及控制船舵。「你的神」正如水手各人哀求他的神。但是这里「神」字(「以罗欣」)是复数,或是指多神,因为外邦人是信多神的;或是指尊贵的主神(华丽的复数 "Plural of
Majesty" 指神的权能与伟大)。
「顾念」或可译为「思想」或「设想」,加上「为我们」,「为我们设想」确是顾念的意思。「不至灭亡」在七十士译本作「拯救」,在亚兰文译本作「怜恤」。在涵义上相同。「或者」表明一种愿望或可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船主对全船乘客、水手生命的关切,与约拿对尼尼微城中万千居民生命的忽视,适成对比。他在舱底沉睡!
一个异教徒竟要求神的先知去祷告!
「求告你的神」:船主为求脱险,想尽方法,于是呼吁约拿也求他的神搭救。
船主。直译为“水手长”。“水手”一词来自表示“绑”的词根。该词根派生出名词“绳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断定约拿答应了这个要求。
◎看来船主也奇怪约拿的反应 1:6
◎好笑的要求,不知约拿心中怎么想?他原是要逃避神而今要求他求告神。
【拿一7】「船上的人彼此说:“来罢!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
船上的人看这风浪是神的震怒与刑罚,因为这是极不寻常的情形。有罪才会遭致刑罚。他们想查究,惟一的方法是掣签。早期以色列人也曾用这方法,扫罗查出约拿单犯了禁令(撒上十四42),箴言中有话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十六33)
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这虽然不是高明的方法,却仍显露神的旨意,神甚至利用人不完全的观念与作法,显出祂的公义。这是神要将约拿暴露出来,使约拿不能逃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把一些小石头放在容器里然后从中取出一块的掣签方法,是外邦人和希伯来人都常用的占卜形式(利一六8;书一八6;撒上一四42;尼一○34;徒一23∼26)。
「我们掣签
...... 因谁的缘故」:各人哀求神无效,外面仍狂风大作,于是想到有人可能得罪了本身信靠的神明,招致这场风暴,因而掣签(参珥3:3注)找出祸首。
掣签。水手们觉得有人触动了神的怒气。神控制着他们审查谁是事主的方法,所以“掣出约拿来”。
关于掣签的是非问题,见结21:21注释。
●抽签与询问是要查出降灾的是哪一位神。
【拿一7∼10 拈阄】虽然拈阄有时用来与神祇沟通,许多情况更像是掷硬币,或抽签。所以这里抽签并非用来决定谁该负责,而是决定谁要先说出自己可能对神明造成什么冒犯。不难理解,没有人愿意打头阵。拈阄的时候,每个人拿出一个可供辨识的东西,然后放在容器中,抽出其中一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8】「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
「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哪一个国?实际上问他从甚么地方来,「你的地方是甚么?」这地方可指国家或国土的地理环境。「哪一族」实际是那一种人民,当然也包括种族。原来的问题是:「有关人民种族方面,你从哪里来?」所以这一连串的问题,反映水手们困惑的心。也从他们慌张惊惧的心理,发出一些重复的问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9】「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希伯来人」是外邦人对以色列人的称谓。这是一种特殊的种族,是与外邦异教的人有别。希伯来原意是「经过」、「过来」,他们是过来人,也许是指他们经过红海得着神的救赎(Cross over)。
「我敬畏耶和华」,敬畏是分词(Participle),有继续不断的行动之意。我一直敬畏神。这里,「敬畏」不只是一种心理的状态,也是指敬拜事奉。七十士译本就有这涵义,甚至可译为事奉主的,或主的仆人。译者的用意是否在于约拿说明他的身分。但是看整句话,似乎只着重他的信仰,不在他的身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你是那一国 ...... 的人」:这是要查出降灾的是那位神,因当时各国各族有独特的宗教,各拜不同的神祗。
一连串的提问生动地表现了船上激动的情形。
【拿一9】「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暂编注解〕约拿自我介绍的话,说明在这条船上的是外邦人,正是耶和华要施恩的人。
「希伯来人」:昔日以色列人向外族人的自称(参串)。
「那创造
...... 天上的神」:这称呼表示耶和华不仅是一国一族的神, 的主权更遍及全世界。
希伯来人。这是外人常用来对以色列人的称呼(创39:14;40:15;41:12;出1:16;2:7;3:18;撒上4:6)。其渊源见创14:13注释。
耶和华(Yahweh),神的名字(见本书卷一171、172页)。“神”('Elohim )和“主”('Adonai )是神的称号。'elohim 常用来指假神(出18:11等)。Yahweh 则专指真神。
那创造沧海旱地。这是表达伟大真神的特征之一(耶10:10-12)。
天上的神。见创24:7,但2:37
44。
我们不知道水手们以前是否经了解约拿之神的大能(见出15:13-16;书5:1;撒上4:5-9)。但是在这种生死关头,他们无疑按自己的异教观念理解耶和华品性,故惊恐万状。
●「创造....」:表示耶和华的主权遍及全世界,非一族一国的神。
●「希伯来人」:是以色列人对外邦人的自称。
【拿一9 天上的神】约拿回答众人的问题,仅指出他的种族渊源(希伯来),和他所事奉的神。最显著的是他描述神是创造沧海旱地的天上之神──正是这样的神能够带来此般风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0】「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他们看见风浪中的危险,感到惧怕(5节)。现在知道危险的原因,就更加惧怕了。他们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这不是一种问话,而是一种谴责,也是在惊惧中的叹息与呼叫。──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你作的
...... 事呢」:众人对约拿悖逆神的行径感到惊骇。
你做的是什么事呢?这是惊叫,而不是询问。
10∼14 水手埋怨约拿使他们陷入这种困局(10节),然而他们不想把他抛下海,惟恐自己被视为杀人者(13
14节)。
【拿一10 他告诉他们】他先前已经跟众人说他逃避神,但众人并不以为意──那是他自己的问题,可能也不是什么希奇的事。众人的恐惧大增,因为他们发现约拿逃跑躲避天神,将众人陷入险境,落在约拿的神怒气之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1】「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
翻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前一个字是「疾走」,后一个字是「摇撼」。前者是加重的语气(Poel),而两个字都是分词,有继续的行动。这两个字放在一起,也有「越发」或「变本加厉」的意思。
「这话是因……」原文若有这涵义,是叙述者的描写。但是原文中并没有「这话」,只有连接词「因为」。所以也可能是水手的话。他们看出情形的恶化,而发出这样的呼喊:「我们当向你怎样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我们当向你怎样行, 他们认为约拿是唯一认识耶和华,知道如何弥补过错的人。
海浪越发翻腾。这个希伯来语习语表示风暴越来越厉害。
【拿一11∼16 我们当向你怎样行?】水手的下一个问题是怎样缓和神的怒气。古人的宗教观,很少以悔改的角度思考,因为神的动机难以辨明。他们所信奉的神既不注重德行,又反复无常,所以他们的怒气可能根本就是戏弄人,或是霸道、幼稚的惩罚行动,因此信徒试着安抚众神的怒气。不同的神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抚,所以他们询问约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2】「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他本来想逃避耶和华,现在他必须面对。他为自己宣判,因为他承认这罪,他知道圣洁的神,有严厉的公正,他是无可逃脱的。
「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抛」字即第四节的「起」字,神在海中将风抛去。水手将货物抛在海中(4、5节)。现在约拿必须被抛在海中。货物抛在海中无济于事。问题不在货物,而是约拿。海要平静,必须除去约拿,抛他出去,问题才解决。约拿要他们抛他在海中,并不是他替代他们受苦。他也无法逃避所受的使命。他只是愿意承受后果,他必须接受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不知约拿这时是否受了圣灵的感动。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勇敢的举动。他不愿意牵累别人。约拿所缺乏的是道德的勇气(第2
3节),而不是肉体的勇气。
◎约拿似乎想救全船的人(外邦人)的生命。
【拿一12】「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
先知约拿这话虽然平淡,却隐藏着极不平凡的勇敢。他叫人把他抛在海中,等于叫人把他处死。虽然他认罪的结果,须要面对死亡,但他还是勇敢地为自己的错失负责。现今在神家里所起的许多「风波」,多半是由一、两个不肯为自己错失负责的「约拿」而起的。可能过失并不严重,但却一味地设法掩饰,寻找代罪羔羊,诿过于人,于是制造是非,散播谣言,使许多单纯爱主的信徒无所适从,初信或幼稚的信徒灰心跌倒,魔鬼得着了许多机会作拆毁的工作。─ 陈终道《十分钟短讲集》
【拿一12 将我抛在海中】众人不愿意听从约拿的建议,因为他们相信众神会保护他们的信徒。将约拿抛在海中等死,可能使他们受到约拿的神愤怒的报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3】「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
他们极力荡桨,照着原意,他们好似在海面上耕田一般,但是海不是地,怎么拼命,也是徒然的。
他们推想,神不愿约拿上船,还是回去,让约拿回到约帕下船。船中没有约拿,海上的风浪也可止息了。就问题的本身来处理,总比处死约拿,让他淹死,葬在海里好。但是人力到了尽头,一切的努力与可能都无法解决。「海浪越发翻腾」是重复第十一节的叙述。真的照约拿所说的去做是下策,但是神看是上策,约拿也认清这一点。──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拢岸」: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对风浪时,通常宁愿将船摇出海,也不愿把船拢岸,以免触礁搁浅;这次他们努力拢岸,大概是想把约拿送上岸去。
那些人竭力荡桨。也许有人怀疑约拿的神是否要求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要把船拢岸。古时船只通常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的,故离陆地不远。
●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对风浪时通常宁愿把船摇出海,也不愿把船拢岸、以免触礁搁浅。
【拿一14】「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
他们原哀求过各人的神,这样的祷告完全没有功效。现在他们从约拿的口中与他的态度中,认识耶和华。看海中的狂风,更知道神的大能。所以他们决定照约拿所说的来作。在没有将约拿抛入海里之前,先求神的怜悯,表明他们无意杀人。流人血的必受刑,他们虽是外邦人,也知道这公正的法则。经过祷告,流血的罪必得赦免(申廿一8)。
他们认识耶和华的权能。「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神作甚么都有目的,祂的心意定然行出来,决不迟延与保留。外邦人称呼耶和华,是很特殊的情形。这是本书的特色,救恩是为万民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水手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惟有把约拿抛下海中。他们首先祈求耶和华不要向他们追讨杀约拿之罪,因约拿并没有得罪他们,以致他们非亲手杀他不可(「不要使 ...... 罪归与我们」)。
水手们战战兢兢,惟恐因处死一个敬拜耶和华的人而进一步冒犯祂。他们不是向他们自己的神,而是向耶和华祈祷。
◎可能众人以为耶和华也是约拿的守护神,故不敢害其生命。
【拿一15】「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
「平息」原意为站着不动,完全到静止的状态。海对以色列人常是不可想象的、可怕的威胁,在本章内反复提及。这里似乎有两种用意。海浪是神对约拿发怒的工具,因为约拿背弃神,海的威胁引发他觉悟知罪。海浪另外一个功用,是显明神的大能,使水手们有敬畏的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参太8:26。海浪突然平静下来。水手们看出这是出于神的干预。
【拿一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结果他们就从惧怕至敬畏(原文是同一个字,但意义即有极大的差别)。约拿的违命失败,他不祷告的那种冷淡的情形,没有使水手看为宗教的无益或信仰的空洞。相反地,他们所看的是神的能力,不是人的软弱。所以他们只有敬畏地敬拜。他们敬拜的方式,是以色列传统的形态:献祭与立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船上的外邦人,看见约拿所见证的耶和华,能平静风和海,觉得应该敬拜,遂向他献祭。
水手显然已经相信耶和华(耶威,参看创二4的脚注)是真正的神;因此,他们向祂“献祭”。
「向耶和华
...... 许愿」:指这些外族人承认耶和华的能力,但不表示他们归信耶和华。
大大敬畏耶和华。这次神的大能在自然界如此明显地表现出来,约拿的话又如此醒目地实现(第12节),难怪水手们有这样的反应。
向耶和华献祭。人们按自己有限的认识,做了他们认为最恰当的事。
【拿一16 献祭】当海一平静,众人以敬拜回应。所献的祭应该是素祭,在木船上不会用烧的,或许是投入海中。此处所指另有可能是他们返回陆地后所献(因为所载的货物已经投入海中,不再需要继续往他施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6 许愿】旧约和古代世界中许愿通常与献祭有关。举例而言,水手可能许愿要在此事的每周年纪念日向雅巍献某种纪念祭。许愿表示水手们经历了某种神的能力。但这里的经文并不表示他们放弃原来的神,接受雅巍的一神信仰。承认一位神的能力不等于停止继续拜其他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神的恩惠就是生命,祂怎能任祂的仆人随意灭亡,祂要救垂死的人。因此大鱼成为神奇异的恩典,不但救约拿的性命,也保护他不受海浪的吞灭与困扰。
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在旧约常以三日为旅程。三日三夜在苏默人(Sumerian)的神话里,是去阴间的时间。在约拿的祷告中确曾提起阴间,那却并不说明这有神话的因素。不过这三日三夜约拿所经历的,确是从死里得生,从阴间出来,到活水之地。最后由洋海至旱地,得着救恩,那是事实。当主耶稣提到约拿的神迹,三日三夜,是豫言主在地里头,就更着实死亡的经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暂编注解〕“大鱼”:希伯来原文和《马太福音》十二40所用的希腊文都只说是一条大鱼,没有说明是甚么鱼。但作者不让人将这鱼和海蛇(摩九3)、“鳄鱼”(赛二十七1)或海怪(伯七12;诗七十四13)混淆是很明显的。有的学者猜测或为鲸、鲨之类。但重要的不是这条鱼,而是约拿给抛进大海,却能得神保守,出死入生。他经历了死的滋味,才懂得神何以关切人的生,因而能作出二章感恩的祷告。
“三日三夜”:耶稣曾引用此事预表祂的埋葬与复活,祂在坟墓中三日三夜(太十二40;十六4)。这一段时期指的是第一和第三天的一部分和第二天全天。主基督礼拜五下午埋葬,礼拜天一早便已复活。
我们不晓得神预备那一种“大鱼”,不过鲸鱼和鲨鱼都能把一个人吞下去。“三日三夜”不一定指七十二小时,可以是二十四小时的一整天,再加上前后两天的部分时间。我们的主说祂也要被埋葬一段与此相同的时间。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40节的脚注。
「大鱼」:学者对此颇多猜测,认为是鲸鱼或鲨鱼。
「三日三夜」:是约略的说法。约拿在鱼腹三天仍能存活,实在是个神迹。在新约,耶稣引此事为 受死、埋葬和复活的预表(太12:40)。
安排(manah) ,参但1:5
10。
大鱼。没有说明这条鱼是专门为此造出来的,还是神利用了已经存在的、能吞下人的大鱼。不必对此进行推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鱼。希伯来语用的是类指的“鱼”。《新约》太12:40提到这件事时,是用希腊词kētos(“海怪“,与拿1:17七十士译本相同)来表示鱼的。英KJV版把它译为“鲸”。
三日三夜。究竟有多长时间,引起了很多的探讨,因为耶稣宣布:“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40)根据希伯来语的用法,这不一定表示整整三个24小时,即72个小时。关于这个问题,见太12:40注释。在希伯来语和七十士译本中,拿1:17是拿2:1。
【拿一17吞了约拿的大鱼究竟为何物?他如何得知度过的时间?】
答:先知约拿因违背神命,于逃往他施的途中,狂风大作,般人危惧,约拿乃被水手投于海中(3-15)。「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下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17)的时间祷告仰望主,终于得救从鱼口中吐出来(二1-10)。这条大鱼,在英文圣经中误译为鲸鱼。其原文的意思,就是大鱼或称为海怪的。就实际上说,确有许多大鱼足可吞下一人,如阿尔德氏G. C Aalolers(Problems Of Jonah)指出,有若干种巨大的海中动物,是能够容易的把一个成人吞下。经上所记的大鱼,想必会是一种抹香鲸,在地中海里确能遇到它们的。这种大鱼并不像其他鲸鱼那样,只具有狭窄的喉咙;而其他类别的鲸鱼,也不生活在地中海里。由此可知,吞了约拿的大鱼,大概是属于抹香鲸那一类吧!
关于约拿被幽闭在大鱼的腹内三日三夜的记载,如果这经上的原意,是要我们按照字面去理解的话,可能就不见得是约拿本人所计算出来的。因为他在鱼腹中不见天日,即使头脑清醒,也无法计出这段时间来。这里三日三夜时间的分晓,一定是由水手们告诉他的。从另一方面看,三日三夜可能是从另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大约的讲法(参三4,书二16)。总而言之,本书所着重的是一个神迹的出现,证明约拿的使命是神给他的;若没有这样惊人的神迹出现,尼尼微人一定不会注意约拿的信息(路十一30);而这样的神迹,更是基督三日后复活的预表,被主所注重而亲自引用的(太十二39,40)。――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拿一17 大鱼】经文记载约拿被一条「大鱼」吞下──大概是最通泛的叙述。没有证据显示那到底是专门名词的鱼或哺乳类,因为希伯来文用这个词形容任何水生动物,因此无法辨识是哪一物种。虽然研究可以找出地中海区常见物种的食道大小,经文坚持神直接介入,表示我们不应该期待那鱼是常见的凡物。
古代世界的信仰中,大型海生动物代表浑沌的力量被创造之神在创造时驯服。这里一如往常地将雅巍描述成全然掌控海生动物,这鱼不过是听命行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