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该书第二章纲目与灵训要义
壹、内容纲要
【三篇预言性的信息】
一、哈该第二篇信息:预言将来国度中圣殿的荣耀(1~9节)
1.眼前的圣殿虽然看似无有,却当刚强作工(1~5节)
2.神应许必使这殿的荣耀,大过先前的荣耀(6~9节)
二、哈该第三篇信息:呼吁保守圣洁方能蒙福(10~19节)
1.神百姓在事奉工作上有污秽,故不蒙神喜悦(10~14节)
2.从前工作不蒙神祝福,但从今起神必赐福(15~19节)
三、哈该第四篇信息:所罗巴伯所预表弥赛亚的得胜(20~23节)
1.神必倾覆列国的宝座,除灭列邦的势力(20~22节)
2.神拣选了预表弥赛亚的所罗巴伯,以他为印(23节)
贰、灵训要义
【建造圣殿引进神国】
一、神的同在与圣殿的荣耀(1~9节)
1.荣耀不在乎圣殿的大小(1~3节)
2.刚强作工,必得神与圣灵的同在(4~5节)
3.神必使这殿满了荣耀,且大过先前的荣耀(6~9节)
二、建殿与圣别的关系(10~19节)
1.圣别不在乎人的触摸与行为(10~12节)
2.污秽之人所作与所献尽都污秽(13~14节)
3.圣殿重建以前,各样工作遭神攻击(15~17节)
4.从立殿的根基以后,凡事蒙神赐福(18~19节)
三、圣殿引进神的国度(20~23节)
1.神必要倾覆万国的宝座与势力(20~22节)
2.神拣选所罗巴伯预表弥赛亚,以他为印(23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鼓舞之言(二1∼23)】当人面对一件困难和要求高的工作时,常常会表现灰心,或对自己已作的不满意,认为应该从头开始过纔能弥补自己的心血,这便是昔日百姓在重建圣殿时所表现的一种心态,为此哈该先知用积极而富建设性的说话来鼓励他们。
一、不要缅怀过去威荣的日子(3)──当时有些人缅怀七十年前所罗门王所建的殿之威荣,认为目前所建的殿,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及昔日那座荣美的殿宇。他们忘记了时代已经改变,过去的事已不能重新再现,他们应将注意力集中目前。基督徒不能只缅怀过去的光辉,而应像保罗那种态度,面对更高的目标努力目前的工作(参腓三13∼14)。
二、要期待一个更荣耀的日子(6∼9)──先知提醒百姓现在建造的殿将充满弥赛亚荣光色彩,使凡进到里面崇拜的人均有分于弥赛亚国的荣耀。我们对于将来的看法是能直接影响我们目前所作之工的。
三、要注重和培植敬虔的内心(12∼14)──先知从祭司礼仪中取了一个比喻来表明人若不遵照神的旨意去崇拜神,以实际的敬虔去建立生活,整个生命都要受亏损。
四、努力作工的就必得奖赏(23)──同得荣耀的冠冕,得成为神所拣选受印的珍贵子民。──《新旧约辅读》
【第二个预言——七月二十一日(二1~9)】
一、先知再次鼓励百姓,确保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二1~5)
二、将来圣殿的荣美更胜旧时(二6~9)
—— 马唐纳《活石旧约圣经注释》
【第三个预言——九月二十四日(二10~19)】
一、圣殿荒废以来,献在祭坛上的供物一直都是不洁的(二10~14)
二、在圣殿的根基奠下之前,百姓仍受物资缺乏之苦(二15~17)
三、他们若重修圣殿的工程,耶和华必祝福他们(二18~19)
—— 马唐纳《活石旧约圣经注释》
【第四个预言——九月二十四日(二20~23)】
有关外邦国度的倾覆和弥赛亚国度的建立等应许使百姓得鼓励。——马唐纳《活石旧约圣经注释》
【规模虽小神荣显大之圣殿(二1~9)】
一、规模较小
二、主与同在
三、建筑甚易
四、神荣充满
五、神赐平安
——贾玉铭《圣经要义》
【第二章纲目】
贰、新圣殿的荣耀 2:1-9
一、七月二十一日,神对百姓说:现在圣殿的状况是荒废毫无荣耀。2:1-3
二、神鼓励领袖与百姓都要刚强做工,因为他与以色列人同在。 2:4
三、神应许要赐给圣殿更大的荣耀,并要赐平安给以色列地。 2:5-9
参、圣殿的建造将扭转以色列的命运 2:10-19
一、神要先知去向祭司问关于圣洁与污秽互相影响的律法。 2:10-13
二、以前犹太人不建圣殿的行为像是沾染污秽的,所以被神责罚,但如今开始建殿,污秽除去,神就会赐福给犹太人。 2:14-19
肆、关于所罗巴伯的应许 2:20-23
一、神对所罗巴伯表示,他要震动天地与列国。 2:20-22
二、神应许在天地被震动的那天,所罗巴伯将成为神的印,重新成为大卫王朝的继承人。 2:23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圣殿的荣耀(第二章)】
1) 现今神家虽荒凉、1/3
2) 全地百姓当刚强、4/5
3) 神必震动天与地、6/7
4) 珍宝运来建圣殿、7/8
5) 做工之人当洁净、10/14
6) 往日悖逆受亏损、15/18
7) 从今日起必蒙福、19/20
8) 列国倾覆归上主!21/23
── 郭提多《哈该书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提要: 1 他鼓励百姓工作,承诺第二圣殿的荣耀要超过第一圣殿。10 用圣洁与污秽之物寓指是百姓的罪妨碍了工程。20 神给所罗巴伯的应许。 ──《SDA圣经注释》